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盘点世界十大战列舰(世界十大著名战列舰)
世界十大战舰排名?
第十名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排水量:42100-43360吨(正常)/48000-48360吨(满载)
尺度:全长262.3米/水线长259.2米/全宽31.7米/最大吃水10.2米
动力:24座锅炉,主机功率(正常)144000马力/(过载)151280马力
航速:31节(29节/1941年);续航力:5950海里/18节
武备:8门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12门140毫米/50倍口径副炮(1940年拆除);6门102毫米防空炮(1937加装24门40毫米高射炮);4门3磅炮;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侧舷水线装甲带(最大)305毫米,上部装甲带127毫米,隔舱102-127毫米;主甲板38-76毫米,上甲板76-19毫米;炮塔(正面)381毫米,炮座305毫米;指挥塔 228-254毫米。装甲总重量13550吨
舰员:1341-1421人
1920年完工以后,“胡德”号一直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军舰。也被英国珍视为最美的战舰。
胡德号建成后巡游世界向盟国展示实力向敌国炫耀武力,起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
绰号“大力胡德”。不过它的好运气在1941年5月23日结束,身为一战末的战舰在二战中已经
落后很多无法抵挡新一代战舰的打击,但其驰骋大洋二十于载它创造的价值已远远超过战舰本
身的价值所以排名第十。
前九名待续.
二战最有名10大航空母舰和战列舰。
一、依阿华级战列舰:“依阿华”号战列舰9门主炮右舷顺次射击,据称可导致这艘排水量45000吨的庞然大物侧移10米。
二、“大和”号战列舰:1941年10月30日,大和号在宿毛湾鹈来岛和冲岛标柱间进行全速公式的画面,当时的状态为公试排水量69304吨,151700轴马力,螺旋桨每分钟223.2转。
三、俾斯麦级战列舰:纳粹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希特勒称它为“德国海军的骄傲”,就连敌人丘吉尔也不得不赞叹“这真是一艘了不起的船只”,这就是纳粹德国最强战列舰 “俾斯麦”号。
四、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南达科他级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础上改进而成,由于北卡罗来纳级的装甲仅仅能够抵御14英寸口径炮弹的攻击,显得攻强守弱,因此该级舰在设计时被要求在吨位、火力不变 的情况下加强防护力,因此尽可能地减轻一些不必要的重量,重点优化装甲防护。
五、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考虑到其在亚洲和欧洲的潜在敌国日本和德国正在积极扩军备战,于是根据英、美、法三国签订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在1937年开始建造2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六、黎塞留级战列舰:1935年10月22日,黎塞留级首舰“黎塞留”号在布雷斯特铺设第一块龙骨。在随后的4年内,2号舰“让-巴尔”号和3号舰“克莱蒙梭”号相继开工。黎塞留是法国中世纪著名的红衣大主教。
七、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King
George V
class)是英国于1930年代末建造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二战前英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其设计遵守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限制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不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大于14英寸即356毫米)的规定,是典型的条约型战列舰。
八、维内托级战列舰:维托里奥 维内托级战列舰是意大利建造的一种战列舰。维内托级首批2艘:维托里奥 维内托号(Vittorio Veneto)、利托里奥号(Littorio);2艘改进型:罗马号(Roma)、帝国号(Impero,音译为“因佩罗”号)。
九、纳尔逊级战列舰:纳尔逊级战列舰(HMS Nelson)是英国建造的一种战列舰。以英国海军上将,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英雄霍雷肖 纳尔逊(1758-1805)命名。
