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天才小学(世界天才名录)
中外天才儿童的故事
天才儿童的故事|Gifted child's story
1988年2月10日,法国一位年仅十三岁名叫埃米莉的女孩,被阿尔比市的43名议员选为市长。
儿童议员——
美国出现一位最年轻的“政治家”名叫秦迪安德鲁,刚过八岁生日便被委任为加利市的市政议员。秦迪安德鲁不但有个人的政纲,还有一套协助贫困儿童的计划。
儿童大学教师——
12岁的意大利少年路易德月·索提纳,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大学教师。他十岁中学毕业,两年后获得剑桥大学的证书,使他有资格在一所大学里教授英语。
儿童作家——
美国一位四岁的女作家,名叫多芬西·斯特雷特。这名女孩四岁就写出了一本著作《世界是怎样开始的》,真是不可思议。
儿童画家——
中国小孩——周末曾,两岁开始学画,曾成功地举办过三次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在比赛中获一等奖,部分优秀作品赴英国、澳洲、日本、新加坡等国展出,其手绘22米长卷《我们的大家庭》获中国阿卡西杯优秀奖。 她还出版过一本精装画册——《我和妈妈》。
学天才: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生平事迹
莱布尼兹出生于德国东部莱比锡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母亲出生在一个教授家庭。莱布尼兹的父亲在他年仅6岁时便去世了,给他留下了丰富的藏书。莱布尼兹因此得以广泛接触古希腊罗马文化,阅读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著作,由此而获得了坚实的文化功底和明确的学术目标。15岁时,他进了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一进校便跟上了大学二年级标准的人文学科的课程,还广泛阅读了培根、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著作,并对他们的著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在听了教授讲授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课程后,莱布尼兹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岁时他在耶拿大学学习了短时期的数学,并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
20岁时,莱布尼兹转入阿尔特道夫大学。这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论组合的艺术》。这是一篇关于数理逻辑的文章,其基本思想是出于想把理论的真理性论证归结于一种计算的结果。这篇论文虽不够成熟,但却闪耀着创新的智慧和数学才华。 莱布尼兹在阿尔特道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便投身外交界。从1671年开始,他利用外交活动开拓了与外界的广泛联系,尤以通信作为他获取外界信息、与人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在出访巴黎时,莱布尼兹深受帕斯卡事迹的鼓舞,决心钻研高等数学,并研究了笛卡儿、费尔马、帕斯卡等人的著作。1673年,莱布尼兹被推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此时,他的兴趣已明显地朝向了数学和自然科学,开始了对无穷小算法的研究,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与算法,和牛顿并蒂双辉共同奠定了微积分学。1676年,他到汉诺威公爵府担任法律顾问兼图书馆馆长。1700年被选为巴黎科学院院士,促成建立了柏林科学院并任首任院长。
1716年11月14日,莱布尼兹在汉诺威逝世,终年70岁。
二、始创微积分
17世纪下半叶,欧洲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各方面的迫切需要,经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与历史的积累,建立在函数与极限概念基础上的微积分理论应运而生了。微积分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由阿基米德等人提出的计算面积和体积的方法。1665年牛顿创始了微积分,莱布尼兹在1673~1676年间也发表了微积分思想的论著。以前,微分和积分作为两种数学运算、两类数学问题,是分别的加以研究的。卡瓦列里、巴罗、沃利斯等人得到了一系列求面积(积分)、求切线斜率(导数)的重要结果,但这些结果都是孤立的,不连贯的。只有莱布尼兹和牛顿将积分和微分真正沟通起来,明确地找到了两者内在的直接联系:微分和积分是互逆的两种运算。而这是微积分建立的关键所在。只有确立了这一基本关系,才能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微积分学。并从对各种函数的微分和求积公式中,总结出共同的算法程序,使微积分方法普遍化,发展成用符号表示的微积分运算法则。因此,微积分“是牛顿和莱布尼兹大体上完成的,但不是由他们发明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然而关于微积分创立的优先权,数学上曾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实际上,牛顿在微积分方面的研究虽早于莱布尼兹,但莱布尼兹成果的发表则早于牛顿。