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中国下一个大地震预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bj0012023-12-03奇闻异事0

下一个大地震会发生在哪?是南京么?

不大可能发生在南京。地震发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地壳运动和人为地震。世界两大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这些地方地壳活动较频繁。一般地处板块边界地区地壳不稳定,发生地震的频率较高。火山的爆发,大型工程的不合理建设等也可以引发地震。其实每天都在发生不同震级的地震,但由于震级较小,人类根本感觉不到。一般震级达到里氏5级以上(里氏震级最高为9级,也有超过里氏震级的地震)的地震才会对人类造成灾害。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是日本。汶川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造成的。

对于地震的预测方面: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尚未达到可以预测地震的水平。

李四光预言四大地震是哪几个地方?

邢台、河间、唐山、渤海湾。

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可惜这项工作他没有来得及深入总结,就与世长辞了。

1989年为纪念李四光对中国科学事业和地质事业的巨大贡献,继承和发扬他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积极从事科学、技术和教育实践,不断开拓创新。

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多做贡献,设立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简介: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

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大致可分两个阶段,1949年前他侧重地质基础学科的研究;1949年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国家需要集中精力,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

地震预测:3年内我国将有7到8级大地震

“土叙地震可能致中国3年内发生7-8级强震”,这个观点来源于国家地震研究核心权威期刊《地震》上的论文观点,该论文标题为“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增强与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关系分析”。

这个论文的具体内容:

论文内容是当出现欧亚带年地震释放能量比高于50%且伴随8级以上地震发生时,其后3年内中国大陆地区将有发生多次7级以上或8级地震的可能性,这个关系在1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显著水平为10%”的意思是,上述结果错误的可能性为10%,正确的可能性为90%。

这篇网络文章称:从该论文的研究结果来讲,等于是这次土耳其地震向我们提前发出了预警,它的发生告诉我们未来3年内中国将有九成的可能性发生7-8级地震。虽然我们不知道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但这种预警也是极其珍贵和稀缺的。

专家认为没有必要恐慌: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表示:过去一百年我国大陆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平均概率是三年两次,所以文章的结论没有特别意义。 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土耳其还是世界其它国家发生七级以上地震,我们全国范围内三年内发生七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都很大。

土耳其地震和汶川地震源自同一条地震带:

土耳其不仅是位于欧亚十字路口的浪漫国度,它更是一个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中间部位的国度。

这条造山带是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冲撞欧亚板块的前沿阵地,一整个古老的海洋在这里消失,仅剩下正在消亡的地中海。

同时,它也是这颗星球上三大主要火山地震带之一,其影响范围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历史上地震频发,一再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创。

这条地震带同样对中国影响巨大,十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同样是这条地震带活动的产物,它给人们留下的恐惧阴影,至今仍没有完全消退。

对于这样的灾难,我们感同身受;对于灾难里受苦的人们,我们深表同情。但我们也相信,虽然地球的活动难以琢磨,可人类团结互助战胜灾难的勇气,不会被山高路远和国家疆界所阻隔。

一定要开启手机地震预警功能!

没有地震预警真的没有安全感啊!(过来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