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创业年龄(名人创业年龄)

bj0012024-05-25奇闻异事0

70后、80后、90后 哪些创业者更靠谱?

70后、80后、90后 哪些创业者更靠谱?

创业是否成功,跟“90后”的标签无关。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在变老,年龄最大的90后现在已经有26岁了。再过几年,90后将成为TMT创业的主流,将有越来越多的优秀90后CEO涌现,90后也将不再是当前被“吊打”的状况。以下是我J.L分享的70后、80后、90后 哪些创业者更靠谱,更多创业故事请关注应届毕业生创业网。

近期神奇百货的王凯歆因为“搬家离职”事件又掀起了一波“90后CEO就是不靠谱”的口水仗。而在不久以前,以余佳文、马佳佳为代表的“失败的90后CEO”们也如坐过山车般地快速经历了从媒体宠儿到千夫所指的完整周期。

那么,90后创业是否就与成功无缘呢?

创业成功率与是否“90后”无关

其实,创业是否成功,跟“90后”的标签无关。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在变老,年龄最大的90后现在已经有26岁了。再过几年,90后将成为TMT创业的主流,将有越来越多的优秀90后CEO涌现,90后也将不再是当前被“吊打”的状况。其实,历史总是重复的,曾几何时80后创业者也被视为“不靠谱”的典型而被“吊打”,但如今他们已成为创业的主力了。

所以,创业成功与否,与“80后”、“90后”的标签无关。但是,创业的成功率一定与CEO和初创团队的年龄密切相关。AA投资最喜欢投资的CEO年龄在30-35岁之间,往上可以加5岁(尤其是To B的业务),往下可以减5岁(尤其是To C的业务)。

为什么我们喜欢投资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年龄过大或过小,在创业的时候面临的挑战都很大。一方面是人的精力和体力、冲劲和干劲,以及学习的能力,开放的心态等因素都将随着年龄的提高而降低;另一方面,心态的成熟、经验的积累、人脉资源和行业积累都需要时间和历练,太年轻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积累。所以AA投资认为创业是有黄金阶段的,那就是25-40岁(即30-35岁±5岁),我们倾向于投资这个年龄段的潜力股。

除此之外,AA投资喜欢投资年轻的、但是思想成熟度远超同龄人的创业者。因为他们具备了年轻的优势,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为过于年轻而带来的问题。实践证明,具备这种特征的人群创业成功率远高于平均。所以说,“90后”不是不可以投资,只要他们已经从思想上、经验上、人脉上、行业积累上做好了准备,且创业的方向能发挥其自身优势。

相比之下,过了黄金创业年龄,但是能持续保持年轻状态的创业者则更是大熊猫一般珍贵的存在:他们身上有年龄和经验而带来的沉稳、阅历、能力、人脉、资源,同时身体状况良好能支撑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份稚子之心,以开放的心态和一定的理想主义去面对这个世界以及创业路上碰到的种种困难。具备以上特征的人,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所以以往的工作履历肯定抢眼。这种大熊猫的创业起点远高于普通创业者,基本上就是创业成功的保障。只可惜,这种项目非常罕见、且极为抢手。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你设置了25-40岁的范围,又说超出这个范围的人更优秀,那何必设置范围呢”?其实,设置规矩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打破规矩,只有深刻理解设置规矩的原因,才知道什么情况下能打破规矩。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到灵活变通、不拘一格。

90后创业有什么优势?

部分敏锐的90后,在创业做2C业务时,因为自己就是典型用户,所以对需求极其敏感,对潜在客户(即自己)极了解。这种了解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市场、用户获取等方面的试错成本,所以90后在做2C产品时有先天优势。不幸的是,由于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已经过去,而下一波AR、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潮引发的2C创业大潮仍有2-3年的时间, 2C领域的创业,除了文化娱乐外可能近几年没有太多的创业机会。这是很让人悲哀的一个结论,但却是我们每一个计划在2C领域创业或投资的人都必须清醒接受的现实。

YC加速器就曾经特别喜欢投资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认为:“25岁的创业者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拥有名为‘精力、贫穷、无根、同窗和无知’的武器”。YC创始人格雷厄姆认为:“如果你和你的联合创始人已经30岁,结了婚,还有了孩子和贷款,那么你们面临的情况会复杂得多。要是你们两家加起来有超过5个5岁以下的小孩,而妻子也都是全职太太,那就更不可能抛弃自己的全职工作,全心投资到创业中了”。

