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降息国家(各国降息)
负利率国家有哪些
阿根廷是存款利率最高的国家,2018年数次上调利率,目前阿根廷央行基准利率已经达到了58.72%。委瑞内拉以28.82%的利率第二位,排名第三位的土耳其24%。
阿根廷的利率这么高,那阿根廷人存款后,不是可以坐着吃利息了?其实不是的,阿根廷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货币贬值速度非常惊人,2018年年初的时候比索兑美元的汇率是18:1,也就是说,18万比索可以兑换1万美元,到了2018年年底已经变成37:1了,也就是37万比索才能兑换1万美元 ,阿根廷存款如此高利率只是为了对抗通胀和稳定货币。
低水平利率的几个国家都是负利率,瑞典利率水平为-0.75,丹麦利率水平为-0.65%,瑞典一年期存款利率为-0.25%。
其中,利率最低的瑞典是欧洲的发达国家,由于通胀水平过低,利率政策实现负利率,以此促进消费回升,不过根据瑞典央行的预期,政策利率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升至正值,走出持续已久的负利率时代。
二、我国的利率水平情况
我们国家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5%(央行基准利率),在世界GDP前50个国家中,利率水平排在第29位。
其实我们的利率水平属于比较低的水平,与金砖国家相比也属于低利率水平,印度的回购利率为5.4%(今年四次降息),巴西的指标利率为6.5%,俄罗斯的基准利率为7.75%,南非的回购利率为6.5%。
主要是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前列,2018年GDP为14.6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17.03%,仅次于美国(20.49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此基数之下,要想保持前十年的增速已经很难,因此需要相对较低的利率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并且,目前物价指数增长相对温和,长期保持在3%一下,暂时没有加息抑制通胀的必要。
三、那么为什么不同国家利率差别那么大?
为什么有些国家利率那么高,而有些国家利率却又那么低,差异很大。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些利率的巨大差异,有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特征呢?
其实通过这些利率水平,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其利率相对越低,大多数发达国家利率水平都比较低,因为已经走过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高利率会压制经济的活力,这些国家的经济总值处于基数高、增速低的水平,这时候一般实行的是低利率政策,甚至有些发达国家实行的是负利率政策。包括日本,现在也是执行负利率,基准利率为-0.1%。
从经济增速的角度看,处于高速增长的国家,则相对利率水平会较高,比如十年前,我们国家的利率水平就比较高,并且在通胀压力之下,数次加息。这些年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利率水平不已经断下行,并且有进一步下行的预期,就是为了减少储蓄以及降低贷款成本,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将资金赶向实体,促进实体经济经济的发展。
但是,对于那种利率水平超高的国家(比如一年期存款利率超过20%),则需要区别对待,比如说阿根廷、委瑞内拉这些国家,利率水平非常高,一般是因为通货膨胀非常厉害,钱很快就不值钱了,只有通过超高的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但利率过度上升,会反过来打击实体经济,一旦资金撤离,很快又会造成货币继续贬值,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通胀80%又何妨?土耳其央行逆势降息100基点,此举会带来哪些影响?
全世界都在加息的一个情况下,也只有中国在降息,因为从根本意义上来看,中国的存款已经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所以满足了一方面的需求之后就可以降息,这也让购房的人有了很好的利息减免。但没有想到在通胀80%的情况之下,土耳其的央行居然逆势降息100个基点,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这一个举动也是震惊了全球市场。要知道,降息也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一定要达到某一方面的需求之后,降息才有作用,并且可以对广大的人民群众出现一个优惠的政策,但如果没有达到的话,降息无疑就是对自己一个自杀的行为。
那么土耳其的央行出现降息100个基点的这个举动,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就可以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据了解土耳其的央行已经不是第1次降息了,并且他们从去年9月份到12月份,将基准利率共下调了500个基点。而如今在通胀率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情况下,他们还进行了一百个点的降息,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第1次发生的。我们都知道,美国为了能够将通胀率给掩盖下去,疯狂的加息,也是在他们的加息之下,让通胀率的水平保持在了正常的线上。
而土耳其在通胀率这么高的情况下还降息,从市场分析来看也不太看好这一次降息可能还会导致通胀率继续往上涨。我不知道土耳其的央行是出于什么方面考虑的,但他们这个降息实在是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分析,他们这个行为就是有点像在自杀,对于民众的一个问题没有放在第1位。如果土耳其央行还要进一步降息的话,政府都可能会转向更严格的资本管制。
全球降息大潮中 英国央行高官“个性”表态:我们加息近了
