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木星恐怖照片(太空回来女人为什么不能生育)
木星恐怖照片 诡异“天眼”时刻监视着地球(其实是大红斑)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是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一个行星,木星有一个标志性的大红斑,好像一只诡异的“天眼”一般。木星恐怖照片很吓人,那只“眼睛”好似在一直监视着地球,令人害怕不已。实际上,那只“眼睛”是木星特有的大红斑。
木星上诡异的“天眼”
木星在八大行星中,是一颗比大家想象的还要恐怖的兴趣,据说从地球上看木星好吓人,好似有一只凶兽的眼睛盯着你。虽然木星不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但是它的温度却比太阳的表面都还要高的多,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星球。
对于那些爱好天文的人来说,对这些奇特的星球都充满了好奇。你看过木星恐怖照片吗,那只标志性的“天眼”,给人一种十分诡异的感觉。其实,那只像眼睛一样的特殊标志,是木星特有的大红斑。简单一点说,那个大红斑就是木星上最大的风暴气旋。
这个好像眼睛一般的大红斑气旋,长约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每6个地球日逆时针旋转一周。据天文学家观测,这个大红斑至少已经有200年到350年的样子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他的颜色和形状都有了改变,却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
经过天文学家们的观测,发现这个大红斑的颜色有时淡有时浓,它甚至还能漂移运动。有科学家推测,这个大红斑可能是木星内部温度最高的部分,呈柱状的旋涡不断朝外喷射的地方。在喷出后与其它物质相结合,然后就形成了这个橘红色的大红斑。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星系,它是地球的11.25倍,它的自转十分的快速,自转一周为9个地球时。木星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广为人知的星球,因为在夜晚的时候,肉眼很容易就看到它。当太阳位置很低的时候,偶尔在白天的时候,也能够看到这颗星。
太阳系的木星很可怕,细数木星的5大可怕之处,你知道几个?
夜空中总是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破解,去 探索 ,当我们进一步了解之后,却发现了一些惊人的事实,很多次发现都震撼了世人。
在宇宙的某个角落里有一个被人类称作银河系的星系,而太阳就是这个星系中上千亿颗恒星中的其中之一。对于人类来说,太阳很大,太阳系这个恒星系统也非常的大,直径估计在2光年左右,人类什么时候能踏出去还很难说。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除了地球这个宇宙中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行星,在小行星带外侧还有一颗名叫木星的超级行星。如果说地球是天堂,那么木星就是地狱,木星真的很可怕,这种行星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诞生生命的。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细数木星的五大可怕之处。
通过卫星,现代人能够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形状,特别是台风眼从太空上来看十分壮观。这种大规模的风暴不仅出现在地球上,太阳系内的其它行星上也有类似的风暴气旋,其中最壮观的莫过于木星上的“大红斑”。
大红斑是木星上最大的风暴气旋。早在17世纪,天文学家就通过望远镜观测到了大红斑。在几个世纪里,它虽然不断改变颜色和形状,但却从未消失过。大红斑俨然成为了木星表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虽然大小不断变化,但大红斑的东西跨度至少在2万公里以上,最长时可达4万公里;而南北跨度则长期保持在1.2万到1.4万公里。地球的直径约1.28万公里,大红斑的尺寸显然比地球大得多,容纳一个地球绰绰有余。
这种级别的风暴所蕴含的能量,十分惊人,已经远超我们的想象,令人望而生畏。
地球对于人类来说很大,但放在太阳系内却非常小。整个太阳系中的物质总量,太阳就占了其中的99.8%,还有一小部分就是八大行星及其它太阳系内的小天体,它们就如同太阳周围的尘埃。
在八大行星中,地球虽是岩石行星中最大的,但小行星带外侧的4颗气态行星都比地球大,木星是其中最大的。木星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质量的2.5倍,是地球质量的318倍,相当于太阳质量的1‰。
在初中课本中,我们学到的是八大行星都在绕着太阳转,实际上这只是简化后的模型,真实的情况是它们都在绕着共同质心旋转。
由于木星的质量仅次于太阳,所以木星和太阳的共同质心落在了太阳之外,距离太阳表面4.7万公里的地方。也就是说,因为木星的存在,太阳实际上在不停地晃动。总之,就是木星的质量实在太大了,大到足够拉着太阳一起摇摆。
正是因为木星实在太庞大,所以木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着太阳系内其它天体的命运,比如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木星的存在才出现的。能够影响太阳,木星绝对是可怕的存在。
质量大,吸引力也大。在这强大的引力作用下,木星周围聚集了70多颗卫星小弟。不过它们都不敢太靠近大哥。如果一颗小天体太靠近木星,就会被木星强大的潮汐力撕碎。
在1994年7月17日,人类通过哈勃望远镜目睹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一颗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被木星撕碎,并撞向了木星,在130多个小时内释放出了约40万亿吨TNT烈性炸药爆炸时的能量。这么大的能量,如果在地球表面释放,足够改天换地了,地球上的生命都有可能永远消失。
不过这点撞击对木星来说并不算什么,没过多久撞击痕迹就消失了。木星之大,就算是一整颗地球撞过去,也难以撼动木星。
在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天上曾经出现过九个太阳,结果被后羿射下了8个。实际上,宇宙中存在两个及以上的多恒星系统才是比较普遍的,反而像太阳系这种只有一个单一恒星的恒星系统才比较少。
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就是南门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三星系统中的其中一颗恒星。北斗七星中的开阳(大熊座ζ星),双子座中的北河二(双子座阿尔法星),更是属于罕见的六星系统。对于少数存在行星的多恒星系统,你能想象行星是怎样运动的吗?
