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尼比鲁行星(尼比鲁行星人死了)

bj0012023-12-18奇闻异事0

被太阳系吸引过来的暗黑星球,地球是这样形成的,尼比鲁起源二

这是关于尼比鲁起源的第二篇文章,之前我们分析了尼比鲁的由来,根据《地球编年史》的理论,尼比鲁是阿努纳奇家乡行星的名称,阿努纳奇是几千年前来到地球并生活在人类中的外星人种族。

它的存在被记录在苏美尔文明使用的各种粘土片和圆柱密封件上。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回顾了是什么导致撒加利亚西琴提出的证据,认为苏美尔文明知道一个隐藏在太阳系范围之外的行星尼比鲁行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看到“尼比鲁”这个名字的由来,并解释西琴如何解释史诗般的巴比伦关于“恩努玛埃利什”的故事,并将其变成对尼比鲁与太阳系行星之间的第一次穿越的叙述。

尼比鲁和恩努玛埃利什

恩努玛埃利什是在伊拉克挖掘出来的七块石碑所记述一个巴比伦为主轴的故事,讲述了世界的创造。故事的主人公玛杜克神如何击败了怪物提亚玛特。

根据传统 历史 ,恩努玛埃利什是一个神话故事,旨在证明玛度克在巴比伦诸神中升至最高地位是有道理的。

但是,对于西琴来说,他认为恩努玛埃利什是一个详细的科学描述,并非神话,它描述了太阳系的形成,最重要的是,神秘的尼比鲁行星首次灾难性地进入了太阳系。西琴并非唯一坚持认为恩努玛埃利什讲述了一次恒星碰撞的故事。

1902年,苏美尔文明学者伦纳德·威廉·金认为故事中的神灵和怪物代表了天文物体。在他的解释中,提亚马特代表恒星或 星座 ,马尔杜克代表木星。

剑桥大学的 历史 学家和牛津大学的地质学家进行了广泛的多学科研究,并在他们的《大地的裂变》一书中进行了介绍。

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还坚持认为,恩努玛埃利什叙述了我们太阳系中的一次巨大碰撞,对地球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但是我发现无论是谁的理论之间的差异如何,中心思想都是相同的,石碑上讲述了一场星际碰撞,这并不是提升马尔杜克神的简单理由。

我们知道的最古老的恩努玛埃利什版本写在尼尼微图书馆中发现的泥板上(约在公元前650年)。

对于西琴而言,以马尔杜克神为英雄的叙述是苏美尔原始故事的最新版本,其中以阿努纳奇的阿鲁,恩利和恩基为主要英雄。

西琴坚持认为,正是阿努纳奇在数千年前将恩努玛埃利什故事碑文转交给了苏美尔人。后来,在巴比伦,故事的人物被修改为以马尔杜克神为主要英雄。

在分析故事的某些片段之前,有必要了解西琴在太阳系行星的名称与巴比伦史诗的特征之间建立的关系,因为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结论。

根据西琴对恩努玛埃利什的解释,海王星是吸引尼比鲁行星进入太阳系的行星。巴比伦史诗般的故事继续告诉我们,海王星(离太阳最远)如何吸引了太阳系的新客人,马尔杜克行星,后来将其识别为尼比鲁行星的呢?

这个新的天体来自外太空深处,根据西琴的说法,尼比鲁的大小与土星相似,当时它是一个年轻的星球,仍在散发辐射,并在旅途中造成严重破坏。

西琴解释了尼比鲁如何进入太阳系。“中转的顺序,首先是海王星,然后是天王星,表明马尔杜克(尼比鲁)不是以系统的轨道方向(逆时针)而是以相反的方向(顺时针)进入太阳系。

沿着新的道路,很快就被巨大的土星,然后是木星的巨大引力和磁力所吸引。他的路径进一步向内弯曲,朝着太阳系的中心,朝着提亚马特而来。

尽管石碑告诉我们众神已下令玛杜克将与提亚马特相撞,但碑文解释无论其怎么改变都将撞上提亚马特。

尼比鲁的到来给太阳系中的大多数行星造成了问题,当尼比鲁接近提亚马特时,引力使两个天体上的大碎片脱离,这些天体成为卫星,使情况更加混乱。

尼比鲁和提亚马特发生了两次碰撞,在第一次碰撞中,由于土星和木星行星的引力,从尼比鲁脱离的卫星保护了尼比鲁,并撞击了小行星提亚马特,将其分成两部分。

上图是西琴制作的图形,以说明导致提亚玛特星球坠毁的路线与失踪的尼比鲁星球。西琴坚持认为,由于第一次对抗,创造了一些已知的彗星。

最重要的是,尽管我们所知道的所有行星都沿相同的方向(逆时针)绕太阳旋转,但许多彗星却沿相反的方向移动。

天文学家无法告诉我们是什么力量或事件是什么造成了彗星,并将它们扔入了它们不寻常的轨道。

我们的答案是玛杜克和尼比鲁在其自身的轨道平面中向后反向扫掠,撕裂,将提亚马特的卫星摧毁成小彗星,并对其引力场产生了影响。

第一次碰撞的结果是,提亚马特的上部脱离,撞上了尼比鲁幸存的一颗卫星,并被推入了地球今天所拥有的轨道。根据这个理论,从提亚马特行星上被撞下来的部分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地球,也就是说地球就是被尼比鲁撞掉一块的提亚马特星球。

