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感动设计(感动世界的100幅名画)
世界十大著名服装设计师的代表作和点评
具体排名我不知道,但是他们绝对都是服装设计上的名人。我就说一些我知道的吧。 一.卡尔·拉格菲尔德 (Karl Lagerfeld) 是如今在世的最著名的国际时装设计大师,卡尔·拉格菲尔德 (Karl Lagerfeld) 是现任香奈儿 Chanel) 芬迪 (FENDI) 两大品牌的首席设计师,时尚界人称“老佛爷”、“卡尔大帝”。在属于自己的品牌中,卡尔·拉格菲尔德 (Karl Lagerfeld) 的设计个性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合身、窄身、窄袖的向外顺裁线条,古典风范与街头情趣结合起来,形成了诸多创新。
二. 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他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的时装极具创造力,集质朴、基本、现代于一体。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似乎一直独立于欧美的高级时装之外,他的设计思想几乎可以与整个西方服装设计界相抗衡,是一种代表着未来新方向的崭新设计风格。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的设计直接延伸到面料设计领域。他将自古代流传至今的传统织物,应用了现代科技,结合他个人的哲学思想,创造出独特而不可思议的织料和服装,被称为“面料魔术师"。
他偏爱稻草编织的日本式纹染、起绉织物和无纺布,独爱黑色、灰色、暗色调和印第安的扎染色。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所运用的晦涩色调充满着浓郁的东方情愫。他喜欢用大色块的拼接面料来改变造型效果,格外加强了作为穿着者个人的整体性,使他的设计醒目而与众不同。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善长立体主义设计,他的服装让人联想日本的传统服饰,但这些服装形式在日本是重来未有的。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的服装没有一丝商业气息,有的全是充满梦幻色彩的创举,他的顾客群是东西方中上阶层前卫人士。
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曾获日本时装编辑俱乐部奖、迈尼奇时装报大奖等多项奖项。他的时装极具创造力,集质朴、基本、现代于一体。 三.瓦伦蒂诺·加拉瓦尼(Valentino Garavani),Valentino Garavani是时装史上公认的最重要的设计师和革新者之一。 Valentino,这位以富丽华贵、美艳灼人的设计风格著称的世界服装设计大师,用他那与生俱来的艺术灵感,在缤纷的时尚界引导着贵族生活的优雅,演绎着豪华、奢侈的现代生活方式。瓦伦蒂诺喜欢用最纯的颜色,其中鲜艳的红色可以说是他的标准色。精瓦伦蒂做工十分考究,从整体到每一个小细节都做得尽善尽美。瓦伦蒂诺是豪华、奢侈的生活方式的象征,极受追求十全十美的名流所忠爱。
他经营的Valentin瓦伦蒂诺品牌以考究的工艺和经典的设计,成为追求十全十美的社会名流们的忠爱。他出色的成就被世界时装界公认为雄居于包括法国的圣·洛朗、皮尔·卡丹等人在内的世界八大时装设计师之首。20世纪60年代中期,Valentino Garavani已成为无可争议的意大利知名时装设计师,1967年,他获得了Neiman Marcus大奖,相当于当时时尚界的奥斯卡大奖。
Valentino Garavani首创用字母组合作为装饰元素。最典型的是1968年的“白色系列”。他的“V”开始出现在时装、饰品及带扣上。
