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企业研发经费(世界十大企业研发经费排行)

bj0012024-05-16奇闻异事0

日本教育研发占比

日本2019年度总体研发投入为19.58万亿日元,占其GDP比重为3.51%,位列世界第3位,仅次于以色列、韩国。其主要原因是日本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较多。

2019年日本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为14亿2133万日元,占日本全部研发投入的72.6%,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远高于美国的63.1%、德国的66%、法国的56.7%和英国的54.8%,是世界上企业研发投入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见图1)。

2019年日本企业自用的研发费为14亿2121万日元,其中以自筹经费13.99万亿日元为主(占98.5%)。而日本企业从政府得到的研发经费为1162亿日元,只占政府研发投入的3.5%(见图1),远低于美国的18.6%、德国的7.7%、法国的15.5%和英国的17.9%。从政府直接研发投入来看,日本企业是世界上最不依赖政府经费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群体之一。

世界科研花费最多十大国家是哪里?我们榜上有名吗?

科学是发展的动力,各国在科学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全球科研支出最多的前十个国家分别是以色列、韩国、日本、芬兰、瑞典、中国、丹麦、瑞士、德国和奥地利。此前,边肖解释了我们生活中十大有趣的科学现象。

世界上在科学研究上花费最多的10个国家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以色列、韩国、日本和芬兰是科研支出最多的国家。

1以色列4.21

2韩国4.15

3 日本3.49

4 芬兰

5 瑞典3.3

6中国3.12

7丹麦

8 瑞士2.96

9德国

10奥地利2.81

以色列

以色列的科研支出占GDP的4.21%,位居第一,预计这一支出还将继续上升。以色列政府已采取措施确保科学研究是其优先事项之一。它还降低了税收,提供了安全保障,并增加了这一行业的支出。因此,从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跨国公司建立了技术孵化中心。

韩国

尽管与北方邻国的战争威胁挥之不去,该国在科学研究上的支出并没有动摇。这笔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15%。自1950-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韩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既得益于科学研究,也得益于经济和政治支持。

日本

日本的科研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49%,排名第三。研究支出侧重于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技术创新。政府的政策鼓励学术和行业参与者之间的合作,重点是人工智能、量子物理和机器人技术。日本也希望向其他国家出口自己的技术,政府希望其研发支出的成果能够帮助这个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芬兰

由于新的政府政策,这个欧洲国家最近重组了其RD基金,并投入了大量资金。新的重点是信息技术、机器人和其他数字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2%用于RD工业。

为啥要培育未来领军型创新企业

科学准确理解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的战略意义

科技领军企业是创新型企业中的佼佼者,在产业技术创新中处于领导地位,代表着在该领域中最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发挥企业创新主导作用的骨干力量,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创新竞争并掌握话语权的代表者。

要着重推动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构建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提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商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加速提高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关注欧盟搜寻科技领军企业的路径

欧盟以企业研发投资额为关键指标筛选科技领军企业,并将欧盟内的创新企业代表与全球主要同行进行对比,作为服务欧盟成员国政策决策参考。

2020年欧盟发布的研发排行榜分析了2019年全球研发投资最多的2500家公司(以下简称2500强),其总部分布于43个国家,当年研发投资总额为9040亿欧元,相当于全球企业研发投资总额的90%左右。其中,前100名企业(TOP100)研发投资合计4697亿欧元,占2500强的比例高达51.9%,战略地位突出,属于以研发经费为衡量的科技创新企业中的典型领军企业。

三、从TOP100看中国科技领军企业的现状与差距

(一)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呈快速发展趋势

对比2014年—2019年TOP100企业发现,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发展有三个特点:一是入榜企业数量快速增加,从2014年的4家企业增加至2019年的10家企业,国家排序中也从并列第六上升至第四位;二是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快速增加,2014年—2019年进入TOP100的中国企业研发投资额平均由24.7亿欧元提升至40.9亿欧元,增长了65.5%;三是中国企业所占份额快速增加,2014年—2019年由3.1%提高至8.7%,提高了近两倍。

(二)前10大行业只居其三

在TOP100前10大行业分布上,中国科技领军企业行业集中现象十分明显,主要分布在三个产业:一是通信设备表现突出,华为与中兴自2014年以来一直入榜,且华为晋身全球第三,仅次于谷歌和微软,成为中国的创新旗手企业,在5G及智能手机等领域引领全球创新;二是建筑全面领先,中建、中铁建和中铁工是全球建筑业研发的前三名,支撑中国成为全球的“基建狂魔”,并将进一步引领全球建筑创新发展;三是互联网异军突起,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全部入榜,表明中国互联网经济有其雄厚的研发基础。

但在制药、技术硬件、软件、电气设备、航空、工业机械、化工7大产业中却没有中国企业,出现科技领军企业行业分布“真空”。而与我国对比最为鲜明的是美国,其在前10大产业中的9个行业都有企业入榜,并在6个行业中是科技领军企业最多的。

