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俄罗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为何被称为“史上最惨烈的事故”?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所以会成为“史上最惨烈事故”是因为此次事故使数不尽的人直接或间接死亡,诸多胎儿变得畸形。另外,此次事故还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且波及非常广。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时间是1986年,发生地点是当时还处在苏联管辖范围内的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城。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当时苏联最具规模的一座核电站,总共拥有四台机组。而在1986年的4月,核电站工作人员在对第四机组进行停机检查期间多次未按规定操作,从而导致反应堆能量逐渐增加。等到了这月的26日凌晨,不断增加的反应堆能量终于突破安全值,开始溶化燃烧,继而引发爆炸。随着爆炸的发生,核电站很快便起火,同时放射性物质也开始疯狂泄漏。
事故发生之后,消防队与救护队很快便赶到现场展开救援。但是由于一开始低估了此次事故所造成的危害,所以消防员与救护员在野外时并未做过多防护。据悉,当时共有三十一人当场死亡,其中消防员与救护员占了大半。而当意识到该事故的巨大危害之后,核电站的其余三台机组也全部停止运转,普里皮亚季城的居民开始撤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三十公里全部被划为危险区。
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非只是一时的,而是持续性的。曾有专家分析说,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可能会持续百年之久。除了当场死亡的那三十一人之外,还有数不清的人因为核泄漏所带来的核辐射而重病缠身。此外,这场核泄漏事故还导致了诸多畸形胎儿的出生。那些外泄的辐射尘不仅影响到了苏联西部,同时也波及到了东欧与北欧,土地、水源都被严重污染。由此可见,此次事故确实是非常严重且惨烈的。
苏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的背景是什么?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共有4台机组。\x0d\x0a1986年4月25日夜里,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人员接到来自莫斯科的指示,要求当晚做一项涡轮运转试验。26日凌晨1时23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后,第4号核反应堆情况失控。一道红光突然从核电站上空闪过,紧接着,传来了一声沉闷的爆炸轰响。随着爆炸声,一条30多米高的火柱掀开了核电站第4号机组的反应堆外壳,直冲云天,把漆黑的天空染得通红。爆炸将1000吨的屋顶都炸飞了。2000℃的高温火球迅速烧毁了机房,粗大的钢架也被融化,滚滚的浓烟裹着带有高度放射性物质的水蒸气和尘埃腾空而起,四处蔓延,迅速覆盖了大地,遮住了天空。相当于广岛和长崎两枚原子弹辐射量100倍的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爆发了。\x0d\x0a26日凌晨,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1、2、3号机组暂停运转,电站周围30公里宣布为危险区,撤走居民。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遭辐射受伤204人。\x0d\x0a5月8日,反应堆停止燃烧,温度仍达300℃;当地辐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15毫伦琴,基辅市为0.2毫伦琴,而正常值允许量是0.01毫伦琴。瑞典检测到放射性尘埃,超过正常数的100倍。西方各国赶忙从基辅地区撤出各自的侨民和游客,拒绝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食品。\x0d\x0a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7000多人死亡于本事故的核污染。\x0d\x0a核电站泄漏事故,导致约几十平方千米范围的地面生物全部灭绝,同时出现“鼠大如猪”的景象,狐狸,兔子,野猪,就连河中的游鱼,辐射而畸变,怪得不可名状。\x0d\x0a灾后两年之中,26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当成“棺材”埋葬起来。清洗了2100万平方米“脏土”,为核电站职工另建了斯拉乌捷奇新城,为撤离的居民另建2.1万幢住宅。这一切,包括发电减少的损失,共达80亿卢布(约合120亿美元)。乌克兰政府已作出永远关闭该电站的决定。\x0d\x0a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型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1986年到1990年,该地区贫血病人增加了114%,肠胃不适的人已增加了3.5倍。儿童得喉炎,支气管炎和其他肺部和呼吸道疾病的增加了4倍。青少年被列为“身体很不好”的人数至少比1986年增加了5倍。\x0d\x0a一度生气勃勃的有45000人口的城市,曾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上的许多工作人员的家。在核泄漏事故发生后,该城居民被疏散,已成为一个荒凉的地方。在切尔诺贝利,有一座博物馆为后人讲述了这段历史。个人英雄主义也许在这里被错误地应用了,但至少人们记住了它。遭受厄运的4号反应堆被掩埋在一个巨大的混凝土棺材里。但切尔诺贝利这只猛兽并没有死亡。混凝土坟墓每40年就需要重建一次。\x0d\x0a至今,乌克兰很大的一片区域仍因污染太重而不宜居住,而且要过好多年后才能安全耕种。
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核爆,对我们影响究竟有多大?