太阳的体积和质量差不多都是木星的1000倍。也正是因为体积巨大,让木星成为了夜空中亮度仅次于金星的第二亮的星星。而理论上恒星的最小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8%,也就是说,如果木星的质量再增加80多倍,那么它就能够成为一颗恒星中的红矮星。
为什么说木星可以成为太阳呢?因为木星大约90%的成分是氢,这和太阳的构成成分十分相似。而且科学家推测,木星内部的温度应该高达3万 ,这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上很多。如果质量再大一点,木星内部的压力也将会变得更大,温度也会变得更高,最终激活核聚变之火。
太阳和宇宙中的其它恒星一样,都是由原始恒星云形成的。宇宙中之所以大多数都是多恒星系统,就是因为一片恒星云中往往有好几个密度比较集中的区域,所以最后会形成好几颗恒星。
如果太阳系诞生之初,诞生木星的那片区域的质量再大一些,太阳系就不会是现在这一番光景了,木星将变成另一颗太阳。受两颗恒星的引力影响,如果那时还存在地球,那么地球的运行轨迹就不会这么平稳了,星球表面的气候也会变得忽冷忽热,太阳系中也很有可能不会存在生命了。
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所谓气态行星并不是说整个星球上完全都是气体,木星内部仍然有一个固态内核,只是这个固态内核相对于木星本身的大小而言十分小。
木星之所以叫气态行星,是因为它主要是由氢和氦元素构成,这两种元素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所以木星被叫作气态行星。
在木星上,氢并不完全处于气态,在足够深的地方,那里压力大到能够让通常状态下的氢转变成液态氢,甚至固态金属氢。
木星表面是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往下很有可能是氢和氦构成的海洋。不过在木星这样的环境中,海洋与大气并不会像地球上这样具有明显的分层,而是海天相接,根本找不到分界线。由于木星表面没有陆地,如果你不小心掉向木星,那么你将被一片混沌所吞噬。
木星不仅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而且是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自转一周耗时不到10小时。由于极快的自转速度,导致木星上大气运动剧烈,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闪电和风暴。我们从木星探测器发回的照片中看到的木星表面的那些斑纹,实际上就是木星大气激烈运动的杰作。
总之,木星上环境极其恶劣,比金星还要恶劣,宛如炼狱。
正是因为木星上存在着诸多神秘之处,美国宇航局先后于1989年和2011年,分别发射了伽利略号和朱诺号这两艘专门用于探测木星的探测器,甚至还蜻蜓点水式地对木星上层大气进行了探测,让人类对木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了解得越深,也让人类更为敬畏木星。
木星有多恐怖?能撼动太阳系内行星形成,但它的恐怖远远不止如此
看过《流浪地球》的人,都对里面木星差点吞噬地球的一幕心有余悸。现实中, 木星也是八大行星里唯一一个让人类感到恐惧的星球。
木星的质量是整个太阳系最大的,同时也是体积最大的 ,地球在它面前就是个妹妹。这么大的星球,根据万有引力计算,在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巨大的引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木星拥有全太阳系最多的卫星,它还促成了小行星带的产生。
历史 上木星曾经发生过剧烈的彗星碰撞, 这是人类 历史 上有记载的最大的一次彗星与行星撞击 。也让我们认识到了, 木星的真正作用,除了恐怖,还有对地球的保护。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人类在月球上拍摄到地球的照片进行PS,把地球换成其他七个行星,假设月球是它们的卫星。大家看到 水星 、 金星 还有 火星 的时候都会觉得有趣,因为它们都比地球小;换成 土星 也还好,并且因为土星的光环看起来还很漂亮;换成 天王星 和 海王星 也同样十分绚丽。 唯独换成木星后,人们不由得从内心深处生出恐惧。
人们一直都认为木星很恐怖,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人类有一种心理疾病叫做 巨物恐惧症 。 其实不仅是人类,很多动物看见比自己体型大的物体也会害怕 ,除非这种动物智商很低,自己有多大都不知道。这源于 生物趋利避害的本性 ,自然界中,动物会因为各种原因搏斗,可是在动物心里,不到万不得已,它们是绝对不想走打架这条路的。
因为搏斗会受伤,动物受伤会影响自己捕猎,没有足够的食物就会饿死。所以对体型比自己大的动物,天生就有恐惧感,能远离就尽量远离。人类也是从这条路上进化而来的, 因此躲避比自己大的事物是刻在人类基因里面的,越是胆小逃离,越能增加自己的存活几率。 随着人类成为了食物链顶端,不管多么巨大的生物都无法威胁人类的生存,可是这种对于巨大的害怕依然存在。
人在看见庞大的东西时, 大脑皮层会产生刺激,从而控制身体的激素,人体内的肾上腺素会突然上升 ,人会出现 心跳加速,呼吸加快 的症状。
木星恰恰又是太阳系一个巨大到夸张的行星, 它的质量是其他七个兄弟姐妹加起来的2.5倍,是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 。整个太阳系除了太阳,就属木星最大了。 如果想要把木星塞满,那么必须装进130个地球。 如此巨大,也难怪人们看到木星离自己太近时候的照片会害怕。
木星的巨大还体现在它的引力。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即使是一个质量很小的小石块来到木星的周围,都会被木星吸进去,这也是为什么科幻电影里面木星会将地球吸入的原因,因为根据万有引力的公式计算, 地球靠近木星,两者之间会产生巨大的引力 ,不借助其他力量还真逃不掉。