莱布尼兹在1684年10月发表的《教师学报》上的论文,“一种求极大极小的奇妙类型的计算”,在数学史上被认为是最早发表的微积分文献。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也写道:“十年前在我和最杰出的几何学家G、W莱布尼兹的通信中,我表明我已经知道确定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方法、作切线的方法以及类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换的信件中隐瞒了这方法,……这位最卓越的科学家在回信中写道,他也发现了一种同样的方法。他并诉述了他的方法,它与我的方法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除了他的措词和符号而外。”(但在第三版及以后再版时,这段话被删掉了。)因此,后来人们公认牛顿和莱布尼兹是各自独立地创建微积分的。牛顿从物理学出发,运用集合方法研究微积分,其应用上更多地结合了运动学,造诣高于莱布尼兹。莱布尼兹则从几何问题出发,运用分析学方法引进微积分概念、得出运算法则,其数学的严密性与系统性是牛顿所不及的。莱布尼兹认识到好的数学符号能节省思维劳动,运用符号的技巧是数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他发明了一套适用的符号系统,如,引入dx 表示x的微分,∫表示积分,dnx表示n阶微分等等。这些符号进一步促进了微积分学的发展。1713年,莱布尼兹发表了《微积分的历史和起源》一文,总结了自己创立微积分学的思路,说明了自己成就的独立性。
三、高等数学上的众多成就
莱布尼兹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研究及成果渗透到高等数学的许多领域。他的一系列重要数学理论的提出,为后来的数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莱布尼兹曾讨论过负数和复数的性质,得出复数的对数并不存在,共扼复数的和是实数的结论。在后来的研究中,莱布尼兹证明了自己结论是正确的。他还对线性方程组进行研究,对消元法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首先引入了行列式的概念,提出行列式的某些理论。此外,莱布尼兹还创立了符号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发明了能够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运算的计算机和二进制,为计算机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丰硕的物理学成果
莱布尼兹的物理学成就也是非凡的。他发表了《物理学新假说》,提出了具体运动原理和抽象运动原理,认为运动着的物体,不论多么渺小,他将带着处于完全静止状态的物体的部分一起运动。他还对笛卡儿提出的动量守恒原理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提出了能量守恒原理的雏型,并在《教师学报》上发表了“关于笛卡儿和其他人在自然定律方面的显著错误的简短证明”,提出了运动的量的问题,证明了动量不能作为运动的度量单位,并引入动能概念,第一次认为动能守恒是一个普通的物理原理。他又充分地证明了“永动机是不可能”的观点。他也反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没有物质也就没有空见,空间本身不是绝对的实在性”,“空间和物质的区别就象时间和运动的区别一样,可是这些东西虽有区别,却是不可分离的”。在光学方面,莱布尼兹也有所建树,他利用微积分中的求极值方法,推导出了折射定律,并尝试用求极值的方法解释光学基本定律。可以说莱布尼兹的物理学研究一直是朝着为物理学建立一个类似欧氏几何的公理系统的目标前进的。
五、中西文化交流之倡导者
莱布尼兹对中国、的科学、文化和哲学思想十分关注,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他向耶酥会来华传教士格里马尔迪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中国的情况,包括养蚕纺织、造纸印染、冶金矿产、天文地理、数学文字等等,并将这些资料编辑成册出版。他认为中西相互之间应建立一种交流认识的新型关系。在《中国近况》一书的绪论中,莱布尼兹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相比,面积相当,但人口数量则已超过。”“在日常生活以及经验地应付自然的技能方面,我们是不分伯仲的。我们双方各自都具备通过相互交流使对方受益的技能。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辩方面,显然我们要略胜一筹”,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拙了。”在这里,莱布尼兹不仅显示出了不带“欧洲中心论”色彩的虚心好学精神,而且为中西文化双向交流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极力推动这种交流向纵深发展,是东西方人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进步。
莱布尼兹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毕生的努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虚心好学、对中国文化平等相待,不含“欧洲中心论”偏见的精神尤为难能可贵,值得后世永远敬仰、效仿。
