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冥王星有多恐怖(哪个星球有鬼)

bj0012023-12-10奇闻异事0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其实一点都不冤

冥王星自20世纪被人类发现,那就是既遥远,又神秘。而它的名字又是罗马神话中的 “冥界死神”普鲁托(Pluto) 来命名,这就更让人记忆深刻。虽然他这两年被从九大行星中除名了,被降级为“矮行星”。但是它的诡异性和神秘性在科学家的眼中依然是那么强烈。

冥王星的来历

冥王星(Pluto),位于“柯伊伯带”(Kuiper Belt)的一颗矮行星,它上面主要是岩石和冰。其 重量不到地球的0.24%,而重力更是仅仅的地球的十五分之一,直径大约为月球的66% 。到现在为止,我们发现冥王星有5颗护卫星,“冥卫一”到“冥卫五”,分别命名为冥河船夫、黑夜女神、9头蛇、冥界守门犬、冥河。

冥王星其实距离太阳已经非常非常远了,距离太阳的距离大概是地球距离太阳的40倍左右,要知道地球已经距离太阳有1.5亿公里了。所以,冥王星注定温度会很低。它表面的平均温度只有零下230度左右。

冥王星上是非常寒冷的,科学家们将它比作传说中的“冥界”、“阴间”,常年“寒冷逼人”,人类无法忍受。

冥王星的表面覆盖着大量的冰层,在冰层当中,有着很多的甲烷和冰冻氮,整个行星的质量是由岩石和冰水构成,就像是一颗带有冰壳的岩石星球,但是冥王星的体积是比较小的,如果和月亮相比的话也只是月亮的1/6而已。

在近几年的 探索 当中,科学家发现,冥王星看上去非常的冰冷,而在其内部也流动着很多氮冰,美国探测器探测到冥王星上存在着和地球相似的龟裂地表,这也就能看出冥王星的内部是发生过地质运动的。

探测器拍到冥王星有“蜗牛”

冥王星有一个巨大的冰下海洋,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潜力,难道这一个冰冷的世界存在生命?在2006年科学家发射了新视野号探测器,这一个探测器的任务之一就是飞越冥王星对其展开 探索 ,经过近9年的飞行,新视野号探测器在2015年近距离飞越冥王星,传回大量冥王星的数据、照片,将冥王星不为人知的一幕展现在我们人类眼前。

在新视野号探测器传回的其中一张照片中,在冥王星表面有一个看起来像“蜗牛”的物体,当时引发了很多爱好者的猜测,难道冥王星表面出现了生物?NASA的科学家给出了解释,这个所谓的“蜗牛”画面确实是在冥王星表面拍摄到的,但这不是冥王星的生物,只是一块冰水泥块,漂浮在冥王星密集度较高的固体氮表面。

不仅如此,更可怕的是冥王星表面超过98%的都是固态氮,以及少量的甲烷,极其少量的一氧化碳。由于温度很低很低,所以,冥王星上的物质大多呈现固态,还有很多甲烷冰山的存在。

在19世纪初,科学家们非常的热衷于寻找太阳系的未知行星。当时学界发现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与牛顿重力法则不符,这可能是存在一颗未知的巨大行星重力所致。

终于在1846年,海王星被发现。但学界同样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运行轨道异常,推测应该还有一颗巨行星尚未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第九颗行星”。

半个世纪过去了,没有发现第九颗大行星。一直等到20世纪初,美国波士顿的富豪帕西瓦尔·罗威尔(Percival Lowell)富得流油又喜欢天文,于是他索性自己花钱造了一个天文台——罗威尔天文台(1890年)。天文台建好后,他除了用来观测火星,更多的是寻找第九行星。但直到他在1916年去世为止,也没有找到第九行星。

后来在1926年, 汤博 被聘请加入天文台,主要工作是寻找第九颗行星。在1930年2月18日,汤博对比了1月23日、29日的观测图像,发现了一个小亮点。经过计算确认,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九颗行星,并在3月13日公诸于世。

其实冥王星无所谓可怕不可怕,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也不是因为它有多大可怕,主要是因为它不符合天文学们对行星的最新定义!

