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中国之最

中国之最

中国最牛的盗墓贼(中国最大的盗墓贼)

bj0012023-09-24中国之最0

中国最牛盗墓贼,为何被抓后狂言,鉴别文物像区分男女一样简单?

姚玉忠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位非常厉害的盗墓贼,他自学了天象、风水、葬墓文化及习俗等知识用在了盗墓上,所以他被抓后说自己鉴别文物和区别男女一样简单。

盗墓是违法了,盗墓贼在没有经过国家允许的情况下,为了个人的利益去盗古墓。从而使得古文物大量流失,导致我们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无法完整地了解一段历史。

姚玉忠学习能力非常强,他由于家庭条件差所以没有读很多书,他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了天象和风水的知识,学懂了风水就能知道哪些是适合做墓地的位置。而古代贵族也正是通过风水知识去寻找墓穴的。

姚玉忠还学习了当地的习俗和葬墓的文化,这样他就可以更清楚的判断墓地的准确位置。姚玉忠盗墓30年,他在当时属于独大的状态,外地的盗墓贼由于不了解当地情况每次都是无功而返,而他不仅可以准确判断古墓的位置,还可以判断出墓地大概的陪葬品、葬品的珍贵程度以及墓主人身份等准确信息。

姚玉忠每次都是自己到山上寻找墓地,在确定位置后,后期的挖掘工作也都是由他自己亲自完成。所以基本没有人知道他的盗墓习惯和盗墓过程,这也是为什么他逍遥法外30年多年,至今才被抓获的原因。

古墓是历史留给我们探寻答案的有力证据,有了这些古墓和藏品让我们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我们的祖先。盗墓贼为了个人利益盗取文物,贩卖文物是犯法的行为,我觉得如果姚玉忠用自己的学习能力用来做正确的事情,我相信会有另一番作为。

史上最牛的三个盗墓贼分别是谁,为军需而盗墓的是哪一位?

古时候,迷信的人们死了都会用一些陪葬品来一起安葬,地位越高陪葬品就越多越贵重,所以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一种古老的职业:盗墓!

第一个牛人当属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的大夫,他足智多谋,文武双全,被尊称为著名的军事谋略家。伍子胥名声大震除了才华出众、业绩出众外,还有因为干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挖掘楚平王墓。

原本就属于楚国人的伍子胥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盗掘自己国家君王的陵墓呢?这其中隐藏不可告人的恩怨情仇。

伍子胥属于典型的官二代,伍家世代显赫,伍子胥的祖父伍举是楚庄王时名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时期的太子太傅,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然而,祸乱却不期降临了。骄奢淫逸楚平王因为听信小人的谗言,竟怀疑太子图谋不轨,于是太子太傅伍奢也受到牵连——被抓入狱。楚平王还想把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一起抓起来处死,以绝后患,为此,他想到了“请君入瓮”之计,假意封赏伍尚、伍子胥兄弟,骗他们来都城。

接到诏书后,伍尚兄弟自然很快识破了楚平王的毒计,但伍尚不忍独生,决意赴都城和父亲共死,而让伍子胥选择了“潜逃”。果然,伍尚到了都城后,立即被楚平王囚禁起来,并且很快就与父亲一同被处死了。而楚平王为了不留后患,在全国下了通缉令,并重赏捉拿伍子胥。

伍子胥于是选择了潜逃到了吴国,为报杀亲杀兄之仇。他立扶吴国的公子光自立为王——吴王阖闾。伍子胥得到了吴王的重用后,开始复仇之旅。周敬王十四年,伍子胥与孙武等辅佐阖闾统领大军沿淮水西进,长驱攻入楚都郢,终成破楚之功。

此时楚平王早已去世。伍子胥怒而挖掘楚平王陵墓,最后还把楚平王的尸体从棺材中掀出来,进行惊人的鞭尸之举,鞭打了三百下以解心头之恨,其愤青之举可以称之为“盗墓之鞭”。

第二个牛人非三国的曹操莫属。曹操刚发迹的时候,因为军费紧张,竟然想出了盗墓来获取军晌的念头,并且很快付诸于行动,为此,他还专门成了盗墓机构,设立了“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等官职,其盗墓团队之大数量之多在当时都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历史,有事例为证。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讨伐曹操而写的檄文里面说:“又梁孝王,先帝母昆。而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陈琳的檄文意思就是说曹操亲自上阵,指挥士兵挖了汉朝梁孝王的陵墓,把棺材撬开,尸体给拽出来,金银财宝全部被洗劫一空。只要是他盗过的墓,棺木全都被撬,无一幸免。

梁王生前深得母后窦太后的宠爱,汉景帝对他这个弟弟也是溺爱之极,将他封到最为富庶的梁国(河南商丘一带),给他的赏赐更是数不胜数,梁王富可敌国,据史书记载他的珠宝玉器比景帝都还多。

