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要塞城市(要塞是哪)

bj0012024-06-01奇闻异事0

求世界10大军事战略要地

1.东欧:英国著名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家麦金德曾经说过: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麦金德提出的“陆权论”,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学习世界地理的人都知道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宛如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大半岛。

当年那些骁勇善战的匈奴人和蒙古人就是从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由东向西发起对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大半岛——欧洲的进攻而征服世界的,但是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拿破仑和希特勒正好相反,由西向东发起的进攻,就是因为没有占据世界心脏地带这个战略制高点而一败涂地的!一般认为,麦金德理论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一些人认为,麦金德的理论为纳粹德国向东扩张创造的理论基础。同样麦金德理论也是布什政府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理论依据!

2.中亚:地缘政治学中有一个流传很久描述——要控制世界必先控制中亚。中亚五国系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与伊朗、阿富汗接壤,北与俄罗斯联邦相接,西边与俄罗斯联邦、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中亚地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大洲的中心区域,中亚发挥着十字路口的作用。世界通过海洋实现广泛联系之后,中亚的地位日益提升。作为资源争夺的中心,亚洲成为各大力量汇集的焦点。野心勃勃的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先后试图控制中亚,然后是苏联,接着是美国,成就世界级霸权的国家没有不把手伸向中亚的。

3.朝鲜半岛:英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曾说:“谁统治了东北亚,谁就掌握了西太平洋,谁就掌握了亚洲的命运。”而统治东北亚的战略跳板和门户就是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对于任何一个想控制东亚的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就注定了朝鲜半岛将在东亚乃至全世界的历史舞台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及北部与中国相接,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朝鲜、韩国称东朝鲜海或东海)环绕。

日本前首相田中义一在1927年7月25日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鼓吹:“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但是“惟欲征服满、蒙;必先征服朝鲜半岛!”1591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就是想以朝鲜半岛为战略跳板来征服东北亚和中国!自从明治维新强大起来的日本于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同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为以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三省奠基!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介入,派兵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面临被美韩军队拦腰斩断之势,被迫撤退。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东北边疆的安宁,这使得成立才一年有余的新中国也被迫介入抗美援朝。这一系列的战争都在朝鲜半岛爆发足以证明朝鲜半岛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4.阿富汗: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 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东和东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与伊朗交界,战略位置十分险要!

5.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临博斯普鲁斯海峡,扼黑海门户,当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岬角从海峡的欧洲一面向对面的亚洲沿岸伸出,仿佛要挡住从黑海流入马尔马拉海的急流。因此,君士坦丁堡南有马尔马拉海,北有博斯普鲁斯海湾,从而形成了重要的港口,即所谓的金角湾。诚然,其他城市也有良好的港口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但君士坦丁堡的显著特征是,南北两面都有一条狭长且能航行的海峡。所以,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因此,在拜占庭长达十个世纪的统治期内,这座城市尽管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遭受围攻的要塞,但却得以保存下来。

自君士坦丁堡建立以来,其军事、经济的重要价值一直受到不少民族的虎视眈眈。比如是一直与帝国抗衡的波斯人,波斯人数次围攻过城市,但被坚厚的城墙和强大的拜占庭海军所挫败;其后在阿拉伯半岛兴起的阿拉伯人进攻拜占庭帝国,以二千艘战船围攻,阿拉伯舰队又遭到拜占庭海军用希腊火全歼,二千余艘战船剩下五艘逃回;基辅人围攻城市,又被希腊火烧毁海军,遭到严重挫败。君士坦丁堡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被占领并遭到洗劫,成为拉丁帝国的首都,1261年由迈克尔八世帕拉奥洛古斯率领尼西亚帝国军队收复,成为重建的东罗马帝国首都。随着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君士坦丁堡于1453年5月29日被“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炮轰并遭到攻陷,开始由奥斯曼帝国管治,成为其首都。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1923年将首都迁往现在的安卡拉。1930年,该城被正式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6.维也那: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同时也是奥地利的9个联邦州之一,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位于多瑙河畔。维也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欧最重要和最大的城市之一,应当归功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维也纳位于阿尔卑斯山的东北麓和维也纳盆地西北部之间,维也纳是从多瑙河的南部发展起来的,现在拓展到了多瑙河的两岸,是东西向多瑙河航线和南北向琥珀之路的交叉点。