木星虽然是一颗 气体星球 ,但是其大气层非常厚重,常年被风暴笼罩。木星最著名的标志 大红斑 , 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刮了300多年的风暴。
地球还没有来得及到达木星的内部,就会被上面速度 高达每小时400多公里 的风暴撕碎,因为地球上所存在的风暴里,没有这个级别的。就算地球能够达到木星的内部, 其内核温度有2万多度,压力是地球大气压的上亿倍 ,地球进去可能变成一个地饼。
天文学家曾经还将大红斑与地球的大小比较,当把两者放在同一画面中后,人类的不适再度出现, 大红斑足以装下一个地球,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眼睛在凝视地球,让人有无尽的压迫感。
而且 木星的磁场也非常强大,是地球磁场的100倍 , 在其磁场下会有很多粒子做快速运动,人类的探测器在里面很有可能被攻击,失去联系。 汤加火山喷发,汤加与世界失去联系后,整个人类都陷入了恐惧,如果人类在太空中的探测器失去联系,人类面对的是未知,同样会感到更恐怖。
太阳系是在大约46亿年前,有一团星云形成的,在形成太阳的同时,行星的雏形也开始展现。 天文学家猜测, 一开始太阳系是打算形成九颗行星的,那颗没有形成的行星,很有可能就是今天小行星带的前身。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里面有上万个不规则的小行星。说是小行星,其实里面很多就是岩石块。这其中有一颗叫 谷神星 的 矮行星 , 是海王星轨道以内唯一的一颗矮行星。
矮行星的等级略低于行星,可以理解为竞选行星失败的候选者,也就是说它们离成为行星就一步之遥。柯伊伯带的矮行星是受制于离太阳太远了, 但谷神星则是受制于木星的引力。
天文学家们经过计算, 小行星带刚开始的质量是和地球相似的,可是在木星的引力下,有99.9%的质量被甩走,其中有些还被木星俘获,成为了木星的卫星。 也就是说,小行星带最初就是奔着成为一颗行星去的,可惜被木星截胡,大部分物质都被木星吸走,最后成为了这般模样, 谷神星成为了那场造星运动的遗留。
火星质量这么小,很有可能就是在形成过程中被木星抢走了物质,此外 火星曾经有水但是又失去水,也有可能和木星有关。 总之它撼动了太阳系内行星的形成,光从这一点看,它就已经很恐怖了。要是有一天,它干扰到地球头上,我们想炸都炸不毁它,因为它太大了。
但是, 木星的恐怖之处却远远不仅限如此 ,这是怎么回事?
1994年,木星上发生一件震惊地球的事情,那就是有一颗彗星撞击了木星。 地球 历史 上,上一次这样巨大的碰撞事件得追溯到6500万年前地球被一颗大陨石撞击。
彗木相撞 持续了差不多五天的时间,彗星先是被木星巨大的引力撕成了21块碎片,接着这些碎片接二连三撞向木星。据估计, 这次撞击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0亿颗原子弹、40万亿吨TNT烈性炸药。
被撞以后,木星上留下了大量的撞击坑, 每个的直径都在1万公里以上,最大的那个有大约3万公里,远超过地球的直径1.3万公里。 当时随便一块碎片撞向地球,地球就会经历比白垩纪末期还要恐怖的灭绝事件。
谢天谢地的是, 此次撞击距离地球6.3亿公里 ,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影响,但还是让人捏了一把汗。对于6500万年前灾难的恐惧再次袭来,人们都在担心下一次会不会就是地球呢?
出于对宇宙的未知,人类难免会对这件事情害怕。经历了这么大的撞击,木星跟个没事球一样, 如此强大的抵抗力 ,不禁让人感叹,大哥就是大哥,这体积和质量不是白长的。
这件事也让人们意识到, 木星的存在有其特殊的意义。
木星巨大的引力,同样也会为木星自己招致很多灾难。我们虽然觉得害怕,但是根据科学家解释,如果当时彗星飞过的是地球,很有可能就这么飞过去了,不会撞向地球, 原因在于这颗彗星其实质量并不大,直径只有1.8公里,地球的引力还不足以将其俘获。
地球 历史 上,除了白垩纪被撞,在诞生之初,地球没少挨撞。关于地球上的水是怎么来的,有一个假说就是 海洋源于彗星 。因为彗星的主要成分并不是岩石, 它是由固态的 水 、 甲烷 等构成,里面夹杂着一些岩石颗粒。
很有可能在46亿年前,地球刚形成,整个地球还处在非常炙热的阶段, 一颗或者多颗彗星带着水撞击到地球上 ,上面的物质很快就进入地壳。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 这些物质从地壳里出来 ,形成了早期海洋。
生命起源于海洋, 有可能这些彗星里带有早期生命所需的物质 ,它们在海洋里完成了早期生命的形成,但就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彗星撞击也有可能是致命打击。
白垩纪末的那颗大陨石虽然没能让生命绝迹,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损伤,恐龙就此在地球上消失, 整个地球生态用了将近1000万年的时间才恢复。 加上地球自身也会产生一些灭绝事件,如果频繁发生撞击,地球的生命不会是今天这番模样。
地球没有被频繁撞击,还得感谢木星的保护。 很多可能砸向地球的小行星也好,彗星也罢,都会因为木星的引力而到达不了地球。 小行星主要存在与小行星带,这块区域被木星牢牢把握,它们很难逃逸出来,即使能够出来, 经过木星40多亿年抢夺,里面的小行星质量都很小 ,加入来到地球,也会在穿越大气层的时候被烧得差不多。
而彗星可能起源于太阳系最外围的 奥尔特星云 ,它们来到地球势必经过木星,以木星的引力 ,在掠过它旁边的时候,就会被木星束缚。 就算没有被木星抓住,彗星的飞行轨迹也会被改变,这很大程度上将地球潜在的危险进行了拦截。 如果彗星靠木星太近,那么就会像1994年一样,与木星发生巨大的碰撞,对于地球来说就是永除后患。
虽然人类对木星有恐惧心理,但是人类就是越强大的事物就越要去挑战。在 帕克太阳探测器 之前,人类最快的飞行器是 朱诺号木星探测器 。
2016年7月4日,朱诺号利用木星的引力,达到了26.5万千米/小时,刷新了人造飞行器的新纪录。 2006年,人类发射 新视野号 前往冥王星,冥王星距离地球平均47.8亿公里,预计要飞行9年才能达到。