冥王星只是太阳系一个非常普通的天体而已,要说特殊也有,比如距离太阳非常遥远,最近的时候也有44亿公里,最远的时候达到74亿公里。如此遥远的距离让冥王星表面温度非常低,接近零下230摄氏度,在冥王星上看太阳非常小,几乎看不出是球形的,更像是一个非常明亮的点!

到了2006年,在柯伊伯带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矮行星,比如阋神星和鸟神星,尤其是阋神星,质量比冥王星还要大,所以天文学家们重新定义了行星的几大要素,而冥王星也因为不满足行星的定义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

并不是因为冥王星质量太小,主要是因为冥王星的运行轨道附近有其他的天体,冥王星并没有清理掉运行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所以被降级为矮行星行列!水星质量也不是太大,但水星的轨道附近只有水星一个星球,所以水星被定义为行星!

随着人类 科技 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冥王星的了解越来越多,2015年美国新视野号飞船掠过冥王星,对冥王星及其卫星进行的详细的探测!

近几年有科学家表示在冥王星外面可能真的存在第九颗行星,距离太阳非常远,不过目前并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一点,因为距离实在太远了,天文学家们需要更详细的长期观察!

冥王星的怪异

科学家们发现冥王星,都把它称为第九颗大行星,但是最后把他剔除,主要是它不符合牛顿定力!

冥王星以特殊的椭圆形轨道绕行太阳,周期长达248地球年。离太阳最近和远的距离分别是29.7AU和49.3AU (AU是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当冥王星离太阳最近时,甚至比海王星还靠近太阳。而远的时候,居然那么的遥远。

最远距离太阳74亿公里,太阳光照射到这里都要6个多小时,在冥王星上,太阳只不过是一颗明亮的星星而已。所以,在地球上很难观测到它。

很简单,它不符合行星的定义。

但是有意思的是,它的出现重新定义了行星,可以说,这个新定义就是针对冥王星的。

从冥王星的发现开始,人们就对冥王星质量进行了估算。

最早人们认为这颗行星质量是地球的数倍,在之后的观测中,冥王星的质量一降再降。

直到1978年,人们观测到冥王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卡戎,得益于它,冥王星的质量被精确计算出来,结果只有地球的500分之一,比月球都小许多。

不过,之后又发现了几颗冥王星的卫星,当时的人们认为只有行星才配拥有天然卫星,所以冥王星就一直被当作行星看待。

2005年的时候,当时的观测数据显示,在柯伊伯带有一颗体积比冥王星体积大1.6倍,质量大13%的天体,并命名为阋神星(随着之后观测的深入,其实阋神星并没有比冥王星大)。

按照惯例,阋神星就是第10大行星,但是要知道柯伊伯带比阋神星更大的天体多了去。

如果不重新定义行星的话,那么不久的将来,太阳系可能有几十大行星了。

最终,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剔除行星籍。

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基本上是在同一个平面(黄道面)上绕太阳公转,但冥王星不同,冥王星的轨道却偏离黄道面达17度。如果不是发现当年冥王星刚好接近黄道面,冥王星不知道还要多少年才被发现。

距离太阳太远,我们都知道太阳光到地球只需要8分钟,但是太阳光照到冥王星表面要五个小时之久。所以呢冥王星地表非常的冷,在零下238度至218度之间。所以冥王星表面的氮、一氧化碳、甲烷等全被冻成了固态,在深空加玛射线和太阳光的作用下,白色的冰层变成了粉棕色。若是人类置身其中的话,身体会瞬间被冻住。

还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卫星跟着冥王星,它的直径超过冥王星直径的一半。他们两个互相绕转,所以科学家们觉得这是一个双星系统。

