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光电产业(世界十大光电产业集团)

bj0012024-05-20奇闻异事0

中国十大光伏发电公司排名

中国光伏十大品牌:

1、天合光伏

天合光伏公司创建于1997年,是第一家获得UL客户测试数据项目认证(CTDP)的光伏企业。2015年,公司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接近17吉瓦,销售额突破30亿美元。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组件供应商。

2、晶澳太阳能

晶澳太阳能于2005年创建至今,经过两年的发展厅在美国挂牌上市,成为全球领先的高性能光伏产品制造商,应用于住宅、商业和地面光伏电站发电系统。在业界有着不凡的地位。

3、英利

英利于1998年成立以来,在业界有着悠久的历史,2007年6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企业。

4、展宇

展宇光伏是全球光伏行业领跑者,汇聚全球顶级的晶硅电池厂商、组件集成商和行业上下游资源,从晶硅电池、高效率光伏组件、全智慧光伏系统到全面的解决方案,构建一体的产业链,并形成从项目前期融资、产品定制、安装、售后完善的的服务体系。

5、杜邦光伏

杜邦光伏在业界有着25年的生产经验,不管是在材料的研发,技术应用上都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为世界光伏产业界提供最完整、全方位的创新材料组合。

6、协鑫

协鑫光伏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促进经济发展。经过二十年的打拼,成为中国领先高效能源企业。

7、韩华新能源有限公司

韩华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能源公司,主要从事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等组件到项目开发与融资。业务还涉及到大型公共事业、商业及住宅/小型商业的太阳能装置。

8、阿特斯阳光电力

阿特斯阳光电力是中国第一家美国光伏一体化企业,专业从事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还涉及到太阳能电站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9、海润光伏

海润光伏公司主要以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组件的研发和生产,努力拓展全球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和运营,是中国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之一。

10、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光伏发电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

世界五大光电公司是哪几家?

分别是:美信、NXP恩智浦、国半、凌力尔特、安华高

美信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成立于1983年。2001年,Maxim并购了Dallas Semiconductor。使命是不断创造高品质的模拟工程解决方案,在世界范围内为基于微处理器的电子产品客户提供增值服务。通过努力达到我们的成本与业绩目标、缩短新品上市时间并不断提高我们的生产能力,坚持不懈地为客户和公司股权持有者提供最好的服务。Maxim是全球模拟、混合信号、高频及数字电路设计、研发、制造的领导者,所提供的产品能够实现上述数字内核与周边系统的连接。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约35,000个客户。

NXP

恩智浦(NXP)自2006年9月1日起,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独立领导厂商之一。名称中蕴含着 “新的体验”(Next Experience)的意义,禀承英文品牌的精神, 中文名称中的”浦”字,强调恩智浦累积过去在飞利浦53年以来的珍贵经验与丰富资源。恩智浦禀承坚实的消费者研究基础、延续可观的研发投资并以世界级产业伙伴为后盾, 透过NXP的产品技术, 让终端产品可以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感官体验 – 无论是色彩鲜明的图像, 质地清晰的音乐, 消费者都可以随时随地在家中, 汽车和移动设备之间分享讯息。恩智浦的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应用于以下五个市场领域:汽车电子、智能识别、家庭娱乐、手机及个人移动通信以及多重市场半导体,进而建立各大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国半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是推动信息时代发展的领先模拟技术公司。公司将真实世界的模拟技术和完美工艺的数字技术相结合,专注基于模拟技术的半导体产品,包括电源管理、图像技术、显示驱动器、音频、放大器和数据转换等领域的独立元件和子系统。公司关键的目标市场包括无线应用、显示器、PC、网络和各种便携式应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Santa Clara),公司最近财年的销售额为 21.6 亿美元。

凌力尔特

自1981年成立以来,凌力尔特一直致力服务全球模拟产品用户,满足日益增长的严格模拟产品设计的需求。公司具有超强的创新能力,每年推出的新产品超过200款,涵盖电源管理、混合信号、信号调理和射频四大领域。此外,凌力尔特与很多其它半导体公司不同,具有自己的晶圆制造工艺,这对面向需要灵活、可靠和精准的高性能模拟产品制造来说是极其重要。同时,凌力尔特拥有强大和富经验的团队,可为客户提供现场应用支持。

安华高

Avago Technologies为全球40,000多家客户提供丰富的模拟、混合信号和光电器件及子系统产品,其中包括多家全球顶级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在按时交货方面一直保持着业内最好的记录,并拥有卓越的全球分销系统。还在全球拥有丰富的研发和应用资源,不管客户在哪里,应用设计工程师都能够伴其左右,AvagoTechnologies凭借其拥有的丰富的研发、制造和全球供应链资源,不断为全球提供大量尖端的技术,并加快了市场采纳的速度。

什么是光电子产业

光电子产业

光电子产业

何为光电子产业?

中国光网

以硅为基础原材料的微电子产业,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半导体,计算机与原子能等重大发明,翻开了工农业生产,能源动力,通信及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崭新篇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脑,电视,电话,磁卡……微电子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光电子产业包括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消费光电子,军事光电子,软件与网络等领域.光电子技术不仅全面继承兼容电子技术,而且具有微电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光电子产业成为21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

科学家预言,随着光电子潜力的发掘,这一行业的产值将在2010年达到50000亿美元,成为21世纪最大的产业.