为了加快新视野号的速度, 在飞跃木星的时候,利用木星的引力进行加速,节约能量。 这些省下来的能量可以让探测器观察冥王星和卡戎的时候发送信号。
木星已经被发现了79颗卫星 ,其中, 木卫二 、 木卫六 上面都有可能存在固态水,尤其是木卫二,在其 冰层之下会有海洋,里面可能有生命存在。 对于之后想要太空移民的人类来说,除了火星,木卫二也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木星的确很恐怖, 有巨大的质量与体积,巨大的引力,能够撼动太阳系的结构,更是能够承受毁灭地球级别的彗星撞击。 但同时, 它又给地球提供了保护 ,以及给地球人类一个希望, 一个可以太空移民的希望。
木星有多可怕?仅仅一个风暴就能放下3个地球,内部环境十分恐怖
人类自从在天文学方面有了重大进展和发现后,对世界的认知便不再局限于小小的地球之上,从此多了一个地方那便是 宇宙 。
哥白尼的 日心说 让人们知道了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在后来的宇宙发现中也认识到太阳也不过是恒星天体体系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个。
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工业力量也变得日渐强大,以前古人对星空仅在壁画、诗词等一些文学作品有过记录和描述,如今人类已经可以亲自去往月球 探索 ,发射探测器 探索 宇宙深空,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在的世界。
而太阳系便是我们的起点,也是人类天文学的启蒙星系,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天体运作的规律和机制,了解了行星的运转和恒星的作用机制,对于行星的发现有着超乎以往的想象。
当天文学得到正式发展后,17世纪在 伽利略、开普勒 等天文学家的理论引导下,人们发现了 恒星公转的天体体系 ,以往的神学说被彻底颠覆,科学也得到了良性的引导发展, 天王星 也在此后不久成为了第一颗被发现的行星。
在进入现代以后,上世纪美国和苏联的太空竞赛为人类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发展,其中太空航天探测器的探测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的数据,包括清晰的照片,随后发现了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海王星, 包括矮行星如 冥王星 这种,太阳系的面貌也开始逐步揭开面纱。天体星系组成也开始被发现。
人类还在后来的发展中进行了登月,真切地感受了来自月亮的邀请,对于宇宙的认知随着现代物理理论的发展也逐渐清晰了起来。而太阳系以今天人类已知的天体系统来讲,只有八大行星存在,其他的为 行星带、小行星、彗星 为主要的天体构成,以及围绕行星运转的卫星。
在太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 木星 了。它是存在于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五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最早的观测人是 伽利略 ,但是那时并没有像样的观察设备,望远镜也在初期的发展阶段,对木星的观察更多的是 木星带 ,发现了围绕木星运动的卫星。到了后来天文学家们利用先进的仪器进行观测后,木星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木星在发现之初有着各种各样的名字,人类早期在对星象观察时对木星的描述各不相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神话故事背景带入。
中国古代称其为“ 岁星 ”,到了西汉,在 五行学说 的联系背景下,把青色的岁星和“木”联系在一起,才有了如今我们熟知的名字—— 木星 。
木星不同于其他大部分天体,木星是一颗 气态行星 ,主要由大量的 甲烷、氦气、氢气以及各种冰态物质 组成。而木星的中心部分则主要由含 硅酸盐和铁 的一些物质组成。
木星不仅在天体组成上较为特别,同时也非常的巨大, 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即便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加起来也比不上木星的一半,不过木星虽然如此巨大,但由几乎全是气体组成的木星并没有太高的密度和质量,就 以密度而言,地球也能超过木星。
木星除了拥有巨大的体积外,还有许多围绕木星运转的卫星和由众多宇宙尘埃和碎石小天体组成的尘埃环。木星上比较所熟知的卫星有 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十二、木卫九 。早期的人类太空计划里,美国发射的众多卫星带来了不少数据,数据显示,木星上还有 强大的磁场、辐射带 。
木星的磁场强度比地球高出十几倍,也是 太阳系中拥有最强磁场的行星 。
从范围上来说,距离木星 140万到700万千米 内都属于木星的磁层地带,这层磁化地带能够保护木星和其周围的卫星不受 太阳风 的危害。
在引力上,木星也是同样的惊人。
木星巨大的体积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引力 ,这也是木星拥有众多卫星的原因。在太空中漂流的小行星如果进入了木星轨道范围,便会开始被木星捕获, 捕获到的天体如果没有进入到木星的范围内,便会逐渐绕着木星运转形成卫星。
据悉,木星上的卫星数量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增加。
而在太阳系中存在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小行星飘向太阳系,如果没有木星巨大的引力吸附这些流浪天体,那么地球也很有可能增加被小行星撞击的风险。
