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突破照片(2021全球十大突破性科技)
2017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有哪些?
在2017年即将过去的时候,让我们用倒数的方式,回顾这一年中最振奋人心的Top10科学突破,一起期待新一年科学将带来的惊喜与希望。
10
冷冻电镜标志年
科技让人类看到前所未见的生命过程
冷冻电镜技术,我们能看到的微观世界从图片左侧这样,变成了右侧这样。
10月4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来自瑞士、美国和英国的三位科学家因“研发出冷冻电子显微技术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测定”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17年成为冷冻电镜技术的重要一年。
图像是理解问题的关键,人类理解事物主要依靠通过各种手段去“看”它们。过去,电子显微技术被认为只适合观测部分物质,因为高强度的电子束会摧毁大量表面敏感的材料,导致其图像模糊。然而冷冻电镜的出现打破了桎梏,通过冷冻手段抑制生物大分子的运动,科学家们开始看到此前从未见过的生物过程。三位科学家对冷冻电镜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诸如对模糊图像进行处理合并的算法、在高真空下通过低温使水玻璃化等一系列手段,使得冷冻电镜最终能够实现原子级别的分辨率。此后,人类终于得以一窥作为生命基础的分子机器的真实面目。
冷冻电镜的发展给生物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工具,科学家们得以深入过去无法涉足的领域,观测生物大分子、敏感电池材料等表面发生的具体过程,结构生物学等领域得以不断涌现出大量突破性成果。
新科诺奖:在这个前所未有的高清世界里,看见生命的细节
冷冻电镜牛X在哪里?5位科学家说:它彻底“消灭”了结构生物学
9
卡西尼坠毁
坦然走向死亡的老战士
9月15日,经过了漫长的旅程之后,卡西尼号终于和人类告别,永远地消失在了土星大气层中。
自1997年发射至今,卡西尼号已经在广袤的太空中流浪了20年。20年前,卡西尼借助引力弹弓,掠过了金星、太阳、地球和木星,在经过6年8个月、长达35亿千米的太空旅行后,顺利进入环绕土星转动的轨道,并将惠更斯号带到了土卫六。在这20年里,卡西尼将39万张珍贵的天文图片传给人类,为今后几十年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素材。它让人类重新认识了土星及其卫星,也使人类在行星科学、生命起源等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然而所有的开始终究都会结束。在完成了最后一次与土卫六泰坦的近距离约会后,她踏上了最后22圈环绕土星的旅程,并最终向土星大气层俯冲而去,燃烧殆尽。
如今她已安息,在遥远的土星。
地球啊,请别为我哭泣:卡西尼号焚毁前最后的22圈
一位老战士最后的冲锋:看,那是卡西尼号的一生
8
人造子宫:
早产儿救治的新希望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病因,也是无数人不懈钻研的课题。然而目前的医学水平对于早产儿的救治手段,还停留在从源头监控与针对相应器官不足采取治疗措施两个方面。然而,这些治疗手段作为出生后的补救措施,不仅不能媲美成熟器官的功能,还常常会顾此失彼,在解决需求的同时带来不小的副作用。延长胎龄成为了早产儿救治的重要砝码,人造子宫也成为科学家们探索的焦点。
4月,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胎儿外科医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体外模拟子宫的环境,成功使相当于23-24周人类胎儿大小的羔羊宝宝在母体外生存了670小时,并实现了胎儿在母体环境中一样的正常发育。
虽然从羊过渡到人类胎儿仍有不小的距离,但这项研究已经在模拟成熟器官功能、预防早产和治疗早产儿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人造子宫滋养了早产的羔羊,也将庇护人类的婴儿
7
最古老人类化石和新种大猿:
人类对祖先和近亲演化的探索
无论是对历史的追溯还是对新物种的发现,2017年,人类还在不断探寻着自己和近亲的演化本源。
6月,在摩洛哥发现了目前已知最古老智人化石。这批在杰贝尔依罗发现的化石测年结果为30万年,是目前我们已知的拥有精确定年的智人在非洲最早期演化的证据。通过对头骨化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其具有进步与原始特征共存的镶嵌现象,虽然这些古人类拥有较为现代的面部形态,颅内模的形态虽然较为原始,但与中更新世古老型人类又不完全相同。此外,化石发掘于北非这一特殊地理位置,也证明了智人在非洲大陆上演化的复杂性。
11月,人类发现了新的近亲:达巴奴里猩猩(Pongo tapanuliensis)。这个在印尼北苏门答腊省达巴奴里被发现的红毛猩猩,是自1929年以来人类首次发现的新种大猿,自此,现生人科物种增加到了8种。此前,科学家们一直把他们当中是苏门答腊猩猩(P. abelii)的一个种群,然而在大规模的研究后,人们发现达巴奴里猩猩的颅骨、牙齿、下颌和其他猩猩有显著区别,毛发更卷,胡子更长,基因也有显著差异,应该独立成种。这种濒危的物种使科学家重新思考了猩猩属的演化轨迹,并思考如何区分物种,制定保护政策,保护古老而特殊的生物类群。
我们又发现了新的人类亲戚,但它们已经快要消失了
6
时间晶体:打破时间的限制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提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时间晶体。时间晶体的神奇之处在于,降温后它能在时间上自发地出现周期性的运动,从而打破时间平移对称性。如果我们把空间晶体和时间晶体的概念综合起来,就会得到一种特殊的物质,可以同时在四维时空中结晶,形成所谓的时间-空间晶体。在维尔切克的设想中,未来会有一天,人类可以对时空晶体进行编程,把大脑意识上传到“时空晶体”中,做成时光胶囊。即使地老天荒,即使宇宙热寂,那些美妙的情感仍旧永存。
时间晶体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很多人认为它是不可能做到的。但终于还是有人做出来了。
今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两个实验组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两篇论文,宣布基于金刚石色心和离子阱系统,在实验中验证了离散时间晶体的存在。实验的成功促使人们在各种物理模型中,研究离散时间晶体,乃至时间准晶体。