冥王星同卡戎的质量相差并不是太大,还离得比较近。两个星球之间被潮汐之力锁定,永远面相同的一面。就是两人手牵手跳舞,彼此在一起旋转。还有就是它们绕转的方向几乎其他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垂直,完全的“不守规矩”。

多年的探测下,冥王星的部分特殊地貌展现在人们眼前。如冥王星表面巨型冰缝随处可见、蛇皮形状的冰脊、移动的冰冻火山……

03 冥王星被开除九大行星的原因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怀疑冥王星并非太阳系冰冷边缘。后来在1992年,夏威夷的天文望远镜发现并证实了柯伊伯带的存在。自此之后,学界发现了1500颗柯伊伯带天体。更有科学家估算整个柯伊伯带约有10万颗直径100公里以上的天体。因此关于冥王星为“第九大行星”地位的质疑声音就越来越多了。

所以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在2006年更新了行星的定义,直接将冥王星从行星降级为矮行星。目前认定的矮行星有5颗,分别是冥王星、阋神星、妊神星、鸟神星和谷神星。

冥王星被“降级”,而情绪复杂的应该是NASA,因为那年“新视野号”探测器早已发射升空。飞行了9年之久,终于在2015年的7月14日飞掠冥王星并拍下了冥王星的照片。让人惊讶的是,在冥王星的表面有一块巨大的心形冰原,这个让地球人都十分的惊讶

结语:

“新视野号”接下来传回的照片让科学家不再觉得冥王星只是一颗充满冰与岩石的星球那么简单。它的大气层超过1600公里厚,是发生剧烈大气变化的动态世界,并且时时在变化。而且可能存在地下的水源,真的有人类移民居住的潜力。而是否真的有生命的存在,现在不知道。但是非常低温的环境,就连气体都变成了固态,应该是生命的禁区了。

冥王星虽然我们看来很可怕,但是要是真要讲,木星的危机程度要远远的高于冥王星的某。但是冥王星的这种可怕是超出科学家的认知的,所以科学家们更主要的是觉得它神秘。而神秘往往代表着未知。这些信息都比较片面,我们不了解的太多了,没办法,冥王星实在是距离地球太远了,去一趟真的太不容易了。

冥王星到底有多恐怖?为何专家会把它踢出九大行星?它究竟藏了什么秘密?

冥王星的恐怖之处就是上面全部都是氮气,没有氧气的存在,所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生物。这是由于它的体积连地球的1%都没有,所以才会被踢出九大行星。他的体积比较小,质量也比较小,而且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并且上面全是氮气,没有任何的生物,也没有任何的生命。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真的冤枉吗?

2006年之前,太阳系内公认的是有九大行星,但是之后太阳系又变成了八大行星,因为有一颗行星被无情地提出了行星行列,这个天体就是冥王星。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冥王星,看看它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被踢出了行星行列,也顺便了解下冥王星相比于其他行星到底有多奇怪,有多可怕?

冥王星的发现之旅。

在19世纪,天文学家们从理论上预言了海王星的存在,但在海王星发现不久后,天文学家发现了海王星的轨道受到了一个未知天体引力的摄动。

于是,天文学家开始探寻这颗神秘的未知行星X。直到1930年,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才找到了这颗未知行星X,并命名为冥王星。

当初在发现冥王星的时候由于受到了科技的限制,在计算冥王星体积的过程中出现了差错,认为冥王星的大小接近于地球,所以当时自然而然地把冥王星归于了行星行列,冥王星也成为了第九大行星。

恒星、行星和矮行星的区别。

首先行星与恒星肯定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恒星的质量通常比行星大的多,恒星内部在极高的压力下,无时无刻进行着核聚变反应,因此恒星自身可以发光发热,比如太阳就是一个发光体,而行星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就像我们常说的火星、水星等这些天体都是行星。

虽然在夜空中也可以看到“闪闪发光”的行星,但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光其实只是行星反射的太阳光而已,并不是其本身在发光。

这些行星都有很多相同的特点,第一,自身不发光;第二,环绕恒星运行,不过这一点上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一些流浪行星。

