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运河和十大海峡(世界十大运河,的名称)
世界十大海峡 运河 及沟通的海域
说我知道的,肯定不全,望见谅。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霍兹木尔海峡,巴士海峡,英吉利海峡,伊斯坦布尔海峡,对马海峡。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巴拿巴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京杭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世界上十大海峡
世界十大海峡,你知道吗?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世界十大海峡是?
世界上十大海峡
1、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海上交通纽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马六甲海峡因沿岸有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而得名,西岸是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东岸是西马来西亚和泰国南部,面积为65000平方公里。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3国共管。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37公里,水深25至150米。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运繁忙,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轮)通过海峡。日本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运往国内的,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由于海运繁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
2、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南部,介于伊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海湾,呈人字形,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东西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97公里,最狭处只有48.3公里;南北宽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最浅处10.5米,最深处219米。海峡中多岛屿、礁石和浅滩。由于它是海湾与印度洋之间的必经之地,霍尔木兹海峡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
海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一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合计承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60%的供应量,因而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称之为“石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亦是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海峡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峡的南岸是阿曼,海峡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有一个大岛叫做格什姆岛,隶属于伊朗。霍尔木兹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16世纪初葡萄牙开始入侵该地区,其后成为英国、荷兰、法国、俄国等争夺的重要目标。
3、望加锡海峡
望加锡海峡是印度尼西亚群岛中段的海峡,位于加里曼丹与苏拉威西两岛之间,北通苏拉威西海,南接爪哇海与弗洛勒斯海,既是中国南海、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重要航线,也是美国军舰来往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重要的航道。海峡长约800公里,一般宽250公里,平均水深967米。
望加锡海峡是亚洲和欧洲间的重要洲际海上航道,是从中国南海、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重要航线,也是东南亚区际间航线的捷径,是世界上有重要军事和经济意义的八大海峡之一。它与龙目海峡相连,成为连结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北部的战略通道。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舰艇常常经由望加锡海峡和龙目海峡往来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争夺海峡控制权,日本联合舰队与盟军曾在1942年1月在望加锡海峡进行过闻名于世的望加锡大海战,是各国激烈争夺与控制的海上要道。
横亘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印度尼西亚群岛由13667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星罗棋布的岛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上通道,在世界海洋交通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最为著名的当属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和巽他海峡,这三条海峡是穿越印度尼西亚群岛,沟通两大洋的海上咽喉要道。