光电子产业--21世纪的第一主导产业

中国经济时报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以美国为例,在1995年至1998年期间信息产业占美国GDP的8%,但它对美国实际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则达到35%,据称到2006年全美将有近半数劳动力资源被信息产业所雇用.而信息产业的发展却与光电子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封松林认为,如果说微电子技术推动了以计算机,因特网,光纤通信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那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的建设,光电子技术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商务部指出:"90年代,全世界的光子产业以比微电子产业高得多的速度发展,谁在光电子产业方面取得主动权,谁就将在21世纪的尖端科技较量中夺魁".日本《呼声》月刊也有类似的评论:"21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主导产业,第一是光电子产业,第二是信息通信产业,第三是健康和福利产业……",可以断言,光电子技术将继微电子技术之后再次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革命.

他说,光电子器件和部件广泛应用于长距离大容量光纤通信,光存储,光显示,光互联,光信息处理,激光加工,激光医疗和军事武器装备,预期还会在未来的光计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光电子技术发展迅猛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当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当初人们的预料,光纤已经成为通信网的重要传输媒介,现在世界上大约有60%的通信业务经光纤传输,到20世纪末将达到85%.但从目前光纤通信的整体水平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光纤通信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目前,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在同一根光纤内传输多路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以提高单根光纤的传输能力),掺铒光纤放大器技术(EDFA,可将光信号直接放大,具有输出功率高,噪声小,增益带宽等优点)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DWDM系统和光传输设备中,光电技术的比例将从过去比重不到10%达到90%.一种全新的,无需进行任何光电变换的光波通信———"全光通信",由于波分复用技术和掺铒光纤放大器技术的进展,也日趋成熟,将在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信系统上首次使用,这给全球的通信业带来蓬勃生机.为此提供支撑的就是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和部件.光电子器件和技术已形成一个快速增长的,巨大的光电子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光电子产业振兴协会估计,到2003年,光电子产业的总产值将达2000亿美元.

封松林认为,Internet应用的飞速增长对电信骨干网带宽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为满足需求的增长,人们可以铺设更多的光纤,或靠提高单路光的信息运载量(现在主干网可以分别工作在2.5Gbps和10Gbps,并已有40Gbps的演示性设备).但更主要的方法却是靠发展波分复用技术,增加光纤内通光的路数(光波分复用的实验记录已经达到2.64Tbps).波分复用技术的普遍运用为光电子器件和部件提供了广阔的,快速增长的市场.无限战略公司的报告指出:"信号传输用1.31μm和1.55μm激光器市场1999年达到13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23%;1.48μm信号放大用激光器1999年市场份额达到1.6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33%;980nm信号放大用激光器销售额达2.9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21%.整个激光器市场的份额1999年达18亿美元,预期2003年将达到30亿美元".

作者: dlkfqkjc 2004-9-16 08:41 回复此发言

--------------------------------------------------------------------------------

2 光电子产业

我国光电子技术和产业喜忧参半

武汉邮电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近10年来我国光电子技术研究在国家"863"计划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很多领域同国外先进国家只有两三年的距离,个别领域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国内光电子有关产业基地在光电子器件,部件和子系统(如激光器,探测器,光收发模块,EDFA,无源光器件)等已经占领了国内较大的市场份额,初步具备同国外大公司竞争的能力,在毫无市场保护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力量争得了一席之地,市场营销逐年有较大的增长,个别产品还取得国际市场相关产品中的销量最大的成绩.我国相应研究发展基地和本领域高技术公司的许多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产品的空白,打破国外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同时争取进入国际市场.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是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必需的关键部件,国内企业产品占国内市场40%的份额.我国也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个有能力研制PIC和OEIC的国家.808nm大功率激光器及其泵浦的固体绿光激光器,670nm红光激光器已产品化和商品化并批量占领国际市场.国内移动通信的光纤直放站所用的光电器件,90%使用国产器件,国产1.55μmDFB激光器战胜了国外器件,占领了100%的国内市场.

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在我国光电子技术发展中,光电子器件,部件虽是光通信,光显示,光存储等高技术产业的关键部分,但在整个系统和设备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其产值较低,目前科研开发主要处于跟踪和小批量生产阶段,光电子产业所需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技术目前还未有实质突破;国内研究生产的光电器件和部件有相当部分还未能满足整机和系统的要求,导致国外器件占据国内市场相当多的份额;在机制上仍未摆脱科研,生产,市场相互脱离的状况.

我国在光电子技术方面是与国际水平差距相对较小的一个领域,与世界发达国家几乎同时起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制造技术的落后和材料水平有限,而国际上光电子产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3到5年,如果我们不在目前产业化的技术发展阶段进入,就会失去大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到产业化后期时将要花数倍的力量才能弥补,也许会彻底失去时机,受制于人.