格雷厄姆的想法是美好的,而且YC已经是硅谷最成功的孵化器,没有之一。但是我一直无法认同格雷厄姆的这个观点,因为规律就是规律,不会因为身处不同国家而有不同的结果。

我注意到了下面的一组数据:根据YC公布的统计数据,其2015年冬季孵化的114个项目中,平均创始人的年龄是30.27岁。考虑到大多数创业团队成员的年龄都比CEO小,所以YC孵化的.初创团队的CEO平均年龄应该超过30.27岁,年龄明显变大,且与我们AA投资偏好的年龄段非常一致。是否YC也在孵化过程中发现了创业年龄的密码并已主动调整?

为什么太年轻的CEO创业极难成功

心态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学习、反思、跌倒后爬起来等方式加速,但没有人能从无到有地跨越这个过程。而一个心态不够成熟的人,创业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也是为什么AA投资喜欢投资远比同龄人成熟的年轻人。

CEO未必是公司的颜值担当,但必须是公司的责任担当。CEO是公司的最终决策者和团队的领头羊,这是一份极具挑战的工作,需要极高的综合能力、对本行业的深刻理解,优秀的管理能力,以及各方面都懂一点的基础常识,而一个过于年轻的人是很难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

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说,公司的天花板就是CEO的天花板。如果CEO自身尚在一个亟待提高的阶段,可以想见公司的天花板也不会太高。除非CEO的学习能力和调整速度惊人,否则他将难以驾驭公司这辆高速飞奔的马车。

更要命的是,由于媒体的炒作,许多90后CEO不知觉地就会产生:“我年纪轻轻已经是CEO了,我很了不起”的想法并自鸣得意。但市场是冷酷而公平的,不会因为你是90后、你还年轻而高抬贵手。员工跟你要求涨工资的时候,不会因为你是90后而少要一分钱;合作伙伴更不会因为你是90后就宽容你的错误。相反,一旦问题出现,所有人都会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我早就知道他不靠谱”!

也许你会说:美国的明星TMT企业家中,有相当多是辍学创业的?比如Facebook、Dell、YouTube、微软、苹果等。毕竟,辍学生创业时比我们现在不少90后年龄还小。辍学创业真的是一个好选择吗?作为优秀辍学生的代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其博客中提醒年轻人:“虽然我从大学辍学,而且幸运地在软件行业追求事业,但拿到学位是一条更加稳妥的通往成功的道路”。

另外,美国大学生和中国大学生有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由于国内教育体系的问题,国内不少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在社会经验和阅历上仍然象一张白纸(这里绝没有贬低的意思,毕竟我自己也是从一张白纸走过来的)。虽然现在大城市的学生社会实践意识已经很大大增强,但是和美国相比,国内学生在挫折教育、领导力、沟通和演讲能力、搜索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仍然有显著差距。

回过头来说,为什么我们会投资90后。兜行的创始人任静是92年的,她从大学期间就开始折腾,先后参与创立了两个公司,并有一次全职实习经验,所以她比同龄人少了四年的学习时间,但多了四年的创业和工作经验。同时,毫不意外地,她也是一个心理成熟度远高于同龄人的存在。我们投资以后,公司业务发展顺利,半年内完成了A轮融资,且团队几乎没有犯过大错,这对于一个90后来说是极为难得的。

任静认为:90后创业的最大障碍在于管理;同时90后的创业者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很年轻,但又必须经常忘记自己的年轻。任静喜欢《三体》里的这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为什么年龄太大的创业者们也不容易成功

年龄大了之后,体力、精力往往不如以前了,且精力更加分散。创业是长跑而不是短跑,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很拼的,但是不懂得劳逸结合、不注重锻炼和身体的调理,于是乎过早地透支了自己的身体,一过35岁,身体开始频繁出现各种告警信号,迫使他不得不放慢脚步。