他死后,所有的金银财宝全部都跟他一起被埋到墓里了。据记载,曹操从梁孝王墓中盗得的金银财宝就有十万斤,靠这些财宝养了几十万士兵好几年。

一次盗墓收获如此之丰,曹操被为称为“盗墓之祖”也是无可厚非的。

第三个牛人是五代十国的温韬。

温韬曾任耀州节度使,他在上任期间,用职务之便疯狂盗墓,一举打破了曹操的盗墓记录,被称为盗墓祖师爷。他在帝王陵汇集的耀州对唐代18座帝王陵进行了疯狂偷盗,一口气盗了17座,只有武则天的乾陵因为在盗时总是出现各种“怪恶”天气及神秘现象,结果天不怕地不怕的温韬也被吓坏了,结果打消了偷盗乾陵的想未能,使其幸免于难。

温韬是个极为嚣张的人,一般盗墓贼盗墓后唯恐走露风声,偷偷转移便卖掉墓中珠宝。但温韬却反而行之,他每盗一个墓,不但要拉上几千士兵声势浩大地挖洞,而且盗墓后必定要写下一个清单,上面详细地记录所盗的书画、珠宝、随葬物品等。而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可以说是温韬一生所盗取最大的成就,据悉,温韬从昭陵中盗取了无数珍宝和字画,士兵用车马运了一个月才运完。

相传千古名画《兰亭集序》被葬于李世民的昭陵中,但温韬的盗墓清单上并没有《兰亭集序》。民间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兰亭集序》根本没有埋藏在李世民墓中,而是埋藏在了武则天的乾陵中。第二种说法是《兰亭集序》被温韬私藏了或是销毁了。

[img]

历史上的十大盗墓狂人都是谁?

历史上的十大盗墓狂人:伍子胥、项羽、刘去、曹操、董卓、黄巢、温韬、刘豫、杨琏真珈、陈奉

1、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

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杀雪恨。

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当年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 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

2、项羽——最牛的盗墓者

项羽与伍子胥是老乡,都是现在的宿迁人(这层历史关系恐怕不少人不是太清楚吧),时人称西楚霸王,其战争的竞争对手是邻边徐州的刘邦。项羽在进入关中后,实行了杀光(杀掉已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杀掉王室贵族)、抢光(掳掠咸阳城)、烧光(火烧咸阳、阿房宫)的“三光政策”。

由于项羽与秦始皇一样野蛮,很不得人心,天下归心刘邦。刘邦也会拍天下马屁,《史记》中记载,刘邦把“掘始皇帝冢”作为项羽的一大罪过,昭示天下。现代考古探测则发现,秦陵“完好无损”。项羽当年到底是否掘开了秦陵,在秦陵被充许考古发掘之前,仍是历史之谜,无从验证史实的真伪。

3、刘去——最变态的盗墓者

盗墓有的是泄愤,有的是贪财,但中国历史上有一盗墓者却很变态,首先是为了好玩,他就是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据晋人葛洪编着的《西京杂记》记载,在其封国内“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有点名气的古墓几乎没有一座能逃过刘去的铁锹。

刘去盗掘的对象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晋灵公的陵墓都让他掘开了。但盗墓多了,刘去也害怕。《太平广记》记载,在掘开且渠墓时,刘去被吓得半死,里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刘去赶忙让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

史称,刘去盗掘古墓的数量“不可胜数”,但具体有多少,又获得多少宝物,现在已无从考证。 刘去——最变态的盗墓者

4、曹操——最专业的盗墓者

盗墓,多是王者行为,从伍子胥,到项羽,再到刘去,都是这样。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上大规模的盗墓行为都掺杂有官方性质。但设专职,设“盗掘办公室”,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应该是三国时期的曹操。

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是最专业的盗墓者。曹操盗得的最着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构建规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

5、董卓——最恶的盗墓者

在中国历史上三大盗墓高潮中的第一波,即出现在西汉末年至南北朝这一段时间。这一历史时期,小朝小廷如玩游戏般交替频繁,因此世道很乱,饥民遍野,民间盗墓之风盛行,你盗我亦盗,大家一起盗。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掘墓大盗曹操外,还有董卓、黄巢等人。

西汉最有为作为,也是中国众多帝王颇有作为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被掘开,董卓就是最大的罪人之一。自茂陵地宫封上那一刻起,不少人就盯上了,有记载的第一盗是东汉初年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干的。盗掘茂陵前,赤眉军先把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掘开,已盗走了大量财宝。

6、黄巢——最蠢的盗墓者

黄巢成为中国盗墓史上的狂人,是因为其盗掘的对象都是重量级。一是效法项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学赤眉军、董卓,掘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三是掘武则天与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对于黄巢盗掘的文字散见诸陵的盗掘记载中。