如果一个国家在一代元件上没有足够的投资以发展自主能力,就会给外国竞争者提供进入并占领下几代技术市场的机会.因而在关键器件,部件等方面,要通过引进社会资金和风险投资,知识产权入股,开发人员持股等方式加快我国光电子成果的产业化步伐,鼓励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只要贯彻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狠抓创新和高技术成果转化,打破行业界限,按市场机制联合国内相关研究和开发单位,共同作好光电子产业化的工作,就一定能发展我国的光电子事业,有望在研究上取得突破,在产业上形成规模经济,取得我国在该领域应有的市场份额.(记者杨明炜 )

光电产业发展前景

郑德珪(台湾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

光电科技是一门结合光学,电子与电机之先端技术,早期由于技术门槛高,偏重国防与航天领域之发展,并以雷射相关应用为主.近十余年来,光电相关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其应用更是无远弗届,层面扩及通讯,信息,生化,医疗,工业,能源,民生等领域.展望光电产业的未来,在轻量化,便携性,低耗能,高效益,整合强的特性下,将更深入各产业应用范围中.

光电产品因应用日广已成为众所瞩目之焦点,近来无论在通讯网路,多媒体信息化社会等炙手可热的应用领域上,光电产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许多专业人士都预见到二十一世纪将是属于「光」的世纪.为此,无论日,美,欧等先进国家,或亚太新兴国家皆一致看好对光电产业之潜力,对光电市场未来成长潜力皆寄予厚望,并积极投入光电产业的发展.

台湾光电产业的发展一向与国际市场脉动有着密切的连动,虽然2001年在总体经济面全球景气不甚理想,但光电产业仍有着相对较佳的成绩.本文将就世界光电市场规模的消长,以及台湾光电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探讨.

作者: dlkfqkjc 2004-9-16 08:41 回复此发言

--------------------------------------------------------------------------------

3 光电子产业

表1 光电产品界定范围

世界光电市场

世界光电市场的变化请参照表2 .依据PIDA(台湾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英文缩写)的统计,2001年世界光电市场规模约估为1,582亿美元,与2000年市场值达1,603亿美元相较,年成长率-1.28%,为历年首见衰退的情况.背后涵义代表示光电市场也受到国际景气低迷的影响,此一情形也适足以说明光电产业已经是高科技产业中重要之一环,所以与景气变化趋于同步.

表2 世界光电产业各分项市场值统计

综观2001年的世界光电市场,占规模最大者为光通讯类,市场值为39,033百万美元,占光电市场24.67%,不过市场也衰退达-14.88%.主要由于全球通讯市场的需求在2000年高峰期过后,随着网通概念的泡沫化,使得业者对通讯网路与设备的投入趋于保守.预期在国际景气回稳后,对光通讯类市场需求将快速回复, 2004年时市场规模达70,204百万美元.

光储存市场位居第二,光储存类产品分为储存装置与媒体两大类,在储存装置方面因为可擦写类产品崛起,加上DVD世代交替效果,使得产品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储存媒体则是在盘片厂扩厂过度下,价格受到相当程度的竞争.2001年光储存市场成长率也呈现衰退状况,为-3.74%,市场值为33,663百万美元,预期2004年时市场将扩大至39,639百万美元.

以平面显示特色著称的平面显示器市场,在2000年市场首度超越光输入类市场后,2001年占整体市场比重也达20.11%位居第三.产品以TFT-LCD为主体,占市场比值相当重要的地位,由台湾厂商在2001年间陆续步入量产阶段,供过于求导致TFT-LCD价格大幅滑落,使得市场规模虽然达到31,812亿美元,成长率仅微幅增加7.61%.预期在PDP与投影机产品逐渐成熟后,可望成为继LCD,LED显示屏之后的新重点平面显示器.预期到2004年可达42,353百万美元,并有可能跃居市场比重第二位.

历经光输出入类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阶段,以及市场需求未见起色的影响,市场值呈现微幅的变化,2001年世界市场值为28,327百万美元,仅较2000年小幅成长1.26%,预期至2004年时,其市场值虽仍有30,628百万美元,但市场比重仍有可能下降.

至于光电组件类市场在光电应用环境成熟的趋势下,包括LED,LD与光学组件等市场规模皆维持稳定的成长幅度,由2001年的20,580百万美元成长到2004年31,559百万美元.而雷射与其它光电应用类虽然比重不大,但在雷射加工机与医疗用雷射市场日渐扩大下,市场值可望由2001年的4,800百万美元,扩增到2004年的6,350百万美元.

台湾光电产业

光电产业为台湾当前重点发展的科技产业之一,就其表现也可反映在产值的快速成长上,就PIDA统计,2001年台湾光电产值达到4,042亿台币,相较于2000年3,344亿的总产值规模,成长达20.86%,不过相对于历年趋势幅度已经有减缓,在台湾投资环境仍未大幅好转之前,以及国际竞争环境趋于激烈的假设下,PIDA以保守的立场估计未来产值的成长幅度,且不排除未来产值成长有个位数字的可能性.

就表3中,可看出台湾光电产业产值在六大类的分项产业中,以平面显示器1,877亿的产值,占整体比重高达46.44%为第一位.第二位则是光储存(31.79%)产值亦达1,285亿元.第三位则是光输出入产业(12.14%),第四位则是光电组件(5.66%),光通讯排名第五(3.03%),雷射及其它光电应用(0.94%)居末.