十、长门级战列舰: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按照该计划正式建造的第一型战列舰。日本海军顺应当时各海军强国主力舰竞相计划搭载更大口径主炮、动力性能更高和增加装甲防护的趋势,根据以往海战的经验,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重火力、高航速的战列舰,在与美国海军造舰竞争中以质的提升补充量的不足。
战舰世界十大最强船
战舰联盟十大最强船只排行
高速灵活型选美系,火力强射程选日系。
1、H42战列舰
顶级战列舰,体积巨大,最大装载能力可达90000吨左右。因此血量超高,116000的血量堪称血牛,当然牺牲了灵活性。
2、金刚
完全体的金刚射程恐怖,高达21.1的射程和30节航速,活力超强,可以远程打击。
3、扶桑
6级扶桑是日系的巅峰,装甲提升到305mm,可以抵挡AP。
4、长门
7级长门,堪称战列舰的真正门槛,近距离一般,中距离攻击力不错。
5、天城
日系的天城是非常强势的船,完全体战力惊人。
6、大和
争议很大,大神玩起来很6,菜鸟玩起来很坑,因此非常不好评价。
7、超大和
血量是亮点,99000的血量可以赋予超大和不错的生存能力,当然灵活性就不行了。
8、德战
8.0提尔比茨,7.0格奈,8.0沙恩霍斯特。
这几个德战船一起排,副炮近战强,几乎五核心,侧面容易被AP打出伤害,要V级以上。
9、美战
8.8衣阿华。
APHE都不错,后期防空能力不错。
10、英战
7.2胡德。
比较吃技术,机动性好,命中率一般,适合高端玩家
昔日的海上巨无霸,盘点二战那些最著名的战列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交战国及人口最多、范围最广、伤亡人数及损失财产最多的一场全球性战争。这场战争带给人类的是难以抹去的记忆,是无可估计的损失。所谓有失必有得,这场战争样带给人类同样的机遇,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出现井喷式的发展。例如计算机、雷达、原子弹、导弹、喷气式飞机、抗菌素等等。这些东西直接影响人类至今。同样的这场战争也造就了无数的将军,数不清的经典战列,但有些东西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些东西失终究属于历史,无可代替。那些昔日的海上巨无霸,海军曾经的辉煌,随着舰载航空兵的出现,终究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们那些狰狞的巨炮,庞大的身躯却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美国的衣阿华级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建成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世界上最后一级退出现役的战列舰,依阿华级战列舰计划建造6艘,首舰依阿华号1940年始建,共建成4艘,分别是依阿华号(Iowa 舷号BB-61),1940年6月27日在纽约海军工厂正式动工,1943年2月22日正式服役,新泽西号(New Jersey 舷号BB-62),1943年5月23日加入现役;密苏里号(Missouri 舷号BB-63),1944年6月11日正式服役;威斯康星号(Wisconsin 舷号BB-64),1944年4月16日加入现役。伊利诺斯号(Illinois)1945年8月停工;肯塔基号(Kentucky)1950年1月下水后停建,均未建成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南达科他级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础上改进而成,由于北卡罗来纳级的装甲仅仅能够抵御14英寸口径炮弹的攻击,显得攻强守弱,因此该级舰在设计时被要求在吨位、火力不变 的情况下加强防护力,因此尽可能的减轻一些不必要的重量,重点优化装甲防护。
南达科他级的设计方案被定为“1939式战列舰”。南达科他级保持与北卡罗来纳级相同的最大舰宽,减少舰体水线长度,以节省结构重量。精心设计了船型,采用球鼻型舰艏降低了阻力。提高主机功率以保持27节的航速。增加甲板装甲厚度以及加大侧舷装甲带的倾斜角度(倾斜角19度),提高装甲区抗攻击能力。将副炮的位置提高,改善射界。拥有单个烟囱是在外形上与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最明显的区别。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被公认是攻防平衡的优秀的条约型战列舰。该级舰于1938年5月批准建造,同级四艘:南达科他号(BB57)、印第安纳号(BB58)、马萨诸塞号(BB59)、阿拉巴马号(BB60),均于1942年间服役。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考虑到其在亚洲和欧洲的潜在敌国日本和德国正在积极扩军备战,于是根据英、美、法三国签订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在1937年开始建造2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建造了两艘:北卡罗来纳号(North Carolina BB55)、华盛顿号(Washington BB56)。1937年10月27日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在纽约海军船厂开工,1941年4月服役。同型舰华盛顿号战列舰1938年6月14日开工,1941年5月服役。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King George V class)是英国于1930年代末建造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二战前英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