早期木星的发现,卫星只有 18颗 ,到了今天多出了 六十几颗 卫星。而里面捕获的卫星大都是 比较小的卫星以及一些不规则卫星 ,这些小型天体的轨道通常都不是原生的轨道卫星。
在卫星系统成型后小天体被木星捕获,自身的轨道也变得不规则起来,其中也不乏一些 逆向轨道运行的小行星 ,这类天体最终多半会因为撞击而变得粉碎。
回到气态行星这里,气态行星的形成准确一点的说法是 类地行星在所处的区域因为温度高和恒星风的强对冲,行星的氢、氦、甲烷等一系列气体挥发逃逸到太空,被强劲的电子流吹走 。
传统观点则认为木星这种气态行星的 内核处于液态 ,温度高不利于岩石的凝聚,不过至今对木星的研究更多在表面上,还没有任何探测器能够到达木星里去。
木星作为充满气体的行星,并没有像太阳那样进行燃烧释放能量成为第二个太阳,原因在于 木星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不足以让氢发生质子链的聚变反应。
简单的来说就是,木星还没有到恒星级别的天体状态。
尽管木星也常常捕获有许多小行星,行星在木星上形成的撞击也只是出现了一个亮点,即便通过外力也很难改变木星的状态。不过木星上丰富的 气体资源 倒是未来很好的利用方向,如果能够对木星进行开发,大量的气体能够提供可观的发展。
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会在木星上发现一块 巨大的红色斑印 ,作为木星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木星上的超大红斑则是来自这颗巨型气体行星的运动导致。
气态行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风平浪静,相反,没有了实际的地面这一存在后,完全由气体引导的运动会变得相当狂暴。
据了解, 木星的自转速度非常快,木星巨大的体积自转一周只需要9小时50分左右便能够完成。
如同地球上的云一样,木星上的气体也在极其快速的自转下,被拉成长条,这种剧烈翻腾的云中就存在着红斑。周围气流的不停涌动,再加上木星内部的高温,内核中散发出来的热量加剧了木星中气体的运动,同时还有氦、甲烷、氨气等气体的能量补充,让木星上的大红斑长期存在。
这些在木星上存在的红斑能够存在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都不消失,木星上最大的红斑已经存在了 300多年 ,而木星上的红巨斑作为 气态风暴 的表现,其可怕程度远远超乎想象。
在这条红斑带和云带的气态运动范围内能够容纳 3个地球 ,尽管关于木星云层之下的样子大都还是推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木星表面反馈的数据来说, 气态云的风暴如此强烈暴躁,进入木星深处一定会迎来更多超过地球上任何一种飓风的灾害,其中还有电磁辐射的破坏。
科学家对于木星的大红斑还有新的研究发现,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大红斑的分析认为, 木星大红斑不仅仅只是木星上的自然风暴,还有可能会逐渐加热木星上层的大气,照射到木星外的光线能够影响到400多千米外的太空,大红斑也许还是非常好的能量来源。
如今木星上的飓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开始慢慢衰减,曾经巨大旋涡带如今开始变小,在未来肯定会消失不见,但一定会有新的飓风产生,说不定比现有的红巨斑还要大。
木星在发现后就有了许多观察,最为直接的近距离观察就是 发射探测器 ,人类发射出太空的重要探测器基本都会有 观察木星数据 的任务。
近距离的观察木星能够很好的帮助科学家 探索 气态行星形成的关键,了解这种广泛存在于宇宙中的天体在未来可能的变化发展。
早先的探测器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 都有过观察任务,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人类还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发射过一颗名为 “伽利略” 的探测器,在抵达木星后,向木星投放了一个探测器。
当探测器进入木星时,首先迎来的就是 木星巨大的引力 ,这会使探测器有 超过地球数倍的初始加速度朝木星飞去,摩擦将会产生15000摄氏度的高温 ;
逐渐深入后会进入木星云层,这里的压强超过了 20个大气压 ,这仅仅只是木星的表面云层。在几十分钟后不久,探测器便失联。而根据木星现有的观测数据我们也许可以推断出它在最后到底经历了啥。
在进入木星云层后,这里气温达到了 零下150摄氏度 ,大气压会在下落的过程中不断加强;
但当你进入到更深的云层中,温度又会急剧上升到 200摄氏度 左右,随之而来的是遍布各处的 飓风和电磁爆 ,极其强大引力和快速的自转速度,让风可以成为刚体存在, 探测器在最后会被瞬间撕毁,成为木星气态云的一部分。
木星上带来的发现是惊人的,这颗巨大的行星远比它本身还要有更多未知,通过现如今拥有的手段研究, 木星在太阳系的体系中也许还有着非常重要的平衡作用。
如果没有木星我们也许会受到更多来自外太空的威胁,人类文明可能也无法发展到今天。
木星周围众多的卫星也同样用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就像 木卫二 一样,看似不可能的星体在众多的发现后也有了生命的一丝可能性。
木星的气态风暴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木星巨大的红斑也如同它的眼睛一样,默默地注视着我们,注视着这个宇宙所发生的一切,像一个巨人般的存在,活跃在我们的太阳系里。
太阳系木星有多恐怖?
太阳系木星有多恐怖?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实在是太大了,如果靠近木星就会让人产生无法抗拒的恐惧感。
木星有多大呢?
木星的直径有142984公里。木星的直径是地球11.2倍。木星可以装得下1300多个地球如果把地球和木星放到一起就会像下面这样。在木星面前是不是感到了地球的渺小呢?