近二年,加拉瓦尼登的服装设计风格以浓郁的异国风情为主旋律:美丽的刺绣和流苏,辛辣香料色系和浪漫热带风情,色彩有小鸟色、鲑鱼色、橄榄色以及芥末色等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大胆的体现。图案则取材摩洛哥及印度的传统服饰与灵感,不论是刺绣、流苏或缀辅皮饰的处理,细腻精巧的工艺皆令人叹为观止。瓦伦蒂诺品牌服饰每年总有意想不到的服装问世,它代表着一种华丽壮美的生活和方式,体现着永恒的古罗马宫廷的富丽堂皇,代表着奇特的时尚潮流观点,概括起来就是对于永恒和原始的敏感把握。
瓦伦蒂诺用智慧为自己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他在世界各地拥有四座如神话般的豪华巨宅,享受着游艇式的贵族生活方式。他被誉为意大利流行界的天王,他在时装界的成就,是永远值得人们羡慕的。 四.乔治·阿玛尼 (Giorgio Armani) , 乔治·阿玛尼 (Giorgio Armani) 先生在国际时装界是一个富有魅力的传奇人物。他设计的时装优雅含蓄,大方简洁,做工考究,集中代表了意大利时装的风格。乔治·阿玛尼 (Giorgio Armani) 先生曾经在14年内包揽了世界各地30多项服装大奖,其中包括闻名遐尔的“Cutty Sark”。男装设计师奖被他破纪录的连获六次。Armani (阿玛尼) 品牌的时装在大众心中已经超出其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了事业有成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
在两性性别越趋混淆的年代,服装不再是绝对的男女有别,乔治·阿玛尼 (Giorgio Armani) 先生即是打破阳刚与阴柔的界线,引领女装迈向中性风格的设计师之一。Armani (阿玛尼) 的男女服装风格,是简单的套装搭配完美的中性化剪裁,不论在任何时间、场合,都没有不合宜或褪流行的问题,来自全球的拥护者更是跨职业、跨年龄。
阿玛尼 (Armani) 品牌由创始人乔治·阿玛尼 (Giorgio Armani) 先生于1975年创建. 五.薇薇恩·韦斯特伍德 (Vivienne Westwood) 是一位自鸣得意、从不安分的朋克之母。人称“朋克教母”、“英国女魔头”。
她怪招频出、不循常规,同时兼具天真和冒险的双重品性,是个挖掘不尽的题材库;设计师们也认可薇薇恩·韦斯特伍德 (Vivienne Westwood),因为他们往往在淡化她夸张的设计风格之后,找到了一条通往经典的路。在历史与未来的双重维度里,薇薇恩·韦斯特伍德 (Vivienne Westwood) 永不停歇地创造着时装史上惊爆瞬间至今。
从未受过一点点正规服装剪裁的教育,这样顶尖的时装大师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典范。薇薇恩·韦斯特伍德 (Vivienne Westwood) 曾坦言:“我对剪裁毫无兴趣,只喜欢将穿上身的衣服拉拉扯扯。”她根本不用传统的胚布剪裁,而是用剪开的、以别针固定住的布进行设计,这种以实际操作经验为依据的剪裁方法使她在1979年完成了大量的拆边T恤。薇薇恩·韦斯特伍德 (Vivienne Westwood) 迷恋于撕开的、略略滑离身体的服装,她喜欢让人们在身体的随意摆动之间展露色情,因此,她经常会将臀下部分做成开放状态,或者在短上衣下做出紧身装,或者用一条带子连住两条裤管,奇特的垂荡袜也是她的发明。
开创了Vivienne Westwood品牌。 六.川久保玲 (英文名:Rei Kawakubo) ,这位在法国发展的日本女设计师,以“Comme des Garcons”直接了当地说出她理解的流行与设计概念。(法文“Comme”,有“如何”和“像”的意思,“Comme des Garcons”就是As Boys,“像男生一样”的意思) 独创一格的前卫形象,融合着东西方的概念,是川久保玲被誉为“另类设计师”的原因。川久保玲 (Rei Kawakubo) 在日本的地位更是时尚教母。
