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人权奖的简单介绍
anne frank是谁?
安妮·弗兰克,德国犹太少女,15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Bergen-Belsen concentration camp),她的《安妮日记》成为第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这本日记的高度文学价值一直受世人重视。美国知名剧作家梅耶·莱文( 安妮·弗兰克Meyer Levin)曾以“有着嫓美长篇小说的张力”来形容安妮的写作风格,并受到她的日记启发和感动,在日记出版后不久,便与奥图·法兰克合作把日记内容改编为舞台剧。另外,著名美国诗人约翰·贝里曼(John Berryman)也曾表示,日记描写的内容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描述了青春期的心态,而且“以细致而充满自信,简约而不失真实地描述了一个孩子转变为成人的心态。” 在日记的美国发行版中,埃莉诺·罗斯福(即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在序中写道:“在我曾阅读过的书籍中,这是其中一个对战争影响的描述最为现实和聪慧的记载之一”。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一次演说中提到说:“在众多于我们历史重要关头,站出来为人性尊严辩护的人当中,没有谁的说话比安妮法兰克更铿锵有力。”同年,一位苏联作家伊利亚·爱伦堡(Ilya Ehrenburg)也认为,“这是一本代表了六百万(犹太)人心声的书,纵使这不是甚么雄壮伟大的史诗,只是一本普通小女孩的日记。” 安妮也被认为是一个有高度写作水平的作家和人道主义者,同时也被广泛视为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以及迫害主义的一个象征。希拉里·克林顿(即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夫人,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民主党提名人) ,在她于1994年接受埃利·维瑟尔人道主义奖时的演说中,也提到安妮的日记“唤醒我们不要再作出愚蠢的岐视行为”(指当时于萨拉热窝,索马利兰和卢旺达的种族战争和屠杀)。 在获得安妮·法兰克基金颁授的人权奖后,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发表讲话, 他说在阅过安妮的日记后,“在当中获得许多鼓励”。他把自己对种族隔离的反抗喻为安妮对纳粹的反抗,并以“因为这些信条都是完全错误的,也因为古往今来,它们都在被跟安妮·法兰克相似的人挑战,所以它们是必定会失败的。” 来把两种信念连系在一起。同样地于1994年,前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在响应怎样面对当时的东欧国家,在苏联解体后的政治与社会变化时,也回答说:“安妮·法兰克留给后人的精神至今仍然存在,并且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藉此表示自己的理念。 意大利作家普利摩·利瓦伊(Primo Levi)曾经表示安妮·法兰克之所以被广泛认为代表着在二战中数以百万计受害的民众,是因为“接受安妮·法兰克的故事,比起要去接受那成千上万与她一样的受害者要来的容易。也许这样比较好吧,人们总不能活在成千上万悲惨故事的阴影下。”而奥地利作家玛莉萨·穆勒(Melissa Müller) 在她的撰写的安妮法兰克传记的后记中,也提到相似的想法,并且试图消除公众对“安妮·法兰克代表着六百万纳粹集中营受难者”的误解。她写道:“安妮的生命 与死亡都是她的命运,而那六百万受害者也有着自己的命运。所以她不能代表那六百万被纳粹夺去的性命,他们也有着自己与别不同的命运……但她的命运,依然使 我们明白大屠杀对犹太人的影响是如此的广,如此的深远。” 安妮的父亲,奥图·法兰克在余生都致力于维护安妮留下的一切。他曾表示“这样给我的感觉很奇怪。通常在正常的家庭关系里,都是子女承受着父母知名所 带来荣誉和负担,而我却恰好相反。”而他也重提了出版商认为日记何以如此畅销的意见。“他们说,日记触及的日常生活细节是如此的广泛,致使几乎每个读者都 能在日记中找到触动自己的共鸣。”著名的“纳粹猎人”西蒙·维森塔尔认为,安妮的日记大大提高了公众,对那些在纽伦堡审判中已被确认的屠杀罪行的注意和认识,因为“人们都认识这个女孩。人们都知道大屠杀对她的影响,这也是在我的家庭,在你的家庭也发生着的事,所以人们都能明白这个罪行的影响。” 于1999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出版了一册题为《TIME 100: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TIME 100:Heroes Icons of the 20th century)的特别期刊,安妮·法兰克获选为其中之一。编者罗杰·罗森布拉特(Roger Rosenblatt) 对她的贡献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安妮的日记燃起了所有人对她的热情,她使人们认识到大屠杀、反犹太主义,也使人们认识到她的童真、善良仁慈,更成为现代世 界的精神象征-不论是在受着各式各样影响的个人精神道德,还是在坚定人类对生存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上。” 他同时表示,当人们敬重安妮的勇气与实事求事的态度时,同时她对自身的分析能力与写作能力亦使人钦佩,“她的声誉所以能长存不朽,主要是因为她具有高度文 学水平。不论甚么年龄来看,她都是一个水平极高的作家,能在当时残酷的现实环境下写出了如此优秀的作品。” 负面评价和诉讼 日记自20世纪50年代起受到公众关注后,开始出现不断的批评与质疑,也有著作申述这些批评,最早期的著作来自瑞典及挪威。在这些负面评价中,曾经有人质疑日记的作者不是安妮·法兰克,而是剧作家梅耶·莱文。 于1958年,当安妮的日记改编的舞台剧在维也纳上映时,在席的西蒙·维森塔尔受到一班抗议者的滋扰。那些抗议者质疑安妮·法兰克是否实际上不存 在,并挑衅维森塔尔要求他找出当年逮捕安妮的军官以兹证明。后来于1963年维森塔尔找到了当时的盖世太保Karl Silberbauer,在与他的会谈中, Silberbauer对当时的罪行直认不讳,并在一张被他逮捕的人的相片中认出了安妮·法兰克。他并供认了整个逮捕过程,也记得在过程中曾翻倒了一个载 满纸张的公文包。这些证词后来全被其它目击证人,包括奥图·法兰克予以证实。这次事件也平息了对安妮·法兰克是否存在的质疑。 除此以外,有批评者提出了对作者新的质疑。批评者认为,安妮的日记实际是亲犹太组织的宣传品,而奥图·法兰克亦被指为骗子。于1959年,奥图·法兰克于德国吕贝克对一名曾为希特拉青年团成 员的教师Lothar Stielau兴讼,控告该名教师在校报上诋毁日记为赝品,后来同时控告了在吕贝克一份报纸登信支持Stielau的Heinrich Buddegerg。开庭审讯后,法庭分析了日记的手稿,在1960年确认了日记笔迹与已知的安妮·法兰克笔迹相同,并确定日记为真品。