图示:木星和地球比较
我们在换个角度,如果木星是一个篮球,那么地球就是一个小孩子玩的玻璃弹珠。
图示:木星和地球比较,就像篮球和玻璃弹珠
图示:木星的直径可以并排11个地球
木星的质量也很大。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这看上去好像不大,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它的质量占了整个太阳系的99.86%。相比之下,地球的质量仅仅是太阳质量的1/33万。因为木星的存在,以至于太阳系的质心落在了太阳表面之外。可以这样理解,木星能够拽动太阳。同时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
图示:木星和太阳围绕着共同的质心转动
木星具有强烈的磁场,在距离木星140万到700万公里的范围内都是木星的磁层。木星的四大卫星都在木星的磁场范围内。木星强大的磁场吸引了大量致命的宇宙辐射。因此我们人类如果来到木卫二 探索 其地下海洋时,就会受到木星磁场的致命威胁。
图示:木星磁场
远远的望去木星上有多条和赤道黄白相间的条纹。如果我们靠近木星就会发现这些条纹其实都是木星上如惊涛骇浪般的风暴。其中木星上最大的风暴就是大红斑风暴。大红斑风暴比地球上给的任何风暴都要强劲。它已经在木星上存在了几百年的时间。大红斑风暴可以轻松的放进两个地球。
图示:木星大红斑和地球
我们说木星是地球的保护神,它可以为地球挡住来自外挡住来自外太阳系的不速之客——彗星和小行星等,保护了地球免受它们的撞击。但是木星强大的引力可以让小行星带内的小行星脱离原来的轨道奔向地球。这好像是木星在向地球投掷石块。如果地球被击中,地球上的生物可就要面临一场大灾难了。
图示:小行星撞击地球
它远隔在数亿公里之外,还对地球生命产生影响。这么看木星是不是很恐怖呢?
太阳系内太阳占到了总质量的99.86%,木星占了剩下0.14%里的75%
换句话说就是,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以上,因此木星和它的79颗卫星经常被称为“小太阳系”,同时由于木星的构成和太阳类似,都是氢和氦, 所以在很多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中都有把木星“点燃”让其变成恒星的情节。
但事实上木星是无法被点燃的,因为它本身没有氧气,《流浪地球》中木星之所以能被点燃是因为它和地球大气相融合了。理论上来说木星想要变成恒星的话, 只有再找79个木星质量的气态天体与其融合,才能在核心区域生成足够的温度和压力 ,从而让木星完成从气态巨行星向红矮星的蜕变。
木星作为太阳系质量最大的行星,其视觉效果是非常非常震撼的,如果把它放到月球轨道的话,近地点时木星会占满天空的绝大部分,更压抑的是由于木星大红班的形状很像一只眼睛, 所以很多人都会因为被“木星之眼”窥视而浑身难受...
木星作为一颗气态巨行星,本质上是无法被登陆的
一个物体进入木星后首先会在厚达5000公里的大气层内自由落体,然后回进入因压力太大而出现的氢氦海洋中继续跌落,并在此过程中承受不断增强的压力和温度,理论上只要物质强度到位, 它是可以到达木星3.6万摄氏度,4000万地球大气压的核心区域的,只不过那里是一个被金属氢包裹的地狱罢了 。
尽管木星本身没有任何改造宜居的可能性,但未来它肯定会成为人类文明的“加油站”,因为它的氢和氦是理想的核聚变原料,刘慈欣在《三体》中就把舰队国际的军港都设立在了木星, 理由是木星的氢氦海洋可以为三大舰队提供取之不尽的核燃料。
在我们生活的太阳系中,存在着八大行星围绕着太阳运动,地球便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最为特别的非木星莫属,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从行星的照片上就能看出,木星表面奇奇怪怪的条纹就像画一样,不仅如此,它也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体积也更是达到了太阳的1/‰,并且目前已知就有七十九颗卫星围绕其运动。
其实,从我们人类角度讲,木星也是太阳系中最恐怖的一颗行星,到底有多可怕?下面听我细细道来!
质量和体积极大
上面也说了,木星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有多大呢?这么说吧,我们知道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除去木星以外还剩七个,那么把这剩下七个行星的质量加一起也才是木星质量的四分之一,单单与地球相比,它就是地球质量的318倍。曾有研究称,木星表面的大气层包含了约1%的行星质量,相当于三个地球的质量,而地球的大气层只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这个数据也是非常惊人的!
也正是由于木星的质量很大,所以其引力也很大,木星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2.5倍,也就是说100斤的你到木星上就会变成250斤,还真是有点意思。不过我们是进不去木星的,因为人类在进入木星大气层的时候就会被风吹成碎片,或是被大气压给压成扁片。
说完质量再说说体积,据观测,太阳的直径为139万公里,而木星的直径就达到14万公里,地球的直径则仅为1.3万公里。这么算下来,木星就是太阳体积的1/‰,是地球体积的1300倍。为什么木星的体积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我们通常把太阳系中的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前者就是像地球,金星这样的岩质行星,而后者则就包括木星、土星这样的气态行星。
假如月球是木星
星云说认为,其实我们太阳系中的行星和恒星都来产生于一团巨大的尘埃分子云,这些尘埃云通过互相冲撞,或是临近的超新星爆发使其中心发生了引力坍缩,最终有的成为行星有的则成为恒星,而木星可能就是那个与我们太阳竞争恒星之位的有力对手。
在太阳形成后,由于太阳风的吹拂,将比较轻的物质越吹越远最终被外层行星吸引形成气态行星,而重物质就只能留在近处形成岩质行星。所以说无论是在质量还是体积上,木星都比一般行星大得多,是当之无愧的行星一哥!