第三,这些行星的质量要足够大,能够让外形接近于一个圆球状,这一点是比较传统的定义。

从这三点定义上来看,矮行星与行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它们都是本身不会发光的天体,也都环绕主恒星运行,质量也足够大,能够形成接近圆球状的外形,因此矮行星也被称为“侏儒行星”。

不过为了区分行星与矮行星,天文学家们在2006年重新定义了行星的要求,行星除了必须是环绕主恒星运行的天体、质量足够大能有接近于圆球状的外形之外。

还要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新定义很好的把矮行星与行星区分了起来,那就是矮行星不能清除轨道附近区域上的其它天体。

按照新的定义,冥王星并不符合最后一点,于是在2006年第26届的国际天文联合会会议上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冥王星自此被踢出了行星行列。

冥王星的探测之旅。

为了揭开冥王星的神秘面纱,美国宇航局NASA在2006年发射了“新视野”号探测器。经过九年多的时间,“新视野”号才终于抵达了冥王星。

不过却是在距离冥王星大约1.25万公里之处匆匆飞行而过并捕捉到了大量关于冥王星的一手资料,首次为我们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冥王星并不可怕,只是冥王星上的环境较为恶劣。冥王星距离太阳非常遥远

冥王星距离太阳平均距离大约为59.1亿千米,光从太阳到冥王星至少也需要5个小时,在冥王星上虽然还能看到太阳,但却只是一个比较明亮的星点,特别小。

所以在冥王星上所能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十分微弱,表面平均温度仅为-229 ℃,最高也只有-218℃。

冥王星的公转周期特别长

冥王星公转一周要90465个地球日,大约248个地球年,1987年,冥王星的南极才结束了长达120年的极夜。

所以在冥王星的南极,一辈子见不到太阳都是正常现象。另外冥王星旋转的方向与地球相反,这也就是说在冥王星上太阳是从西方升起,东方落下。

冥王星上的大气层十分稀薄

冥王星位于柯伊伯带,其构成物质是岩石和冰,质量还不到地球的1/15,直径也只有月球的66%,但是在冥王星上却有着一层稀薄的大气层。

而且在冥王星上没有氧气,只有氮气、甲烷以及一氧化碳,还因为冥王星距离太阳非常遥远,所以氮气也在这样极低的气温下变成了固态氮的存在。

结语。

其实冥王星的可怕有点唬人的的说法,实际上冥王星就只是一颗普通的矮行星而已,而且还是一颗从行星行列中被“踢走”的矮行星,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地方,但冥王星上的环境确实十分恶劣,简直就是生命的禁区!

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有多“可怕”?

冥王星,一听名字就觉得是一个很“可怕”的天体。当然,冥王星并不存在所谓的“冥王”。那么,冥王星是怎样的一个外星世界呢?它究竟“可怕”在哪里?

人类知道冥王星的时间并不长,只有90年。因为它离太阳十分遥远,太阳光照射到这颗星球上都要五个半小时,想要观测到它十分困难。如果人类站在冥王星上用肉眼看太阳,太阳的大小与星星差不多,亮度是满月的200倍。

最初,天文学家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与地球相当,冥王星被认为是岩质行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冥王星视为太阳系中的第九大行星。但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冥王星的质量估计大幅度减少。到了21世纪初,冥王星的质量估计不到地球的五百分之一。

随着太阳系中不断发现与冥王星差不多大的天体,在2006年,天文学家不得不重新对行星进行了定义。由于冥王星的质量较小,其运行轨道上的大量小天体无法被它的引力清理掉,所以不符合行星条件,冥王星以及类似的天体被认定为矮行星。

由于冥王星又小又远,即便有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也无法窥探到冥王星的真容。这个遥远的冰冻世界充满了神秘,于是,美国宇航局(NASA)决定发射一艘无人太空飞船前往冥王星。

在冥王星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同一年,NASA的新地平线号(或称新视野号)启程飞往冥王星,开始了一段长达9年时间的太空之旅。最终,新地平线号发回了令人震撼的冥王星细节,人类第一次看清了这个遥远的世界。