1529年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围攻维也纳,奥地利人依靠中世纪时期遗留下的城墙,艰难地抵御了土耳其人的进攻,在流行病突发和冬季提前到来的情况下,土耳其人被迫撤军。土耳其人的围城暴露出了维也纳城防御的薄弱,因此从1548年起维也纳决定改造成一座由11栋堡垒和1条壕沟构成的要塞。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是明智的,1683年土耳其人第二次围攻维也纳,改造后的要塞保卫了维也纳长达两个月,直到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出兵相援,解除了第二次维也纳之围,也导致奥斯曼帝国开始了衰落。

7.伏尔加格勒:1925年前称“察里津”。1925-1961年名”斯大林格勒” 。俄罗斯名城,重要河港。伏尔加格勒州首府。在伏尔加河下游。人口97.4万(1985)。建于1589年。18世纪起为军事要塞。水陆交通要冲和贸易中心。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凿通后,成为俄罗斯欧洲地区东南部水陆交通枢纽。1918-1919年和1942-1943年在此进行著名的察里津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伏尔加格勒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中心,联结俄罗斯中部地区的高加索山脉西部和东部地区。该市与各大城市铁路接轨,航空搭线,交通四通八达,尤其是去里海,乌拉尔,索契等旅游胜地,既便宜又方便。

伏尔加格勒无论何时都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上受益,它是连接欧洲和亚洲陆路和水路交通的枢纽,注定了它担当重要的角色,而这个城市也的确总是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帝国、还是苏联和俄罗斯联邦。城市最初选在了西伯利亚的大草原上,起名为察里津,建在一个岛屿上,那儿察里津河流入伏尔加河。把它作为堡垒设计是为了保护俄罗斯东南边界和大伏尔加征程免受游牧民族的侵袭。苏联革命战争时期,斯大林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察里津战役,击溃了来势汹汹的哥萨克白军,对巩固十月革命成果、捍卫初建的苏维埃政权具有重大意义。1925年为纪念斯大林改称斯大林格勒。 1942年7月,德国法西斯先后动用150多万兵力,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切断伏尔加河并控制高加索地区,然后北攻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军民浴血奋战了200多个日日夜夜,将德军全部歼灭,最后迫使德国法西斯停止了战略进攻并且开始走向崩溃。1943年2月2日在斯大林格勒的伟大胜利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那时法西斯主义的败退已经很明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二次大战的战局,奠定了苏联卫国战争和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础。

8.马耳他岛:马耳他又叫马尔蒂斯群岛,是地中海的一个小国。马耳他共有38万人口,面积316平方公里,主要由马耳他岛、科米诺岛和戈素岛等5个岛组成。它距离意大利的西西里岛90公里,距非洲大陆300公里,是连接两个大陆的海上桥梁。由于地扼欧、亚、非三洲的海路交通要塞,马耳他又有“地中海的心脏”之称。 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为把马耳他当作通向东方的中途岛,在那里建立了海、陆、空军基地。二战期间正是由于英军牢牢的控制了马耳他才切断了北非德意军团的后勤线路为阿拉曼大捷及盟军在北非战场上的胜利奠基。

9.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西面是亚德里亚海和爱琴海,东面是黑海,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北界是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与欧洲大陆相接处十分宽阔,没有高山阻隔,交通很便利。半岛总面积50万平方千米,包括阿尔巴尼亚、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四国全部,南斯拉夫的大部及罗马尼亚、土耳其的一小部分领土。 在土耳其语中,“巴尔干”即多山之意。

10.波斯湾:波斯湾海底和周围陆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约占世界石油储藏量的53%~58%。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3。石油输出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60%,主要供给世界上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西欧一些国家。所产石油,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宝库”之称。 湾内有众多岛屿,大都为珊瑚岛。湾底与沿岸为世界上石油蕴藏最多的地区之一。渔业资源也很丰富,盛产多种鱼类,珍珠和珍珠母的采集著称于世。沿岸和湾内重要港口有:阿巴丹、哈尔克岛、布什尔、巴士拉、法奥、科威特港、阿布扎比、迪拜等。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都是爆发在波斯湾西北部的伊拉克和科威特,都是为了争夺波斯湾的石油资源而引发的激烈战争,可见波斯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世界十大军事战略要塞