(三)与美日德科技领军企业的差距

虽然发展较快,与美日德三国相比,中国科技领军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

第一,科技领军企业数量少。至2019年,中国入榜TOP100企业数量虽已接近德国(12家),却与日本(15家)还有一定差距,与美国(35家)相比则仍有巨大差距。现多有预测中国GDP将在5—10年超过美国,但就真正的国际竞争力而言,不如预估TOP100企业数何时超过美国更有意义。

第二,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相对较低,华为作用明显。进入TOP100的共有15个国家,按企业平均研发投资额排序,中国企业平均为40.9亿欧元而仅排在第6位,与前5位国家企业的平均水平(56.6亿欧元)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华为1家支出占了很大份额,若不考虑华为,其余9家企业平均仅为26.9亿欧元,不足前5位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国家排序也降至第11位。

第三,企业研发经费强度低。2019年TOP100企业研发经费占净销售额的比例平均为11.1%,而我国企业研发经费强度平均为7.1%,仅高于印度,排在第14位。在TOP100中研发经费强度低于2.0%的企业仅有7家,其中5家是我国企业。

第四,行业分布严重失衡,重点产业科技领军企业缺失。在未来市场前景广阔的制药、技术硬件、软件等重点产业中缺少科技领军企业,而汽车产业中仅有1家企业却是研发经费强度最低的(不足2.0%)。这与我国企业缺乏产业技术国际话语权密切相关,势必制约未来产业技术竞争力的提升。

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的启示

面向“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培育科技领军企业,首要是深化认识,树立科技领军企业的客观、通用、公开的评估标杆(树标杆),鼓励并支持更多的创新型企业达到标杆而成为科技领军企业(上标杆),同时鼓励并支持已上标杆企业能继续保持并适当提高对标能力(保标杆),从而实现我国科技领军企业一个又一个的出现并不断成长、壮大,在越来越多的重要产业中发挥创新主导、引领发展的坚强作用。

树立科技领军企业标杆,根本在于区分企业创新类型,突出政府应鼓励并支持的创新是基于长期RD的技术创新,而商业模式创新等就交由市场激励。

由欧盟经验可知,企业RD投入是一个首选的客观、通用、公开指标,即科技领军企业首先要立足基于RD的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因此必须有充足的RD投入。指标要求进入世界前列,比如名列TOP100,或者进入行业全球前三。

世界科研投入排名

世界科研投入占比2022年排名前十位是以色列、韩国、日本、芬兰、瑞典、中国、丹麦、瑞士、德国、奥地利。

以色列的科研支出占GDP的4.21%,位居第一,预计这一支出还将继续上升。以色列已采取措施确保科学研究是其优先事项之一,降低了税收,提供了安全保障,并增加了这一行业的支出。因此,从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跨国公司建立了技术孵化中心。

韩国的科研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15%,韩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既得益于科学研究,也得益于经济支持。日本的科研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9%,排名第三。研究支出侧重于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技术创新,重点是人工智能、量子物理和机器人技术。日本也希望向其他国家出口自己的技术,希望其研发支出的成果能够帮助这个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科研大国

美国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和科技大国,他们在科研方面的方向,更大的方向是军事装备和航天方面的研究。美国在航天方面的发展,已经开始向登陆火星发起研究。而目前大多数国家,都还在停留在对月球的探索。

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在科研方面的花费,也是非常的多。俄罗斯国家的军用导弹实力非常的强,这也是因为俄罗斯每次把科研的重点都放在军用导弹的研发,可以说俄罗斯的军用导弹,比美国的都要强上很多倍。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每年在科研费用上的投入,也是非常多的。我国每年的科研方向大方向,都放在航天事业和军事化武器方面,虽然我国和美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已经没有多大的差距。但是在武器的自主研发上面,我国还是有着太多的空白。

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居世界第几位?

国家统计局2月13日公布数据称,根据科技综合统计年快报初步测算结果,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7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增速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较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

分研发活动类型看,2017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9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的比重为5.3%,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分研发活动主体看,2017年企业研发经费为1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连续2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研发经费分别为2418.4亿元和112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5.2%。

十八大以来,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升。201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02%,首次突破2%;2016年为2.11%,2017年进一步上升至2.12%后,已经比2012年提高了0.21个百分点。从全球来看,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目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全球最具创新性公司榜单出炉,苹果第一华为第八,这个数据说明什么问题?

021年全球最具创新性公司50强

据波士顿咨询(BCG)近日公布的2021年全球最具创新性公司50强榜单显示,虽然前十名大部分还是美国公司,但国内也有一家科技巨头进入前十,它就是华为。

具体来看排名,美国公司方面,苹果公司第一、谷歌母公司第二、亚马逊第三、微软第四、特斯拉第五、IBM第七。

华为

中国公司方面,除了华为进入前十,排第八,还有阿里巴巴排第一十四位,联想排二十五位,腾讯紧随其后,排第二十六位,小米在第三十一位 。

还有一份数据值得关注,就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近日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其中显示,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十二位,较去年上升两位,已经很接近前十强。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起,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已连续9年稳步上升。

这背后离不开中国对研发的持续投入。根据有关数据,从2012年到2020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44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1.98%增长到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