川久保玲将日本沉静典雅的传统元素、立体几何模式、不对称的重叠创新剪裁,加上利落的线条,呈现出很意识形态的美感,就如同她为其品牌“Comme des Garcons”命名一般,创意十足!川久保玲相信,所有这些领域其实是一个视野下的不同部分,因而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川久保玲在东京的“Aoyama”店,其装饰有蓝点的玻璃斜屋顶非常著名,这是由川久保玲和另一建筑师共同设计的杰作。
川久保玲行事非常低调,很少被媒体曝光,她宁愿其充满灵感的设计作品为自己代言。
其开创的品牌:Comme des Garcons,Comme des Garcons简称“CDG”。 七.亚历山大·麦昆 (Alexander McQueen) ,曾是英国时尚圈著名的“坏小子”,被称做“可怕顽童”(enfant terrible) 和“英国时尚界流氓”(the hooligan of English fashion) 。亚历山大·麦昆 (Alexander McQueen) 早期的服装作品充满争议,包括取名为“包屁者”(bumsters) 的裤子,以及称做“高原强暴”(Highland Rape) 的系列设计,他注重高戏剧性,天马行空的创意,喜欢的人喜欢死,另一堆人则视为妖异可怕。他懂得从过去吸取灵感,然后大胆地加以‘破坏’和‘否定’,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意念,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意念。他象一个偷窥的小孩,在残破的布料中,寻找最性感的地带。”
亚历山大·麦昆 (Alexander McQueen) 是最年轻的“英国时尚奖” (British Fashion Awards) 得主,他在1996~2003年之间共4次赢得“年度最佳英国设计师” (British Designer of the Year)。他曾获颁不列颠帝国司令勋章 (CBE),同时也是时装设计师协会奖 (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 Awards) 的年度最佳国际设计师 (International Designer of the Year) 。生得到4次“英国年度最佳设计师”的荣誉。2010年2月11日,亚历山大·麦昆 (Alexander McQueen) ,这位当代最有才华、最富创意的英国籍设计师在伦敦的家中上吊自杀,享年40岁。而这一天正是梅赛德斯-奔驰纽约时装周的第一天,这个惊雷一般的噩耗,让麦昆粉丝们悲痛无比!
从2010年秋冬纽约时装周开始,其后的时装周都会因为痛失这位“坏男孩”而黯然失色! 八. 高田贤三 (KENZO,也有译为“凯卓”) 是第一个闯荡巴黎的亚洲设计师,他向后来者展示了一条成功之路。高田贤三 (KENZO) 的乐观精神和诗意美一直延续在设计中。高田贤三 (KENZO) 大师像一块“艺木的海绵”,汲取各种不同的文化素材,然后通过他天才的联想与现代时尚充分融汇,幻化出充满乐趣和春天气息的五彩作品。 高田贤三 (KENZO) 大胆吸收各民族服饰特点,打破传统过干平衡的设计,充分利用东方民族服装的平面构成和直线裁剪的组合,形成宽松、自由的着装风格,同时高纯度颜色面料的选用和多色彩自由配组的着装方式更是KENZO独具的特色。高田贤三 (KENZO) 以其同名品牌“KENZO”的热销而为世人熟知。这位带着一脸灿烂微笑,留着浓密的娃娃式长发,谦逊而幽默的艺术家在通往巴黎的成功途中也历经了暗淡而艰难的日子,但他的作品却始终没有丝毫的忧伤,就像雷诺阿 (Renior) 的画一样,只有快乐的色彩和浪漫的想象。他因而被称作“时装界的雷诺阿”。 高田贤三 (KENZO) 已经不仅仅是时装业的精品,在化妆品、香水领域也是大名鼎鼎。高田贤三 (KENZO) 的时装不是那种标新立异的拔高,它有一点点传统,有许多热情的颜色,有活生生的图案,还有几分狂野。几乎每一款都能找到实际穿着的场合,但吸引力之强却使你绝不厌倦
九.山本耀司 (Yohji Yamamoto),世界时装日本浪潮的新掌门人.设计风格:简洁而富有韵味,线条流畅,反时尚风格,以男装见长.