同级舰有英王乔治五世号(HMS King George V )、威尔士亲王号(HMS Prince of Wales)、约克公爵号(HMS Duke of York)、安森号(HMS Anson)、豪号(HMS Howe)等5艘。 设计排水量:35000吨,满载排水量:44650-45360吨
尺寸:全长227米,水线长225.5米;全宽31.4米;最大吃水10.8米
主机功率110000马力。最高航速:29节,续航力:15000海里/10节。
武备:10门14英寸/45倍口径主炮(两座四联装炮塔,一座双联装炮塔),16门133毫米/50倍口径高平两用炮,32-48门40毫米以及20毫米高射炮。
装甲:舷侧装甲带(最大)15.4英寸,甲板7英寸,炮塔(正面)16英寸,炮座16英寸,司令塔(最大)15英寸
舰员:1530-1900人
黎塞留级战列舰
1935年10月22日,黎塞留级首舰“黎塞留”号在布雷斯特铺设第一块龙骨。在随后的4年内,2号舰“让-巴尔”号和3号舰“克莱蒙梭”号相继开工。黎塞留是法国中世纪著名的红衣大主教。
法国计划首批建造3艘黎塞留级战列舰,随后再建造3艘黎塞留级的改进型,到40年代中期,整个造舰计划完成时,法国将拥有8艘较新的战列舰与意大利和德国海军的同类战舰对抗。
维内托级战列舰
维托里奥 维内托级战列舰是意大利建造的一种战列舰。维内托级首批2艘:维托里奥 维内托号(Vittorio Veneto)、利托里奥号(Littorio);2艘改进型:罗马号(Roma)、帝国号(Impero,音译为“因佩罗”号)。
20世纪30年代法国针对德国的“袖珍战列舰”开始建造新型敦刻尔克级战列舰,意大利海军原有的战列舰已经显得陈旧落后了。最初,意大利海军准备建造一种可以和“敦刻尔克”级相抗衡的新型战舰,最后,意大利海军决定设计建造35000吨级的战列舰mdash;mdash;即后来的维托里奥middot;维内托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HMS Nelson)是英国建造的一种战列舰。以英国海军上将,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英雄霍雷肖 纳尔逊(1758-1805)命名。
性能参数:
标准排水量33950吨,满载排水量38000吨尺度
全长216.5米,水线长212米;全宽32米;最大吃水10米动力
8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主机功率45000马力;最大航速:23.5节;续航力
7000海里/16节,5500海里/23节武备3门三联装16英寸/45倍口径主炮(16"/45 Mark I);6座双联装6英寸/50倍口径副炮(6"/50 Mark XXIII);6门4.7英寸/45倍口径炮(4.7"/45 QF Mark XIX or 4.7"/45 QF Mark XI);8门40毫米炮(1938年加装16门40毫米高炮,战争期间加装60门20毫米高炮);622.3毫米鱼雷发射管(应该是24.5" Mark I 鱼雷发射器). 主装甲带13-14英寸;横向装甲(前部)8-12英寸, (後部)10-4英寸;装甲甲板(动力舱)3英寸,(弹药库)6英寸;炮塔(正面)16英寸,(顶部)7英寸,炮座15-12英寸;指挥塔13英寸。舰员1314-1640人
长门级战列舰
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按照该计划正式建造的第一型战列舰。日本海军顺应当时各海军强国主力舰竞相计划搭载更大口径主炮、动力性能更高和增加装甲防护的趋势,根据以往海战的 经验 ,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重火力、高航速的战列舰,在与美国海军造舰竞争中以质的提升补充量的不足。 长门级战列舰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当时战列舰所搭载最大口径的410毫米口径主炮,4座双联装主炮塔沿舰体纵向中心线前后对称各布置两座,采用背负式布局。并且为了主炮在远距离炮战中观通以及指挥的需要,前主桅采用了7根支柱支撑的高大的圆锥结构樯式桅楼,顶端设立 射击 指挥所,这种结构相当坚固不易中弹受损,随后历次改装中桅楼设施逐步增加逐渐形成日本特色的塔式舰桥(之后日本海军的主力舰纷纷按照这个样式进行改造)。长门级采用长艏楼船型,该级舰在舰体长艏楼设置两层炮廓式副炮。最具日本特色的是设计了独特的带60deg;倾角的“勺型”舰艏(为了使用链系水雷,舰艏不会勾住连接两枚水雷的链条,但在不良海况高速航行时舰艏溅起的水雾会影响到舰桥和桅楼指挥所)。