表3 台湾光电产业产值统计

集中发展趋势明显

在分项光电产业的表现上,光电组件产业产值为229亿元,成长率为4.64%.其中,发光组件如LED,LD在产值上成长趋于有限,主要是受到手机等应用市场不振,以及厂商抢单效应,而部分厂商转型及投入通讯发光组件的开发,过程上成效仍未发挥,产值成长较为有限,检光组件则在厂商投资效应发挥,特别是CMOS影像传感器产品在台湾晶圆代工厂产能支持,有较显著的表现,光学组件在台湾生产数字相机,以及光电相关应用产品的带动下,维持稳定成长.

平面显示器在年度成长率高达40.86%,主要来自于大尺寸TFT-LCD面板厂陆续量产.不过,在台湾各厂陆续开出产能,以及PC景气仍处低谷的压力下,面板价格节节下滑,直至第三季间才藉由不敷成本的售价,打开LCD Monitor市场,不过也使得台湾仍在发展初期的厂商饱受流血输出的压力,所幸在厂商成本控制的成效陆续发挥,以及市场需求快速成长的带动下,带动价格回稳,虽然全年度获利状态不佳,但也可见较为乐观的未来.

作者: dlkfqkjc 2004-9-16 08:41 回复此发言

--------------------------------------------------------------------------------

4 光电子产业

相对在通讯类与便携式信息产品产品皮若不振下,TN,STN面板的订单也呈现萎缩,为历年来较为罕见的情形.而投影机则是台湾厂商积极投入的领域,不过受限于高温多晶硅面板货源不易取得,厂商仍难突破瓶颈,年来厂商寻求包含LCOS,CGS,DLP等替代性组件已经见到若干成效,在应用产品方面,也有厂商投入于家用电视的开发.

在光输出入领域,虽然仍有491亿元的产值,成长率仅有-5.20%,主因在于传真机市场的萎缩,以及扫描仪过度竞争激烈,厂商推出经营等因素均不利于对产值成长,但厂商投入数字相机与开发多功能事务机(Multi-function Product, MFP)的努力,已经显现具体的成果.

光储存分项产业在2001年仍有12.76%的成长,产值为1,285亿台币,首度由位居台湾整体光电市场的比重第一位下降至第二.年度内较出色的为碟机类厂商,不仅在国际订单的流入,以及移转海外生产的生产优势带动下,不论是CD-ROM,CD-RW,DVD-ROM光驱,产量有相当的扩增.盘片部分则是仍在CD-R扩产过度膨胀下,市场供过于求情况仍然存在,在价格下滑侵蚀厂商经营的压力下,已经有若干厂商宣布退出市场,不过虽然有一度市场回稳,不过市场均衡型态并不稳定,加以权利金与倾销控诉等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下,盘片厂商表现仍为有限.

光通讯领域曾经受到国际投资热潮的带动,投资盛况曾经红极一时,但也随着热度的消减,投资家数与金额有相当程度的下降, 2001年产值达122亿台币,成长率17.76%.基本上此一情形反映出前期投资效应,特别是主动组件的生产对产值成长有相当贡献.不过由于台湾厂商偏重主动,被动组件的生产,相对上,次系统开发与系统整合能力,仍是台湾较为薄弱的一环.

至于台湾雷射及其它光电应用产业,生产方式偏重加工为主,雷射全像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三位之列,由于相关厂商数较为有限,故产值贡献较小,仍有稳定的成长.

十大光电产品表现殊异

表4 2001年台湾十大光电产品

台湾光电产品仍相当集中在特定产品上,其中产值前十大产品的比重就高达86%,也较往年略为上升.其中最大的比重来自TFT-LCD产值达1,280亿台币,成长率也达68.42%,这样的成绩表现上虽然亮丽,不过实质上TFT-LCD面板厂商却是处于亏损状态,幸而市场需求好转,展望2002年将有较佳的表现.而同属平面显示器领域,位居十大光电产品比重第四位的TN/ST-LCD的产值虽也达325亿台币,但是仍有相当程度受到下游手机与PDA产品市场萎缩的影响,部分二线厂商在过度投入产能扩张下,面临沉重的经营压力,而应用产品彩色化的趋势,也势必牵动台湾厂商向以单色产品的优势受到影响.

而CD-R盘片在进入门槛低厂商大幅扩产下,供过于求的情形抵销了CD-R盘片世界市场消费仍有成长的事实,量增价跌相抵下台湾产值仍有377亿台币,厂商因应DVD时代的来临,在DVD-R光盘片的开发上有着与世界一级大厂同步的成绩,在2001年产值成长就达583.93%的成绩.而亦属光储存类的CD-ROM,CD-RW与DVD-ROM碟机,则是分占产值十大的第三,五,十位,由于碟机厂商多数兼具三类碟机的生产能力,因此年度内碟机厂商表现不俗.

扫描仪产值虽有衰退,产值仍在271亿之间,位居产值十大第六位,数字相机的成长虽受限关键零组件缺件的问题,不过在代工模式的调整下,以及供货环节的纾解,加上国际订单陆续移转来台,对产值的贡献度逐渐提升,2001年产值达193亿台币.

