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中国之最

中国之最

中国最缺少什么(中国最不缺的是什么)

bj0012023-09-24中国之最0

现阶段中国同胞最缺少什么?

物质方面,最缺石油铁矿-----这是中国进口最多的

精神方面,最缺少作为一国公民的公民意识----表现为对国家利益对公民个人利益影响的不理解。进而表现出对国家利益的不关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越南进口先进武器上的集体无视, 完全不理解南海石油,是要算在百姓的油箱电费里面的。 更可笑的是,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多少漠然视之,完全不明白那直接关系到自己手上的钱的购买力会因此改变。

你认为中国当前的教育最缺少什么?

一是加强立德树人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要把立德树人贯彻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二是要加强美育教育。美育教育的缺少会造就一代学生心灵的荒芜,为此显得学校教育还需要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

三是要加强劳动教育。在新时期如何学校教育如何发挥劳动教育,新时期强调劳动教育的作用,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思想、培养劳动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和提升自身优良素质具有积极影响。

四是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传统文化的缺少还是相当严重的,为此,传统文化进课堂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需要走与中小学相结合的路径。

五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一项调查显示95%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频率较低,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起到良好效果,所以新时期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六是加强综合素质评价教育。以成绩分数为唯一的单一的评价体系是造成学生心理和行为异化的重要原因,为此学校教育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综合素质评价。

七是要加强工人智能教育。积极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教育进入中小学是必然趋势,教育部门应该做好规划让中小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人工智能教育,以应对智能时代的发展。通过人工智能教育推动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提升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新型教育体系的建构。

中国什么最缺少,什么最不缺

1、首先中国不缺制造,缺志造、智造、质造。

2、其次中国不缺金钱,缺合理分配金钱的税制。

3、最后中国不缺用金钱地位聚集的圈子, 缺用道义责任召唤的朋友。以上就是中国最缺少,最不缺。

[img]

国内最缺什么农产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多,土地少的国家,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年年不断的提高情况下,作为我国的农产品就显得严重不足,特别是粮食作物,象大米,小麦,大豆等农产品每年就得靠大量进口,才能够满足国内人们的需求。因为我国是人多土地少,作为从土地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基本上是满足不了自足的。虽然有的农产品象果品在国内形成了滞销的情况,这还是主要大量的进口果品充斥了大量的国内市场造成的。所以如果要是所有的农产品都不进口的情况下,我国将会是农产品严重短缺的国家。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没有加入世贸组织以前,我国的所有农产品大部分都是凭票才能够买到,这就充分说证明了,如果我国不大量进口农产品,我国将是农产品严重短缺的国家,根本我国的所有农产品都难以达到自足。作为世界上最勤劳和最有智慧的民族,农业生产与饮食文化从来都是富收和丰富的,这也是其他国家比不了的民族优势和民族精神。中国只要协调好农村田地改革规划种植产区,完全可以实现全部自产自足的面貌,这也是现有农村地区保有大量土地的基础,中国就粮食产量每年保持收支平衡,进口和出口部分粮食也只是满足世贸规定而已,根本就不存在大量进口粮食的说法,目前主要依赖进口是大豆和小麦,去年进口大豆为8851万吨,占国内消费85%以上,大豆进口一是满足饮食油脂需求,二是提供养殖饲料来源,唯一美中不足是进口转基因大豆,而优质小麦进口一年大概是300万吨左右,相对而言不是很多,扩大小麦产区提高产量应当进口有限,而大豆才是严重依赖进口的农产品。

猪饲料原材料依赖进口,大豆玉米严重依赖进口。所以,国内猪肉价话语权很大程度老外掌握。杂交粮、粮食能够自给自足!

请问,现在中国南方,或者北方最缺的物品是什么?

北方缺水,南方缺牛羊肉之类的肉产品,以及一些在寒冷地区才能生长的农作物,如苹果,小米。

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北部、山东、安徽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是中国四大地理区划之一,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黄土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关中地区、关东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气候

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夏温差大,四季气温变化分明。全年降水量少,而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

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两月,这两月是北方地区的汛期。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严重。夏季多雨。

1992年以来,除1998年外,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值以下。这时,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中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再加上冷暖空气配合不利,此消彼长,一直没能在北方地区形成理想的降雨条件,由此出现了持续少雨干旱的天气。

中国发展最缺什么?

中国人最缺什么? 中国人最缺以下九样东西: 1、信仰 在古代中国,一直有两套完整的信仰体系:官士阶层信历史,为了青史留名可以牺牲生命;民间百姓信奉鬼神,所谓“离地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当今中国社会民众普遍无信仰,大家只相信自己能看见的东西,例如金钱与权力,没有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比如我们为什么活着。国人不懂得敬畏,也没有统一的道德衡量标准,所以价值判断相差甚远。无信仰无畏,在没有思想导向和犯罪的情感责备成本低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问题。 [[1]] 2、道德与诚信 现在的中国人普遍缺乏诚信。如市场上的注水猪肉、农药超标的蔬菜、有毒的大米、“吊白块”的粉丝、“毛发水”兑制有毒酱油等等。那些不诚信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市场参与者,其不诚信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所以市场往往会出现逆淘汰。越是不诚信的人越容易得到市场的奖励。 [[2]] 3、无条件的自信

中国式的第二大的经济体造成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人权法制等问题,让国人仍没建立起自信。许多人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远不如老外们那么无条件信心十足和理直气壮,他们甚至怀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毫无希望、悲观厌世乃至幸灾乐祸的病态心理。 [[3]] 4、背行囊走四方的健康 中国人的健康数据让人心寒。60%的中国成人高血糖、每死5个人就有一个死于癌症、平均每天1500人死于猝死„„ [[4]] 5、安稳平实的睡眠 现在中国人的睡眠障碍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中青年人对睡眠疾病的治疗还陷入了很大的误区,要么即使有很严重的睡眠问题也不愿就医或用药,害怕会产生药物依赖,要么是病急乱投医、乱吃药。调查显示,超过一半(55.5%)的中国人认为工作压力对睡眠影响很大,55.3%的中国人使用各种助眠手段,100个中国人中有14个超过凌晨12点还没睡觉„„ [[5]] 6、私人的空间和时间 加班是中国人的痛,据说美国不存在加班的问题,按时下班,下班后的时间纯粹属于个人,任何人都不得打扰,若加班老板需付加倍工资。据说最勤劳的德国人每天早上花近半小时泡澡或淋浴,每周上班4到5天,

每天工作8小时中,2小时午休,两个半小时咖啡时间。对于中国生活工作压力之大的年轻白领来说,只要不累死在加班的路上,就谢天谢地吧! [[6]] 7、一个教会你爱和被爱的人 这是一个过剩的时代,在婚姻情感上滞销的那部份人也被剩下了。有数据显示剩男超1100万,剩女人数也上涨。柏拉图式的爱情似乎越来越远,有人一直孤独,有人找错了那一半。据《南方日报》报导,连续七年,中国离婚率连年走高,22至34岁离婚者多、婚龄在7年——10年离婚者多、80后成为离婚主力军。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离婚率达三分之一。据报导,中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平均每天有5166个家庭解体,较前年同期增长17.1%。 [[7]] 8、返璞归真的童心 关于童心,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童心者,真正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童话大王郑渊洁说:童心比童年更重要。拥有一颗未泯的童心,容易快乐和满足,在创作中富有活力。 [[8]] 9、愉悦和舒心的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