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速滑馆(世界最大速滑馆)
亚洲最大的速滑馆在哪里?
北京国家速滑馆,又叫“冰丝带”为亚洲最大的速滑馆。
国家速滑馆不只颜值高,其设计也融合各种高科技和人性化元素,着力提升运动员的参赛体验和观众的观赛体验。国家速滑馆采用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冰面。与此同时,国家速滑馆还是全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冰面,也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场馆。
这一技术的使用不仅是对“绿色办奥”的实践,也为运动员提供了“最快的冰”。国家速滑馆公司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场馆能为运动员创造的两方面比赛条件:一是更小的空气阻力,但由于北京属于低海拔地区,空气密度相对较大,因此团队将关注重点放在冰上,提供最佳的比赛用冰,将冰面温度做到高度均衡,把平整度做到最好。目前,国家速滑馆冰面的温差可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
国家速滑馆(National Speed Skating Oval)又称为“冰丝带”,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近奥林匹克公园林萃路2号,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
“冰丝带”的设计理念来自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22条丝带就像运动员滑过的痕迹,象征速度和激情。 [17] 国家速滑馆将作为北京冬奥会大道速滑比赛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3]
2021年1月22日,国家速滑馆首次制冰顺利实施,成功制出速度滑冰赛道;同年4月7日至4月10日,国家速滑馆举办速度滑冰比赛。
2016年7月,北京冬奥组委协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作为国家速滑馆的代业主,开展了国家速滑馆建筑概念方案的国际竞赛工作。 [15]
2016年3月,国家速滑馆效果图首次亮相,从效果图上看速滑馆形似“蚕蛹”。 [6]
2017年4月,国家速滑馆设计方案亮相,它有一个晶莹美丽的昵称——“冰丝带”。 [7]
2018年6月底,国家速滑馆完成全部地下结构施工,开始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8]
2018年9月,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速滑馆一万多平米的全冰面将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第一座全年不间断、向大众提供开放服务的冰上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将建设群众雪道,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将增设大众体验入口,开展大众体验项目。 [9]
2018年9月30日,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混凝土主体结构完成。
2019年年底,国家速滑馆项目基本完成,将与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国家体育馆等共同组成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世界上第一个有400米速滑跑道的全封闭场馆是哪一个
世界上第一个有400米速滑跑道的全封闭场馆是奥林匹克椭圆馆。列治文奥林匹克椭圆速滑馆(英语:Richmond Olympic Oval;法语:Anneau olympique de Richmond),简称列治文椭圆速滑馆或列治文速滑馆(Richmond Oval),位于加拿大卑诗省列治文,是2010年冬季奥运会的速度滑冰比赛场馆以及禁药化验中心所在。
列治文奥林匹克椭圆速滑馆(英语:Richmond Olympic Oval;法语:Anneau olympique de Richmond),简称列治文椭圆速滑馆或列治文速滑馆(Richmond Oval),位于加拿大卑诗省列治文,是2010年冬季奥运会的速度滑冰比赛场馆以及禁药化验中心所在。
工地被平整后,场馆于2006年11月17日动工,并于2008年12月12日正式开幕。整项工程耗资1亿7800万加元。
国家速滑馆又被称为什么?
国家速滑馆又被称为冰丝带。
国家速滑馆的设计理念来自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22条丝带就像运动员滑过的痕迹,象征速度和激情,因此也被称为冰丝带。
国家速滑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国家速滑馆的建筑特色: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国家速滑馆是世界上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该技术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制冰能效大幅提升。
赛后冰面可进行分区制冷,对每块冰单独控温,实现场馆“同时运行、不同使用”。场馆制冰系统集成设计和冰板结构设计两个关键设计方案已取得专利。
国家速滑馆建在哪里?
国家速滑馆,又称为“冰丝带”,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近奥林匹克公园林萃路2号,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摘自网络)
冬奥会场馆有哪些?
2022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12个竞赛场馆,7个非竞赛场馆,具体如下。
一、北京赛区:6个竞赛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
竞赛场馆:国家体育馆(男子冰球),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冰壶),首都体育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五棵松体育馆(女子冰球),国家速滑馆(速度滑雪),首钢滑雪大跳台(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共产生37枚金牌。
非竞赛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冬奥会开闭幕式),北京冬(残)奥村,北京颁奖广场。
二、延庆赛区:2个竞赛场馆,2个非竞赛场馆。
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包括有高山滑雪速度场地和高山滑雪技术场地)(高山滑雪),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车,钢架雪车,雪橇)。共产生21枚金牌。
非竞赛场馆:延庆冬(残)奥村,延庆颁奖广场。
三、张家口赛区:4个竞赛场馆,2个非竞赛场馆。
竞赛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跳台滑雪、北欧两项)、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越野滑雪、北欧两项)、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冬季两项)、云顶滑雪公园(包括平行大回转和障碍追逐场地、U形场地和坡面障碍场地、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场地)(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共产生51枚金牌。
非竞赛场馆:张家口冬(残)奥村,张家口颁奖广场。
国家速滑馆又名叫什么?
国家速滑馆如下:
国家速滑馆,又被称作“冰丝带”,因场馆由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环绕而得名。从2017年开始施工建设,到今日正式完工,“冰丝带”的建造无论是从建造技术、还是建设速度,都体现了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最高水平。
冰丝带”,是本届赛事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
场馆特点:
国家速滑馆所采用的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设计,让场馆南北长跨达到约200米,东西短跨约130米,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的建筑,在建设时能极大地节约材料,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
建造完工后,国家速滑馆主场馆的建筑面积达到约8万平方米,整体高度33米,能容纳约12000名观众。2022年冬奥会期间,“冰丝带”将承担速度滑冰等冰上项目的比赛,总计将诞生14块金牌。
- 上一篇:世界十大球类英文(球类英文有哪些)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