正如天文学家预计的那样,远离太阳的冥王星是一个冰冻世界,表面温度极低,只有-229 ℃,最冷可以低至-240 ℃。氮气的凝固点为-210 ℃,氧气的凝固点为-219 ℃。试想一下,如果地球也像冥王星那样冷,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和氮气都会变成冰冻成固体落下来。

冥王星的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氮气,还有少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由于冥王星非常冷,这些分子大都被冰冻,冥王星的平原上98%被氮冰覆盖。

冥王星除了如预期寒冷之外,它还给天文学家带来了巨大惊喜。虽然冥王星看似被冰封,但它并没有完全冷却下来,它的内部还十分活跃。而且冥王星内部还有一层深度可达100公里的海洋,就像地球上那样由水构成的。那么,冥王星的冰冻地表下方潜伏着什么热源呢?

就像地球内部那样,冥王星内部也有很多放射性元素。这些不稳定的元素会发出射线,不断进行衰变,同时产生能量,这些能量就成了冥王星的内部热量来源。

在这些能量的驱使下,地表下方暗流涌动。在一些表面薄弱的地方,地下液体会喷涌到地面,并且迅速冷却冰冻,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冰火山。

由于新地平线号携带的燃料十分有限,它并没有减速进入冥王星的轨道,而是从冥王星附近快速飞过,所以我们对冥王星的了解仍然很有限。只有等到未来有探测器能够进入冥王星轨道,甚至登陆冥王星表面,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遥远的外星世界。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有多“可怕”?

在19世纪,天文学家从理论上预言了海王星的存在。在海王星发现不久后,天文学家注意到这颗行星的轨道受到了外围天体引力的摄动。于是,天文学家开始搜寻这颗神秘的X行星。

经过几十年的搜寻,直到1930年,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终于找到了预言中的X行星——冥王星。根据最初的估计,冥王星的大小接近于地球,所以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第九大行星。

然而,冥王星离我们太遥远,它远在50亿公里之外,地球上的天文望远镜根本看不清冥王星,即便是强大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也无能为力。那么,冥王星究竟是怎样的一颗天体?冥王星有多“可怕”呢?

为了揭开冥王星的神秘面纱,美国宇航局(NASA)的新地平线号(又称新视野号)探测器在2006年启程前往这个遥远的世界。然而,在新地平线号出发半年多之后,天文学家制定了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遭到降级。

由于冥王星的质量太小(仅为地球质量的0.22%,并非之前所认为的与地球相当),它没有能力清理掉轨道上的其他天体,所以冥王星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行列,被划分到矮行星的行列。当时,天文学家还发现了其他几个与冥王星差不多大的矮行星,例如,阋神星。

尽管如此,新地平线号的目标没有变。经过九年半的漫长飞行,新地平线号终于飞到冥王星。不过,新地平线号携带的燃料非常有限,它无法减速进入冥王星的轨道,而是在距离冥王星大约1.25万公里之处匆匆飞掠而过。在近距离飞掠期间,新地平线号捕捉到了大量的冥王星一手资料,从而首次为我们揭开了这个遥远世界的神秘面纱。

正如冥王星的名字那样,这颗星球基本上不可能是生命的乐园,它的环境极其恶劣。冥王星的大气十分稀薄,表面大气压只有地球表面大气压的十万分之一。冥王星上没有氧气,只有氮气、甲烷以及一氧化碳,这对于地球生命来说是致命的。

冥王星离太阳非常遥远,虽然从冥王星上来看,太阳仍然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但也只是一个比较明亮的星点,已经小到超过人眼所能分辨的极限,冥王星所能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十分微弱。冥王星的表面平均温度仅为-229 ℃,最高也只有-218 ℃。在这种极端低温的环境中,氮分子也会被冻成固态氮。

此前,天文学家认为,质量还没有月球大的冥王星会像月球那样死寂,结果新地平线号传回的数据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冥王星的内部其实非常活跃,并没有因为低温而停止活动。