伤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王安石 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天才儿童- -
去年带女儿回家,曾在同学家逗留,给女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回来后常常说和然然哥哥一起玩多好,过生日邀请然然哥哥等等,惦念不已。
此番回家时间短暂,临行拨通同学的电话,恰是然然接的,听到我说是北京回来的阿姨,很高兴的声音说记得记得。我敲门时是然然开的,迫不及待地问:“阿姨,小妹妹呢?”当我说没带回来时,他十分失望。我笑着说:“难怪妹妹也一直惦记你,两个小人原来是互相惦念啊。”
然然今年七岁,很有点小小男子汉的幽默与夸张,我很喜欢。他淘气但丝毫不招人讨厌,有时出人意外的象个大人一样殷勤体贴。看到我进洗手间洗漱,他尾随进来,指着一块毛巾说:“阿姨你用我的毛巾吧,我妈妈的洗面奶在这里。”说完出去,还轻轻带上门。
同学家还有一个小朋友,是然然的堂姐,一直在安静地看书。我闲下来和她聊几句,发现她看的书居然是《侠客行》,我问她能看懂吗?她说可以。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真让人吃惊。然然很快把姐姐的日记本拿来让我看,写的真是相当好,而且能用好多的成语和俗语。真是天才,佩服!同学说她可以读报,一般的书都可以读。更让我惊奇的是,我和同学不住地夸奖姐姐,然然丝毫也没有嫉妒的意味,而且十分为姐姐而自豪。这一点我女儿绝对做不到。
有点后悔没把女儿带回来。她该又收获好多美好的回忆了。
世界天才排名前十的是谁
天才中拼天才 达·芬奇:220 牛顿:190 伽利略:185 爱因斯坦:160 比尔·盖茨:160 克林顿夫妇比聪明 希拉里·克林顿:140 比尔·克林顿:137 布什父子斗IQ 小布什:125 老布什:98 谁说美女无大脑 莎朗·斯通:154 麦当娜:140;
朱迪·福斯特:132 妮可·基德曼:132 谁是世上最聪明的人 韩国人金恩荣是目前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金恩荣出生于1963年3月7日,幼年时是韩国的“神童”。他在斯坦福-比奈智商测试中的分数达到了210分,这个分.数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在尚健在的女性中,最高的智商属于美国女子玛丽莲·沃斯·莎凡。她的智商高达186分。玛丽莲是一个专栏作家,她的丈夫是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心脏的发明者。
《天才》
《天才》是德莱赛的一部探讨艺术在金元帝国的�匚晃侍獾某て∷怠V魅斯冉稹ね乩且晃挥胁拍艿幕遥荚恍┓从橙嗣裆畹男瓷眨」茏髌氛媸刀胁牌貌坏阶什准渡缁岬某腥稀�
中国最牛的10个小孩
中国最牛的10个小孩:高雍涵、陶哲轩、刘星图、张露丹、王佳宇、张镇麟、张家嘉、黄政、孙奕东、尤冠群。
1、高雍涵
高雍涵,是一个8岁男孩,他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初中数理化,当他拿出自己研究的奥数“公式”时,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懂。这个8岁小男孩的智力水平已经达到了146分。
2、陶哲轩
陶哲轩两岁就开始学习数学,8岁就进入了中学,曾参加美国SAT数学就得了760分的高分(满分为800分),9岁就学完了大学数学,是中国十大天才儿童中最年轻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
3、刘星图
刘星图这位少年来历不凡,他是一名高三学生,在全球天才名册中的排名,刘星图的智商排在中国第十一位。这位天才少年说:“我的智商还要比爱因斯坦他们稍微高一点点。”
4、张露丹
张露丹来自四川成都,她年仅19岁就拥有一家创业公司。现在的她已经身价不菲,19岁她就拥有了超乎同龄人的勇气和信心。
5、王佳宇
王佳宇是从初中开始接触魔方。高考结束后开始正式接受魔方速拧训练,在2014王佳宇打破了日本选手保持两年的亚洲纪录,成为亚洲第一个单次成绩进入6秒的选手。
6、张镇麟
张镇麟,身高2.09米,他从小就接受专业的篮球训练,拥有精准的三分投射能力。13岁就被男篮国家队破格入选,超高的球技足以征服NBA。
7、张家嘉
张家嘉在她8岁时智商就高达146,2009年初正式成为了“门萨”顶级智商俱乐部的一名成员。她还在当地开始教中文,成为中国十大天才儿童中第一个在美国公开正式教授中文的“娃娃老师”。
8、黄政
黄政是一名九年级学生,从小就被称为天才少年。黄政眼力超乎同龄人,对微观世界的辨识能力强,他还是个学霸,小学开始就年年是三好学生,初中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9、孙奕东
孙奕东从4岁开始就在华罗庚杯、陈省身杯、迎春杯、希望杯这些国内殿堂级数学竞寒中获得一等奖,还曾经获得世界趣味数学大赛金奖等荣誉。10岁时孙奕东就在大型运送小球的流水线挑战赛中夺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中国十大天才儿童中唯一获得吉尼斯世纪纪录的人。
10、尤冠群
尤冠群从小就敏感数字,2岁就开始可以数100多个数字,3岁就能算简单的加减法。小学五年级能心算5位数的加减法、3位乘3位的乘法,6位除3位的除法。
世界著名的天才有哪些
达芬奇、特斯拉、牛顿、冯诺依曼、吴清源等。
1、达芬奇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一个博学者: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
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约有15000页,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半个世纪。