4、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位于亚洲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点的威尔士王子角之间的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平均深度约30-50米,最狭处约85千米;峡内岛屿罗列,包括代奥米德群岛(约16平方公里)及海峡南边的圣劳伦斯岛(约2560平方公里)。两侧的大洲分别是亚洲、北美洲,美俄国界在此穿过。这个海峡连接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来自丹麦探险家的维他斯·白令,他在1728年俄国军队任职时候穿过白令海峡,是第一个穿过北极圈和南极圈的人。
海峡连接了楚科奇半岛与阿拉斯加半岛;沟通北冰洋与白令海(太平洋),太平洋和北冰洋间的惟一通道。
白令海峡所在的白令海是太平洋最北部的海域。西面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部为美国的阿拉斯加,南面是阿留申群岛,北面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白令海的形状接近一个三角形,东西宽、南北长,面积约为230万平方千米。白令海的水深约为1640米。白令海的底部平坦宽阔,坡度很小,东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架,水深不过150米。西南部为深水海盆,一般水深3600米。白令海峡海底的的峡谷长400千米,宽32千米,有50多条小分支峡谷组成。科学家认为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峡谷。
5、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印度洋。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成为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红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经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曼德海峡长50千米,海峡宽约26-32公里,平均深150米,其间分散着一些火山岛,丕林岛将海峡分成小峡和大峡,小峡在亚洲一侧,宽约3.2公里,水深30米,是红海进入印度洋的重要航道;大峡在非洲一侧,宽约25.8公里,水深 323米,因暗礁、险滩多不便航行。
靠近非洲海岸还有索瓦比群岛,也叫七兄弟群岛。由于海峡内暗礁和浅滩众多,风力强大,给古代航行船只带来很大的危险和困难,使来往的旅客不禁畏惧而泪下,故阿拉伯语意为“泪之门”。
曼德海峡及其附近地区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东非大裂谷的东支北端,第三纪时因受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分离作用发生地层断裂沉陷而成。地峡形成后仍然在不断地扩张、加宽,500万年来每年扩张约2厘米。
6、土耳其海峡
土耳其海峡(又称黑海海峡)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又叫伊斯坦布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又叫恰纳卡莱海峡)三部分,整个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东北端为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南端为达达尼尔海峡,两海峡之间是土耳其内海马尔马拉海,两岸主权均属于土耳其。冷战时期,美苏均将黑海海峡确立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战后,北约仍视黑海海峡为欧亚大陆的战略要点之一。
海峡自西而东由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3部分组成。东连黑海,西通爱琴海,全长361千米。达达尼尔海峡长65千米,宽1.7-7.5千米,水深57-70米。马尔马拉海是个内海,南北宽约70千米,东西长约266千米,面积1.1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7米,最深处1355米。博斯普鲁斯海峡长约30千米,东北部最宽处3.7千米,中部最窄处仅747米,水深27.5-124米。
土耳其海峡是西亚、北非和南欧通往黑海的咽喉。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都将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两个世纪来,欧洲列强为争得海峡的控制权进行了长期激烈的斗争。其中俄国为此曾几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英法军队也曾占领过海峡地区。1936年,有关国家召开了土耳其海峡问题的国际会议,并达成协议。它规定了各国的船舶可以自由通过海峡,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也可以通过,唯航空母舰例外,可非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通过则有一定限制。如今,苏联解体,华约不复存在,北约积极东扩,土耳其加盟北约,成为北约的南翼,所以,土耳其海峡的战略地位日益突现,它对世界列强的全球战略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俄罗斯来说,土耳其海峡是其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战略屏障。因此,土耳其海峡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