前投式LCD投影机台湾厂商已经耕耘许久的项目,属于高单价产品,随着国际代工地位的强化,过去如高温多晶硅面板等重要零件供应已经较为放宽,产值达185亿台币.

除了产值前十大外,表3同时列计成长较为快速前十位.须先说明的,成长率较快的产品通常属于产品发展初期的产品,因为基期产值小,故相对的成长率较高,不过表中所列CD-RW碟机与TFT-LCD同时位居产值十大,反映出主力光电产品的地位的比重仍在上升中.可擦写类DVD碟机与盘片三项产品也是成长率相当注目的族群,至于光收发模块与光放大器两项光主动组件,反映了前期厂商投资扩厂的成绩,以上产品均为倍数级的成长,发展前景值得注意.

台湾光电产业发展特色

一,光电产业发展与信息产品相关联

早年台湾光电产业系以传统光学为起点,而后进入以LED为主的光电半导体市场,再跨入与信息相结合的光输出入,光储存领域,再进入电显示器,发展轨迹与台湾信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以台湾十大光电产品为例,仍与信息产品相关性高.

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经营规模逐渐扩大

近几年来台湾光电业者有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的趋势,新上市,上柜公开发行的家数增加不少,且不少经营有成的光电企业原为集团企业下分立而出,但现阶段已经有「青出于蓝,而更甚于蓝」之势.

三,多以开拓市场为主,非市场创造者

以产销价值链而言,台湾光电业擅长以发挥量产优势为创造企业利润,偏重对市场规模的掌握,相较之下常在光电产品生命周期中已经进入发展期或成熟期时才切入,因此对于新技术与趋势的掌握度落后于美,日大厂,对规格制定能力较不足.

结语

由全面性的经济景气,再检视到光电产业的发展规模,虽然在国际整体环境面有着沉重的复苏压力,世界光电市场规模也出现首度的负成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亦可看出光电产业已经晋身主力产业之林,才会有与国际景气趋势出现的同步变化,随着应用环境日趋多元,新的光电科技应用领域也正不断的新生与扩张,仍可对产业前景抱以乐观的看待.

然而,发展光电产业之重要性已为各国所认同,但光电产业为技术,资本密集之产业,具有相当程度的进入障碍(Entry Barrier).目前,除日,美等技术领先国持续投入,亚太新兴国家如韩国,亦在积极发展光电产业,其对各国经济成长的贡献度也越来越高.未来由于各国的争相投入,今后市场竞争愈见激烈,将是无法避免.

值此光电产业蓬勃兴起之际,也蕴涵着两岸光电产业庞大的合作空间,以大陆方面长久发展的学研基础,富饶的人力资源,若能结合台湾方面国际运筹(Global Logistic)能力,与反映快速弹性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相信两岸光电产业的携手并进,将可成为在世界舞台中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求 2010 全球LED封装企业排名

2010中国LED封装企业竞争力排名

处于产业链中段的封装领域,企业的生存和竞争是最为残酷和激烈的。2010年国内众多封装企业面临着台资企业的大举入侵、上游芯片供给的紧张、产品结构的调整、销量与产能倒挂等多重困难,于是资本市场产能扩张,上马大功率,下游应用延伸成了本年度封装企业的热门关键词。

作为今年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LED封装企业,佛山国星光电给国内大大小小3000多家封装企业树立了榜样。根据国星光电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报数据显示,仅LED器件业务营收已经超过2.5亿元。但与台湾亿光动辄一个季度超过7亿元的营收相比,作为国内封装行业最具竞争力的国星光电,前面的路还很长。

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风光之后,鸿利光电又接连在上海世博及广州亚运会有所斩获。李国平曾透露今年公司收入将超过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5%。相比去年排名下滑一位,鸿利光电显然无论在产能还是在企业扩张速度上,与国星光电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相比国星光电产品应用过度依赖传统家电及显示屏不同,鸿利光电在背光、照明,尤其是汽车照明领域的应用更有优势。对于目前处于上市辅导期的鸿利光电来说,未来一年内能否成功上市将对其快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坐拥国内最多封装设备、最大的传统插件产能的中山木林森集团今年挤入前三。盘踞中山,曾被誉为亚洲最大LED封装基地,一向低调的木林森经过股份制改造后将随时准备上市募集资金。一直窥探上游芯片很久的木林森,早在2006年就与中山大学合作建立了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主要从事LED芯片、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目前芯片研究已进入试验阶段。从传统直插向SMD及大功率转型,涉足上游芯片制造,木林森未来将是国内封装和芯片企业不可忽视的一个对手。

从去年的第5到今年第4,瑞丰光电在不断的刷新着自己创造的记录。作为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只专注于封装的瑞丰光电,从一开始就以SMD和大功率为主营业务。在2009年拿下康佳8000万股权投资后,其又创造了国内首家正式批量供应电视整机厂商LED背光源的封装企业。瑞丰光电2009年LED器件销量超出了最大产量的58%以上,过硬的产品品质、持续投入的技术研发以及独占蓝海的产品应用是其核心竞争优势。

排名第五的长方照明是这个榜单上照明产品做的最好的封装企业之一。长方照明一度联手台湾晶元光电进行战略合作,在封装工艺改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2009年长方照明正式成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场馆建设照明产品供应商。从2007年开始,公司实现了连续3年业绩翻番。2010年预估营收将超过4.5亿。