在尼比鲁完成绕太阳的第一次轨道飞行后的某个时刻,发生了第二次碰撞。这次,尼比鲁撕开了提亚马特的屁股。随着时间的流逝,提亚马特的碎片将成为我们今天所知的火星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提亚马特唯一幸存的卫星被提亚马特上部的引力所吸引,最终变成了月球。

地球和月球是由于碰撞而形成的,位于尼比鲁行星和提亚马特行星之间,马尔杜克胜利后,巴比伦的故事改变了英雄的名字,并开始称他为尼比鲁。

“尼比鲁将守护天地之间的门户,穿越上下的人,必须始终获得他的授权。尼比鲁是在天空中闪耀的星星。”摘抄自七块碑文。

对于大多数天文学家和 历史 学家而言,马尔杜克或尼比鲁是木星行星。对于其他人,则是恒星或彗星。根据西琴的说法,尼比鲁是阿努纳奇的故乡行星,阿努纳奇于一百万年前来到地球并与人类生活在一起。

天文望远镜能看到尼比鲁星球吗

天文望远镜未必看到了尼比鲁星。在2012年世界末日传言中提到一颗被名为尼比鲁(Nibiru)的行星于8月17日至9月26日之间飞临地球轨道,将与地球发生相撞或者掠过地球,但直到现在也没有证据显示这颗行星是否真实存在。位于加州的美国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天体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大卫·莫里森(David Morrison)之前认为在尼比鲁行星为飞临地球前是个对公众进行天文科普的时刻,指示我们要用理性的思维思考问题,但他也表示自己对尼比鲁行星也存在疑虑。

关于尼比鲁行星的传言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知道行星的诞生源于恒星周围环绕的气体和尘埃,而尼比鲁行星最早出现在一位名叫撒迦利亚·西琴(Zacharia Sitchen)研究人员在1976年出版的书中,西琴称自己破译了苏美尔人刻在石板上的神秘楔形文字,发现该文明在很早就意识到太阳系存在第十二颗星球,该天体的轨道周期为3600个地球年。

根据对苏美尔人传说的解读,有研究称尼比鲁行星上生活的智慧生物阿努那奇人(Anunnaki),它们大约于45万年前第一次来到地球,到达地球后不久就将当时的人类奴役,并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雌猿进行实验,很明显西琴当时并没有预测尼比鲁行星在2012年回到太阳系内部,而是提到了在公元2900年的一个时间周期。此外,也有预言称尼比鲁行星的回归时间是2003年,由于当时并没有出现任何轨道特异的天体,因此回归时间又被推迟到2012年。

2012年之所以被传言为世界末日年,另一个原因在于前哥伦布时期的玛雅文明使用一个神秘的历法,在中美洲文明中独树一帜,相关记载提到了玛雅文明历法周期与太阳纪有关,在第五个太阳纪结束之日便是2012年12月21日。结合另外一个美洲文明阿兹特克的创世说,2012年充斥着各种世界末日的传说。如果尼比鲁行星真实存在,现代的宇宙观测技术应该能够发现它。

既然尼比鲁行星的轨道周期是3600年,而现在正处于2012年后半年,由此推测尼比鲁行星现在已经运行至木星轨道附近。木星是太阳系内侧往外轨道上运行的第五颗行星,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颗耀眼的行星,事实上,我们还可以通过普通的双筒望远镜看到环木星轨道上运行的四颗大卫星,因此为什么尼比鲁行星却无法观测呢。著名的星图表根据观测记录可查询到太阳系内所有的行星、质量较大的小行星和彗星、以及矮行星等,甚至位于冥王星轨道之外的矮行星也可以标注,但至今也没有发现尼比鲁行星的位置信息。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数颗海王星外天体,远离太阳系主要行星轨道,其公转周期也相应较大,但尚未找到与尼比鲁行星特征相符的天体。有评论认为天文学家都可以发现远至25光年的行星世界,却不能在太阳系后院探测到大型行星存在,对此天文学家称出于太阳系外外侧轨道运行的海王星外天体可以被观测到,只是尼比鲁行星并不存在。

根据尼比鲁行星3600年的轨道周期,可以通过开普勒第三定律计算出其轨道半长轴为235个天文单位,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圆,更像一个扁平的椭圆轨道,轨道速度为每秒42.1公里,科学家认为这种高偏心轨道是极为不稳定的。巧合的是,这个速度代表了在远离太阳一个天文单位的距离之外的逃逸速度,由于尼比鲁行星轨道速度接近太阳系外侧轨道的逃逸速度,来自其大型天体轻微的引力扰动就可能破坏尼比鲁行星的轨道,最后将其弹离太阳系。

给大家科普一下尼比鲁星是什么星球?