全球降息潮中,有一家主要央行却独树一帜,发出“我们加息近了”的表态。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Andy Haldane在周六发布于《太阳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个人认为, 小幅加息是审慎的做法,可以将通胀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这一时刻已经接近。尽早加息将避免未来更快、更大幅度的加息的必要性。
Haldane还在文章中表示, 英国经济在2019年可能增长1.5%,即使不惊人,也会保持稳定。工资增长“失落的十年”即将结束,2019年实际工资将增长1.5%。
而由于退欧前景并不明朗,英国面临的通胀压力正在抬升。
英国央行周五公布的一项季度调查显示,英国公众对未来五年通胀的预期已跃升至1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平均从2月的3.4%升至5月的3.8%;对未来12个月的短期通胀预期从2月触及的3.2%五年高点小幅降至3.1%,但远高于英国央行设定的2%的消费者物价目标。
路透社分析认为,这可能表明英国民众对英国退欧后的经济前景感到担忧,因为无序退欧将导致英镑下跌,进而推高通胀。
去年6月的英国央行货币政策会议上,Haldane转为支持加息,希望立即加息25个基点至0.75%。去年八月会议上,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致同意加息25个几点,是2008年以来第二次加息,其中Haldane也支持加息,且是英央行货币政策现任委员会成员中在当时投了加息票的二者之一。Haldane一直坚称,加息将是有限且渐进的。
英国央行高官的这一表态在全球当前的降息潮中如同一股“逆流”。
5月初,新西兰成为了首个降息的发达国家,降息25个基点至1.5%,为新西兰 历史 上的最低水平。6月4日,澳洲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1.25%,至 历史 最低水平,也是澳洲联储2016年8月来首次降息。澳洲联储主席此后又喊话称未来利率可能还要进一步下调。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也在迅速飙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本周二的Fed Listens上致辞称,“美联储将采取恰当措施维持经济扩张,正密切监控贸易局势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影响,严肃对待通胀预期下行的风险”,被认为是暗示降息可能。今年票委、俗称“美联储大鸽”的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也表示,美联储可能很快就有理由降息,以便提振通胀。
除了上述发达国家之外,多个新兴市场也采取了降息行动。5月初,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也完成了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降息;印度央行在本周也完成了年内第三次降息,还将货币政策立场由“中性”转为“宽松”。
(更多精彩 财经 资讯,请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全球贸易纠纷此起彼伏 全球降息潮来临
2018年以中美贸易战为主的全球贸易纠纷此起彼伏,美联储在2018年12月24日以最后一次加息结束了全年的货币政策操作,美股在见顶质疑声中度过了大幅波动的一年,中国则股熊债牛冰火交加,新兴市场危机似乎山雨欲来。
然而进入2019年,政策正在发生反转。二月份以来降息潮席卷全球。各大经济体呈现出体前所未有的“默契”。
印度“扛鼎”,不期而至的全球降息潮
2019年2月7日,印度打响了降息“第一枪”,将基准 利率 下调25个基点至6.25%。随后埃及、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牙买加、巴拉圭、尼日利亚等国家央行也开始降息。4月4日,印度央行再次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
马来西亚央行于5月7日将隔夜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菲律宾央行则于5月9日把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5%,为2016年以来首次降息。
新西兰是首个降息的发达国家。5月8日,新西兰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5%,为新西兰历史最低。澳洲联储也跟随新西兰脚步,于6月4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25%,为历史最低水平。此次降息也是澳洲联储2016年8月来首次降息。
6月6日,印度央行再度出手,不仅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5.75%,还明确将货币政策立场调整为宽松。
7月2日,澳洲联储再次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00%,这是澳央行继6月份之后连续第二个月降息,1%的利率水平再创历史新低。据悉,此举意在刺激经济增长从而拉动失业率下滑与工资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美联储并未加入降息大军,但市场对其预期则一直都保持乐观。美联储6月决议公布之后,市场对其7月降息的预期飙升至100%,有分析师甚至预期美联储将在7月会议上降息50个基点。
全球需求持续不振,衰退阴影随行
2019年的全球降息潮与当前的全球经济持续衰退息息相关。从各大经济体披露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都不甚乐观。尤其是全球经济发动机的美国以及日本、欧元区,都处在衰退的压力之中。
全球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跌至50.5,为2016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自2017年年中以来,该指数几乎一直在下跌。目前的下跌周期是该指数20年历史上最长的。
该指数包括消费品、投资产品(资本支出材料)和中间产品(用作最终产品投入的半成品)的采购。