所以年龄一大把之后仍能长期坚持高强度工作的人,一定是注意锻炼且极为自律的人(拼命三郎的你是否躺枪了?)另外,有孩子之后,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和家庭,这才是正常的生活状态和人生规律。只是,创业成功,尤其是大成功,本来就是一个逆天的过程,顺其自然、与常人一致,绝不可能获得大成功。因为一旦CEO的脚步放缓,整个团队必然会跟着放缓,公司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必然下降。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更容易固化而固步自封,反思能力降低,这是客观规律。当然啦,仍是会有极少数的异类能不受地心引力的限制,在“高龄”仍然有非常活跃的思维、开放的心态、极高的学习能力,这种人就是我们最喜欢投资的“永葆青春”的熊猫般的存在了。用什么方法能发现大熊猫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跟一个人聊天,觉得他/她思维活跃、言之有物且极为中肯;再一问年龄,哇原来是长辈啊!失敬失敬!这个人可能就是一个大熊猫了(A姐真的不是在说自己啊!)

年龄大的人距离市场前沿更远,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反应速度和能力降低。所以年龄大的创业者做To C业务的确有先天劣势。如果你正好是2C方向的大龄青年,怎么办呢?以下两点或许能缓解症状:

1)永远不要从自身的喜好、角度去考虑产品,因为你自己不是典型用户,相反,我们都是典型的“非目标用户”;

2)团队中做产品、运营等与用户直接对接功能的负责人一定是熟知用户需求的年轻人。(PS,我们在学习做投资时,学到的第一课就是:我永远不是典型用户,尽管当时A姐还不到而立之年。)

再说说云帐房的薛总薛兴华,为什么他能不受年龄的影响?我们去做尽职调查的时候,公司的产品还没有出来。当时老薛租了一座小别墅,所有团队成员都在小别墅闭关,吃住都在一起,每周14*7小时的工作量,连续熬了三个月终于拿出了第一个可供演示的版本。

试问,有几个人能长期忍受这样的工作量?有几个初创团队能让所有成员共同闭关数月?另外,老薛是很资深的创业者,之前在税务行业干了十年,创立过两家财税公司,一家后来辗转卖给了用友,另一家卖给了金蝶,并购后老薛担任金蝶税务事业部的总经理。这样一个有深刻行业洞见、有长期人脉积累、有很强的管理能力、还能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CEO,当然是投资人可遇不可求的大熊猫了,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做了投资。

什么时候创业最容易成功?

这篇文章有4,700字,很高兴你居然能坚持看到这里。最后我再狗尾续貂地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1. 市场时机:市场将起未起时是创业的好时机,或提前1-2年进入市场,占好坑等待风口(Why now问题)

2. 25-40岁是最佳的创业年龄;

3. 如果你少年老成,成熟度和沉稳度远高于同龄人,且你发现了一个不可错过的大机遇,不到25岁也可以提前创业;

4. 如果你能持续保持年轻的身体状态和心态,精力和体力不输于年轻人,能忍受长期的加班和极大的压力,心态开放、思路活跃,过了40岁创业也无妨。

;

汉高祖48,刘备50,历代创业年龄最高的地位是谁?

肯定就是刘邦的啦。

一、汉高祖刘邦48岁创业

首先汉高祖刘邦从布衣起家,组织了一大批沛县的小官吏、农民、屠夫等等,非常有胆量硬是推翻暴秦建立大汉王朝,于是开了平民夺天下的先河。而且那个时候的刘邦起事的时候已经48岁,完全可以说毫无根基,做的官也是不入流的小吏。

二、楚汉争霸

其次说他是无赖也不为过,也可以说他“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也好,就他这份儿说干就干的勇气确实令人佩服。从古到今也只有汉高祖刘邦,而且还要跟西楚霸王项羽争天下。面对实力突出、战绩悍人的项羽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双方打了整整4年,也就是历史上的楚汉争霸。

还有人称军神一样的韩信也是非常佩服刘邦的,觉得他政治驭力和军事指挥都是非常牛逼的,值得世人去学习和模仿的。

三、刘备起兵时才28岁

再来看看蜀汉昭烈帝刘备起兵时才28岁,跟汉高祖刘邦同样创业就相差了20岁。而且是在50岁时候完成霸业,所以要是想要论出身之贫贱,谁的年纪比较大,毫无疑问就是刘邦啦,他才是中国历史上创业年纪最大的人。

总结一下,其实还有东吴与西晋这两个家族式创业,只是很难界定孙权、司马懿的创业起始时间,所以就忽略不计了,但是唯一可以说明白的就是,当上最高位置不是年龄高就好,也要有计谋有胆量的。才可以坐上最高的位置的。

世界十大最年轻富豪都是谁?