今年首次进入榜单的台山健隆光电在过去一年给上市公司德豪润达贡献了超过1亿的营收,成功使这家传统业务业绩不断下滑的企业扭亏为盈。这也足以给豪赌LED的德豪润达更加坚定的决心。但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未来一年德豪润达能否成功实现其在增发预案中的目标,将会对健隆光电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拭目以待。

作为大族光电LED产业布局的一颗棋子,国冶星光电和路升光电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中控股51%的国冶星光电目前点阵模块产能位居国内首位。国冶星2010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6300万元,但还略有亏损,主要因为大族光电的收购对国冶星公司原有的人员、业务方面需要调整和整合。同时客观上也受到上游芯片紧缺的影响,对公司的利润形成一定程度挤压。目前大族集团仍相对侧重设备,但很显然一旦大族光电在高端封装设备上有所突破,未来封装的规模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为国内中小尺寸背光的龙头企业,聚飞光电2009年的销售额接近2.5亿。和瑞丰光电一样只专注封装的聚飞光电2010年的销售额目标是3.3-3.4亿,仍然以侧发光白光LED为主,原则上不做LED应用产品。目前聚飞的月产能达到180 KK左右,并计划到年底把产能提高到200KK/月,另外其在深圳龙华的新厂房未来全部投产后月产能将达到500KK。

超过20年的LED器件制造经验,全国最大的交通灯LED生产企业,宁波升谱光电是华东地区LED封装的领军企业之一。宁波作为国内传统照明产业的聚集地,随着传统照明向LED照明的逐步转移,未来在江浙乃至长三角地区,升谱光电必定近水楼台先得月。

5000万元风险投资、随时准备上市,中宙光电总经理朱晓飚在高工LED调研组一行访问公司时对未来表现出十足的信心。显然中宙光电把封装产业规模做到国内第一梯队,在此基础上把向上游寻求战略合作、向下游照明应用领域延伸作为了公司今后必须完成的目标。

相比上一届排行榜,在前十名企业的地区分布上,广东依旧保持绝对优势。但从产能来看,入围的8家广东企业月产能仅占榜单企业总产能的60%,再次凸显目前国内在封装领域无绝对老大的局面。福建和浙江紧随其后,湖北和江苏各有1家企业入围。此次入围的企业平均年销售额在3亿左右,从最低的八九千万?1亿到最高的10亿左右,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GLII认为主要有几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国内众多封装企业面临产品结构转型,从原有高产能低利润的直插LED向高利润的SMD和大功率升级;二是目前产品同质化严重,低端应用竞争激烈,高端应用尚未成熟;三是部分企业逐步意识到封装环节技术研发的重要性,研发资金投入逐渐加大同时高端生产设备的采购成本压力造成了目前企业一定的资金压力。

■ 该排名基于公司规模、资本实力、盈利能力、增长能力等因素,其中企业规模由该公司2009-2010年度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合成;资本实力考虑公司2009-2010年现金流、3年内融资能力及新增投资额;盈利能力考虑公司2009-2010年产品毛利率及产能和订单的稳定持续性;增长能力主要由公司未来3-5年的投入、技术研发实力(以上每项因素以满分1分计算)。

■ 该排名涉及公司仅限内资企业及总部在国内企业(不包括台湾及外资在大陆控股投资之企业)。

■ 该排名只针对2010年9月前经营LED器件的企业(生产器件但不对外出售的企业及不愿意公开产能数据的企业除外),表中产能数字为该企业2010年全部类型LED器件的产能。

■ 排名中所列及企业的封装产能、产量、销量数据将在全文版2010中国LED中游产业调研报告中公布。

《中国LED企业排行榜》自2009年推出以来,受到了政府领导、LED业界,特别是相关企业高层的高度关注,相关数据被国内外媒体和证券投资机构广泛引用,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具权威性、最具参考研究价值的产业研究报告之一。

世界十大:照明

一.GE照明

GE照明秉承爱迪生勤于创新的精神和智慧,100多年来不懈地致力于延长光源寿命,增加照明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的研究,一个世纪后的今天,通用电气照明集团将引领全球照明变革,以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来改变人们照明之方式和对世界之认知。

GE照明分为LED、光源和灯具三大业务板块。LED业务板块将日亚在半导体材料开发领域的专业技术背景和深度理解和品牌优势相结合,提供一整套世界级且富于环境责任感的LED照明系统及解决方案,遍布指示照明、建筑照明、交通照明、展示照明和普通照明等各种应用场合。光源业务板块生产和销售全系列的光源产品,包括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节能灯、高强气体放电灯以及汽车和特种照明。GE特种照明主要开发和销售飞机以及其他交通系统的照明、前投与背投、录像投影、医疗、建筑、光纤、舞台、摄影棚和剧院的照明产品。灯具业务板块涵盖工商业照明灯具,道路照明灯具,泛光及区域照明灯具,以及相配套的电子电器产品。所有这些产品都通过严格的6个西格玛过程质量控制系统,为全球亿万用户提供完善的照明解决方案,带给用户无限光明和享受。

