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腔棘鱼(腔棘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bj0012023-11-29奇闻异事0

腔棘鱼——恐龙时代的活化石,即将灭绝?

腔棘鱼在海洋中生活了近4亿年,被称为“恐龙时代的活化石”。然而,今天的生活对这个“活化石”造成了诸多影响。“活化石”还能存活么?还能称为历史的化石么?

1938年,“活化石”腔棘鱼在南非海岸被重新发现,闻名遐迩。不过,由于新港口的建设,腔棘鱼生活的少数水域又将面临破坏。与此同时,它们也可能会陷入捕鲨的渔网中。甚至气候变化也会给该物种带来又一新的风险。

有关腔棘鱼的一些保护工作已经在实施。比如,《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命令禁止腔棘鱼贸易。现在,一个新的保护措施可能很快就会发挥效用:美国国家海洋渔业署(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 ,NMFS)于今年3月初提议将腔棘鱼列为《美国濒危物种法案》(Endangered Species Act,ESA)下的“近危”物种。

这个提议并不会涵盖所有的腔棘鱼。而是仅仅对生活在坦桑尼亚海岸面临最大威胁的、遗传组成独特的种群增加保护。生活在科摩罗群岛附近与南非的腔棘鱼种群,以及生活在印尼水域的隔离种群都不能受到此种保护。

印度洋水域腔棘鱼种群的精确数量还无人知晓。据1994年的一项调查估算,该种群约有230-650只。

据美国国家海洋渔业署收集的数据显示,生活在科摩罗群岛及南非附近水域的腔棘鱼能够借助水域中大量的深海洞穴保证自己的安全。对于生活在坦桑尼亚的腔棘鱼种群而言,情况就不同了。与前面两个水域相比,坦桑尼亚水域没有深海洞穴,并且在一些较浅的位置还有岩石阶地。根据本周《联邦记事》(Federal Register)提供的信息,坦桑尼亚的水域特征使得那里的腔棘鱼种群缺乏保护。在过去十年里,至少有19只2米长的腔棘鱼意外困入坦桑尼亚珊瑚礁附近的渔网中。

足够讽刺的是,坦桑尼亚计划在新成立的坦噶腔棘鱼海洋公园建造新的港口。而该海洋公园正是以该地区特有的腔棘鱼物种名字命名的。港口建设需要水下爆破及清淤,这无疑会破坏腔棘鱼已有的栖息地。美国国家海洋渔业署预测,港口建设可直接减少腔棘鱼的深海避难所,另外,大量的泥沙淤积可能会导致腔棘鱼迁移到别处,因此,腔棘鱼的栖息地很大程度上会遭破坏。

Taylor Jones讲道,由于这些港口不在美国境内建设,因此,《美国濒危物种法案》对腔棘鱼的保护条例并不具备阻止或者更改这些建设工作的合法权利,但是该法案的保护能够提高人们对该物种所处困境的认识。Taylor Jones是WildEarth Guardians组织的濒危物种提倡者,该组织在2013年申请将腔棘鱼列入《美国濒危物种法案》实施保护。尽管美国国家海洋渔业署的提议中并没有具体的保护计划,但是,将腔棘鱼列为“近危”物种能够授权美国政府捐资并协助每一个保护项目。

在《美国濒危物种法案》对腔棘鱼的保护条例生效之前,仍然需要一段漫长的等待时间,就算这是一项政府行动也免不了如此。目前,公众还有60天的时间可以对提议进行评论。之后,为期一年的提议评估过程就开始了。毋庸置疑,腔棘鱼已经在自然界坚守了几亿年,而一个小小的政府机构呢?

(作者:John R. Platt;翻译:万晓玲)

腔棘鱼为什么不进化?

腔棘鱼是一种鱼,通常被称为“活化石”那是因为它是一个只有通过化石才能知道的物种中唯一活着的成员之一。它也被认为是一个活化石,因为它被认为是在大约4亿年前进化成现在的形式。

如果你不能亲眼看到当前的腔棘鱼图片,那么你可能会认为这种鱼已经灭绝了几百万年。这不能怪你的想法。毕竟,科学家认为这种鱼在白垩纪已经灭绝了很长一段时间。显然,它没有,正如它在1938年在非洲附近首次发现活的一样。然后,在1997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现了第二个。

关于腔棘鱼,除了它的活化石状态之外,最有趣的事实之一是它是一种叶状鳍鱼,而不是一种射线鳍鱼。你接触到的大多数鱼都是鳍状鱼。这意味着鳍是由小刺支撑的。这些鱼是叶状鳍,这意味着它们的鳍由小的星形结构支撑。

科学家认为这些鱼可以活60年。这将使它们成为一些非常长寿的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其中一些如此之大。他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变大。腔棘鱼可以长到2米长,体重超过90公斤。那是一条相当大的鱼。

事实上,它生活在海洋表面下大约150米的地方,这个地方被称为“黄昏地带”目前,这种鱼可能只剩下几千条了,这意味着它们非常罕见。这也可能使它们成为地球上最濒危的鱼类之一。

腔棘鱼相对不变的深海栖息地,以及数千年至数百万年来明显缺乏捕食,意味着这种古老的鱼类不需要改变太多就能生存。

腔棘鱼是人类的祖先吗

腔棘鱼不是人类的祖先。

通过对这两种鱼类的血蛋白及耳部结构的分析,多数生物学家认为腔棘鱼就是脱离海洋最早的人类祖先。两位德国科学家托马斯·戈尔和克劳特·施密特对660只海洋和陆地动物的血红蛋白分析进行了重新演算,结果发现腔棘鱼的血红蛋白中有一种成分与蝌蚪血液里的相应成分吻合。后来通过对腔棘鱼和肺鱼的线粒体DNA进行比较,发现肺鱼与青蛙的样本最接近,于是排除了腔棘鱼是人类始祖的推测。

腔棘鱼coelacanth,腔棘目(Crossopterygii)一些叶鳍硬骨鱼类的统称。近缘但已绝灭的扇鳍鱼亚目(Rhipidistia)的种类被认为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

腔棘鱼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腔棘鱼属夜习性动物,白天都躲藏在170~230米深的洞窟里,研究发现,经常会有很多条腔棘鱼一起在同一个洞窟里的情形,是否有群居性及彼此会不会进行沟通等都尚未被解明。

腔棘鱼主要用其尖锐的牙齿紧紧咬住猎物。只会捕捉口部正前方的猎物,而非左右巡回寻找食物,像这种依赖偶然性的狩猎方式的成功率很低。所以它在攻击时,动作敏捷又准确,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加速,在猎物来到眼前的瞬间腔棘鱼就已经抓住它了。它们主要捕食的对象是深海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