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美国《福布斯》日前评选了全球十位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而其中有两位是来自中国的年轻“富二代”。1917年创立的《福布斯》杂志,在编制各种排行榜方面有86年历史,1982年首次推出的《福布斯》富豪榜在全球已经产生空前影响。要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个人资产总值需要达到10亿美元,2010年符合这一条件的共有1125人,首次达到四位数。在所有上榜富豪中,美国人占据42%的比例,仍然领先于其他国家。而上述十位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则是按照资产和年龄重新排列的,也是被认为最有潜力的富豪们。排首位的是马克·扎克伯格,25岁的他净资产已达40亿美元。2004年,他在哈佛寝室中创建了Facebook。排第二的是约翰·阿诺德,资产净值同为40亿美元。36岁的他是前安然公司职员,安然倒闭后,于2002年创办了一个对冲基金公司。28岁的中国人杨惠妍名列第三,资产净值34亿美元。排第四的是德国人杜恩·塔克西,资产净值22亿美元,26岁的他18岁生日当天继承大笔遗产,现居家传城堡埃默兰宫。黎巴嫩前总统哈里里的两个儿子29岁的法赫德·哈里里和31岁的埃曼·哈里里,与33岁的日本人田中良和(社交网站Gree创始人)净资产都是14亿美元,分列五至七位。36岁的乌克兰人科斯特扬丁·萨维果以12亿美元净资产排第八,持有铁矿公司Ferrexpo与金融信贷银行多数股份。28岁的中国人李兆会名列第九,资产净值10亿美元。排在第十的是36岁的印度人鲍瓦,净资产也是10亿美元,他是印度最大房地产开发商DB Realty的合伙人之一,其项目包括孟买高达108层的柏悦酒店。2004年,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寝室中创建了风靡全球的Facebook网站,同年离开学校投奔硅谷创业。去年5月,俄罗斯投资公司“数码天空”同意购买Facebook员工的股份,这项协议使得Facebook的身价增加至100亿美元。过去12个月以来,Facebook的用户猛增130%,达到4亿人。扎克伯格因此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的美誉。昨日,网络市调机构“聪明点击”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3月13日,Facebook的首页在美国用户中的访问量比例为7.07%,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了185%。从而使Facebook首度超越Google,成为最多网友访问的网站。虽然登顶首富宝座,但扎克伯格最近却惨遭“黑客门”,面临监禁风波。2004年5月,身为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扎克伯格获悉哈佛大学样报《Crimson》正在拟写一篇关于如何创建TheFacebook.com的报道,而这是扎克伯格3个月前推出的网站,后来改名为Facebook。扎克伯格的同学在那之前指控扎克伯格窃取了他们的创意之后建立了该网站,为此,《Crimson》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随后,扎克伯格通过黑客行为成功地盗取两名《Crimson》编辑的电子邮件账号,并且以这种方式偷偷阅读了他们至少11份电子邮件。也是在2004年,扎克伯格侵入了面向大学生的竞争社交网站ConnectU内部系统,通过修改用户资料而让这些用户在网站上的登录无效,损害它的竞争网站的信誉。部分律师称,根据美国联邦和州政府的法律,扎克伯格最高将面临5年刑期。在这十位最有潜力成为未来亿万富翁的排名中,两位中国的“富二代”上榜;杨惠妍其父是广东碧桂园地产开发公司主席杨国强。李兆会在其父遇刺后成为中国最大私营钢铁制造商之一山西海鑫钢铁集团主席。近年来,中国人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世界富豪的榜单上,中国人似乎距离领跑《福布斯》越来越近了。

男人最佳创业的年纪是多少岁?

人说三十而立

那么男人在三十岁左右

就可能是创业的年纪了

……

男人都有满腔热血的创业冲动

在三十岁以前

是学习和掌握本领的时期

还不具备创业的成熟想法

到了三十岁左右

就会对人生的目标有了一定的思路

会为个人的未来发展制订策略并付诸行动

因此

男人在三十岁左右

拥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和魄力

去尝试创业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创造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业绩

国内外10位少年创业者的创业故事

如何才能创业成功?答案是向已经成功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 经验 和教训,从中领悟出属于自己的创业道路,然后去实践,下面是我整理的有关于国内外10位创业者的 创业 故事 ,希望能够帮助你们!

