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恰克图条约(恰克图条约对中俄两国的意义)

bj0012023-12-19奇闻异事0

《恰克图条约》签订的时间是什么?

雍正五年(1727年)冬《恰克图条约》,将满洲里以西的边界进行划分,满洲里便有了成为边城的基础。当时的俄罗斯,经过彼得大帝的改革,俄罗斯各方面实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就综合军事实力而言,已经超过了清军的实力。北方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俄罗斯对瑞典的劣势,并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西部战略的成功进行使得俄罗斯有了更多的精力来投入到远东战线。

出于雅克萨之后对清国实力的了解,俄罗斯采用不直接交火,而是通过拉拢蒙古部落和准格尔汗国来对抗削弱大清的实力,以谋求最大利益。

《恰克图条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恰克图条约》条约基本内容是:边界方面,中俄中段边界照《布连斯奇条约》的规定:以恰克图和鄂尔怀图山之间的第一个鄂博作为两国边界起点,东自额尔古纳河,西至沙毕纳依岭(即沙宾达巴哈)为界线,以南归中国,以北归俄国。贸易方面,俄商每三年来北京一次,人数不得超过二百人,中国不收赋税,同时允许俄商在两国交界处进行零星贸易,这是后来中俄恰克图互市的由来。宗教方面,除原住北京的东正教士一人外,准许补遣教士三人,同时接受六名俄国学生来京学习满、汉文,东正教教士在华的居住权从此得到规定。《恰克图条约》使俄国得到了领土、贸易、宗教等项利益,但对其侵略野心起到某种遏制作用,中俄中段边界遂得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安宁。

《恰克图条约》是哪年签订的?

雍正五年七月十五日中俄在布尔河畔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划定中俄在喀尔喀地区的疆界。同年九月初七,两国代表在恰克图草签有关两国政治、经济、宗教诸方面相互关系的总条约草案,即《恰克图条约》。次年五月十八日双方在此正式换文。

俄国百年前逼迫中国签订恰克图条约的背景和历史影响是什么?

“条约”一词,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唐宋期间用以指办事的条例和规约,到了近代才用以作为翻译西文,的专有名词,专指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协议。古代,不论中外,国家之间早已有签订盟约的历史,但那是个别的、短暂的、零星的;只有到了近代欧洲,以独立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国际法才形成广泛的、持久的、独立的法律体系。

《恰克图条约》是清朝政府与俄国沙皇为了解决蒙古边境的争端问题,在1727年签订的。该条约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对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进出口贸易,宗教,政治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约定,将俄国侵略中国的野心,抑制在了萌芽之中,让中俄的边境得到了较长时间的安宁。

那么,这么重要的条约,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之下签订的呢?

中俄作为邻国,边境问题已经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了,千百年来争端不断。而在清朝统治后期,中国对于沙俄的边境侵略行为一直持隐忍的态度,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割地赔款等妥协让步。而换来对方的片刻安宁,这在一定程度上更是纵容了沙皇侵略中华大地的野心。

在《恰克图条约》签订之前,中俄还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而这次是中俄双方第二次就两国的边境问题进行的条约签订。沙俄之前跟中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主要目的是:要利用该条约蚕食我中国的领土。虽然,清政府在这期间,多次与俄国沙皇就条约的条款问题进行交涉,但是,最终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俄方也依旧贪婪地对中国进行着侵略行动。

到了雍正年间,中俄的边境问题依旧没有解决,面对两国的贸易往来,清政府非常担心,如果,沙俄还持续对我国进行侵略,那么,则会对我国的边境贸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和影响。所以,清政府采用了中断中俄贸易路线的办法,对俄方进行还击,而这个办法也的确奏效了,俄方的经济贸易也因此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也正因为如此,沙俄政府决定跟中国坐下来进行谈判,而这一谈,就是半年多的时间。

之后,中俄双方终于就条约的内容达成了一致,并最终选择在恰克图完成了签约,而这一条约也因此而得名。

那么《恰克图条约》中都涉及了哪些内容呢?

在雍正六年的时候,清政府与俄方的代表在一个名为恰克图的中俄边境小镇,签订了《恰克图条约》,针对中俄两国在经济、文化、商贸等多个问题的发展方向,未来关系进行了草拟,并形成了约束双方的条约内容。

到了雍正七年五月的时候,中俄双方正式递交了交换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俄双方在《尼布楚条约》之后,又签订了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说这个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因为:它对于中方的发展非常不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边界问题:

在条约当中,将恰克图和鄂尔怀图山的第一个山坡作为起点,将中俄两国的边境线进行了重新的划分,边界线南面的地区归中国所有,俄方则占领了该分界线以北的地区。

二、贸易问题:

条约中规定,俄国的商贸团,每三年来北京一次,进行自由交易,人数规定在210人以内。而俄方在中国进行交易期间,中方是不可以征收任何税费的。此外,中国还承认俄方在华进行贸易活动的合法性。

三、文化问题:

中方允许俄方的东正教来北京进行宗教文化的传播,同时,还允许俄国人在中国学习汉语和满文。而俄方的传教士则可以在中方长期居住。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恰克图条约》的签订,让俄方对华贸易、领土占领等方面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中方的邻土则受到了俄方的侵犯。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条约内容,让俄方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再进行侵华活动,保证了中俄边境的片刻安宁,也让俄方的野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那么,《恰克图条约》是平等条约吗?

看该条约是否算是平等条约,要从条约的内容着手进行分析。该条约的签订,让俄方的宗教文化以及对华贸易的合法性,都得到了明确的认可,同时,也让俄方在两国的领土划分上占尽了便宜,可以说,这个条款签订的是对俄有利对华无利的不平等条约。

之所以说对华不利,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领土方面,条约中的分界线,将原本属于中国的恰克图和鄂尔怀图山成为了俄方的囊中之物,使得中方一下子就失去了贝加尔湖向南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次,在宗教方面,本来中方是有权不让东正传教士来华的,但是,通过这个条约的签订,中方不仅要允许至少三个传教士来北京传教,还要承担这些人在京的一切生活消费,真是太过分了。

第三,在两国的贸易上,俄国的商贸团队被允许自由出入北京,这本身就是非常不平等的一个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