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关于黄金箭毒蛙的信息

bj0012023-10-19奇闻异事0

会说话的超级毒的动物

会说话的超级毒的动物金色箭毒蛙

神奇的自然界中,有着许许多多有毒性的生物。但你知道世界上最毒的动物是什麽一起来看看世界是上最毒的动物排行榜前十名!

金色箭毒蛙(学名:Phyllobates terribilis)又名黄金箭毒蛙,属于箭毒蛙科叶毒蛙属,是一个哥伦比亚太平洋沿岸的特有种。金色箭毒蛙的最佳栖息地点是有着高降雨量(5米或更多)、海拔在100-200米内、气温至少26°C以及相对湿度为80-90%的雨林。

在野生状态下,金色箭毒蛙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以不超过六个个体的形式群居。然而,被捕获的金色箭毒蛙能够以更高的数量群居。由于它们形体很小,颜色也很明亮,常常被误认为无害。但野生种实际上是致命的,直接触摸野生金色箭毒蛙已经被确定会导致死亡。金色箭毒蛙是最毒的箭毒蛙(位居第二的是蓝箭毒蛙,第三则是三色箭毒蛙),也是世界上最毒的蛙,更是世界最毒的动物之一。

世界十大毒生物

世界十大毒生物列举如下:

1.黄金箭毒蛙

箭毒蛙是全球最美丽的青蛙,同时也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其中黄金箭毒蛙是其中毒性最强之一的物种这种青蛙的英文名字来源于哥伦比亚的安比拉人吹箭,安比拉人常在镖狩猎前用添加毒液。

2.棕伊澳蛇

棕伊澳蛇是澳洲分布最广的毒蛇。本种在新几内亚南部也曾有发现纪录,但据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个新品种。棕伊澳蛇毒性很强,位列世界毒蛇前三名之内。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胁,在发动攻击前会先撑平窄窄的颈部皮摺及抬高身体前部。以蛙、蟾蜍、小型哺乳动物和其它蛇类等为食。这种蛇,的神经毒素非常的猛烈,而且拥有巨大的毒素腺,一旦被咬中,在数十分钟内就能死亡,

3.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又称“黑树眼镜蛇”,是第二大的陆生毒蛇类,也是曼巴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体长为2米,最大可达4.3米,黑曼巴蛇还是攻击速度最快的蛇。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大的毒蛇,有非洲死神之称,黑曼巴蛇除了像其他曼巴蛇一样,栖息在树上外,还会在地面猎食,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像老鼠等为食,也会捕食蜥蜴、小型鸟类等。

4.巴勒斯坦毒蝎

地球上毒性最强的蝎子巴勒斯坦毒蝎(以色列金蝎),生活在以色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是地球上毒性最强的蝎子,它那长长的螯的末尾,是带有很多毒液的螯针,趁你不注意刺你一下,螯针释放出来的强大毒液让你极度疼痛,抽搐,瘫痪,甚至心跳停止或呼吸衰竭。

5.毒鮋

毒鮋隶属于硬骨鱼纲鮋(yóu)形目毒鮋科;也称为石。

6.漏斗蜘蛛

漏斗蜘蛛是世界上毒性最大的蜘蛛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市近郊。它所携带的毒液足以杀死5至8人,被它咬伤,在15分钟内就会死亡。最大的漏斗蜘蛛有手掌大小,毒牙有1厘米长,能够刺穿人的脚趾甲。

7.太攀蛇

太攀蛇是一种大型的太攀蛇属成员,亦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毒蛇。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及北部沿岸一带,另也出没于新几内亚的岛屿。根据数个毒理学报告的实验白鼠 LD50 皮下注射数据,此物种的毒性在陆栖毒蛇中位列第三。这种太攀蛇的蛇咬也造成过100%的临床致死率。其辖下共有两个已确认亚种。

8.蓝环章鱼

蓝环章鱼(学名:Hapalochlaen maculosa)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可以饲喂小鱼、蟹、虾及甲壳类动物,会用很强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猎物。在海洋中,蓝环章鱼属于剧毒生物之一,被这种小章鱼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但这种章鱼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它们受到很大的威胁。

9.艾基特林海蛇

艾基特林海蛇:生活在热带海域地区,多在澳大利亚海湾浅水带。它长着一张大嘴,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平。它的毒性比眼镜王蛇还要大,如果被它咬一口,数十分钟内就会死亡。

10.澳大利亚箱形水母

澳大利亚箱形水母俗名别名,海黄蜂、海洋中的透明杀手。是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北部、菲律宾和越南的水母。它们造成了在世界上无数对人体的伤害或死亡事件,被认为是最致命的水母。这种水母仅有大约16英寸长,它有4个眼睛集中的地方,共有24只眼睛。

毒素从食物中获取,为什么箭毒蛙不会中毒,还能反杀其他动物?