   NO.1 王健 魔方 网CEO

出生时间:1988年

首次创业年龄:14岁,创办页游媒体07073

魔方网CEO王健虽然年轻,但也可以称得上是游戏领域创业的“元老”了,自从他在2002年创办07073网至今,已经有13年了。对于当年创办07073,王健的 总结 是“创业要有兴趣”。当然,这也和生活环境分不开,因为家庭关系,王健从小就开始接触网络,小学时是打游戏,初中开始浏览网页,高中时他已经是资深网民和游戏迷,并且学会了网站设计和维护。为了便于更多的人交流网游经验,他创办了07073,起这名字是因为当时17173如日中天,它是“1”,他的网站就要是“0”。

王健的成功也托了入行早的福,当时网络竞争并不激烈,他的网站追随当时火爆的游戏开讨论区,很快就聚集了大批用户。2004年时,一家苏州的游戏公司想投放 广告 ,不满18岁的王健拘谨地谈成了第一笔生意,对方投入了4000元做了半个月的广告。从此,王健开始学习网站经营,07073开始了商业之路。

2007年,在创业上尝到甜头的王健又去启动新项目,这时网站因事故关闭,导致了其他项目也没有资金来源从而失败。1个月后网站重新开启,但也已受到打击大不如前。2009年,他关注到,网页游戏经历了2008年的开荒,开始进入井喷期,热度早已超过了端游。王健接受了投资商的注资,将07073从游戏论坛改变为页游垂直媒体,正式 注册公司 ,并转战沈阳。这也是王健真正“入行”,思考行业发展、运营一个创业公司的开始。2011年,07073获得百度1000万元战略投资。

2012年,在07073稳定运营的基础上,王健启动了魔方网的计划。这时,手游已经势不可挡,王健计划做一个全新的手游媒体。2013年7月,魔方网获得了经纬创投1000万元的天使投资,在2014年6月发布了移动游戏玩家平台“魔方游戏宝”。今年年初,魔方网宣布,完成了1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创投,经纬创投跟投。这也是移动游戏媒体行业最大的一笔A轮融资。

   NO.2 蒋磊 铁血网CEO

出生时间:1984年

首次创业年龄:17岁,创办铁血网

蒋磊的创业经历,说起来和王健在某些方面是类似的,那就是少年天才“把兴趣变成职业”。自小希望做个科学家,迷上军事、想自己造火箭大炮的蒋磊,在2000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材料系。

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后,蒋磊有更多的时间浏览军事网页,阅读军事小说。当时的电脑和互联网远没有现在这么普及,蒋磊发现很多军事网站很不人性化,阅读小说很不方便,搜索引擎也不发达,寻找军事小说很不方便,于是就萌生了自己创办网站,整合军事相关资源的想法。一开始网站叫“虚拟军事”,后来更改为“铁血军事网”。没有资金支持,刚开始蒋磊的网站只能将自己的网页挂在其他网站上,使用免费空间,直到第一桶金的到来。

2004年,蒋磊和同学凑了十多万元注册了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久之后,当时已是国内知名军事类网站的铁血网也获得了100万元的投资。可两年之后,100万就烧得差不多了,依靠广告和付费阅读的盈利模式并不足以支撑网站的生存。已经被保送清华硕博连读的蒋磊决定辍学,全力经营铁血网。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蒋磊考虑通过代理军品赚钱。他写了Email给20多家国外军品品牌厂商,只获得了美国阿尔法军品的回复,他掏了自己的1万块钱买了17件M65野战风衣,没想到产品一上线就获得了欢迎,一天功夫,就卖出了11件。

至此,铁血网一直跌跌撞撞寻找的 商业模式 浮出水面。2007年,军品电商铁血军品行成立。2008年,铁血独立电商部门成立,2011年,铁血推出了自己的战术装备品牌龙牙。