7、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长58公里,最窄处在西班牙的马罗基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间,宽仅13公里。直布罗陀一名源于阿拉伯语,直布罗陀海峡得名于东北侧的塔里格建造的直布罗陀港。直布罗陀海峡西端,在北部的特拉法加尔角与南部的斯帕特尔角之间,宽43公里;海峡东端,在北部的直布罗陀岩赫丘利斯柱与南部的休达正东的阿科山之间,宽23公里。海峡是北非阿特拉斯山与西班牙高原之间所形成的弧状构造带的一个缺口,平均深度365米。由于海峡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价值,早期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路。
直布罗陀海峡扼地中海和大西洋航道的咽喉,和地中海一起构成了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海峡的北岸是英属直布罗陀和西班牙,南岸是摩洛哥。对于大西洋和地中海来说,直布罗陀海峡真像它们的咽喉一样重要。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尤其是波斯湾的油田得到开发之后,它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成为西欧能源运输的“生命线”,是大西洋与地中海以及印度洋、太平洋间海上交通重要航线。每天有千百艘船只通过海峡,每年可达十万艘,是国际航运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8、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是南美洲大陆南端同火地岛等岛屿之间的海峡。因航海家麦哲伦于1520年首先由此通过进入太平洋,故此命名。峡湾曲折,长563千米,宽3.2-32公里,最深处达1170米,是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当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在海峡航行时,夜晚曾见南边岛屿上升起一个个火柱,这是印第安人点燃的烽火,因此这个岛屿也就被称为“火地岛”。火地岛是海峡南边的最大岛屿,面积4.8万平方公里,东部属阿根廷,西部属智利。
海峡东端与阿根廷相接,东起大西洋畔的维尔赫纳斯角与圣埃斯皮里图角,西至德索拉西翁岛皮勒角抵太平洋。海峡主要港口阿雷纳斯角在伯伦瑞克半岛,为智利羊肉集运港。两侧岩岸陡峭、高耸入云,每到冬季,巨大冰川悬挂在岩壁上,景象十分壮观,每逢崩落的冰块掉入海中,会发出雷鸣般巨响并威胁船只航行。东段开阔水浅,主航道最浅处只有20米,两岸是绿草如茵的草原景观,海峡处于南纬50多度的西风带,强劲而饱含水汽的西风不仅给海峡地区带来低温、多雨和浓雾,而且造成大风、急浪,是世界闻名的猛烈风浪海峡,不利于航运发展,但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前,是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间的重要航道。
麦哲伦海峡的一些港湾可停泊大型舰只。因为航道曲折艰险,自从巴拿马运河通航后,来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船只一般不再经过这里。
9、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又名拉芒什海峡,是分隔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法国、并连接大西洋与北海的海峡。海峡长560公里,宽240公里,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4公里。英国的多佛尔与法国的加莱隔海峡相望,历史上曾在此发生多次军事冲突和海战。
英吉利海峡是大西洋的狭长海湾,分隔英格兰南部海岸和法国北部海岸,自西向东渐窄,东端有多佛海峡接北海。面积约75000平方公里,在欧洲大陆棚的浅海中最小,平均深度由120公尺向东递减至45公尺。对历史上由欧洲入侵英国的人来说,英吉利海峡是通道也是障碍,这使之成为早期水道测量的重要地区,其海底是全世界探勘最频繁的海床,近岸边的海底陡降十分厉害,西部通常平坦,东部起伏。约4000万年前形成的英吉利海峡在科学上有显著特色,尤其是关于强大潮汐的影响。
英吉利海峡属于温带海洋气候,海峡区气候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常年温湿多雨雾,降雨均匀,日照甚少。多佛尔海峡的法国海岸一侧,全年有200多个雨日;在英国海岸一侧年降水量要少些,每周雨日也有3天。海峡地区多雾,经常灰雾茫茫,又加白浪滔滔,严重影响舰船的航行。
10、莫桑比克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是西印度洋的一条水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东为马达加斯加岛,西为莫桑比克。科摩罗群岛横列海峡北端,印度礁和欧罗巴岛位于海峡南口。峡全长1670公里,呈东北斜向西南走向。海峡两端宽中间窄,平均宽度为450公里,北端最宽处达到960公里,中部最窄处为386公里。峡内大部分水深在2000米以上,在北端与南端超过3000米,中部约2400米,最大深度超过3500米,深度仅次于德雷克海峡和巴士海峡。
据地质学家研究,约在1亿多年以前,马达加斯加岛是和非洲大陆连在一起的。后来在东非地壳运动时发生断裂并与非洲大陆分离,岛的西部下沉,形成的巨大地堑,才形成了这条又长又宽的海峡。
峡内炎热多雨,夏季时有飓风。由于水深峡阔,巨型轮船可终年通航。海峡盛产龙虾、对虾和海参,有莫桑比克暖流南下,气候湿热,多珊瑚礁。赞比西河从西岸注入,为东非重要航道,旅游资源丰富,莫桑比克海峡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