未来是否还会出现时间玻璃态?谁知道呢,我们期待大自然带来的惊喜。
法医秦明、杨永信和泳池里的尿:菠萝科学奖颁给了他们!
5
针对基因的疗法:
CRISPR-Cas9为医学带来新希望
今年,科学家不断探索着基因治疗的可能性。
7月,中国的科学家们意外地发现了通过DNA靶向编辑 CRISPR-Cas9技术治疗染色体遗传病的可能。研究团队发现,利用Y染色体敲除实验的方法,设计专门针对21号染色体的特定CRISPR靶向系统,可以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实现多余21号染色体的精确敲除。这项研究首次为唐氏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希望。
我的小鼠怎么“变性”了?!一场意外,竟给唐氏患儿带来希望
11月,来自德国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篇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单基因遗传病的文章。文章中涉及的病例是一位罹患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JEB)的男孩,由于LAMB3基因的突变,患者的皮肤会经历频发性的破损、感染以及糜烂,导致患者处于长期的疼痛之中。研究者们通过逆转录病毒结合CRISPR-Cas9技术将完好的LAMB3基因成功地导入患者皮肤细胞,插入细胞的基因组中修复突变的LAMB3基因,治愈了患者。而在此前,这种罕见遗传疾病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40%的患者甚至会在青春期前死亡。
这个失去皮肤、浑身血红的“蝴蝶男孩”,竟然活下来了
在其他研究中,CRISPR-Cas9技术对遗传性心脏病、I型脊髓型肌肉萎缩症等疾病的治疗与治愈也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CRISPR-Cas9及其相关应用自从面世以来已经连续三年上榜“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这种源自细菌的基因编辑技术究竟还有多少潜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4
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
生命的了解再进一步
3月,《科学》(Science)杂志以专刊的形式介绍了世界上首例人造酵母合成项目的进展。人造酵母项目是深化生命科学研究进展、应用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一步,通过对比人造酵母与天然酵母的区别,科学家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生命的运作方式,操控生命活动。
目前为止,科学家们一共合成了酵母16对目标染色体中的6对半。这并不是个简单的数字:人工化学合成的DNA一直面临着成本高、错误多的问题,合成染色体长度的DNA极具挑战性。在酵母DNA合成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合成寡核苷酸链(即短的DNA链)再拼接的方式,终于得到了全长的酵母染色体。从合成最简单的病毒、支原体开始,直到合成单细胞真核生物酵母菌,科学家们逐步攻克了基因大小与基因复杂程度上的障碍,为后续合成更加复杂的生命提供了可能。
3
量子技术爆发:
通信和计算领域的高速发展
量子技术经过实验室中的漫长发展,在今年迎来了爆发期。
1月,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正式交付开展科学实验。“墨子号”不仅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圆满实现了全部三大既定科学目标。量子密钥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墨子号”的成功,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开展空间尺度量子通信网络研究、空间量子物理学和量子引力实验检验等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同时,也为中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和空间尺度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前沿研究奠定了科学与技术基础。
5月,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IBM于同月发布了17量子比特位的处理器,又在11月宣布了20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问世,并构建了5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原理样机,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量子科学的征途任重道远,科学将全力以赴,上下求索。
墨子号成功上天!关于量子通讯卫星,你需要知道这5件事
2
AI技术节节开花:
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3月,人工智能Libratus在宾夕法尼亚州挑战美国顶尖德州扑克游戏玩家,在12万手比赛后,Libratus完胜全部4个对手。Libratus使用的“强化学习”方式能让计算机生成更具创造性的策略,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作出更好的决策。
5月,强化版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在中国乌镇3:0战胜世界第一棋手柯洁,并与八段棋手协同作战在组队战中全胜5位顶尖九段棋手。
10月,横空出世的AlphaGo Zero仅通过40天的学习就战胜了自己的双胞胎兄弟AlphaGo Master。AlphaGo Zero采用无监督学习,从零开始,不需要任何人类的经验,并通过强化学习发现了新的围棋定式。AlphaGo Zero还优化了核心算法,将策略网络和值网络结合,并引入深度残差网络,用更少的算力得到了更好的结果。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除了扑克和围棋,人工智能将会更加深入我们的生活,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变化和挑战。
碾压全网的神秘“Master”,原来就是AlphaGo!