   NO.3 季逸超 Peak Labs创始人

出生时间:1992年

首次创业年龄:17岁,开发猛犸浏览器

少年极客季逸超,在高三时推出“猛犸1”浏览器,大一时推出的“猛犸4”浏览器,成为iPhone上个人开发浏览器中下载量最大的产品,被评价为“重新定义了浏览器的标准”,并获得Macworld 2011特等奖。

这又是一个和生活环境分不开的故事。父亲是北大教授,母亲是IT公司高管,季逸超幼年时在美国生活和学习,小学二年级时才回到北京。凭借着流利的英语,他被招进学校的机器人竞赛队伍,从此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知识。被Linux神话影响,季逸超迷上了 操作系统 研发。在高中阶段,季逸超一共开发上市了7个苹果App。

不过,猛犸浏览器严格来说其实还不算季逸超的 创业项目 ,因为他认为创业做浏览器没有前途,也表示不会在猛犸浏览器里放广告,而是坚持收费,并面向全球市场,这也使得他拒绝了一切投资。

除了猛犸,季逸超还有一个代表作是Rasgueado输入法,它可以解决iPhone输入法文本选择困难的问题,用户可以在键盘上操作选词。

在一次关于自己开发的产品的演讲后,季逸超邂逅了红杉资本的投资人。但不想接受投资的季逸超拒绝了,他不愿意被资本所约束,不想用在开发上的脑力和时间被财务报表所占据。但最终,他被徐小平的建议说服了:成立一个实验室,投资人不过问研发方向,让他自由发挥。2012年2月,季逸超在微博上宣布,他已获得真格基金徐小平和红杉资本的天使投资,成立了Peak Labs,目标是做最狂、最新鲜的事。季逸超办理了休学手续,全力投入开发程序之中。实验室的研发方向由创始人的技术特点决定,从兴趣出发,团队成员民主决定。

2012年10月,实验室第一次发布会,推出了三款产品,其中包括猛犸5浏览器。2015年3月,Peak Labs又推出了Magi,这是一个能够回答复杂自然语言问题的搜索引擎,凭借出色的知识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当你搜索时,它能直接给出你答案,而非列举网页链接。

   NO.4 舒义 力美科技创始人、CEO

出生时间:1985年

首次创业年龄:19岁,创办博客网站blogku

2010年,舒义成立北京力美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国内移动营销解决方案,相继获得IDG、KPCB两家知名海外投资机构的近3000万美元风险投资,2015年,力美科技宣布解除VIE结构,准备在国内创业板上市。

力美科技已经是舒义的第三次创业了。家境艰难的舒义和做生意的生父一样有着经商的本能,他的创业,完全是自己不断摸索和试错的结果。2003年上大学之后舒义才接触到了电脑,立刻迷上了互联网,他做区域互联网起家,做了一个“四川大学生网”,帮大学生发兼职、社交等信息。2004年,19岁的舒义在网上偶然认识了纽约大学 毕业 的华裔艾德维,两人随后创建了博客网站“blogku”。“我们做得比方兴东还要早。”舒义说。

当年创业的舒义,据他回忆,极其兴奋,仿佛自己就是新一代的互联网领袖一样。但现实是骨感的,如同许多缺乏经验的大学生创业者一样,网站没有办法盈利,四处借钱找投资未果,舒义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为了赚钱,生活拮据的舒义只好去打工,但舒义的优势在于敏锐的商业嗅觉,2007年,舒义再次开始了征程。不过吸取了之前 互联网创业 的教训,他开始务实了,觉得做媒体太难,还是互联网广告代理比较靠谱。舒义创办了自己的第三家公司成都力美,它的主营业务很简单:代理地方网站的广告。在一线城市,与互联网相关的公司已经太多,而二三线城市还是未被充分发掘的市场。当时正值腾讯在成都开放大成网,寻找广告代理商,舒义提出免费为腾讯做成都地方站的外包,靠这个条件拿到了腾讯的代理权,并免除了第一年的保证金。他和腾讯签订了一百多万元的任务,当年完成了1100万,自己赚了500万,收获了第一桶金。

随后,力美接下了腾讯在武汉、重庆等地的广告代理。钱赚到了,舒义却迷茫了。接下来要做什么?他觉得这样下去做一个土豪暴发户,是没有前途的。他开始到处去旅行,参加各种会议,和各种业内人士聊天,学习知识。2009年,安卓和iPhone手机开始受到大量关注,舒义决定转战北京,开始代理移动互联网广告。2011年,力美科技获得IDG投资1000万美元,2012年,获得IDG、KPCB的2000万美元投资,奠定了在行业中的位置。

