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bj0012023-11-29奇闻异事0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

我们从小就要有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因为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只有祖国富强了,我们才能幸福的成长。关于精忠报国的故事你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喜欢!

?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岳飞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岳飞的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宋徽宗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1142年1月27日***绍兴十一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南宋将领、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是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精忠报国的典故:

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古代四大贤母之一,教子精忠报国 。她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

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母亲的鼓舞激励著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精忠报国的启示:

要想长大后报效祖国,我们还要从小加强锻炼身体,使我们有强壮的体魄,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岳飞。

岳飞青年时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度过的。宋朝统治者纵情享乐;长期生息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勃然兴起,建立了金政权。

1127年金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灭亡。这一年,岳飞正好24岁。这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盼望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为国家报仇雪耻。当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他报名参军。

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深明大义的母亲,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岳飞人物生平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

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

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岳飞,岳飞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

精忠报国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名言佳句,精忠报国的意思就是,对国家忠心不二,付出自己的贡献报答国家。其实说白了,就是用自己拥有的一切去报答保卫国家的意思。那么这个词汇出自谁口呢?精忠报国的主人公是谁呢?

他就是在南宋时代,一代名将抗金英雄岳飞。宋钦宗不理朝政,迷于宫廷生活。金兵乘虚而入,徽宗、钦总、太后、皇后均被金兵掳去。秦桧夫妇,卖主求荣。岳飞率军出征。行前回府受训。

岳母恐其意志不坚,于其背刺“精忠报国”四字,使作终身诫约,希望岳飞能够在战场上面奋勇杀敌,保卫国家,能够为国竭尽忠诚。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岳母刺字故事影响广泛,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