随着战列舰火炮威力、射程增加,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防御装甲设计借鉴了重点防护的概念,加强了重点区域防御装甲,尤其是水平防御装甲,以抵御远距离炮战大角度落弹的打击,非重点区域防御装甲予以削减或撤消。长门级航速超过26节,是当时航行速度最快的战列舰,日本海军对长门级的航速指标采取了保密 措施 ,当时对外公布的航速是23节。长门级是当时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由于之前建造的日本战列舰是英国的设计或者是基于英国设计蓝图的更改,所以摆脱了英式战舰的影响完全由日本自行设计的长门级战列舰被视为“第一型纯日本血统的战舰”。长门级战列舰共拨款建造了两艘:分别是“长门”号(Nagato)和“陆奥”号(Mutsu)。
历史的遗憾----蒙大拿级战列舰
蒙大拿级原本是美国海军为对抗日本的大和级而建造的大型战列舰。因为二战后期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它们最终没有建成。有意思的是,美国有用州名命名战列舰的习惯,但蒙大拿州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同名战列舰的州,所以美国海军将蒙大拿州戏称为“没有玩具的可怜孩子”。(南达科他级的“蒙大拿号”也没有建造成功。)如果蒙大拿级战列舰全部建造完毕,1940年代末期的美国海军将会有17艘超级战列舰,会形成比当时任何国家的战列舰力量都要强大。蒙大拿级也是美国海军唯一一个与当时日本大和级战列舰抗衡的战列舰。技术指标:标准排水量60500吨,满载排水量70500吨,舰长281.9米,宽37m的超级巨舰。大和级的设计标准排水量为62315吨,满载排水量为68200吨,舰长263米,宽38米。蒙大拿级如果建成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
十大战列舰
一、依阿华级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共完成建造4艘,是世界上舰体最长、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达到33节)、最晚退役(1992年退役封存)的战列舰,4艘同型舰仍保存。由于依阿华级的继承舰——蒙大拿级的取消建造,使得这一级战列舰成为美国海军的最后一级战列舰。
“依阿华”号战列舰9门主炮右舷顺次射击,据称可导致这艘排水量45000吨的庞然大物侧移10米。主炮采用了轻量化的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由于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冶金技术,成功地将身管结构从MK2型的7层减少到2层,身管重量也降低了22吨,减至108吨。MK7型主炮内身管长度20.2米,有96条膛线,每25倍口径距离旋转一圈。副炮采用10座MK12型38倍口径127毫米口径双联装高平两用炮,炮塔布置在舰体中部两舷。
二、“大和”号战列舰
“大和”级战列舰就吨位来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大的战列舰。火炮上而言,“大和”号在战列舰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她装备的九门460毫米口径主炮——是迄今为止战列舰所装备过的最大口径的舰炮。
除此之外,“大和”号还装备了从155毫米到127毫米的几十门副炮与防空炮,此外25毫米到13毫米的机关枪多达数百门,密密麻麻地布置在舰体各处。因此,单纯论舰炮火力而言,“大和”号是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强大的超级战舰。
就装甲防护而言,“大和”号也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其要害处装甲厚达410毫米,炮塔的厚度更是达到了650毫米,能够在20公里左右抵御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主流舰炮的火力。
三、俾斯麦级战列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纳粹德国建成的最大的主力舰,超越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成为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的战舰。希特勒称它为“德国海军的骄傲”,就连敌人丘吉尔也不得不赞叹“这真是一艘了不起的船只”。
它以普鲁士铁血宰相命名,凝聚德国最先进的工业和科技智慧结晶,其武备之强令同时代战舰望尘莫及,只用6分钟就消灭了被称为英国海上国力象征的胡德号战列舰,震惊了整个世界。
四、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础上改进而成,可担任舰队(特混编队)级旗舰,虽然由于排水量受条约限制及试用了一些未经全面测试的革新性新技术,而并不是十分成功,但仍被公认是攻防平衡的优秀的条约型战列舰,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战争中多用做为航空母舰编队护航和对岸火力支援使用,被编入航空母舰编队,利用其强大的防空火力网为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提供空中保护与支援两栖作战。相继参加了进攻吉尔伯特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的战役,莱特湾海战,攻占硫磺岛和冲绳岛的战役以及对日本本土的炮击作战。