从主要国家来看,美国、欧元区等大型经济体制造业PMI全线下滑。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 终值为50.5,创2009年9月份以来新低,产出分项指数终值创2016年6月份以来新低,新订单分项指数终值自2009年8月份以来首次陷入萎缩区间。
日本5月制造业PMI为 49.8。今年至今,日本制造业仅在1月、4月录得微微扩张。
欧元区5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7.7,德国为44.3,法国为50.6,三指标均符合预期且与前值持平。其中,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的制造业PMI指数仍接近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除了制造业指数之外,全球资金的避险情绪升温,美债 收益 率出现倒挂,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由于美债收益率倒挂常常被看做是经济衰退的前兆,从而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标普预计,美国在接下来12个月内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26%。
降息潮下的全球资产:股债双牛,黄金抢眼
降息潮重塑全球资产格局,不论降息是否对实体经济是否已经发生作用,但资本市场的极其灵敏,全球股票、债券、汇市、黄金等均迅速对降息做出了反应。
股市方面,美股获得支持继续走牛,欧股表现强势。标普500指数甚至于近日创出了2964.15点的历史新高,英国富时100、德国DAX30、法国CAC40等均出现大涨。
日本、中国、香港三地股市表现逊于欧美,日经225今年以来上涨6.30%,上证指数本年度上涨了19.45%,恒生指数上涨了10.23%。今年降息最大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一度突破40000点,创出开市以来新高。
债市方面,降息潮下全球债市强势格局不改。德国等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债券收益率触及历史低位,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至2%以下,与联邦基金利率倒挂。不过国内债市表现比较挣扎,五年期和十年期国债期货今年均处于震荡态势,分别微涨0.02%和微跌0.17%。
汇市方面,强美元遭遇挑战。进入六月份之后美联储降息预期渐强烈,美元指数也出现下行,并于近日跌破了年线。美元指数回调下,人命币贬值压力缓解,顽强顶住了破“7”关口,目前涨至6.80元一线。英镑、日元、欧元兑美元也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升值。
黄金则在美元指数近期走弱和全球避险情绪推动下大放异彩。6月25日,黄金价格冲破1440美元,再次创出5年新高,距离2018年低点上涨幅度达到24%,正式进入 “技术性牛市”。
原油市场今年以来表现大起大落,前四个月大幅上涨,五月份单月下跌超过10%,六月份延续下跌趋势。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主要是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制裁以及欧佩克实施减产计划等因素所致,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原油行情或会承压,整体呈现弱势格局。
降息潮下投资者该如何做资产配置?
随着7月份的到来,下半年正式拉开帷幕。面对全球降息潮,投资者该如何做资产配置?
对此,君信财富郭凯亮认为,降息潮昭示着全球经济仍处于疲弱状态,叠加中美贸易战呈现常态格局,参考美俄和美日贸易纠纷的发展,相信短期内中美双方很难达成彼此满意的结果,在内外部因素扰动下,预计各类政策将重回逆周期调节,以维稳为主,争取守住GDP增速6.2%的底线,实现2020年翻两番的承诺。
“从政策框架来看,三足并进:一是积极财政。通过专项债与特别国债,支持基建投资,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消费刺激。国家发改委等10 委在年初就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 2019 年)》,且今年在汽车消费方面政策力度很大,同时 个税 抵扣、地产调控等有助于激发个人消费热情;三是货币宽松。央行通过全面降准、对中小企业的定向降准、常规流动性操作等手段,保持流动性的充裕。”郭凯亮表示。
展望下半年,郭凯亮指出,不确定性主要在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演进、中国政策路径和应对、全球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三个因素的不同演绎对大类资产的影响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这也是去年以来大类资产在“逐险-避险”模式上几次切换的原因。这样切换的结果带来了相关性的提升,增加了资产配置难度。
大类资产相关性提升反映了资产价格从分化走向共振,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波动率急剧抬升,这也是下半年需要关注的重点。
配置方面,郭凯亮建议超配黄金和利率债,标配信用债、股票、股权和海外资产,低配大宗商品。非标资产类建议持续关注消费金融、地产类、基础设施类资产类别。
具体来看,郭凯亮认为,全球降息潮下负利率回归,中国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相对较大,配置价值提升。黄金价格则受益于美国实际利率下行和实物需求的增加(全球央行增加了黄金净购买,2018年的净购买量是1971 年金 本位废除以来的新高),多重属性使其成为增强组合防御性、分散风险的优选。
2022全球降息的国家有哪些
美国、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等。降息是各国央行用于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包括美国、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央行宣布降息。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的金融方式。
- 上一篇:世界十大速降机(世界十大速降机品牌)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