柯洁对战AlphaGo,首战告负!6个问题,带你弄清这只“狗”
还记得那个横扫围棋界的AI“阿法狗”吗?现在,它输了……
1
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探测:
开启多信使天文学时代
8月17日,从遥远太空传来的短短一瞬的信号,沸腾了整个天文界;10月16日,全球数十家天文机构同时宣布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消息:人类第一次探测到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这个信号,让世界各地的望远镜指向了同一个方向,也让全球天文学家空前联手。
与黑洞不同,双中子星的并合不但会产生引力波,而且还会抛射物质并产生各种电磁信号,让我们能够“看”到。此前,科学家虽然曾4测探测到引力波,但由于黑洞的并合不会有任何电磁波辐射,人类只能“听”到。而双子星并合事件,则意味着人类首次同时“看到”并“听到”来自宇宙的信号,是一场宇宙展现在人类面前的视听盛宴。
双子星并合引力波的成功探测,开启了多信使天文学的时代,在天文学以及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的意义可以与第一次探测到引力波相提并论。在未来,随着对双中子星并合现象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将翻开新的一页。
历届奥运会十大突破
历届奥运会十大突破
:最感动的奥运瞬间
最心酸的瞬间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最坚强的瞬间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最感慨的瞬间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 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员收礼物收到手软。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最欣慰的瞬间
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合许索维蒂纳,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许索维蒂纳终于松了口气,她表示:“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
最留恋的瞬间
2004年,举重选手努尔詹·塔伊兰以总210.0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金牌,成为首名赢得奥运金牌的土耳其女运动员。她说:“这是土耳其妇女在奥运比赛中的第一个巨大胜利。我决心将这一胜利献给土耳其民族。”四年后的北京,她抓举开把的重量是84公斤,可惜三次试举均告失利,最终比赛无成绩。失利后,塔伊兰在下场前特意吻了一下杠铃,令人动容。她虽然失败了,但她对举重项目的热爱却在这一吻中完全倾注了,这是不舍,是留恋,是遗憾。
最真挚的瞬间
日前,三名外国人在开幕式上救助一名晕倒的中国女孩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各大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现在经过多方努力,这三位无名英雄的姓名终于被查实,他们分别是:波兰代表队首席医务官休伯特·克日什托菲亚克、队医马尔钦·克日什托杰克和23岁的波兰皮划艇女选手贝娅塔·米科瓦伊奇克。为此,他们错过了奥运会点火仪式。但有网友留言说:“这张照片完美地诠释了本届奥运会主题曲表达的情感:我们来自同一个世界,我们是一家人。奥运会将人们连在了一起,不论种族、文化和语言。”
最委屈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在北京射击馆进行,卫冕冠军朱启南在决赛中慢热,而宾德拉决赛中发挥出色,他后来居上以700.5环的成绩夺取金牌,朱启南依靠最后一枪逆转获得银牌。这是最近三届奥运会以来,中国首次丢失这枚金牌。在颁奖仪式上,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亚军得主中国射击队员朱启南不禁失声痛哭,内心亦喜亦忧之情完全释放出来。
最深情的瞬间
马修·埃蒙斯把头深埋在妻子怀里,没有人看到这一刻他是否落泪。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
最执着的瞬间
8月18日,俄罗斯选手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夺得金牌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5.05米。这是这位跳高女王第24次改写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无疑是田径第四个比赛日最完美的“收官”。助跑、撑杆、跃身、过杆……伊辛巴耶娃翩然而起,一气呵成,5米04的前世界纪录顿时成为过眼云烟,全场呼声震天。“天空是我不断挑战的极限,我想我很快会向5米10发起冲击的。”这个距离天空最近的女人,无忧无虑地在属于她的高度自由飞翔。
最勇敢的瞬间
在男子10000米项目中,埃塞俄比亚选手内尼萨-贝克勒打破奥运会记录,以27分01秒17夺冠。但是从雅典奥运会冠军到北京奥运会冠军,贝克勒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伤痛。2005年,贝克勒在他未婚妻、年方18岁的阿莱姆陪同下进行训练,但她在开始跑步时突然倒地,贝克勒试图向别人求救,但只能把她带回镇里,她在途中停止了呼吸。贝克勒异常悲痛,想要退役,但是在2005年夏他又重新振作参加了世锦赛,并且赢得了冠军。他说:“我不能放弃,跑步是上天赐与我的礼物,是我的天赋所在,也是我的工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你做不到,但是我可以。我自己能够掌控好。”