二.欧司朗照明

欧司朗,作为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照明公司之一,拥有多项世界领先的专利,众多世界著名工程都选择了欧司朗的照明产品和方案。一百多年来,欧司朗以其出色的光源产品而闻名于世。今天,欧司朗已成为世界两大光源制造商之一。欧司朗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是西门子全资子公司。

欧司朗的客户遍布全球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凭借着创新照明技术和解决方案,欧司朗不断开发人造光源的新领域,产品广泛使用在公共场所、办公室、工厂、家庭, 道路以及汽车照明和特种光源照明各领域。

作为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照明公司之一,欧司朗在照明领域拥有多项核心专利。众多世界著名工程都选择了欧司朗的照明产品和方案。从极尽豪华的迪拜帆船酒店,到庄严肃穆的北京天安门;从经典的06世界杯慕尼黑安联球场,到现代的瑞典马尔摩旋转大厦;从2008年北京国家体育馆“鸟巢”,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欧司朗照明产品均闪耀其中。

三.飞利浦照明

飞利浦,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 1891 年, Anton 和 Gerard Philips 在荷兰埃因霍温创建了飞利浦公司。当时,公司以生产碳丝灯泡为主,并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成为欧洲最大的碳丝灯泡生产商之一。 到 1910 年,飞利浦公司已拥有 2000 名员工,成为荷兰最大的单一雇主。

飞利浦照明深入洞察人们对公共环境和私人空间的需求,致力于推出创新的、以最终用户为导向的高效节能照明解决方案和应用产品.

作为全球照明的领先者,飞利浦正在努力推动整个社会向高效节能解决方案的转换。由于照明占用全球电力消耗的19%,因此高效节能照明的使用将大大地减少世界范围的能源消耗,并且降低有害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飞利浦为所有领域提供先进的高效节能解决方案,包括:道路、办公室、工业、娱乐和家居照明等。在构筑未来的新型照明的应用和技术使用上,飞利浦也位居领导地位,例如LED技术,除了高效节能外,它还具备更多的优越性,以及提供无数全新的、史无前例的照明解决方案。

四.松下照明

松下公司是一个跨国性公司,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90,493人。其中在中国有54,000多人。2001年全年的销售总额为610多亿美元,为世界制造业500强的第26位。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创建于1918年,创始人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大阪市福岛区大关町创办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并开始生产灯泡插座以及双灯泡用的旋转式插座 ,创立之初是由3人组成的小作坊,其中之一是后来三洋的创始人井植岁男先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综合性电子技术企业集团。 创业以来,始终以“力图社会生活之改善和提高、为世界文化之发展作出贡献”作为社会使命和企业纲领。为了实现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及促进社会的发展,松下电器积极地进行从基础技术、商品技术到新生产技术等世界性的全方位的研究开发与经营活动。

松下电器将全球的品牌统一成为Panasonic,并以“Panasonic ideas for life”(生活充满创意)为品牌口号,以实现“星罗棋布的网络社会”和“与地球环境共存”为理想,继续为提高世界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五.东芝照明

东芝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国际性的跨国集团,由田中久重于1875年在日本创立。在1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东芝作为一个不断变革、不断进取的跨国企业,始终位于技术领域的最前端。

在日本历史上,第一盏用于照明的电灯诞生于1878年3月25日。这是一盏Duboscq式样的电弧灯,在庆祝电信中央局(现在的日本邮政)开业宴会上首次点亮。后来成为日本白炽灯泡之父的“白热舍公司”创建人藤岗市助博士参与了该点灯活动。

继电弧灯后,在1884年6月25日举行的上野—高崎区间铁路线开通仪式上,白炽灯第一次在日本点亮。在上野车站,二十四盏白炽灯和一盏位于中央的电弧灯同时点亮,欢迎前来出席庆典的日本天皇和皇后。

当时,日本还不能制造白炽灯,藤岗市助博士下决心开发日本国产白炽灯泡。经过了艰辛的努力,终于试制成功了在日本首次使用炭素灯丝的白炽灯泡。

1890年4月1日,藤岗博士与当时著名的电气设备制造商三吉正一先生合作,在东京成立了白热舍公司,制造和销售白炽灯泡。这便是东京电气株式会社和株式会社东芝的发祥之源,是从事东芝集团一般照明业务的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的前身。

公司继承和发扬历史及传统,不断探求最尖端的技术,于1940年在日本首次制造了荧光灯,此后也开发了LED灯等许多新产品。

六.库柏照明

作为一家美国五百强企业,库柏工业集团171年来一直致力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从一间俄亥俄州的铁铸工场发展成为员工多达5万人的全球企业集团。今天的库柏足迹遍及全球,100多间制造工厂为全球提供电流保护产品、室内外照明、系统设备、电动及、开关及配线装置、支持系统、消防装置以及特种照明等八大领域的优质产品。库柏照明是库柏工业主要的产品领域之一。

库柏照明起源于托马斯?爱迪生公司,秉承发明家爱迪生的创新精神和经营智慧,一百多年来不懈地致力于照明事业的发展,是全球技术最先进和规模最大的灯具制造商之一,旗下拥有20个知名照明品牌。库柏照明在全球拥有40家分公司以及遍全球的数十个生产基地,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优质的产品及专业完善的。库柏照明产品系列丰富,针对不同的群体向全球提供全方位的室内、室外、工业、与民用照明灯具。库柏照明的优秀现使其在业界曾荣获无数奖项,如:世界照明大奖、环保优秀奖、奉献奖、教学奖和健康奖等…

