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毒蜻蜓(世界上最毒的蜻蜓)

bj0012024-05-19奇闻异事0

世界上捕杀率最高的蜻蜓是什么

世界上捕杀率最高的蜻蜓是什么

世界上捕杀率最高的蜻蜓是什么,很多人小时候应该都有过拿着小网去田里、水边捕蜻蜓的经历,但是见到的都是较为常见的品种,应该很少见过以捕杀率高而闻名的鬼蜻蜓,下面我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下世界上捕杀率最高的蜻蜓。

世界上捕杀率最高的蜻蜓是什么1

一、鬼蜻蜓的习性

鬼蜻蜓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一般在夏季的时候活动,喜欢生活潮湿多水的地方。一般在河边、农田附近总是能够看到鬼蜻蜓的踪迹。鬼蜻蜓会把卵产在水中,幼小的蜻蜓孵化后在水中长大,主要吃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成年后的鬼蜻蜓可以捕食害虫,主要吃一些蚊子、苍蝇、飞蛾等小型的昆虫。鬼蜻蜓可以预测天气,在快要下雨的时候,它们通常飞行的很低。

二、鬼蜻蜓的特点

鬼蜻蜓之所以具有凶悍的捕杀能力,得益于它特殊的眼睛结构和坚韧有力的刚毛。如果放大来看,你就会发现鬼蜻蜓的眼睛是由许许多多和小眼睛组合而成,所以它的眼睛就像360度无死角的监视器一样,一旦被它盯上的猎物,它总能时时刻刻发现它的位置,并且快速进攻。据说鬼蜻蜓的捕杀成功率高达95%,甚至比最凶猛的狮子的成功率高4倍。

鬼蜻蜓眼睛不仅有视线范围广这一个特点,它还有测速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猎物的飞行速度调整自己的速度,使捕捉猎物的成功率更高。鬼蜻蜓的体型很大,翅膀大而透明,飞行速度非常快。它的腿上有非常坚硬锋利的刚毛,咋一看上去像是钩子一样。鬼蜻蜓虽然捕食害虫的能力很强,但是不会伤害人类。

世界上捕杀率最高的蜻蜓是什么2

世界上最小的蜻蜓?

世界上最小的蜻蜓是侏红小蜻。这种蜻蜓的体长不超过两厘米,颜色鲜艳,尤其是雄性的侏红小蜻,看起来非常的漂亮。蜻蜓有5000多种的'种类,这种侏红小蜻应该算蜻蜓里的侏儒。是迄今为止发现了蜻蜓的种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

一、侏红小蜻的外形特征

侏红小蜻以体型小得以闻名。雄性的侏红小蜻的体长一般在1.85厘米左右,雌性的就更小了,一般在1.75厘米左右。而且雄虫和雌虫之间在身体的颜色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雄虫的颜色为鲜红色,看起来非常的漂亮,而雌虫,颜色大多为黄褐色,较比雄虫就略为逊色。

二、侏红小蜻的分布

侏红小蜻一般喜欢生活在比较温暖湿润的地方,所以它们的分布范围一般是在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的某些国家,在中国的广东,台湾,香港等地也均有分布。常常在一些水塘边,稻田边和湿地草丛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三、侏红小蜻飞得快不快

由于体型的限制,侏红小蜻的飞行速度其实也是不快的,它们一般在小范围内进行捕食。它飞不高,也飞不远,之所以这样,是受它们的体型的制约。而且由于雄性的侏红小蜻的颜色非常的鲜艳,它就容易被它的天敌发现,所以它的生存环境还是比较危险的。

十大稀有蜻蜓

十大稀有蜻蜓有:碧伟蜓、黄蜻、长叶异痣蟌、巨圆臀大蜓、黄斑宽套大蜓、紫红蜻蜓、黑丽翅蜻、大蓝蜻蜓、宽纹北箭蜓、尖板曦箭蜓。

1、碧伟蜓

分布在湖南、北京、河北、江苏、四川、台湾、福建、贵州、云南、西藏,安徽有很少部分;日本,朝鲜。

2、黄蜻

分布于吉林、辽宁、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乃至全国各地都有。

3、长叶异痣蟌

长叶异痣蟌分布于华北、东北部分地区。

4、巨圆臀大蜓

巨圆臀大蜓是大型种,是中国最大的蜻蜓,也是世界上最大种类之一。分布在台湾、北京、湖南(湘北)、浙江等。

5、黄斑宽套大蜓

栖息于海拔高度500-1500米范围,比较偏爱具有茂盛森林中的清澈山区溪流的环境。是一种夜伏昼出的昆虫。飞行很快,多在黄昏飞出,捕食蚊虫。

6、紫红蜻蜓

通体醒目的紫红色,让见过它的人都再也忘不掉它那倾城的容颜。虽然很美的很过分,但是它们并不罕见。

7、黑丽翅蜻

不是只拥有简单的黑色,而是光彩夺目的黑色。所以它的名字里有“丽”,毋庸置疑,它很美丽。

8、大蓝蜻蜓

除了拥有一身靓丽蓝色的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就像它的名字里有个大字。因为它真的很大。很多地方这种蜻蜓都是很难看到的。

9、宽纹北箭蜓

宽纹北箭蜓是蜻蜓的一种,它的头部和身体前面都是黑色,然而宽纹北箭蜓的背部,尾部以及翅膀都含有黄色斑点,外表比较好看。

10、尖板曦箭蜓

尖板曦箭蜓特别喜欢在水上进行活动,就连产卵尖板曦箭蜓都喜欢产在水面上或者水上的植物上,现如今只有我国福建地区有尖板曦箭蜓的存在。

有毒的蜻蜓

绿色的蜻蜓没有毒。昆虫种名:长痣绿蜓AeschnophlebialongistigmaSelys,1883所属类别:差翅亚目蜓科Aeshnidae区域分布:北京AeschnophlebialongistigmaSelys,1883蜻蜓介绍: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等对人有害的昆虫,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实为益虫。蜻蜓的已知种类超过5,000种。

这种蜻蜓有毒吗?如图

杜松蜻蜓------无毒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本种是平地与中、低海拔极常见的种类。成虫出现於3至11月,在山沟、水田、池塘、沼泽等各类静水环境几乎随处可见。

中文学名

杜松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