最悲壮的瞬间
8月18日,刘翔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第一轮比赛中,因伤退出比赛,他失去了他的北京奥运会。无数关注刘翔的中国网民得知刘翔退赛的消息后,互联网上顿时沸腾了。短短一个小时,毫无思想准备的网民们从震惊、疑惑转为遗憾、理解。他们在为刘翔因伤退场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努力与伤病作斗争、坚持到最后一刻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支持。在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孙海平泪洒现场,让关心和支持这对师徒俩的网民们心酸不已。“刘翔挺住!国人不哭!”“刘翔,好好养伤!”“刘翔,依然是英雄!”这是中国人的心声。他曾经给国人带来了无数的感动,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再一次站上跑道,依然给中国人带来感动。
最温馨的瞬间
冼东妹赢了,以微弱优势战胜朝鲜选手,实现了自己在奥运会柔道52公斤级比赛中的卫冕。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冠军妈妈”,同时也是世界女子小级柔道界第一位在奥运会上实现卫冕的选手。夺冠后,冼冬妹挥舞着双手,任眼泪在空中挥洒飞。成功卫冕的东妹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成就多么伟大,而是哽咽着向女儿保证:“妈妈一年多没在身边,以后会好好补偿你”。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冼冬妹对着电视镜头说:“女儿,妈妈一年多不在身边,你还好吗?你想妈妈吗?”场面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最震撼的瞬间
8月20日,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没能获得奖牌,也没能跻身前十名,但是所有人都对她表示钦佩。在比赛中,一共有25名运动员参加,除了一名智利选手没能完成比赛之外,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俄罗斯选手拉里莎-伊利琴科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之多,让很多健全的运动员以及现场观众惊叹不已。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假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最感人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1/32决赛在击剑馆进行,加拿大选手栾菊杰13比9战胜突尼斯选手伊娜·布贝克里,取得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首场胜利。赛后,栾菊杰在场上高举起“祖国好”的布幅,向现场观众表达心迹。50岁的栾菊杰是北京奥运会参加击剑比赛的所有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更为特殊的是,栾菊杰是中国首枚奥运会击剑金牌获得者,1984年获得了洛杉矶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冠军。在她之后,中国击剑24年再没有人登上最高领奖台。退役20年后,已到半百之龄的栾菊杰复出了,虽然没能像24年前的洛杉矶一样所向披靡,半百老将复出挥剑征战奥运精神足以让世人敬佩,虽然24年后的体力已不足以支撑她在奥运赛场上披荆斩棘,然而,就像她说的,“能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是我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我今后不会再有什么遗憾”。
最激动的瞬间
12日上午,当小将邹凯结束单杠比赛稳稳落地,国家体育馆瞬间成为欢乐的海洋,中国男子体操队六名队员紧紧拥抱在一起,提前庆祝这一枚已经等待了四年之久的男团金牌。经历过“雅典之痛”的杨威、李小鹏、黄旭在赛后第一时间相拥而泣。忆起四年前的惨痛经历,杨威十分感慨,更令他忍不住流下激动的“男儿泪”。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也向世人骄傲的宣布“王者回来”,体操队的几个帅小伙子哭成一片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百感交集的瞬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女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中,杜丽终于完美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最终她以690.3环、破奥运会纪录的总成绩勇夺金牌。北京奥运会,杜丽两次出战,两次落泪。短短五天,她尝尽了人间的痛苦与快乐,悲凉与温暖。在重压下憾失首金的杜丽,当天首枪失利的情况下,顶住压力,用一块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领奖台上的她,百感交集笑中有泪,场面感人至深。
最想哭瞬间