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发生在1986年,至今该地仍是一座鬼城,没有任何人生活在这座城市,因为该地的核辐射含量远远超标。切尔诺贝利事故更是首例被评为七级的特大事故,这直接导致了一座城市被废弃,即便是过了30多将近40年的时间,这座城市的辐射含量仍旧超标。
一、一座城市的废弃
发生在普里皮亚季城的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健康方面,更是经济方面的。这次事故发生在晚上的凌晨一点,所以没有人有准备,核反应堆的爆炸使得核电站迅速变成人间炼狱,只要是人体表面直接接触了核电站内的任何物体,都将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31人因此失去生命。最开始官方的解释非常的云淡风轻,而且没有任何负责人表明原因究竟是什么,但是直到核辐射的问题涉及到了人类安全健康之后,大家才慢慢开始撤离了城市内的人,而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切尔诺贝利的事故,这座城市直接被废弃,至今都是无人区。
二、影响了周边城市
爆炸的声音让很多熟睡中的人们突然惊醒,据资料表明有320万人受到了超量辐射。超量的定义可能并不清晰,但是当时的核辐射含量比标准高出了几十倍。微量的核辐射只需要人们穿上防护服,但是如果是超量甚至是超出几十倍的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甚至是可以渗透入防护服的,更别说在爆炸的时候,人们都在熟睡中,是没有办法做出任何防护的。
切尔诺贝利的核爆事故影响不仅仅是在普里皮亚季城,而且对周边的城市意大利、瑞士等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它已经融入空气,跟随风飘散到了四周的城市,当时周边城市的奶牛以及能畜牧业等等都受到了影响。更是有专家表明,想要消除事故带来的影响可能需要800年,但是在事故中心的话,可能就需要几百万年。再者而言有专门的报告表明全球共有20亿人,受到了事故影响。
三、最危险的无人区
切尔诺贝利如今就是一座无人区,早期还将此地旅游景点开放给大家,但是现在已然变成了无人区,而且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无人区。即便是穿着防护服去到这个地方也将面临致癌的风险,过量的核辐射会使得人的身体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并且在几年内发生癌变。要知道当时事故发生的时候,所释放的辐射线剂量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当年在睡梦中经历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人,有17万在事故发生的十年后死亡,就足以证明当时事故发生的灾难性。
如今有很多博主抱着猎奇的心理去到切尔诺贝利,但这都是不提倡的,即便是在城市周边,也很有可能会受到辐射的影响。它对人体的伤害是悄无声息的,而且是在慢慢侵害我们的身体。
苏联核电站爆炸
苏联核电站爆炸
对于核事故,自然格外地富有一种效应。假如飞射出来的核素随着气流升腾,这情景恐怕谁看了谁都会感到搔心,难免有人会想入非非。现今世界核污染的频繁爆发,就更迫使人类对它需重新树立看待性。世界出现过的多次核事故,都是摆脱不了那些独特的尘埃与人发生了交锋。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核素很快就萦绕四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内的4号机组,那天受到人为的误操作,接连的两声爆炸,顿时就把重达1200余吨的反应堆外壳给炸开了。由于庞大的壳体失去了它的密封性,一条40多迈克尔的火柱又掀翻了那么重的壳体。火柱携带着那些不可摆脱的核素,显然随风即转。机房明显都承受不了2000多度高温的摧残,很多粗大的钢管也瞬间即被熔化。有人事后对此作过一次能量的估算,竟然称之这次核事故爆发的辐射量,要大于美国投向日本广岛原子弹的量比200倍!