1.塞瓦斯托波尔;2.君士坦丁堡;3.襄阳;4.东宁要塞;5.山海关;6.马耳他要塞;7.蒙巴萨要塞;8.顺化要塞;9.直布罗陀要塞;10.曼图亚

盘点:全球最重要的十大军事要地

1、琉球群岛:琉球群岛是西太平洋一系列岛屿,位于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呈东北-西南向。琉球群岛从北到南,包括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统称“萨南诸琉球群岛岛”,属鹿儿岛县),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统称“琉球诸岛”,属冲绳县)。面积共4,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0多万(1985)。多低山,最高点宫之浦岳海拔1,935米(在大隅诸岛的屋久岛)。亚热带气候,为常夏岛,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多台风。甘蔗和菠萝是两大特产,还产甘薯。猪、牛亦多。近海渔业发达。主要城市有那霸、名濑等。旅游业甚盛。1875年被日军武力占领,1945年被美军占领,成为美国在远东最重要的海空军军事基地,驻有2.5万名美军,包括普天机场(海军陆战队直升机机场)、巴特勒海军陆战队基地、嘉手纳空军基地(美国远东最大的空军基地)。

琉球群岛

关岛

2、关岛:关岛是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南端的岛屿,面积549平方公里,人口15.8万(2002年),夏莫罗人占绝大多数。首府阿加尼亚,在岛屿西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6—27℃,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8—9月有台风。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面的兰兰山是最高峰,海拔407米。西部沿海有肥沃平原,1565年起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美西战争后为美国所占。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4年美国重行占领,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重要的军事基地。美军在关岛的军事用地约27000英亩(包括已归还民用的部分),约占关岛陆地总面积的20%。关岛的安德逊空军基地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一个重要战略空军基地。美海军在阿加尼亚设有航空站,在阿卜拉港有潜艇基地。美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在岛上有驻军。1996年,岛上有美国空军人员2100人,海军人员4600人。2000年8月28日,五角大楼证实已于月初从本土调防60多枚AGM-86型空射巡航导弹至关岛,这是美国首次在其大陆以外部署这种先进导弹。美海军也开始就在关岛部署攻击核潜艇进行研究。主要有安德森战略空军基地(最多可容纳150架B-52轰炸机),阿普拉海军战略基地(美国在西太平洋唯一的核潜艇基地)、阿加尼西亚海军航空站(可容纳180架各种飞机)

3、瓦胡岛:是夏威夷群岛中第三大岛,美国夏威夷州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面积1,554平方公里。人口876,151(2000)。全州80%的人口集中于此。火山岛,岛上有两条东南-西北走向的山脉,群峰耸立,最高点达1,228米。海岸曲折,但沿岸多珊瑚礁。火奴鲁鲁在其南岸,是州首府所在地。岛上盛产甘蔗、菠萝、香蕉等。工业有制糖、水果罐头、水泥、钢筋、炼铝、服装等。旅游业发达。西部的珍珠港是美国在太平洋的重要海空军基地。主要有珍珠港海军基地(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前进基地、核潜艇基地)、斯密斯军营(海军陆战队基地)、薛夫斯堡和斯科菲尔德兵营(驻有2个步兵旅)。