木星的内部结构
说完木星的质量和体积,我们来看看它的内部结构。虽说木星是一个气态行星,但它也是一个巨大的液态氢星体,并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在距离其表面千米处,液态氢就会在高压和高温环境下形成。而且木星也有像地球一样的金属核心,据推测,它的中心区域是一个由硅酸盐,铁等组成的液态内核。
但是由于无法探测,所以其内核的大小还不能确定,对比土星的内核——约为9-22个地球质量的话,木星内核的质量也应该是极大的。而且,除了木星形成之初的原始内核之外,木星,土星等气态行星还会通过吸收星际间游离的陨石等物质来增加自己的内核质量。1994年撞上木星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最终就成为了其内核的一部分。
木星的大气层厚度高达3000公里,其中高层大气是由气体分子百分率约88-92%的氢和约8-12%的氦所组成。不过由于氦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的四倍,所以在讨论木星的质量组成时比例会有所改变:大气层中氢和氦分别占了总质量的75%及24%,剩下的1%为其他元素,包括微量的甲烷、水蒸气、氨以及硅的化合物。除此之外,木星还含有微量的碳、乙烷、硫化氢、氖、氧、磷化氢、硫等物质。大气最外层还有冷冻的氨的晶体,也发现过微量苯和烃的存在。
这与原始太阳星云的组成相近,但木星中的较重元素比例要比原始太阳星云多数倍。同为气体行星的土星也是如此,不过天王星和海王星中的氢和氦就少很多。
内部温度和压力惊人
先说温度,木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只有-168摄氏度,但是其核心温度可以达到几万摄氏度,随着深入木星内部,压力和温度都会迅速增加,大气的密度也会越来越浓厚。
在压力为10帕的表面,温度就大约是67 C。在氢相变的区域——即温度达到临界点氢成为金属的时候,温度已经达到9700 C,压力则为200GPa。而在其核心的温度估计为35,700 C,同时内部的压力大约是3,000-4,500GPa——3000-4500万个地球标准气压。
木星错综复杂的星云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木星正在向宇宙空间释放巨大能量,并且它所放出的能量是所获得太阳能量的两倍,这就说明木星内部存在热源。也正是因为木星有较强的内部能源,使其赤道与两极温差并不大,不超过3 。
我们知道太阳之所以可以不断的发生核聚变反应,就是因为其内部存在着无穷尽的原料——氢,同时还有超高的温度和压强,而木星也具备这些条件,但是由于其质量还没达到成为恒星的最小值,所以只能甘愿围绕着太阳运动。
木星风暴——大红斑
木星的大红斑是一个在南赤道带边缘存在了很久的反气旋旋涡,长25000千米,上下跨度也达到了12000千米,有地球三倍这么大,时速更是达到每小时430公里,比高铁速度还快,所以说这也是太阳系最大的风暴,并且已经存在了数百年。
木星大红斑
从照片上看就像是一颗大眼,看着还有点恐怖,不过具体成因,专家们还在研究中。
木星北极气旋
木星北极气旋模拟图
除此之外
除了上面的之外,木星还具有超强的自转,在木星上一天只有不到十个小时,虽然是一个庞大的气态行星,但是这么快的转速也可以看出木星是一个灵活的“胖子”。正是由于自转很快,导致它的扁率相当大,通过望远镜就能看出木星呈扁球状。虽然它的自转很快,但是其公转速度是相当的慢,木星在一个椭圆轨道上以每秒13公里的速度围绕着太阳公转,绕太阳一周就需要地球上的11.86年。
并且木星还会产生强大的自然无线电波爆炸,比太阳产生的更强,当它接收到地球上短波收音机的天线时,会产生可怕的噪音。开始人们都以为是木星上的地外文明发出的,但是最后科学家证实这些无线电是由于其磁层中的等离子体不稳定而自然产生的。这种强大的射电波甚至可能影响月球上强烈的火山活动,这也就是木星为什么恐怖的原因之一。
大多数天体物理学家推断,木星及其磁极上方的电离气体偶尔会起到非常强大的射电激光的作用,产生的辐射强度如此之强,以至于这个气态巨行星甚至常常会在作为短波射电波波长的射电源上一枝独秀。
最后一点
木星还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因为木星的磁场比地球强近20000倍。科学家表示,利用一个电子的强化带,木星捕获带电粒子不断以超过人类致命水平1000倍的辐射水平轰击这个系统。这种辐射强度如此之大,甚至会损坏像伽利略探测器这样的防护最严密的NASA航天器。并且木星的磁气圈在太阳的方向上延伸出令人难以置信的100万–300万公里。
总结
虽说,木星看起来很恐怖,实际上也很恐怖,但是木星确实为太阳系扫除了很多麻烦,比如天文学家们称木星为太阳系的“大扫帚”,因为木星为太阳系清除太空垃圾——太阳系中漫无目的小行星和彗星等,天文学家们计算后发现,如果没有木星的话,那么地球被太阳系中小行星和彗星撞击的频率将增加一千倍,人类能繁衍至今,木星功不可没。
可怕的木星:仅仅一个风暴就能放下3个地球,内部环境有多恐怖?
在宇宙中, 有时候一颗星球的变化会连带影响周围其他星球 ,比如和地球最相关的月球若消失不见,那势必会加速地球的灭亡。
除了月球,你们知道还有哪个星球对地球来说有很大影响吗?没错,就是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地球保护伞的 木星 。
木星是一个怎样的星球?作为气态星球的木星有多可怕?木星会不会影响探测器的活动?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木星保护地球呢?
接下来我们要来了解一下木星的可怕之处,据研究,它的内部十分恐怖, 其中一个风暴就能放下3个地球 。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但是由于它的内部基本上都是由氢、氦和氖等轻元素组成,因此它的质量很小,属于太阳系中一颗 巨大气态星球 。
如果和地球相比, 它的体积足有地球的1321倍,但是质量却只有其318倍 ,由此可见它的内部密度十分低。
但是即便它的内部是大量的气体, 它可能也有一个由岩石构成的核心 ,占其质量的5%-15%,并且拥有大量的重元素,所以它的质量其实也是太阳系其他行星总质量的 2.5倍 。
对于太阳系的星球来说, 木星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它们的正常运行 ,此前很多人认为,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那么驾驶宇宙飞船的航天员是不是可以直接穿越木星?