五、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是20世纪30至40年代美国建造的第一种快速战列舰。该级舰标准排水量35000吨,满载排水量44800吨,主炮为3座三联装45倍口径406毫米主炮,舰桥前部2座,后部1座。主炮可发射重型穿甲弹。副炮为10座双联装38倍口径127毫米高平两用炮。高炮最初采用28毫米和12.7毫米机枪,但在建成后随即换成盟军制式的20毫米及40毫米机关炮。
作为美国快速战列舰的开端,应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与美国海军的实践结晶,是末代战列舰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战列舰之一,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一级战列舰是绝对有实力被称为一流的末代战列舰。
该级战列舰2艘舰,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上作战,并取得不俗战绩,展示了强大的火力打击性能,是美国海军的优秀战列舰之一。
六、黎塞留级战列舰
黎塞留级战列舰是20世纪30年代法国建造的该国海军史上最大、最后一级战列舰。该级舰标准排水量38500吨,满载排水量47548吨,前甲板装备8门380毫米主炮,后甲板布置9门152毫米高平两用火炮,舰体两舷有12门100毫米高射炮,拥有密集的攻击火力。该级舰由6台增压锅炉蒸汽机驱动,总功率为15.7万匹马力,战舰航速达到32节。
黎塞留级战列舰作为法国本土主力舰队核心的,其作战思想就是在地中海能与意大利主力舰或者英国地中海分舰队决战,同时能进行护航、破交和对陆火力支援、压制任务。基于此,黎塞留级在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具有高航速,但续航力不作过高要求;具有足以对付意大利新型战列舰的主炮;具有较强的水平装甲带,还有较强的对空防护能力。
黎塞留号战列舰的航迹遍布世界三大洋,是法国海军参战范围最广、航程最远的战列舰,也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列舰,代表了法国战列舰建造的最高水平。
七、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英国建造的一级战列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该舰是英国皇家海军为适应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军备会议而设计的,是典型的条约型战列舰。
总体而言,“乔治五世”但体现了临战时期的务实原则:争取时间、力求实用。尽管饱受主炮研发进度拖沓的折磨,但该级战列舰仍然是第一批服役的条约型战列舰。纵观将近5年的服役历程,“乔治五世”级几乎参加了皇家海军1940年末以来的历次重大行动,尽管使用中曾多有故障,也付出了战沉的代价,但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八、维内托级战列舰
维内托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建造的一型战列舰。该级舰又称为利托里奥级战列舰,该级舰满载排水量45000吨,采用适航性较好的长艏楼、球鼻艏、巡洋舰艉构型,装备三座三联装381毫米口径主炮(前二后一)、四座三联装152毫米副炮和十二座90毫米单管高炮。装甲为带延伸结构的的盒型装甲舱和普列赛防鱼雷系统,装甲防御和水下防御体系完全独立,在设计上前卫且符合意大利海军特点和需求,是充分体现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作战意图的主力舰。
九、纳尔逊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建造的一型战列舰,该级战列舰不再采用以往英国战列舰常用的艏楼船型,改用平甲板船型,并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着重提升装甲防护水平。纳尔逊级舰安装3座三联装16英寸主炮和12门6英寸副炮,装备两台总功率45000马力的蒸汽轮机,但因舰体过重而航速只有23节。
纳尔逊级战列舰一反过去英国战列舰不太重视防护性能的弱点,第一次将舰船防护放在了设计要求的首位,甚至为了防护(火力已经由条约限定)不惜极大地牺牲航速。纳尔逊级是条约型战列舰的开山之作,也是现代化战列舰的先驱,代表了战列舰新时代的开始,尽管性能不佳,但是纳尔逊级代表了更为先进的设计思想,它在世界战列舰史上的地位仍然是不容低估的。
十、长门级战列舰
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一级战列舰。该级舰满载排水量39000吨,装备8门410毫米主炮(另有注为16英寸、即406毫米)、18门140毫米副炮和8门127毫米高射炮,军舰航速高达26.5节,是当时战列舰中火力猛、航速快、作战效能高的战列舰。
- 上一篇:世界十大冰球俱乐部(世界几大冰球联赛)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