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卵菌病害(世界十大卵菌病害有哪些)
2.卵菌门菌物的主要特征,在农业生产中会引起的哪些重要病害?
寄生范围广等等
特征:卵菌的寄生范围很广,几乎所有蔬菜上都有卵菌病害,破坏性强,危害性大,发展迅速。 病害:霜霉病一般从下部老叶或长大的叶片开始,逐步向上蔓延。初发病状都呈水渍状小斑开始,病斑扩大后其边缘不明显,病健交界模糊。湿度大时病斑上均产生霉层,霉层颜色多数为白色或灰白色,有的为灰黑色。疫霉病会使蔬菜茎、叶、果迅速腐烂,着生稀疏白霉。腐霉病会使叶果发生腐烂,着生浓密白霉。
白锈病是在中部正反面着生白漆样病斑。
真菌引起的病害有哪些
上面回答了很多了还有黑星病 蔓枯病 叶霉病等 还有土传病害; 立枯病 根腐病 枯萎病 黄萎病 茎基腐病等。
卵菌的简述
卵菌是多分枝的群体,包括60 多种疫霉菌、多个活体营养的霜霉菌和100 多种腐霉菌,其中许多是植物病原菌。卵菌在系统进化上有别于其它植物病原真菌,形成一个独立的群体,所致病害给许多农作物和花卉植物造成毁灭性危害 。引起爱尔兰饥荒的Phytophthora infestans 现每年给全球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最近在美国太平洋沿海Phytophthoraramorum 侵染橡胶树而造成成片树木突然死亡 。
100 多年来,为了控制该群病原生物所致病害,世界各国的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疫霉菌进行了大量地研究,但由于从寄主植物中难以获得抗性持久的抗源,而且缺乏针对卵菌的有效杀菌剂,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很难控制卵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卵菌的寄主范围很广,但不同种卵菌的寄主范围差异很大。有些卵菌侵染不同种植物时呈现出高度的寄主专化性,如P. infestans 只侵染马铃薯和番茄等少数几种植物而不能侵染其它植物。但是该群生物中不少种的致病力分化不明显,很难从寄主材料中找到抗源,此外专化性抗性基因容易因病原菌的变异而丧失抗性,致使这种病害难以控制,因此对疫霉菌等卵菌的非寄主抗性分子机制倍受人们关注 。非寄主抗病性具有稳定持久的特点,可望用来设计植物的抗卵菌基因工程。
卵菌的寄主专化性、基本致病性和植物对卵菌抗性的最新进展及植物与卵菌特别是疫霉菌的非寄主抗性和过敏反应(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 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植物真菌病害?
plant fungous disease
曹以勤
由病原真菌侵染植物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真菌病害是植物病害中数量最大的一类,约占植物病害总数的70%~80%。许多为害重、分布广的作物病害,如锈病、黑粉病、霜霉病、白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绝大部分真菌病害是局部性侵染病害,表现坏死、腐烂、畸形等症状,少数真菌病害,如棉花枯、黄萎病和大麦条纹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表现萎蔫和条斑等症状。多数真菌病害以病菌的有性孢子及有性器官越冬并引起初侵染,有的以厚垣孢子、菌核等休眠体越冬。生长季节则以无性孢子引起重复侵染,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病原真菌周年均以无性孢子引起重复侵染。真菌病害通过气流、雨水、虫媒等传播,种苗带菌的真菌病害,主要随种苗调运引起远距离传播。真菌孢子萌发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细胞,或通过气孔等自然孔口及伤口侵入植物。
重要性
植物真菌病害的研究在植物病理学的创立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德国德巴利(Heinrich Anton de Bary)最早研究小麦锈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等植物真菌病害,发现锈菌的转主寄生现象和“致病疫霉”对马铃薯的致病性,并发表《黑粉菌的研究》专著,开创了植物病理学这一学科,成为现代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的奠基人。法国植物学家米拉德(Pierre Marie Alexis Millardet)发明的第一个杀菌剂——波尔多液,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和马铃薯晚疫病,开创了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研究。在植物病理学的近一百多年历史中,许多学者对各类植物真菌病害,特别是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和禾谷类黑粉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病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致病力分化及侵染过程、病害循环和病害控制等方面,丰富了植物病理学的内容,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分布和为害