法庭判决后, Stielau撤回本来的言论,而奥图·法兰克也没有继续追究。 1976年,奥图·法兰克控告法兰克福的Heinz Roth,指他印发诋毁日记为赝品的小册子,法庭其后判决Heinz Roth被罚款500,000马克及监禁6个月。Roth其后提出了上诉,但他于1978年去世,而在翌年上诉也被驳回。 同年,奥图·法兰克也对Ernst Römer提出了诉讼,指他印发一本名为《畅销书安妮日记的谎言(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Bestseller, A Lie)》的小册子。此案在法庭审讯时,一个名为Edgar Geiss的人在庭上派发此本小册子,结果他也被起诉。法庭其后判决Römer被罚款1,500马克,而Geiss则被判监禁6个月。在上诉后刑期虽然获得减少,但此次案件却因为奥图·法兰克后来对刑期的再度上诉,超逾了当地有关诽谤的法律条例范围而结束。 在奥图·法兰克于1980年死后,安妮的日记包括书信与分散的页纸,按他的遗愿被转交予荷兰国家战争文件研究所,研究所后来在1986年委托荷兰司法部对日记进行司法科学鉴定。司法部分析了日记的笔迹并与过往案例作对比,证实笔迹脗合,而日记上的纸张,浆糊与墨迹亦被确认为与日记撰写年代脗合,最后安妮的日记正式被荷兰司法部确认为真迹。后来荷兰国家战争文件研究所综合研究结果与原稿及其它资料,出版了所谓的“评论性版”。于1990年3月23日,德国汉堡地方法庭对此版的日记进行了确认。 1991年,两位大屠杀否定派学者罗伯特·弗里森(Robert Faurisson) 与 Siegfried Verbeke出版了一本名为《安妮的日记:另一面接触(The Diary of Anne Frank: A Critical Approach)》的著作。这本着作宣称日记由奥图·法兰克撰写,并提出日记内容有不少矛盾,质疑躲藏在隐密之家的可能性,以及文章风格及文笔与同年龄 的青少年有别等问题。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安妮·法兰克之家与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安妮·法兰克基金,在1993年12月就上述著作动用民事法,禁止该书在荷兰的进一步印发。于1998年12月9日,阿姆斯特丹地方法庭按原告要求,禁止任何否定日记及其内容真实性的印刷品出版,违者将被罚款25,000荷兰盾(约11350欧元)。
萨哈洛夫人权奖是怎样一个奖?谁知道?
萨哈罗夫奖是由欧洲议会于1988年设立的一个人权奖项,这个奖项是以原苏联核物理学家,同时是著名的人权活动家,曾获得197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安德烈·萨哈罗夫的名字来命名的,用来评选和表彰在欧洲议会看来,对维护人权有显著贡献的个人和组织。
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奖金额为5万欧元。
2008年10月,欧洲议会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将2008年萨哈罗夫奖颁发给中国异议人士胡嘉(又名胡佳),引起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
电影《断背山》所获得过的奖项
2005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05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奖
2005达拉斯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视觉效果
2005纽约电影协会: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
2005旧金山影评人协会: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影片
2005东南人影评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
2005卫星奖:最杰出导演、最杰出电影制作、最杰出原创歌曲、最杰出剧本
2005达拉斯、拉斯维加斯、尤他、佛罗里达、圣路易斯等影评人协会奖
2005美国国际记者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音乐
2005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2005美国电影学会(AFI)年度十大佳片榜首
2005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2005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2005美国国家评论协会评论奖:最佳导演
11届美国影评人选择奖(Critics''Choice Awards):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
2006美国制片人工会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ENNIS和JACK当选2005年度最佳银幕情侣第一名:最催人泪下的一对儿
58届美国导演工会奖(DGA):剧情长片类最佳导演
2006美国演员工会奖四项提名:最佳演出集体、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
58届美国编剧工会奖(WGA):最佳改编剧本
63届美国金球奖七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歌曲、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辑。获四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歌曲
英国电影学院奖九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音乐、最佳摄影、最佳剪辑。(2月19日颁奖)
78届美国奥斯奖八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音乐、最佳摄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3月5日颁奖)
26届英国影评人协会奖(LCCFA):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17届棕榈泉国际电影节沙漠棕榈成就奖:Jake Gyllenhaal
2月13日,李安和Jake Gyllenhaal分别被第五届“人权运动纽约集会”授予人权奖,以表彰他们对同性恋群体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2月19日,英国影艺学院(BAFTA)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奖
- 上一篇:世界十大电路工厂排名(世界十大电路工厂排名)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