七.鳄鱼照明

鳄鱼照明公司由英裔移民丹尼儿-阿利盖特(Daniel-alligator )于1906年在德国勃兰登堡创立,经过百年不断飞跃,鳄鱼照明从原来的制造作坊发展成为世界上历史悠久、业务多元化的跨国科技企业之一,其业务更是遍及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是全球十大照明制造商之一。

鳄鱼照明公司及其附属机构在全球拥有160000余名员工,180多家生产企业遍布近7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全球市场公共场所、办公室、工厂、家庭以及汽车照明各领域,其产品更是多达4000多个品种,包括:LED灯、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吸顶灯、筒灯、射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卤素灯 、汽车灯、特种光源和电子镇流器等,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在工作、生活及特殊领域的多方面需求,也为全球低碳、节能、环保提供了科学的解决之道。

鳄鱼照明公司现已成为专业照明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跑者,众多全球著名工程选择鳄鱼照明产品及方案,其高质量的产品更是赢得了全球用户的信任和赞许。公司的经营策略是国际品牌与本地品牌并重,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无论商业产品还是民用产品,鳄鱼照明公司总是通过市场调查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研制生产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面对国内外同类厂家的竞争,鳄鱼照明以服务客户为主旨的策略获得了稳固的客户群。

低碳、节能、环保是鳄鱼照明公司永远的追求。

八.亮通照明

Lithonia Lighting是美国大型灯具生产企业,有60多年的荧光灯生产历史,是全球最大的荧光灯具制造商。目前所生产的灯具已不局限于荧光类产品,也生产制造各类室内室外照明灯具,但其荧光灯的生产经验与技术使其在近年的节能灯具生产中脱颖而出,其研制产品在“明日之灯”节能灯具设计竞赛中连年获奖。目前,它是家得宝主要的节能灯具供应商,不少产品由中国企业以OEM提供。

Lithonia Lighting于1969年被National Service Industries, Inc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NSI)收购,目前是Acuity Brands Lighting灯具公司的子公司,从属于Acuity Brands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AYI)。Acuity Brands Inc.公司于2001年从母公司NSI分离出来独成一体,主要经营灯具及化学产品。Acuity Brands Lighting目前拥有12个灯具及相关分公司,其中Lithonia是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分公司。

九.索恩照明

作为Zumtobel集团的子公司,索恩照明是一家受到广泛赞誉的全球知名公司,索恩照明是一家受到高度认可,全球知名的专注于室内外照明设备的公司。

从1928年Jules Thorn创办光源服务公司走到今天,索恩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市场成功角逐,是世界专业照明领域的领军品牌,在照明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现在的索恩正尽其全力开拓亚洲市场,致力于将先进的照明理念带入中国。

索恩目标客户群跨越各行各业,我们致力于为其尤其是电力承包商,开发商,终端用户,照明设计师,建筑规范专家,市政当局,景观设计师等提供技术创新照明解决方案,是可靠性,卓越的客户服务,高度功能性和先进技术工艺融合的典型代表。如此卓越的品质使得索恩在其所有核心市场区域迅速占据主导地位。批发商和分销商是索恩重要的合作伙伴,在索恩产品经销分流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十.科锐照明

科锐成立于1987年,是美国上市公司(1993年,纳斯达克:CREE),为全球LED外延、芯片、封装、LED照明解决方案、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功率器件和射频于一体的著名制造商和行业领先者。

Cree公司是市场上领先的照明革新者与半导体制造商,以显著提高固态照明,电力及通讯产品的能源效果来提高价值。

Cree的市场优势来源于碳化硅(SiC)材料,以及用此来外延芯片和制备相关的器件。这些芯片及器件可在很小的空间里用更大的功率,同时比别的现有技术,材料及产品放热更少。

Cree把能源回归解决方案(ROE?)用于多种用途,包括在更亮及可调节的发光二极管光照明(LED),更鲜艳的背光显示,高电流开关电源和变转速电动机的最佳电力管理,和更为有效的数据与声音通讯的无线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令人兴奋的可选择的方案。Cree的顾客有从创新照明灯具制造商到与国防有关的联邦机构。

什么是光电产业

光电产业是随着光电技术的兴起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产业。

根据美国光电产业发展协会(OIDA)的定义,光电是指光子学和电子学的交集领域,这个交集产生的技术就是光电技术。

光电产业,是以光电技术为核心所构成的各类零件、组件、设备以及应用市场的总和。换言之,光电产业是制造光电元件,或采用光电元件为关键性零部件的设备、器具及系统的所有商业行为。

扩展资料

21世纪以来,世界光电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全球光电产业的市场规模己达1万亿美元。国外光电子产业主要在美国、西欧和日本。

中国光电技术产品市场十几年来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速度。

随着信息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医疗与光子生物学、激光全息、光电传感、显示技术等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光电技术与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机电技术等领域的结合与渗透,我国已经形成市场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光电产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电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