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完璧归赵的故事)

bj0012023-12-12奇闻异事0

完璧归赵主人公是谁?

完璧归赵主人公是蔺相如。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启示

1、我们要冷静地对待事情,运用智慧和敌人作斗争,不能盲目作决定,这样,再强大的敌人也会被打败。

2、做事情既要有勇气也要有智慧,面对强势,要有勇气与之抗衡,同时做事情应当灵活,随机应变,用机智与强势力抗衡。

3、就是遇事不要急躁,要想好下一步的对策,才能化险为夷。

4、做事要光明正大,不要做小人做的事,不守信用。

完璧归赵是谁的主人公

完璧归赵的最核心的主人公是蔺相如。

完璧归赵是一个历史典故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蔺相如机智果敢,英勇无畏,重信守义;而秦王倚仗强势,几度失信于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赖和尊重。我们在面对强敌时,也应像蔺相如那样,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有勇有谋,有理有节,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赵国有块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说愿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赵国感到很为难,因为秦国历来不讲信义,赵国怕挨了骗还要被人耻笑,有损赵国的形象。如果不给秦国这块玉,又怕秦国抓住把柄,就此发兵来犯,真是进退两难。

完璧归赵成语启示

完璧归赵蔺相如机智果敢,英勇无畏,重信守义;而秦王倚仗强势,几度失信于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赖和尊重。我们在面对强敌时,也应像蔺相如那样,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有勇有谋,有理有节,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蔺相如大智大勇,完璧归赵,不惊惧秦王,不辱使命,逃脱了虎狼之国,受到人们称赞。可见,要成大事,不仅要有勇,而且要有谋略,不能鲁莽行事,蔺相如骗秦王说璧上有一个斑点,要给他指出来,得到玉璧之后,怒发冲冠,假意让秦王安排接受玉璧大典。在接受之日,决定以死抗争,表现了极大的勇气。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蔺相如。

主要故事如下:

战国时期,赵惠王从楚国得到一件宝贝,名叫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情后,写信告诉赵惠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

赵惠王召见了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意带着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王得到了城池,就把和氏璧送给秦王,反之,一定把和氏璧完整的带回来。

完璧归赵的寓意:

完璧归赵蔺相如机智果敢,英勇无畏,重信守义;而秦王倚仗强势,几度失信于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赖和尊重。

我们在面对强敌时,也应像蔺相如那样,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有勇有谋,有理有节,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蔺相如“完璧归赵”,既保全了赵国的玉璧,又没给秦国落下把柄,还为赵国赢得了一个好名声。蔺相如也因之声誉鹊起。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蔺相如。当时秦国和赵国都是战国末期实力相当的两个大国,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垂涎赵国的稀世珍宝和氏璧,就主动提出了要拿十五座城池来跟赵国换和氏璧的事情。

完璧归赵的意思是,蔺相如把赵国的和氏璧从秦国完好无损的带回来的故事。现在指把东西带给原来的主人。那么,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详细内容

01

成语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02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或宾语;指物归原主。

我借了别人的东西,如今完璧归赵了。

03

相关人物编辑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 ),秦国向赵国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 (公元前279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廉颇最终负荆请罪,彼此成为刎颈之交。

04

发生地点

章台是战国时是秦国的象征。《史记》载秦灭六国的过程中,“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说明了战国时期章台的历史地位。完璧归赵也正是蔺相如来到秦国章台所发生的故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05

影视作品

2004年:电视剧《西风烈》(第1、2、3集)

2015年:电视剧《芈月传》(第81集)

2017年: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在第16、17集中,出现了完璧归赵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