尼比鲁星是一个只存在于一些未经证实的假说和阴谋论中的星球。在这些假说和阴谋论中,尼比鲁星通常被描绘为一个类似行星的天体,其轨道在太阳系外围绕着太阳公转,其轨道周期非常长,一般被认为是3,600年。

这个概念最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新巴比伦时代的神话传说,尼比鲁星则被描绘为一种神话中的行星。之后,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一些科幻小说和一些阴谋论者把尼比鲁星和外星人、地球末日和灾难相联系,并声称尼比鲁星有可能对地球造成威胁。

然而,尼比鲁星目前没有被任何天文学家或宇航员观测到或发现,也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其存在。它仅仅存在于一些未经科学验证的虚构故事和阴谋论之中,因此我们不能据此推断或论述它的科学特征或它是否存在。

尼比鲁星球(Nibiru)—神的星球

尼比鲁星球在考古学家撒迦利亚西琴的书中是人类发现的第12颗行星。星球上面有人类称为的神—阿努纳奇人存在。传说他们是因为挖金才来到地球。

因为他们需要黄金,所以派有很多阿努纳奇人来地球从事挖金工作,但日复一日挖金很辛苦很单调,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基因和地球上的猿类结合成人,让人类继续从事挖金工作。由于人类在地球上没有天敌,因而男女结合不断繁衍下来。

不仅是和猿类基因,阿努纳奇人还用基因和其他动物结合,因而可以看到历史上有半兽人的出现,比如狮身人面像,狼头人身,猪头人身等的混合物种。

后来阿努纳奇人取得黄金离开了地球,黄金可以解决他们星球的大气问题,剩下一部分阿努纳奇人不愿意离开地球,于是在地球上生存,和人类结合。

因而有了苏美尔文明的开端。

传说尼比鲁星球每3600百年进入一次太阳系,2003年尼比鲁会和地球碰撞的传说不攻自破。也因此在尼比鲁进入太阳系的时候,阿努纳奇人离开地球。

传说也有可能是现实。

历史总是有很多拨不开的迷雾。世界还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尼比鲁星真实存在吗

尼比鲁星真实存在,美国宇航局确认在太阳系周围存在有一颗轨道异常的行星,并将其称为X行星,也就是尼比鲁星。而根据《华盛顿邮报》在1983年对这颗行星的报道显示,这颗行星由当时的红外天文卫星上的轨道望远镜在观察猎户座时所发现,其大小介于木星和地球之间,并且它很有可能会成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什么是尼比鲁

Nibiru(尼比鲁),是出现在苏美尔神话中的神,在苏美尔语里是“渡船”之意,在天文界指一颗不存在的假想行星。有报道称NASA在1982年发现了这个星球,不过随后NASA又向外界发送消息澄清之前的发现只不过是一个错误的发现。

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Zecharia Sitchin(撒迦利亚·西琴)发掘了6000年前的苏美尔文明遗迹,并发现了一张雕刻在石板上的星图,上面标有十二个天体,除了古代人类就能观测到日、月、水、金、火、木、土以及地球本身之外。

还有古代人类不可能发现的天王星,海王星的存在,还剩下的一颗则是连现代人类都没能发现的星球,因此他就提出了“太阳系内还有一颗没有被发现的大型行星”这一假说。

扩展资料:

相关研究

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称,乍看起来,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非常不适宜行星生成的地方。在这里,恒星密度非常高,频繁的超新星爆发产生巨大的冲击波,而来自超大质量黑洞的强大引力则造成周遭时空的剧烈扭曲。然而,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中,行星仍然可以形成。

以上天文学家发现在银河系的中心位置存在一团由氢气和氦气构成的云团,这一云团从银心部位伸展出来。他们认为这一云团实际上是一个正在形成行星的尘埃盘,正围绕着一颗被遮蔽的恒星旋转。

这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鲁斯·穆理-克莱(Ruth Murray-Clay)表示:“这颗不幸的恒星正被拖拽着飞向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现在它性命堪忧,而即便这颗恒星躲过厄运,它的行星盘可能也没有这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