由于重要的地理位置,莫桑比克海峡历来为殖民者所垂涎。从十六世纪起,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先后染指该地区,之后,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沦为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地。葡法两国分别在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修建了大量港口,包括东岸马达加斯加的马任加、图莱亚尔,西岸莫桑比克的马普托、莫桑比克城、贝拉、克利马内等。其中,莫桑比克城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发现时期的古老港口,它曾经在海上交通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从该港口出发,铁路与非洲内陆的铁路网相连接,可以横贯非洲大陆南部,直抵安哥拉位于大西洋岸边的港口。这不仅使得莫桑比克海峡成为沟通印度洋及大西洋最便捷的交通要道,而且也使海峡地区成为殖民者向东非和亚洲侵略扩张的基地。为了获得独立,海峡地区的人民进行了几个世纪英勇顽强的斗争,马达加斯加于1960年6月26日宣告独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于1975年6月25日正式宣告成立,海峡北端的科摩罗群岛也于1975年7月6日正式独立,海峡地区逐渐摆脱了殖民统治。
世界十大海峡详细资料大全
世界十大海峡有马六甲海峡、荷姆兹海峡等。它们分别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洲际海峡、沟通大洋的海峡、唯一通道的海峡和主要航线上的海峡,它们均为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可扼控舰船航行和缩短海上航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世界十大海峡 外文名 :Strait of Malaa 马来语 :Selat Melaka 海峡全长 :约1080公里 马六甲海峡,荷姆兹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台湾海峡,白令海峡,朝鲜海峡,德雷克海峡,曼德海峡,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又译作麻六甲海峡(英文:Strait of Malaa,马来文:Selat Melak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沟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线中国南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线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马六甲海峡还被誉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荷姆兹海峡 荷姆兹海峡是连线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亦是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海峡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峡的南岸是阿曼,海峡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有一个隶属于伊朗的格什姆岛。荷姆兹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国家间经济、文化和贸易的枢纽,16世纪初葡萄牙开始入侵该地区,其后成为英国、荷兰、法国、俄国等争夺的重要目标。作为当今全球最为繁忙的水道之一,荷姆兹海峡又被称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是中东海湾地区石油输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荷姆兹海峡被誉为西方国家的“海上生命线”。 英吉利海峡 英吉利海峡(英文:English Channel),又名拉芒什海峡。是分隔英国与法国、并连线大西洋与北海的海峡。海峡长560千米(约350英里),宽240千米(约150英里),最狭窄处又称多佛尔海峡,仅宽34千米(约21英里)。英国的多佛尔与法国的加莱隔海峡相望。 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英文:Strait of Gibraltar ,拉丁文:Fretum Herculeum)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亦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之一。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西经5度36分,北纬35度57分);最窄处在西班牙的马罗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间,宽仅13千米(8哩)。 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端之间。全长约90千米,西宽东窄,西部最宽处43千米,东部最窄处仅14千米。平均水深375米,西部入口处水深300米,东部有一深海区,水深1181米。海峡中海流分上下两层,上层水(200米以上)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下层水(200米以下)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 被称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峡,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故又称黑海海峡。它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全长345 km,整个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东北端为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南端为达达尼尔海峡,两海峡之间是土耳其内海马尔马拉海。两岸主权均属于土耳其。冷战时期,美苏均将黑海海峡确立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战后,北约仍视黑海海峡为欧亚大陆的战略要点之一。 台湾海峡 台湾海峡(英文:Taiwan Strait),简称“台海”,是中国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北起台湾台北县富贵角与福建省平潭岛连线,南至福建东山岛与台湾鹅銮鼻连线。