瓦胡岛

阿留申群岛

4、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为分隔白令海与太平洋的火山岛群。东起乌尼马克岛,西接阿图岛,由70多个小岛组成。长约2250多千米,面积1.8万平方千米。1741年俄国派遣丹麦人白令(VitusBering)和俄国人奇里科夫(AlekseyChirikov)发现该群岛,1867年俄国将阿拉斯加连同该群岛卖给美国。阿留申群岛埃达克岛的小海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的战略重要性人所共见。1942年日军侵占阿图和基斯卡(Kiska)岛。一年後,经过19天激战美国收复阿图岛。冷战时期,阿留申群岛各军事基地是北美大陆战略防御的重要环节。人口11,942(1990)。美国在群岛的乌尼马克岛和阿图岛之间建有占地1.1万平方千米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居民主要居住在乌纳拉斯卡、埃达克和谢米亚3岛,从事渔业和驯养毛皮兽。群岛战略位置重要,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重要的海空军基地。埃达克岛和谢米亚岛为空运中继站;乌纳拉斯卡岛的荷兰港为一天然深水港,海军基地。地图上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是以上弦月的形式横断着北太平洋,为美国在太平洋迤北一带的战略要地,处于日本和远东通往北美、北欧最短的路途上,又是美俄之间距离最近的地方。阿留申群岛由福克斯、安德烈亚诺夫、四山、拉特和尼尔五组群岛组成,共有大小岛屿159个,总面积约1万8千平方公里,人口约8千,其中主要是驻军,其余皆为土著人。群岛中,仅有3个优良港口,其中靠近阿拉斯加半岛东岸原荷兰港,在军事上具有战略上的价值,向来为美国海、空军基地。在阿留申群岛的西北顶端为阿图岛,是美国领域中最终的岛屿,也是毗邻俄罗斯最近的一个岛。该岛多港湾,形势险要,是天然的舰船停泊地。

5、迪戈加西亚岛: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的主岛。在南纬7°20′、东经72°25′,距南亚次大陆最南端1,900多公里。位处好望角、新加坡、红海、澳大利亚间多条航路的会合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陆地面积约27平方公里。人口约4,500,主要为军事设施服务和从事渔业、采集椰子、龟壳与制盐。全岛为向北开阔的V字形珊瑚环礁,中央潟湖长24公里,宽6.4公里,是天然良港。1532年葡萄牙人迪戈加西亚到达,1810年被英国占领,为英属毛里求斯属地,1965年成为英属印度洋领地的一部分。向为远洋轮船的燃料补给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英国空军基地和重要海军停泊港。1966年英美签订协议后,成为美国在印度洋的重要海空军基地。还建有现代化的军火库和通讯中心。岛上机场包括B-52这类的超大型战略轰炸机也能顺利起降,在美国对伊拉克与阿富汗的战争期间,就是以迪戈加西亚岛作为战略轰炸机的前线基地,进行远距离空中支援。

迪戈加西亚岛

马耳他岛

6、马耳他岛:位于地中海中部,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面积246平方公里,多天然良港,海岸线长180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气温21.3度,最高气温40度,最低气温5度。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1798年,拿破仑率远征埃及的土伦舰队强占马尔他。1800年英国继法国之后进驻该地,而在1815年的巴黎条约,将马尔他划归英国所有,从此马尔他成为大英帝国通往印度的地中海要塞。1947年,英国允许马尔他成立自治 *** ,而仍然保留其殖民地位,但随后在1958年撤销自治 *** ,1974年正式成立马尔他共和国。

7、亚速尔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东中部的火山群岛。为葡萄牙共和国领土。北纬36°55′~39°43′,西经25°01′~31°07′,这块葡萄牙领土与里斯本之间的空中运输很畅通。这片群岛绵延640多公里,由9个火山岛成。面积共2,247平方公里,亚速尔群岛距离葡萄牙海岸约1450公里,距欧洲1600多公里,离北美3200多公里。东南距马德拉群岛770公里,东距葡萄牙罗卡角约1200公里。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飞往亚速尔群岛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欧、美、非洲之间海、空航线中继站,战略和交通位置极其重要。由西北-东南走向延伸的3组火山岛群组成,主要岛屿有10个,面积2344平方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日什(Lajes)和圣玛丽亚曾是重要的空军基地和美国与欧洲之间的交通中心。根据与葡萄牙的协议,美国自1951年起在当地保留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空军基地。气象卫星问世之前,从亚速群岛收集和传送的气象资料对欧洲的气象预报至关重要。人口约253,100(1990)。