Yohji Yamamoto是个谜,是个集东方沉稳细致的性格于一身的谜。他的时装创作正是以一种无国界无民族差别的手法把这个谜展示在公众的面前。东方人自然比西方人更能理解Yohji Yamamoto。设计师山本耀司是八十年代闯入巴黎时装舞台的先锋派人物之一。他与三宅一生、川久保玲一起,把西方式的建筑风格设计与日本服饰传统结合起来,使服装不仅仅是躯体的覆盖物而是成为着装者、身体与设计师精神意韵这三者交流的纽带。山本喜欢从传统日本服饰中吸取美的灵感,通过色彩与质材的丰富组合来传达时尚理的念。西方多在人体模型上进行从上至下的立体裁剪,山本则是以两维的直线出发,形成一种非对称的外观造型,这种别致的意念是日本传统服饰文化中的精髓,因为这些不规则的形式一点也不矫揉造作,却显得自然流畅。在山本耀司的服饰中,不对称的领型与下摆等屡见不鲜,而该品牌的服装穿在身上后也会跟随体态动作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山本并未追随西方时尚潮流,而是大胆发展日本传统服饰文化的精华,形成一种反时尚风格。这种与西方主流背道而驰的新着装理念,不但在时装界站稳了脚跟,还反过来影响了西方的设计师。
品牌名称:Yohji Yamamoto 山本耀司 十.VERA WANG中文名:王薇薇,著名华裔设计师。人称“婚纱女王”。在每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星光大道上,王薇薇 (VERA WANG) 就像是永不会出错、绝不会让女星得到“最差劲服装奖”的品质保证。王薇薇 (VERA WANG) 的婚纱设计引起了时尚界的一场婚纱革命,一套王薇薇 (VERA WANG) 婚纱,就如同一颗 Tiffany 的六爪钻戒一样,象征着神圣珍贵的爱情承诺。一件王薇薇 (VERA WANG) 婚纱的价格足够买下一辆名车,但照样让人趋之若鹜。她 的设计风格极其简洁流畅,丝毫不受潮流左右,使得出现在婚礼上的新娘子们看起来就像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惑人的美丽到了丝丝入扣的程度。2005年,王薇薇 (VERA WANG) 荣获CFDA“女装年度设计师奖”。
现在VERA WANG在时装界早已不是单纯的婚纱女王,时装系列已然是纽约时装的一大看点。现在Vera又将对时装的热情延续到了大型配饰上,这款巨型镶宝石项链更像衣服的奢华延伸,将宝石和金属幻化成蕾丝编织在一起,奇趣而个性。其设计的时装也深受好莱坞女星的欢迎,极具自己的特色。 ps:我希望能成为Vera Wang 那样的婚纱设计师。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著名的设计师,我就不一一说了。
世界十大设计师及其代表作 急需!
今天世人瞩目的设计界,谁称得上是一领域的主宰人物。美国《福布斯》杂志不久前评选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十位设计师
1:Christopher Bailey Burberr
2:John Varvatos
3:Ralph Lauren
4:Karl Lagerfeld
5:Domenico Dolce and Stefano Gabbana
6:Miuccia Prada
7:Isaac Mizrahi
8:Rei Kawakubo
9:Stefano Pilati
10:Manolo Blahnik
参考资料:
十大设计大师品牌?世界十大设计大师排名?
戴帆(DAI FAN)——雕塑品牌的灵魂。共振设计的创意总监戴帆(DAI FAN)以对市场、品牌以及设计的深入研究和空间的实验,戴帆(DAI FAN)的设计品牌形象清晰简洁,蕴含坚实的思想,富于启发性和突破性。项目遍布欧洲、美国和中国。共振以独特的创意、深沉的人文关怀著称,将空间推向更宏伟、更开阔、更深邃、更具冲击力的维度,其项目遍布欧美和亚洲。
张国荣的御用设计师,拿遍600多个奖:我的设计不是贵,是超级贵
标志性的山羊胡,小黑圆眼镜,简洁得体的着装,人称他是不乏“明星气质”的设计师
如今,70岁的他,眼神依旧如同二三十岁:激情锐利、充满智慧。