冥王星的地下深处存在一些放射性元素,它们衰变产生的热量可以加热冥王星。在冥王星的氮冰表面下方,可能存在着深度超过100公里的液态水海洋。另外,冥王星表面还存在火山。不过,这种火山并不是地球上那种喷发岩浆的火山,而是喷发冰状物体的冰火山。

根据新地平线号传回的数据,冥王星上还存在会移动的物体,引发人们猜测那是不是外星生命。但经过研究发现,那其实是漂浮在固态氮上方的水冰。在冥王星内部热对流的作用下,水冰会在氮冰上缓慢移动。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冥王星的取名来自于罗马神话中的“冥界死神”普鲁托,那普鲁托又说谁呢,看过《圣斗士星矢》的都知道有一位冥王哈迪斯,可以说普鲁托和哈迪斯是同一个传说人物。

为一个星球取了这么一个牛的名字,那么冥王星有什么恐怖之处呢?

冥王星降世

冥王星,是位于“柯伊伯带”的一颗矮行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其质量不到地球的0.24%,重力仅为地球的十五分之一,直径大约为月球的66%。迄今为止,冥王星被发现存在5颗卫星,为“冥卫一”至“冥卫五”,分别命名为冥河船夫、黑夜女神、9头蛇、冥界守门犬、冥河。

19世纪初,科学家在观测天王星运行轨迹时,发现它的运行轨道和计算有差异,可能是存着另外一颗行星的影响。在1846年,海王星被发现了。但是天王星的轨道与牛顿定律还是不符,海王星的轨道也是同样的情况。难道还有另外一颗行星未被发现么?也就是第九大行星。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那么的顺利,几十年过去了,科学家们依然一无所获。随着科学的进步,新的天文望远镜也架设起来了,那就是罗威尔天文台。科学家以为可以通过它来寻找到第九大行星,从还是失败了。

又30多年过去了,1930年,汤博终于通过罗威尔天文台的天文台,通过对比图像发现了一个小亮点。通过计算确认后,确认了这个第九大行星。

奇异的冥王星

1)极寒之星

由于距离太阳太远,太阳光需要5个小时才能照到冥王星表面。因此冥王星地表极冷,约在摄氏零下238度至218度之间。以至于冥王星表面的氮、一氧化碳、甲烷等被冻成固态,在深空加玛射线和太阳光的作用下,白色的冰层变成了粉棕色。若是人类置身其中的话,身体会瞬间被冻住。

尽管如此,太阳依然可以将冥王星照亮,只不过由于距离遥远,从冥王星上看到的太阳要黯淡得多,在近日点,冥王星上的太阳亮度只有地球位置上的大约900分之1,而在远日点,太阳亮度则会降至地球位置上的大约2500分之1。

这个昏暗冰冷的异星世界对于人类而言无疑是可怕的。

冥王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其表面大气压可以低至地球的100万分之1,最高的时候也只有地球的10万分之1。由于冥王星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6.3%,穿上宇航服,就可以体验到“身轻如燕”的感觉。

2)黑暗的星球

每6.387个地球日,冥王星就会完成一次自转,由于冥王星的转轴倾角(指星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角度)约为120度,因此在冥王星上存在着范围很大的极夜区域,在峰值的时候,冥王星表面有大约4分之1的区域都终日不见阳光。

如果怕黑的话,那就最好不要站在这种区域,否则的话将会被无边的黑暗包围。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没有站在冥王星上的极夜区域,并且还是在白天,那也只能看到一个昏暗的世界。

3)距离太远

冥王星以特殊的椭圆形轨道绕行太阳,周期长达248地球年。离太阳最近和远的距离分别是29.7AU和49.3AU (AU是天文单位,指的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当冥王星离太阳最近时,甚至比海王星还靠近太阳。