2014年,也有人称之为移动营销元年,移动广告也在这一年迎来爆发式增长。现在,力美已经实现了通过RTB技术对受众进行移动程序化购买,并对接了谷歌、芒果、广点通等多个移动广告交易平台,实现中国日均超过40亿的竞价请求;并已经在积极开拓海外业务,目前力美DSP全球流量的日均竞价量已经达到100亿。

   NO.5 尹桑 一起唱创始人

出生时间:1992年

首次创业年龄:20岁,创办KTV 团购App一起唱

尹桑高中赴美读书,后来被美国宾利商学院全额奖学金录取,就读的是冷门的创业学,不过他把这门学问学以致用了。有感于学校卫生欠佳,他发起了一个校园家政O2O项目。之后又瞄准学校内部和大型超市的差价,做起了生活品配送。这两项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不过他仍旧认为,这不算是创业,甚至不能叫做企业,因此,大二时,他决定放弃学业,回国创业。

尹桑认为,传统的KTV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了,因此,他把目光瞄准了KTV团购,一家家跑遍了南京所有的KTV,和经理签团购协议。2012年8月,一起唱官网上线,首日下载量超过2000,订单达到160。然而,想靠一己之力撬动整个KTV市场谈何容易,半年后,网站就陷入了用户增长停滞期,甚至以往的客户都以为他们已经倒闭了。

总结了经验教训后,尹桑再次出发,这次他开始从硬件系统切入。他研发了智能点歌系统,允许消费者提前点歌,同步到APP,嵌入了跨包社交和K歌录音分享等功能。2012年底,他偶遇IDG投资人李丰,没有商业计划书,没有PPT,一番谈话,让他得到了对方的认可。截止到2014年,一起唱已经接受了IDG的三轮融资,公司估值已经超过亿元。

   NO.6 黄恺 游卡桌游总设计师

出生时间:1986年

首次创业年龄:20岁,制作《三国杀》游戏

一款时隔7年仍旧活跃在桌游市场的游戏《三国杀》,就是出自于当年只有20岁的大学生黄恺之手。他当时也没想到,自己上课走神设计的“三国杀”游戏纸牌能在短时间内就卖出了10万副。

读大一时,学游戏设计的黄恺接触了在国外已经有五六十年发展历史的桌游,加上当时国内非常流行“杀人游戏”,他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设计一款“不插电”的游戏,让人面对面交流,而不是像电子游戏一样紧握鼠标、盯着屏幕。至于怎样灵光一现,有了用三国人物作为游戏人物的念头,黄恺说,自己都很难说清楚,因为灵感总是很难琢磨的。不过,他从小就喜欢三国故事,熟读《三国演义》、《三国志》等,他明白三国故事肯定是游戏的好题材。于是,三国杀卡牌就这样画出来了。好在他本身是学游戏设计的,这也做得更专业了。

2006年,黄恺开始在淘宝上卖三国杀卡牌,没想到大受欢迎。于是,毕业后的黄恺没有去找工作,他和杜彬、李由三个小伙伴一起成立了北京游卡桌游 文化 发展有限公司,黄恺担任总设计师,他们凑出5万元发布了第一批正式产品《三国杀》。之后,游卡桌游也推出过其他桌游产品,但还没有一款能够在影响力上超过《三国杀》的。2011年,杭州边锋全资收购游卡桌游,游卡桌游原产品设计部门的员工由黄恺牵头负责《三国杀阵面对决》这款产品的设计和发行工作。

海外篇

NO.1 乔丹·凯西 Eventzy CEO

出生时间:2000年

首次创业年龄:12岁,创办游戏公司Casey Games

创办自己的公司时,爱尔兰男孩乔丹·凯西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CEO。和其他00后一样,游戏是他的日常消遣,9岁那年,他突然迷上了一款名为《企鹅俱乐部》的游戏。为了把游戏玩得有模有样,凯西经常逛各大游戏论坛并和玩家交流。他逐渐发现,自己对编程技术的兴趣甚至比游戏本身还要大。于是,凯西读完了很多连大人都觉得相当枯燥的编程教材,学会了编程,他第一次萌生了创作游戏的想法。