也许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过他的设计,遍布在各大商超的货架上。
迄今拿过600多项国际设计大奖,自称 “自己的设计不是贵,是超级贵” ,却依然深受人们喜爱。
▲logo设计作品
他的设计观,东西交融,雅俗共赏,堪称中国文化的传承人。
他说,不是我对中国文化理解有多深,是我知道怎样把它表达出来。
他就是陈幼坚,平面设计界的教父级人物,公认的全球十大著名设计师之一。
(王澍、贝聿铭、马岩松等大师均位列此“全球十大”榜单)
▲陈幼坚(Alan Chan)
01
设计“教父”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成功的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除了可口可乐,我们从小嗑到大的洽洽瓜子、至今也很爱喝的 维他奶 。
还有 李锦记、蓝月亮、尖叫 等,它们的logo标识均出自他手。
看得出都是年代感十足的经典之作。
▲农夫山泉尖叫系列
有人可能不知道,与诸多设计大师不同。
事实上, 设计教父陈幼坚并非科班出身的设计师, 也没有过系统的设计专业学习经历。
除了受到父亲对他的艺术启蒙, 其余经验全部来自于自己的亲身实践。
▲儿时与父亲的合照
20岁开始去外国人开的广告公司做助理学徒,边干边学奋斗了10年。
本想着继续干下去,但由于当时行业内的“免费比稿”风气盛行,让陈幼坚非常厌倦。
1980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年轻时候的陈幼坚
1986年,起初创业的达尔讯广告公司,正式更名为 “陈幼坚广告设计公司” 。
1996年,陈幼坚设计公司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评选为 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设计公司。
▲上海外滩美术馆logo设计
▲国家大剧院logo设计
真的很难用一个词概括陈幼坚的作品,因为他的设计遍布全球各个领域。
如果非要举出一个最著名的,那就不得不提到他的“SEIKO书法钟”。
把精妙繁复的中国文化与工艺,用现代设计技巧重新铺排,创造了一个 具有中国书法精髓的时钟。
▲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
乍一看似乎平平无奇,等它的指针一“动”起来 ,你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分针与汉字楷书点画符号的交叉, 正好组成完整的中文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与其说这是个时钟,
不如说是写在圆形宣纸上的书法作品,
因为我在写书法或者在欣赏书法作品的时候
同样有一种时间静止的错觉,
这也是我的灵感来源之一。”
——陈幼坚
02
拿过600多项国际设计大奖
原来生活中那么多眼熟的设计,都是陈幼坚大师的设计。
其实他的设计和艺术远不止此,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还有哪些经典的优秀作品。
▲部分海报作品
唱片封面设计
80年代的时候,陈幼坚为很多当红巨星都设计过唱片封面,其中有罗文、梅艳芳、张国荣、罗大佑等等。
▲罗文《射雕英雄传》封面
▲梅艳芳《飞跃舞台》封面
▲罗大佑《爱人同志》封面
其中和哥哥张国荣合作得最久,从出道到89年告别演唱会, 陈幼坚一直张国荣的御用设计师,包揽了他所有唱片的封面设计兼美术指导。
▲陈幼坚与哥哥的合照
1983年 《张国荣的一片痴…》
1984年 《Leslie》
1987年《Summer Romance'87》
1988年 《Virgin Snow》
1989年 《Salute》
1989年 《Final Encounter》
这张封面中的“FINAL”特效,放到现在做根本不是问题,当时却是陈幼坚用木头纯手工搭建出来的!
为什么说他的设计“贵”,起源就是80年代,唱片行业的报价他最高,几乎是行业标杆。
即便这样,找他的人依旧络绎不绝。这大概就是实力吧~
海报设计
他的海报设计也是一绝!