4)轨道倾角大

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基本上是在同一个平面(黄道面)上绕太阳公转,但冥王星不同,冥王星的轨道却偏离黄道面达17度。如果不是发现当年冥王星刚好接近黄道面,冥王星不知道还要多少年才被发现。

5)独特的双星系统

冥王星有一颗超大的卫星,即卡戎,其直径超过冥王星直径的一半。两者互相绕转,因为共同质心在冥王星外面。因此科学家认为它们是一个双星系统。

由于冥王星和卡戎的质量差距不大,而且距离较近。两距离近的星球之间会被潮汐之力锁定,两者永远永远面对同一面。通俗来讲,就是两人手牵手跳舞,彼此对视。另外它们绕转的方向几乎其他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垂直,这就有点“不守规矩”了。

6)特殊地貌

多年的探测下,冥王星的部分特殊地貌展现在人们眼前。如冥王星表面巨型冰缝随处可见、蛇皮形状的冰脊、移动的冰冻火山等等

7)细小的星球

当初发现的时候,以为和地球差不多大,但发现冥卫一之后,可计算出冥王星质量——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二。如果冥王星是行星,那么七大卫星就可以比行星大很多,这违背通常的直觉:行星应该是卫星的家长。按照新的行星定义,踢出冥王星之后,最小的行星比最大的卫星要更重。(单论体积,土卫六和木卫三比水星大,但是水星密度惊人,论质量,最小行星水星比这两个最大卫星加起来还重)

冥王星的卫星

冥王星拥有五颗卫星,这可比地球和火星“阔气”多了,而同样被列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金星和水星,甚至连一颗卫星都没有,从这方面来想,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可能会感到忿忿不平。

卡戎(Charon)是冥王星最大的卫星,其半径大约为冥王星的一半,质量大约为冥王星的8分之1,与冥王星的平均距离仅为19570公里,这只相当于地球赤道长度的一半,如此高的质量比,再加上如此近的距离,使得卡戎和冥王星都被对方潮汐锁定,始终只以相同的一面朝着对方。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在冥王星上站的位置比较合适,那么你就看会到一颗巨大的星球挂在天空,而可怕的是,不管你观察多久,这颗星球在天空中的位置都不会改变,它就这样突兀地摆你的眼前,一动也不动,假如你对着它看久了,可能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真实。

总而言之,虽然冥王星也比较可怕,但相对金星而言,这里的自然环境可以说是要“温柔”得多,可以想象的是,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人类很可能仍然无法登陆金星,却说不定真的可以在冥王星上登陆。

被除名的冥王星

它已从太阳系9大行星之列遭除名,被降级为“矮行星”。即使后来“新视野”号探测器给它照了相,其诡异性在科学家眼中依然不减半分。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怀疑冥王星并非太阳系冰冷边缘。后来在1992年,夏威夷的天文望远镜发现并证实了柯伊伯带的存在。自此之后,学界发现了1500颗柯伊伯带天体。更有科学家估算整个柯伊伯带约有10万颗直径100公里以上的天体。因此关于冥王星为“第九大行星”地位的质疑声音就越来越多了。

直到2005年1月,麦克·布朗(Mike Brown)团队发现了阋神星(Eris,希腊神话女神厄里斯),其体积足以媲美冥王星,并且质量远超冥王星。而阋神星的发型,则成了冥王星被开除九大行星的一根导火索。因为柯伊伯带还不知道有没有类似阋神星或更大的天体,如果有,是不是要按“第十大”、“第十一大”行星这样命名下去呢?这样会无穷无尽的,那就尴尬了。

为此,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在2006年更新了行星的定义,直接将冥王星从行星降级为矮行星。目前认定的矮行星有5颗,分别是冥王星、阋神星、妊神星、鸟神星和谷神星。

而冥王星“降级”感触最深的应该是NASA,因为那年“新视野号”探测器早已发射升空。在历经9年半的飞行后,于2015年7月14日飞掠冥王星并拍下了冥王星的倩影。没想到的是,冥王星的表面有一块巨大的心形冰原,一下子萌翻了地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