“今天的这枚金牌,我想献给祖国和人民,同时献给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在夺得北京奥运会女举75公斤级金牌后,曹磊红着眼眶哽咽着说。昨天下午,曹磊在女子75公斤级比赛中以总成绩282公斤夺取冠军,这个成绩也刷新了奥运会纪录;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本次奥运会获得的第23枚金牌,同时填补了中国女举在奥运 会各个级别冠军的最后空白。而此刻,离乡背井十余年的曹磊,只能用奥运金牌告慰去世不久的母亲。为了这枚奥运金牌,母亲的噩耗,曹磊的爸爸整整瞒了两个月。夺冠后曹磊哭了,这是长时间以来压抑的悲痛,也是对不久前去世的母亲的怀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她终于站上了世界最高荣誉殿堂,把这一块最宝贵的奥运金牌献给了已逝的母亲。
最动容瞬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东道国最后一个出场是历届奥运会的惯例,8月8日的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使得全场观众欢声雷动,人们惊奇地发现,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入鸟巢的并不是传说中的姚明一人,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中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可谓历尽艰辛,年初的雪灾、五月的地震,中国在大自然的磨砺中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奥运梦。小林浩的出现并不是牵强附会,他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姚明与林浩,虽然身高相差巨大,但是他们的精神同样伟大,一位是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运动员楷模、一位是代表着中国人顽强团结、生生不息精神的小英雄,他们正是中国人最好的代表。他们的同时出场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具风度瞬间
在8月18日进行的男子体操吊环决赛中,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中国选手陈一冰,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裁判和现场观众,16.600的高分足以让陈一冰提前庆祝胜利。但是他在赛场上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我们看到了金牌意外的可贵。 就在观众用排山倒海般地喝彩声为“吊环王”祝贺的时候,陈一冰却颇有大将风度的将手指放在嘴前,示意观众安静下来,因为后面还有一位选手即将登场比赛。此时的陈一冰,没有因激动而忘记运动员的职业素养,他的心里想着对手,这也许就是一位冠军的大度与坦然,陈一冰在尊重对手的同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荣誉有归属,运动无国界。在奥林匹克旗帜下,只有“我和你”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才能增进友谊、促进和谐,才能展现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因此,陈一冰的“涅氏风度”比金牌更有魅力,更值得每一个人学习。陈一冰好样的,你不仅是我们看到了金牌,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运动员的风度,看到了闪光的奥运精神。
全球十大突破人类极限的运动员都有哪些?
刘翔是110米栏唯一大满贯得主,实现了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纪录的三冠王。作为黄种人,刘翔在黑人占据优势的直线跑道爆发项目上能取得如此全面的成就难得可贵。虽然刘翔12秒88的世界纪录先后被打破,但影响力仍在,12秒91的奥运纪录和13秒12的青年世界纪录保持至今,牢不可破。
埃鲁德·基普乔格,马拉松。肯尼亚马拉松运动员,自从十九岁在2003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获得五千米的金牌之后,就成为了国际田坛一颗耀眼的明星。鲍威尔跳远,美国男子跳远运动员,个人最好成绩8米98,鲍威尔成为了1900年以来保持世界纪录超过20年的第四人。1991年,鲍威尔被国际田联评为世界最佳田径运动员。
菲尔普斯游泳。菲尔普斯金牌记录,个人单项就11冠,是游泳运动当之无愧的王者。在北京奥运会上,狂揽8金成为单届奥运会拿金牌最多之人。高敏跳水。七年不败,但看其巅峰期的统治力,中国跳水选手高敏堪称无敌。第五名,索托马约尔跳高。古巴跳高知名运动员,被誉为世界跳高之王。泽莱兹尼,标枪。泽莱兹尼尼是一位来自捷克的伟大标枪运动员,他是田径历史上无可挑剔的标枪之王。
布勃卡撑杆跳。布勃卡是男子撑杆跳古今第一人,统治力比辛巴耶娃强一个档次,35次打破世界纪录,28次突破六米,连续六届世锦赛夺得金牌,是世界史上打破世界纪录最多的运动员。博尔特短跑。博尔特是世界短跑史上首屈一指的天才飞人,一百米二百米天赋实力绝对无敌。这位来自牙买加的飞人打破了我们以往对速度的定义,豪夺奥运会8金战绩,以大赛13金荣登田径单项历史第一,并拥有震古烁今的9秒58、19秒19的世界纪录。杰西欧文斯,田径之王。欧文斯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人物,以出众一流的短跳天赋和抗拒不公平时代的毅力折服世人。
- 上一篇:开局柯南世界十大的简单介绍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