▲海报展现场照片
2002年, 为北京申奥设计的招贴画。
五环颜色环绕着天坛,体现了运动的感觉,又有北京的特色。
2001年 设计的名古屋学校讲座海报。
中间圆圈的红色文字是关于展出的主题地点相关信息,也 恰恰是这个圆圈,让它和周围的文字形成共生。
左上是「名」,中间上面小十字线加上圆圈就是「古」字,右下和圆圈的组合是「屋」字,合起来就是名古屋。
下面这个是给一字体设计公司 设计的杂志封面 ,很有趣。
“左”字是用很多右字拼出来的,而“右”字又是由很多左字拼出来的。
并且版式上也有对比,图一是横向,图二是竖向。
1990年陈幼坚 个展「东情西韵」的海报。
海报主体是一个汉字“东”,代表East,海报颠倒后上方的英文字母“W”,代表West(西)。
利用纸的边缘,作为竖线,海报的左上部似乎是隐藏的陈字偏旁“阝”。
▲ "East Meets West" 展览
2002年再次办此展的时候,换了一种表现方式,表达的含义还是不变。
1997年 公司宣传海报。
用汉字“一”和用毛笔摆出来的阿拉伯数字“1”结合起来,形成汉字“十”。强调从“十”分出来的“一”。
意指陈幼坚设计公司是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
1998年 “设计与生活展览”海报 。
表达了深圳和香港是兄弟,像筷子一样缺一不可,用两只筷子代表深圳和香港两地密切的关系。
纪念好朋友田中一光设计的海报。
主体由田中一光里的“一”和英文名中的“I”组合而成。
陈幼坚和田中一光是很好的朋友,包括他去日本开个展也由田中一光引荐。田中一光逝世后,陈幼坚为了纪念他,设计了下面这张海报。
品牌视觉产品设计
说起他的经典作品,还得提到“茶”。他做过不少关于茶的设计。
竹叶青 四川成都绿茶品牌
2008年起,陈幼坚为竹叶青品牌,做了一系列沿用至今的 品牌视觉和店面空间设计 。
此品牌标识灵感,来源于每一根竹叶青泡在茶杯中的形态。
根根竖起,犹如茶在水中舞蹈,是竹叶青绿茶独有的特色。
在论道的包装盒上,选用了玻璃材质作为包装的长封条,打开方式如中国古代时期的珍贵宝物,精致大气。
▲竹叶青高端茶系列“论道”
▲最新的竹叶青茶包装
路易威登LV茶道 硬箱
陈幼坚设计过一款“茶之道”硬箱。
用价值百万的全球限量品,将中国茶文化和LV经典的品牌文化“旅行”做了结合。
灵感来源于中国的“茶”字,整个陈列的结构就是根据“茶”字演变而来。
在旅途中,打开它就能体现品茶的实用功能,而关起来则是一个经典细腻、韵致典雅的装饰艺术品。
还有一些其他的设计,也相当出彩。
SEIBU 品牌标识
1983年 Canton Disco俱乐部标识
03
堪称中国文化的传承人
熟悉陈幼坚设计的人都知道,作品里有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表现出东西合璧的唯美。
他将自己的这种设计表达风格归纳为:东西文化交融的 “东情西韵” 。
▲工作室的logo正是手中“四喜娃娃”的造型
将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手段二者配合得恰到好处,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
这在当时为整个中国设计行业的审美树立了风向标,不少人称他,是“一本活的设计界教科书”。
▲《当下 Now》腕表
审美和文化, 是他看来做设计很重要的两个条件, 审美决定视觉风格,而文化决定了作品是否有内涵。
▲陈幼坚的摄影作品
他的设计“贵”,却很多人愿意买单。这无疑是商业和设计合作的最佳典范。
他说过,只做打动人的设计。
要用心来做,发自内心的东西自然最容易感动人。
设计不是迎合品牌客户的想法,而是真正了解消费市场,才能去印证作品的真实。
当然,生活与商业也可以应用在艺术设计中。
▲Whampoa Club的窗柩设计
▲陈幼坚 “我的日记”展
对于大家疯狂跟风的所谓潮流设计。
他认为, 创意、概念是最重要的;了解市场、懂文化,是最基本的。
我们在"当下"做设计,卖给"当下" 社会 圈,但是“当下的潮流”只是一个工具。例如字体的表达、颜色的表达、纸张的表达、外形的表达。
而概念就不一样了,它不一定只是当下的。
好设计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被淘汰。
▲澳门顶级私人会所“红伶”
▲陈幼坚设计的S chair
如今已经70岁的陈幼坚,像个“老顽童”一样,依旧活跃在众多设计领域,时不时的搞个联名。
▲陈幼坚跨界设计口红
生活中他还培养了很多小爱好,比如逛旧货市场、看画展、玩摄影。
简直活成了所有人都羡慕的“老年生活”!