主要以大陆棚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为70米。海域上的岛屿,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岛屿外,尚有澎湖群岛与台湾屏东的小琉球。 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位于亚洲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点的威尔斯王子角之间,西经169度零分,北纬65度30分,约85千米宽,深度在30-50米之间。这个海峡连线了楚科奇海(属北冰洋)和白令海(属太平洋)。它的名字来自丹麦探险家的维他斯·白令,他在1728年俄国军队任职时候穿过白令海峡,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穿过北极圈和南极圈的人。 朝鲜海峡 朝鲜海峡,是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连线黄海、东海和日本海之间的要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朝鲜海峡指位于朝鲜半岛和九州岛之间的整个水道。朝鲜称朝鲜海峡(朝鲜海峡)、韩国称大韩海峡(大韩海峡)、日本称对马海峡(対马海峡)。狭义的朝鲜海峡指朝鲜半岛与对马岛之间的水道,宽67公里,平均水深95米。朝鲜和韩国均称为釜山海峡(釜山海峡),日本则称为朝鲜海峡(朝鲜海峡)或对马海峡西水道(対马海峡西水道)。 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英文:Drake Passage)位于南美洲南端火地岛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之间,长300千米,宽900~950千米,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4750米。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其宽度竟达970千米,最窄处也有890千米。同时,德雷克海峡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其最大深度为5248米。如果把两座华山和一座衡山叠放到海峡中去,连山头都不会露出海面。表层水温冬季为0.5~3.0°C,浮冰可漂浮至南美南端;夏季为3.0~5.5°C,无浮冰。表层水富含磷酸盐、硝酸盐和矽酸盐,自北向南递增。这里是世界上已知的营养盐丰富,有利于生物生长的海区之一。 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也称巴布-埃尔-曼德(阿拉伯文: باب المندب ),通称“曼德海峡”或“曼达布海峡”(英文:the Mandab Strait)是连线红海和亚丁湾的海峡,位于中东国家叶门(阿拉伯半岛西南)和非洲国家吉布地(非洲东北部)之间。连线红海和亚丁湾(属印度洋)。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为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红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重要。海峡宽约26~32千米,平均深150米,其间分散著一些火山岛,丕林岛将海峡分成小峡和大峡,小峡在亚洲一侧宽约3.2千米,水深30米,是曼德海峡中主要航道;大峡在非洲一侧宽约25.8千米,水深323米,多暗礁和一些小火山岛。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海峡
1、马六甲海峡
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海上交通纽带,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战略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2、霍尔木兹海峡
西接波斯岛,东连阿曼湾。是波斯湾通往阿拉伯岛的咽喉,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重要通道,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
3、巴士海峡
位于台湾岛——菲律宾吕宋岛之间,沟通南海——太平洋,是中国与菲律宾的国界线,日本进口石油的海运要道。
4、台湾海峡
位于中国福建——台湾之间,沟通东海——南海,是东亚至印度洋地区、西欧的航海要道之一。
5、望加锡海峡
位于加里曼丹岛与苏拉威西岛之间,沟通苏拉威西海——爪哇海,也是沟通印度洋——太平洋的重要航线之一。
6、白令海峡
在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之间,沟通北冰洋——白令海(太平洋),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和北冰洋间的惟一通道。
7、曼德海峡
在阿拉伯半岛——非洲大陆之间,是沟通红海——亚丁湾(印度洋)以及沟通红海、地中海和印度洋不可缺少的要道。
8、土耳其海峡
在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之间(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的总称),是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9、直布罗陀海峡
在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之间,是沟通地中海一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
10、麦哲伦海峡
在南美洲大陆——南极洲大陆之间,是南半球一条重要海峡,为纪念麦哲伦,故此命名
世界著名运河
世界十大运河依长度排名分别为京杭大运河、伊利运河、阿尔贝特运河、苏伊士运河、莫斯科运河、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基尔运河、约塔运河、巴拿马运河、曼彻斯特运河。其中京杭大运河为最长,工程最大。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2伊利运河