有一天,他踢球时突然来了灵感,想到自己以前玩过的经典游戏《太空入侵者》。他马上扔掉 足球 ,回家对这款游戏进行改编。于是,属于他自己的第一款游戏《外星球大战人类》就此诞生。在凯西设计的游戏中,玩家不再是保卫地球的英雄,而是入侵地球的外星人,这种逆向创作思维吸引了大量玩家,也被运营商看中,于2012年2月推出了面向苹果客户端的商业版本,在发布后迅速占据了爱尔兰苹果App store下载排行榜的首位。其他广告代理商也找到他寻求开发游戏的合作,在参加了各类活动和商业合作后,凯西决定成立属于自己的游戏开发公司Casey Games。由于他还未到合法年龄,由他父母担任董事,凯西自己出任CEO。2013年,Casey Games被VentureBent收购。现在,凯西已经成立了新公司Eventzy,Eventzy的软件可以为用户提供举办各种活动所需的服务。

NO.2 舒巴姆·班纳吉 BraigoLabs CEO

出生时间:2002年

创业年龄:13岁,成立Braigo Labs

2014年2月,在偶然的机会下,美国加州的12岁学生班纳吉看到呼吁人们捐款帮助盲人的传单,于是萌生出设计盲文打印机的念头。他将一套乐高机械人模型进行了改良,制造成本仅为349美元,配上打印纸即可使用。一般凸字打印机售价都超过都超过2000美元,而他的设计则便宜许多。他将打印机命名为“Braigo”,结合了Braille(凸字)和Lego(乐高)两个单词。随后,班纳吉获得了英特尔的风投,成为获得风投支持的最年轻的企业家、发明家。13岁时,班纳吉开始自主创业,现在,他的公司有其他几个在申请专利的产品,都和Braigo有关,但他并不打算在这款产品上盈利。他的新产品是英特尔的新芯片,叫做Edison,这个才是他计划推向市场的真正的消费品。

NO.3 尼克·达洛伊西奥 Summly创始人

出生时间:1996年

创业年龄:15岁,创办移动阅读应用Summly

2013年,雅虎3000万美元收购新闻阅读应用Summly曾经让业界很是轰动了一会儿,那是因为,它的创始人尼克·达洛伊西奥是位当时只有17岁的少年。

尼克·达洛伊西奥15岁时在伦敦的家中建立了Summly。这款软件的过人之处,在于它能够将繁冗的 文章 精简成几行关键 句子 。敏锐的技术观察者们立刻认识到,在这个新闻在掌上 快速阅读 的年代,这款软件无疑具有很大的价值。李嘉诚给予了他种子投资。在2011年,从Horizon Ventures处募得150万美元之后,他成功地将自己的产品推向了近百万用户。

被收购后,达洛伊西奥与他的团队都加入了雅虎,作为雅虎移动软件工程团队的一名关键专职人员,设计了全新时尚应用——Yahoo News DIGest,并且获得了2014 年苹果设计大奖。

   NO.4 拉朱·扎帕德 FlightCarCEO

出生时间:1995年

创业年龄:19岁,创办租车公司FlightCar

FlightCar是一家初创公司,但却是共享经济中又一家受人关注的硅谷企业。FlightCar的业务和Airbnb异曲同工,它能帮助人们在度假期间,在机场把自己的汽车出租给刚出机场的游客,既节省了昂贵的停车费又能赚钱。2014年,FlightCar获得了1350万美元的A轮融资,使两位年轻的联合创始人拉朱·扎帕德和凯文·佩特夫维奇的募资总额达到了2000万美元。这也是两个中途辍学的优秀学生,他们分别拒绝了哈佛和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以专注于他们的初创公司。

最一开始,他们试图运营这个项目只是因为自己想到了这个点子并且非常好奇,觉得去试验人们是否会应用它是个有趣的挑战。当然,质疑他们的创意和经验的人非常多,一开始他们筹不到任何资金,但有一位导师发现了这个项目并支持他们,创业孵化器YCombinator和Brandery也帮助他们完善了创意。这之后,他们正式将其上线,再次融资就变得容易多了。他们的经验非常少,但这带来的优势是他们能够用全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且,他们没有负担,所以能够全身心投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