即便抛开木星可能拥有的岩石核心,拥有这样想法的人也是异想天开,完全没有认识到 木星内部 的恐怖之处。
由于太阳和木星的密度和成分与太阳十分相似,科学家认为如果当初一直保持大规模的体积, 那么它的内部压力和温度有可能使氢开始聚变 ,使之成为一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虽然它内部结构的边界十分模糊,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将其分为内层、中间层(幔)和外层,这样的结构也与它的磁场有很大关联。
木星拥有太阳系中最厚的大气层,厚度已经超过了 5000公里 ,并且它的浓度很高。
这样的大气层有着很高的气压,而且越往里走,气压越高,温度也就越高。
它的内部核心温度可以达到20000 ~30000 ,压力至少是地球大气压的1-3亿倍 ,就这样的大气压和温度,根本就不可能让航天员穿过去。
除了可怕的高压和高温之外,木星更可怕的还有其 强烈的风暴 。
目前我们看到木星照片上,分布有很多斑点和彩色的区带,和梵高画的星空十分相似,而在其中,还有一个巨大的红斑十分吸引人的眼球。
根据观测,这是17世纪科学家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到木星上由巨大风暴形成的大红斑, 这几百年来它一直都没有停歇过 。
这个巨大红斑的东西长度约25000公里(最长时达到40000公里),南北约14000公里,风暴刮起来的云塔可以达到8公里高。
这个由氨和甲烷气体云构成的巨大旋涡, 在最初观测到的时候足以放下 3个地球 。
根据科学家观测, 这个巨大风暴已经持续了至少300年 ,大红斑的中心也有一个内核,虽然它的大小大约有几百公里,但是和大红斑的体积相比,可以说就是一个小颗粒。
自发现这个风暴起,科学家一直在对其进行观测,虽然中间有一个多世纪的空白,但是根据数据,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这个巨大风暴正在以我们难以估量的速度缩小。
现在这个风暴的大小已经从过去的1个地球之大, 缩小到只有1个地球那么大了 。
这个巨大风暴在木星高速的自转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科学家根据现有的流体动力学理论, 认为这个大红斑最后会因为能量的消耗逐渐消失 ,但是对于这一风暴能够持续几个世纪,科学家还是感到十分疑惑。
根据地球上台风和飓风的形成原理,要形成这样一个风暴, 必然需要持续的 能量补充 。
这个巨大风暴并非在木星上一动不动,这些年来它一直都在移动,在风和辐射热量的影响下,会使其降低系统能量。
此时只有能量补充才能维持它这么多年的持续活动,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后,终于发现这种能量补充应该是来自垂直流吸引的 热气体 。
除了这个大红斑之外, 我们在其表面照片上看到的和赤道平行的彩带也属于风暴带 ,这些风暴一般都存在于木星大气层的湍流内,根据其位于的云层温度,呈现的颜色或白或棕。
这些风暴共同形成的风暴带,最大的风速可以达到130-150米/秒。
虽然大部分的风暴持续时间只有几个小时, 但是这些长期没有消失的风暴带也可以说明木星上的风暴几乎一直都存在 。
一直以来,我们的探测器都很难靠近木星,甚至是去它的卫星表面也会很危险。
据了解木星现在拥有的卫星有79颗,木卫一伊奥是距离其最近的一颗卫星,这颗卫星几乎没有受到太阳风的袭击,这就是得益于木星的 强大磁场 。
木星的磁场圈分布范围很广, 不仅是地球磁场圈的100多倍,而且还是太阳系最大的磁场圈 ,木星之上方圆140万-700万公里都是它的范围。
这样的磁场范围当然也意味着它的磁场强度很大了,足有地球的 14倍 ,这样大范围强烈的磁场一直将地球的探测器拒之门外。
磁场中有大量来自太阳和宇宙空间的高能辐射粒子流,因此靠近它的探测器轻则和地球失去联系,重则直接被摧毁。
此前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在1981年飞离木星的时候, 都已经距离木星有6000万公里了,结果还是受到磁场的影响 。
这样的磁场圈就相当于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但是很显然它的磁场力要更可怕得多。
不过也正因有这个强烈的磁场,科学家对 探索 木星内部才有更多的机会,由美国NASA发射的探测木星的朱诺号,就配置了一对 磁强计 。
磁强计就像我们使用的指南针,可以记录磁场的方向和强度,这对观察木星内部有重要作用。
科学家解释到,这种磁强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就可以高度精确地描绘木星的磁场和其变化,并由此得出磁场和其内部发电机效应的关系 。
科学家在对太阳系的星球进行 探索 的时候,将一部分重点都放在了木星上,这其实是因为木星在太阳系中的地位,以及对地球的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都将木星看做 地球的保护伞 , 因为木星为地球挡住了很多陨石 。
前面我们提到木星的质量是其他七颗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也就意味着它还拥有强大的引力, 是地球引力的两倍 。
它的强大引力使得地球生物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生存,并对地球的宜居环境提供了保证。
在过去几十亿年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陨石对地球生物的影响,如果不是木星为地球挡住了陨石,那么此刻千疮百孔的就是地球了。
木星的引力可以直接将这些星体撕碎 ,在1994年,科学家曾经观测到了一颗彗星撞击木星的时间,结果这颗彗星在距离木星11万公里的时候,就被撕成了21个碎片。
一些直径达到2公里的碎片,在掉到木星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00亿吨TNT炸药的能量, 我们几乎难以现象这样的慧星碎片掉到地球的后果 ,所以由此可见木星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 上一篇:有人拍到了嫦娥(嫦娥把玉兔杀了)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