伊利运河(Erie Canal)的全长为584公里(363 英里),整条运河的为12米(39 英尺)宽、1.2米(4 英尺)深。整条运河总共有83个水闸,每个水闸有27米乘4.5米(90英尺乘15英尺),最高可以行驶排水量68公吨(75吨)的平底驳船。伊利运河是第一条提供美国东海岸与西部内陆的快速运输工具,这比当时最常用的以动物拉动的拖车还快许多。伊利运河不只加快运输的速度,也将沿岸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运输成本减少了95%。快捷的运河交通使得纽约州西部更便于到达,因此也造成中西部的人口快速成长。
3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公里(105海里),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也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4阿尔贝特运河
阿尔贝特运河是比利时东北部运河。西起马斯河上的列日,东抵斯海尔德河上的安特卫普,长约130公里。最狭24米,水最浅5米。1930年始建,1939年完成。可通航2,000吨级船只。借此连接安特卫普和列日两个重要工业区。
连接比利时安特卫普(Antwerp)和列日(Liege)的水道。1939年建成,长约130公里(80里),河床最窄处宽24公尺(80尺),可通航排水量2,000吨、最大吃水量2.7公尺(9呎)的船。它通过高度工业化的地区,有6座三厢船闸,在列日的蒙新(Monsin)地方有一座单厢船闸。
5莫斯科运河
莫斯科运河,1947年前称“莫斯科-伏尔加河运河”,跨越莫斯科、特维尔两州,全长128公里,河宽85米,水深可通航载重5千吨的船只。开始修建于1932年,一共经历了四年零八个月,在完成了通往伏尔加河的航道后,于1937年5月1日竣工。运河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由劳改犯人建造。起于杜布纳镇附近的伊万科夫水库,在距离莫斯科河河口190公里的图希诺把后者连接起来。
运河的建成令莫斯科成为“五海之港”(порт пяти морей),可以乘船到里海、波罗的海、白海、黑海和亚速海。除了航运、旅游用途,运河也为莫斯科带来接近一半的供水。
6伏尔加河顿河运河
伏尔加河-顿河运河是连接窝瓦河即伏尔加河下游与顿河最终注入亚速海的运河。它位于俄罗斯西部的伏尔加格勒(Volgograd)州。
现今运河的工程於1948年开始兴建,1952年竣工。起於顿河齐姆良斯克(Tsimlyansk)水库东岸的卡拉奇(Kalach),止於伏尔加格勒正南方的窝瓦河畔的红军村(Krasnoarmeysk),长101公里(63哩)。沿途设有13个船闸,到窝瓦河的落差为88公尺(289呎),到顿河的落差为44公尺(144呎)。有卡尔波夫卡(Karpovka)、别列斯拉夫卡(Bereslavka)和瓦尔瓦罗夫卡(Varvarovka)3个水库,共长45公里(28哩)。可通行大型内河船只及小型海轮,打开了窝瓦河-卡马河-海的通海航道。
7基尔运河
基尔运河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是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
德国的北海-波罗的海运河(Nord-Ostsee-Kanal), 位于德国北部的基尔运河,西南起于易北河口的布伦斯比特尔科克港,东北至于基尔湾的霍尔特瑙港,横贯日德兰半岛,全长53.3海里 ,是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重要航道,故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基尔运河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的航程,比绕道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减少了370海里。
德国修建这条运河,原为避免军舰绕道丹麦半岛航行,建成后,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航程缩短了756公里之多。在商业上,现为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最安全、最便捷和最经济的水道。1907年开始对河床进行拓宽和加深工程,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几周完成,已能通行大型舰船。
8约塔运河
约塔运河(瑞典语作Gota Kanal)是瑞典约塔兰的运河,于19世纪初建造。由这条运河为主体的水道途经维纳恩湖和韦特恩湖,延伸至约塔河和特罗尔海特运河(Trollhätte kanal),把卡特加特海峡城市哥德堡和波罗的海城市南雪平连接起来。 运河本身长190.5公里,其中87.3公里为挖掘和爆破而成,阔由7至14公里不等,最深处约3公里。它共有58个水闸,能容纳长32米、阔7米、吃水2.8米的船只。
9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英语:Panama Canal;西班牙语:Canal de Panama)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由巴拿马共和国拥有和管理,属于水闸式运河。其长度,从一侧的海岸线到另一侧海岸线约为65千米(40英里),而由大西洋(更确切地讲是加勒比海)的深水处至太平洋的深水处约82千米(50英里),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也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10曼彻斯特运河
曼彻斯特运河是英国英格兰西北部的运河。从东哈姆到曼彻斯特,长58公里,宽14—24米,深约9米,有5个船闸,可通海轮。1887年开始修凿,1894年通航。由默西河和伊尔韦尔河供水。
1894年通航的连接英国赤郡的伊斯特姆(Eastham)与曼彻斯特市的水道。此运河使大型远洋轮可以进入曼彻斯特,河长58公里(36哩),宽14~24公尺(45~80呎),深约9公尺(28~30呎),有5道船闸。
- 上一篇:世界最富十大地方(世界最富的地方排名)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