多数植物真菌病害分布较广,其分布与寄主作物的栽培区域一致。有些真菌病害的地理分布较特殊,如煤病、炭疽病、疫病等多发生在热带及亚热带,而某些叶斑病和菌核病主要发生在温带;由指霜霉属(Peronosckerospora)、指梗霜霉属(Sclerospora)和指疫霉属(Sclerophthora)等真菌引起的禾谷类作物霜霉病,多在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流行。有些世界性分布的病害,如小麦的三种锈病在同一国家不同区域的流行程度有明显差异,中国的北方以条锈病流行较普遍,南方以杆锈流行为主,而叶锈在各类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
真菌病害主要造成农作物减产、降低农产品品质。1970年美国玉米大斑病流行使玉米减产165亿千克;1950年中国小麦锈病大发生损失小麦60亿千克,1974年稻瘟病流行使稻谷产量损失60亿千克,1980年玉米小斑病流行损失玉米17亿千克。果蔬和薯类收获后病害所致损失也很大。棉花发生枯、黄萎病后,衣分和绒长明显降低,纤维品质变差;果树和蔬菜受病原真菌侵染导致水果和蔬菜品质下降,影响其商品价格。有的真菌病害使农产品产生毒素,危及人、畜健康,例如感染赤霉病的小麦籽粒产生致呕毒素和类雌性毒素,人畜食后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甘薯黑斑病病薯含有甘薯黑斑霉酮和甘薯黑斑霉二酮,人食后引起头晕,牛食后发生气喘病。
症状特点
各类真菌所致病害的症状具有各自的特点。卵菌中较低等的如锦霉、腐霉、疫霉等,多生活在水或潮湿土壤中,主要引起根腐和基腐;高等的卵菌如霜霉和白锈菌,通常陆生,引致植物花、穗变形,发病部位分别出现霜霉层和白色疱斑;卵菌引起的叶斑往往没有明显的边缘,呈失绿水渍状。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常形成边缘明显的病斑,病组织上产生霉层或小黑点。担子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是锈病和黑粉病,症状特点尤其明显。真菌病害的主要症状类型有:①坏死型。有猝倒、立枯、疮痂、炭疽、溃疡、穿孔和叶斑病等。②腐烂型。有苗腐、根腐、茎腐、杆腐、花腐和果腐病等。③畸形型。有癌肿、根肿、缩叶病等。④萎蔫型。有枯萎和黄萎病。此外,有些病害在发病部位出现具特征性的病原真菌子实体,如霜霉、白锈、白粉、煤污、白绢、菌核、紫纹羽、黑粉和锈病等。
病害诊断
常见的植物真菌病害可根据植物症状特点和病原真菌的鉴定以及病害发生的规律进行诊断,其方法和步骤主要是:观察被害植株的症状类型,注意病组织表面是否有粉状物、霉状物或小黑点等真菌子实体,初步确定其是否由真菌所引起。用挑针或解剖刀将霉层或粉状物挑下或刮下,或将具小黑点的病部徒手切片制成临时玻片镜检,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确定其为何种真菌病害。如果病部没有长出真菌子实体,可将病组织放在培养皿中保湿或用湿纱布保湿24~48小时,待子实体出现后再镜检鉴定。病组织上常长出许多腐生物而不是致病菌,检查时应选用新鲜的病组织。对于不常见的真菌病害,需分离出真菌再进行形态鉴定,用分离的真菌在原寄主健株人工接种,发病后再分离鉴定,如果两次鉴定的真菌种类相符,并能致病,证明这种真菌是真正的致病菌,在全面分析其病因基础上,确定其为何种真菌病害(见植物病原真菌鉴定和柯赫氏法则)。
病害控制
许多真菌病害由气流传播,在生长季节多次重复侵染,喷洒药剂防治效果明显。有些真菌病害的病原物其致病力明显分化,作物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可采用选育抗病品种的途径控制病害。种苗传播的真菌病害对种苗进行药剂或热力处理。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采用栽培措施与选用抗病品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生物防治也是重要的防治手段之一。各项防治措施要综合配套实施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有效防治卵菌纲病害的杀菌剂有哪些
卵菌纲属壶门菌;腐霉菌、疫霉菌、霜霉菌都是卵菌纲
保护性药有:
铜制剂:
有机硫化合物: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丙森锌、福美锌等;
取代苯类:百菌清等。
酞酰亚铵类,如克菌丹、灭菌丹等
恶唑菌酮类:杜邦易保
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有机磷类:三乙膦酸铝等;
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苯霜灵、甲呋唏胺、恶霜灵等。 吗啉类:烯酰吗啉、氟吗啉、。 乙酰胺类;霜脲氰等
氨基甲酸酯类:普力克【霜霉威、丙烯胺】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醚菌酯等
氰基咪唑类:科佳【氰霜唑】
卵菌引起的常见植物病害有哪些?化学防治的农药有哪些?
黄瓜、番茄、茄子、土豆等霜霉病、疫病;葡萄、烟草霜霉病黑茎病
霜霉病疫病治疗剂——3g/kg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
万隆霉素制剂
具体的可以去农药店问一下
- 上一篇:世界十大精品投行(世界知名投行)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