从业50年,他用自己的独特天分,在设计界为中国赢得众多美誉。
这么多年,从设计往艺术领域延展,发展艺术也许是陈幼坚对钟爱设计的升华。
看似一种随心而为,其实是他的坚持。
回顾自己的设计、艺术生涯时,陈幼坚说自己每一天都没有停过,跑到这个阶段,很有使命感,一直没放弃。
▲杂志封面上的他
“从第一天20多岁出来打工到现在,
可以有今天,我非常感恩”。
“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寻找,
不断增加自己的能量,从外表到内心。
剩下的时间,我应该利用我有生的时间,
将我学来的东西进行分享。”
——陈幼坚
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设计了著名的玻璃金字塔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建筑物,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天之骄子,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它有着一群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这些建筑师赋予了建筑物生命,从精致古典的宫殿到耸入云端的高楼大厦,他们用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了这些“不可能”的建筑物,在世上留下了伟大的艺术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十大著名建筑师吧。
10、米开朗基罗
虽然米开朗基罗在现代以绘画和雕塑闻名,但他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建筑师,1523年,教皇克莱门特七世委托米开朗基罗在一座修道院顶上设计一座两层楼高的图书馆。他对建筑学最著名的贡献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
9、米玛·希南
米玛·希南在16世纪设计了300多座建筑,如清真寺、宫殿、学校和其他建筑。虽然生为基督徒,但希南被征召加入了禁卫军,并皈依了伊斯兰教。他的代表作包括伊迪涅的塞利米耶清真寺,以及伊斯坦布尔的苏莱曼清真寺。
8、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
7世纪60年代,雷恩受命设计牛津的谢尔顿剧场,1666年,他完成了圣保罗大教堂圆顶的设计。在它刚接受人物一周后,伦敦大火摧毁了这座城市——包括大教堂,大火给雷恩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他很快就开始了重建工作。他被任命为皇家工程测量师,负责51座教堂的设计,包括圣保罗大教堂。
7、路易斯·亨利·沙利文
他以“形式服从功能”的原则而闻名,旨在创造一种独特的美国建筑。和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一样,沙利文也从大火中受益。1871年芝加哥的大火导致了建筑业的繁荣,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像沙利文这样的建筑师不得不继续工作,一些人把沙利文称为“摩天大楼之父”。
6、查尔斯·爱德华·杰纳勒特
出生于1887年的瑞士,他对20世纪的建筑做出了一些最重要的贡献。1920年,他和画家阿梅迪·奥赞芬特共同创办了《新精神》一书,并以笔名写作。他崇尚实用主义,拒绝过多的装饰,善用现代材料。
5、安东尼·高迪
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受上帝和自然的启发,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高迪出生于1852年的加泰罗尼亚,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他相信自己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来荣耀上帝。他独特的风格是新哥特式,前卫,超现实主义的。巴塞罗那圣家堂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4、密斯·凡德罗
许多现代建筑师都在推广20世纪的极简主义风格,他刚好被选中为1929年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设计德国馆。在美国生活期间,他设计了许多著名的摩天大楼,包括纽约市的西格拉姆大厦。他的设计简洁典雅,没有过多的装饰。
3、贝聿铭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中国,20世纪30年代来到美国学习建筑。他的设计被认为是勒柯布西耶等建筑师推广的国际风格的延续。20世纪60年代,贝聿铭被选中设计肯尼迪国际机场的航站楼。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89年建造在巴黎卢浮宫庭院里的玻璃金字塔。
2、弗兰克·盖里
弗兰克·盖里1929年出生于加拿大,十几岁时移居美国,最终成为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领军人物。他设计了位于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该博物馆于1997年开放,旨在模仿一艘船和生物。他还设计了洛杉矶著名而独特的华特迪士尼音乐厅。
1、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大多数人都认为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即使不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也是现代最著名的建筑师。1935年,他设计了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瀑布之上的落水别墅。赖特还负责纽约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创新设计,该博物馆的特色是螺旋上升的走道,而不是单独的楼层。
- 上一篇:世界十大前锋中国(世界级的前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