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中国之最

中国之最

最中国秋分(中国秋分后是什么)

bj0012023-09-24中国之最0

秋分是哪一天

2022年的秋分是9月23日。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忙碌,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成熟丰收的喜悦。

详细介绍: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2019年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img]

秋分是几月几日 秋分节气在什么时候

导读:节气秋分是24节气之一,是属于秋天的节气,秋分最大的特点就是白昼变长,黑夜变短。如今已经到了秋天季节,你知道秋分是几月几日?秋分节气在什么时候吗?以下是我对秋分节气的介绍,一起去看看吧。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即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故秋分也称降分。

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秋分三侯

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蛰虫坯户:一些春分出土活动的小虫,在秋分过后也会陆陆续续回到土里,准备过冬。

水始涸:水气也不像夏天时那么充沛,将开始逐渐干涸,因此我们会觉得空气越来越干燥了。

秋分时间是固定的吗:不是固定的

秋分时间点在每年公历9月23日-24日之间。

秋分过后还有秋老虎吗:没有了

秋分的气候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这样的标准,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分之后,而秋季进去深秋时节,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秋分时暑伏远去、秋老虎也已经结束了,太阳自南半球向北半球运动,人们会觉得天气开始变得凉爽起来,开始进入了秋高气爽的时候,是全年最佳的生活温度。

秋分节气的习俗

祭月节

在上古时期,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中国传统的祭月,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统领工作),一名赞礼(相当于主持人),若干执事(主祭的助手),一般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

吃秋菜

“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不成想这句小品台词还有据可循。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沾鹊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是我国的什么节日

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2018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太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

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秋分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秋分时节,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候平均气温”划分的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秋分

秋分是几月几日?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

“寒暑平和昼夜均,阴阳相半在秋分。”9月22日21时31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据悉,这也是我国古代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

传统习俗

秋分这一天,客家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坏庄稼。

秋分期间还是客家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秋分有什么寓意2021年秋分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秋分有什么寓意?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

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从冬至开始白天越来越长,但是从春分开始白天比晚上长,从夏至那天开始白天越来越短,但是从秋分开始才白天比晚上短。

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恰好是从立秋到霜降这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

传统意义上,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正如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及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因而,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

2021年秋分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2021年秋分节气时间是 公历2021年9月23日3点20分55秒,农历辛丑年八月十七号,星期四。

中文名称:秋分

外文名称:Autumnal equinox

代表寓意: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

气候特点: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季节:秋季

时间:每年9月22或23或24日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180度

前一节气:白露

后一节气:寒露

风俗活动:祭月

风俗食物:竖蛋、吃秋菜、送秋牛、秋祭月

农事活动:秋收、秋耕、秋种

养生:阴平阳秘、收敛闭藏

三候: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属性:二十四节气的八月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