他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雕刻家,并成为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1482年应聘到米兰后毕业于意大利理工学院成为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画家,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
1516年侨居法国,小行星3000被命名为“列奥纳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丽莎》现在是巴黎的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
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
2、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
他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并因主持设计了现代交流电系统而最为人知。在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的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特斯拉在电磁场领域有着多项革命性的发明。
他的多项相关专利以及电磁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是现代的无线通信和无线电的基石。
3、牛顿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4、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先后执教于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1930年前往美国,后入美国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会员。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
早期以算子理论、共振论、量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闻名,开创了冯·诺依曼代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了贡献。为研制电子数字计算机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案。
1944年与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是博弈论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晚年,研究自动机理论,著有对人脑和计算机系统进行精确分析的著作《计算机与人脑》。
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1926)、《计算机与人脑》(1958)、《经典力学的算子方法》、《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连续几何》(1960)等。
5、吴清源
吴清源(1914—2014年),原名吴泉,是世界围棋革命的推动者与实践者,有“棋圣”之称。
1914年6月12日(农历五月十九日)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名门望族,后举家迁居北京。早年即在围棋上表现出过人的天分,有“围棋神童”之誉。
11岁时成为北洋军阀段祺瑞门下棋客,时常出入北京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棋席。14岁东渡日本,开始职业棋手生涯。
1933年,年仅19岁的吴清源运用自创的“新布局”对阵本因坊秀哉名人,翻开了围棋史上崭新的一页。1936年,加入日本国籍。
自1939年至1956年,在十番棋擂台击败了同时代所有超一流棋手,令当时日本棋坛所有顶尖人物全部降级,创造了围棋界的“吴清源时代”,被誉为“昭和棋圣”。
在围棋理论上,提出了新布局思想以及以大雪崩内拐为代表的吴清源定式。
晚年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提携后进、促进围棋国际化和中国围棋的发展上,更以毕生之体悟,融汇古老的中华文化,提出21世纪围棋——六合之棋,升华围棋的艺术性,揭示了围棋的高远境界和沧桑正道。
2014年11月30日(农历十月初九日) ,吴清源在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内去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翰·冯·诺依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艾萨克·牛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尼古拉·特斯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达·芬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清源
- 上一篇:世界十大件(世界十大品牌有哪些)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