亚速尔群岛

直布罗陀

8、直布罗陀: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城市和港口。在直布罗陀海峡西端的北岸,当大西洋同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南对非洲的摩洛哥。位于石灰岩高地。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3.1万(1984),66.2%为当地生长居民,10%为西班牙人,11%为英吉利人,9.5%为摩洛哥 *** 人,3.3%为犹太人和印度人。居民信罗马天主教占77.7%, *** 教占8.8%。1704年起被英国占领为殖民地。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战略地位加强。是重要的要塞和海空军基地,有现代化装卸设备、船舶修理厂和大船坞,并有钟表制造、酿酒等业。自最南端的欧罗巴角灯台,天气晴好时能望见对岸的非洲大陆。公元8世纪, *** 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时从直布罗陀登陆。直到1410年才被西班牙人收复,1501年正式纳入其版图。1909年英国在直布罗陀与西班牙本土之间的中立地带修筑军事基地并设栅栏,形成现今的边界。然而西班牙从未放弃收复直布罗陀的要求。

9、关塔那摩:是古巴的一个省,位于古巴东南部,省会关塔那摩市,是重要港口城市。1819年,关塔那摩建市,关塔那摩市面积6186平方公里,主要为山地。北部坡地被热带雨林覆盖,而南岸则是干旱的陆地。关塔那摩省人口为51万(1999年),市区人口18万(1996年)。主要工业为制糖、咖啡加工等。有铁路、公路通往内地。关塔那摩湾在市区南面30公里处,是世界最大、屏障最佳的海湾之一。该湾长约19公里,宽约9公里,靠近连接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向风水道,战略位置重要。1898年美西战争时期,美国海军就登上这个天然良港,并在此建起营地。1903年,美国与古巴签订协议,美国在关塔那摩湾内建立一个大型的美国海军基地,后来又增建了要塞和机构。该基地面积为118平方公里,其中的49%是陆地,其余的是水域和沼泽。当时规定美国使用此地每年向古巴支付2000美元租金。1934年,美国将年租金增到4000美元。美国军队在关塔那摩拥有两个机场,一个码头,一家医院,一家大商场和一个海水淡化厂等服务设施。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之后,古巴 *** 一直反对该军事基础的存在,并拒绝接受美方租金,要求美国军队撤出关塔那摩。

关塔那摩

横须贺

10、横须贺:日本本州东南部港口城市,属神奈川县。位于东京湾西岸,北邻横滨。面积99.1平方千米,人口约43万。原为小渔村。1865年建铁厂,1871年改为造船厂。1884年成为扼守东京湾保卫首都的军港。1907年设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美国海军基地。1948年定为贸易港。工业以造船、汽车工业为主。日本海上自卫队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东部有横须贺、长浦两处优良港湾。长浦亦为南极捕鲸基地之一。设有军事学校、军事研究机构和原子能研究所等。市街沿湾岸延伸,呈长方形。市中心为商业和住宅区。市北的追滨、浦乡地区是汽车、造船和化学工业区;田浦、长浦地区为电机和汽车工业区;市东南的浦贺地区是传统的造船工业区;久里滨地区是水产加工和火力发电工业区。

世界上有那些交通要塞?

你的问题太宽泛,海上?陆上?

陆上的没法说

先介绍几个海峡和运河吧

1、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南海与印度洋,是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与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国家之间的联系通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2、霍尔木兹海峡伊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连接波斯湾与阿拉伯海,是波斯湾石油出口的重要通道,为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

3、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与爱琴海、地中海,是亚洲、欧洲的分界线,也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门户。

4、直布罗陀海峡伊比利亚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是地中海沿岸国家通往大西洋的“咽喉”。

5、英吉利海峡大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之间,连接北海与大西洋比斯开湾,是西欧与北欧各国重要的海上通道,也是世界货运最繁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

6、麦哲伦海峡南美大陆与火地岛之间,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是世界重要的国际航线。

7、莫桑比克海峡非洲大陆东南部与马达加斯加岛之间,是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是世界最长的海峡。

8、白令海峡楚科奇半岛与阿拉斯加半岛之间,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北冰洋间的惟一通道。

9、朝鲜海峡连接日本海与东海,是日本海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10、德雷克海峡南美洲与南极半岛之间,连接大西洋与南太平洋,是南美洲与南极洲的界线,各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必经之路

上面是复制的,想想,再给你加几个

斯卡格拉克和卡特加特海峡,波罗的海的出口

巽他海峡,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望加锡海峡,水深是战略核潜艇的重要水道

曼德的海峡,与苏伊士同等的重要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与印度洋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