既然事故已经酿成,采取应急救援理当刻不容缓。事发6分钟后,当地的消防就赶到现场。但是,投来的强烈辐射却不能让人靠近。如果要有效地去控制继续弥漫的核素外泄,消防机构就得动用直升飞机从空中对目标投掷沙袋,以此来指望能否堵住核反应堆容器的裂口。尽管当时消防队员再去作出怎样的努力,一切的化费明显都成徒劳。除了2名消防队员当场被核素射死外,其余的28位参与行动的消防队员,也都在不长的时间内陆陆续续地死去。
前苏联的这次特大核泄事故,对世界的危害是空前的。人类如果要消除它特有的那种斑谰,有科学家断言需要经过245000年时间的分解。自然,生活在接近那个灾难区域的人类,无疑要接受大于人体极限60万倍放射线的侵害。那里当年就有4。3万的人囗,引起 *** 当局重视,理属当然。
戈尔巴乔夫作为那时的国家首脑,固然不能回避这个责任。他临时组织起来的” *** 事故报告委员会”,就迫不及待地赶赴现场。为了启动应急救援机制,他调来了1000辆大巴,决定要把4。3万的市民迅速转移出去。那些被及时接出危险地带的人们,据说后来还是未能逃过死的这道关隘。他们因为接受了30小时的辐射侵蚀,血管里的血液都起了质变。很多人的体内,都隆起了肉瘤而不活。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二天后,那些弥漫在空中的微小核尘埃,就随着不定向的气流到处飞扬。这些核尘,竟然还被传播到1100公里外的瑞典。瑞典人发现了,当然引起了一片恐慌。就是连欧洲的那么多国家,也都深感不安起来。前苏联 *** 对此,不得不向全世界作了宣告。不过,苏联在它发布宣告的前与后,还末能有效地控制住反应堆裂囗的喷发。已被掀了外壳的4号核机组,喷发型的气尘仍然接受着3000度燃烧高温的支持。于是,戈尔巴乔夫只能再度下达命令,调集了大批的直升飞机,要求它们垂直地对破裂的反应堆投下6000余吨的铅砂。那么多的铅砂,终于堵住了喷发的气流。但它没能阻止炉底里195吨核料在那里的燃烧。当强大的气流再次冲破铅砂层时,面临的处境显然更加危险。因为在危险区域里的地上,结集的不规则水滩是最能引起二次爆炸的。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防止,一旦发生二次爆作,危及到的不仅仅是周边的那些地域。距核电站320公里外的——些城市,在瞬间都会被夷为平地。这种惨酷的悲剧,甚至还会导致整个欧洲都无法住人!
俄罗斯人为了顾及自己,也为了顾及人家,他们在遭受严重辐射后不久,就动员大批的矿工置身在核电站的外围开挖地道。目的,是想挺进核燃料剧烈燃烧的炉底底部。为防止岩浆进一步向下侵蚀,这些矿工大部份人都身患绝症而死。前苏联的核专家,为了制止核素的继续扩散,他们又集中研究了应对污染源的隔离方案。最终,他们确定采用石棺封闭的办法,封死了整座4号机组。暂时的污染源问题虽说已被解决,但让我们不能乐观的,却是这种石棺的最长使用寿命只有30年。那么,对掩埋在里面的这些放射体来说,待要等到它的自然分解,其实还存在着一个说不清又道不明的时间问题!
- 上一篇:世界灭亡(什么时候世界灭亡)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