箭毒蛙,热带雨林里的小不点,个头还没有一枚硬币大。虽然个头小,但在森林里却不容忽视。箭毒蛙的色彩很鲜艳,赤橙黄蓝,全是引人注目的亮色。一身色彩也是警告色,提醒其他动物切莫靠近,它身带剧毒。

箭毒蛙的皮肤上裹了一层带毒的粘液。南美洲的印度安人把飞镖头在箭毒蛙身上滚一圈,就做好了一支见血封喉的毒箭。

吃出来的毒

箭毒蛙身上的毒素不止一种,全部箭毒蛙身上的毒素加起来有800多种。这些毒素都是天然的生物碱,生物碱是一种碱性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生物碱是植物自带的,动物吃了这些植物,也就获得了生物碱毒素。

箭毒蛙本身无毒,它的生物碱毒素也是吃出来的,不过它吃的不是植物,而是其它小虫子。箭毒蛙的食谱很广,蜘蛛、蚂蚁、瓢虫、千足虫都是它的美味,这些小虫子吃到植物中的生物碱,体内留存了毒素。箭毒蛙吃到毒虫子,收集毒素,积攒起来,再从皮肤腺上排到体表。裹了一身毒液,就像穿了一件护身铠甲,捕食者看到它就会绕道而走。

族群中最毒的黄金箭毒蛙,身上毒液一次能毒杀10个人,或是1万只老鼠。

箭毒蛙在树叶上产卵,当小蝌蚪孵化出来后,蛙爸会背着蝌蚪找个蓄水的树叶安放。树上有种凤梨科附生植物,它的叶子往内卷,里面会积水,是蝌蚪最好的孵化地。这时蛙妈会在小水塘里产下几颗蛙卵给蝌蚪做口粮,蛙卵带毒,小蝌蚪吃了以后也开始带毒,当它变成幼蛙后就有毒液当武器了。

毒发过程

用毒高手,直击要害。

箭毒蛙的毒直接攻击神经系统。

以黄金箭毒蛙的毒素--南美蟾毒(batrachotoxin)举例。南美蟾毒进入动物身体后,会潜入神经系统,附着在神经递质上面。神经递质是一种传递电信号的信使,它把大脑发送的信号传达给肌肉,指挥肌肉运动。南美蟾毒附着在神经递质上,干扰信号传递,结果会引起肌肉瘫痪。毒素引发心脏肌肉瘫痪后,心脏也就停止了跳动。

百毒不侵的秘密

箭毒蛙的神经递质在传递信号时,为什么不会受到南美蟾毒的影响呢?

答案是箭毒蛙的神经递质受体比其他动物的神经递质受体更聪明,能辨认出毒素。当毒素潜伏在神经递质上传送电信号时,其他动物的神经递质受体,会同时接收毒素和神经递质,这时信号的传递就受到了毒素的干扰。而箭毒蛙的神经递质受体很聪明,它能够区分出毒素和神经递质的不同,拒绝接受毒素,只接收自己的神经递质,这时神经信号传递不受干扰,能正常工作。

打个比方,毒素和神经递质就像两把钥匙,神经递质是原装钥匙,毒素是伪造的钥匙,神经递质受体是一把锁。其他动物身上,两把钥匙都能把锁打开。而在箭毒蛙这里,只有原装钥匙能开锁。箭毒蛙改变的不是钥匙,而是锁,这把锁的变化还得变得特别精妙才行,变少了不管用,伪造钥匙还能开锁。变多了也不行,连原装钥匙都打不开锁了。

箭毒蛙神经递质受体的结构变化,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在演化的道路上,至少变了三次。就像药王遍尝百草,以身试药一样,箭毒蛙冒着生命危险,一点点地试毒。经过一次次的基因变异,终于百毒不侵,不仅以身体扛住了毒素,还把毒素化为自己抵御天敌的武器。

最后多说几句,因为箭毒蛙的毒素从食物中获得,如果吃不到毒虫子的话,它身上的毒液会慢慢消失。把箭毒蛙当宠物饲养时,通常喂食的是无毒的蟋蟀之类的食物,所以玻璃缸里的箭毒蛙是无毒的。

当箭毒蛙被捕获做宠物后,它失去的不仅是自由,还有最宝贵的防身毒液。失去了毒液的箭毒蛙,剩下的只是一身鲜艳的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