在乾陵记载中,黄巢掘陵时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据说差不多挖了半座梁山,但最后仅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此至今仍有迹可寻。由于农民军中文化人少,加上乾陵的结构实在太坚固,兵士弄不清乾陵的内部结构,结果挖错了方向,乾陵躲过了劫难,否则保存不到今天。

7、温韬——危害最大的盗墓者

温韬,易名李彦韬,五代时梁国人。温韬祖籍京北华原(今陕西耀县),曾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镇辖关中地区。有一个传说,温韬生下来时刚好有匪星殒落在昭陵所在地区的嵯峨山,迷信者遂传将给唐皇陵带来一场灾难的人物出世了。

温韬在长安做了七年行政长官,关中地区几乎所有唐朝皇陵,就是温韬趁战乱,在这一时间内动手掘掉的。 温韬——危害最大的盗墓者

8、刘豫——最不义的盗墓者

目前考古界判断,中国现存的所有帝王陵都已被盗墓者光顾过。唐“十八陵”让温韬盗掘了,北宋“巩义八陵”则让叫刘豫的人盗掘破坏干净。

北宋皇陵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追尊“宣祖”)的迁葬陵,号称“七帝八陵”。相比汉、唐帝王陵冢巨葬丰,北宋帝王陵普遍简单;汉、唐帝王生前就开始卜穴营建了,而且宋朝皇帝生前不预筑寿宫。

9、杨琏真珈——最没道行的盗墓者

历史上,僧人盗墓并不鲜见,但如杨琏真珈这般丧尽天良的十分罕见。其罪行,史上记载也很清楚。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深受忽必烈青睐的杨琏真珈被任为江南释教总摄(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的官员)。

宋末元初人周密所着《葵辛杂识》、元末明初黄岩人陶宗仪所着《辍耕录》,均记载有杨琏真珈盗墓一事: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琏真珈伙同僧人允泽等人,带人到陵区。

当时负责护陵的罗铣坚决阻止,允泽竟然抽出刀来,当场要杀了罗铣。在毁陵盗物之外,还有最令人发指的事情。杨琏真珈将帝、后们的骨骸全出掘出,弃之荒野。

10、陈奉——最荒唐的盗墓者

陈奉,明湖广承天(今湖北钟祥)人。本为御马监奉御太监,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奉朱翊钧旨意,去湖广一带征收矿税,官方身份是“税监”。 陈奉每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压官民,所求稍有不遂,官吏即遭鞭笞等。陈奉及其手下剖孕妇,溺婴儿,无恶不作。

谁家有钱敲诈哪家,弄得众多殷实人家倾家荡产。陈奉最让人痛恨的行为是挖坟掘墓,《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八个字,“剽劫行旅,恣行威虐”。陈奉的盗墓歪念是受到了武昌境内发生的乡民盗掘李林甫之妻杨氏墓“得黄金巨万”的一事启发,而“悉发境内诸墓”,走上盗墓之绝途的。

扩展资料:

盗墓,是进入他人坟墓,作出不问自取的行为。这样的社会文化现象,自古就没停止过。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这种墓葬破坏现象仍然遗存到现今。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

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国应用科学考古方法发掘的最大的墓葬。这座古墓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数十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2018年9月,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一起研究解决文物犯罪的突出问题,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会商机制、加强重大文物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下一步,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长效机制也在持续探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盗墓史

中国第一盗墓人是谁?

中国古今第一盗墓贼是谁?

广川王刘去(又称“刘去疾”)是汉景帝的曾孙,汉宣帝的堂侄。据《汉书.景十三王传》、《西京杂记》、《太平广记》等文献记载,刘去“师受《易》、《论语》、《孝经》皆通,好文辞、方技、博弈、倡优”,应该属于读书人,有点博学多才。正是这个广川王刘去,堪称中国古往今来最大的盗墓贼。

史籍对刘去的记载不多,但对他的两大恶行却记载得非常清楚:第一是猜忌多疑、暴虐成性。他轻信王后昭信谗言,“燔烧烹煮,生割剥人”,虐杀后宫姬婢十余人,手段令人发指;第二就是挖坟掘墓,胡作非为。据称广川国内的古墓,无一例外地全都被他挖掘过。

广川王国治所大致在今河北、山西、山东交界处附近,春秋时属晋国,战国时期属魏国。无所事事的刘去经常纠集一些地痞无赖,大肆发掘古墓,搜罗奇珍异宝。他挖掘的古墓多得无法统计。根据史籍记载的情况看,同现在的盗墓贼相比,刘去盗墓有几个特点:一是光天化日,毫不避讳。在自己的封国内,当然是我的地盘我作主,我想挖谁就挖谁。周幽王、晋灵公、魏哀王、魏襄王这些风光一时的王公均被他请出地宫,随葬财宝被一扫而尽;二是不选对象,不问出处(估计当时考证墓主人的难度要大一些)。王宫贵族的墓要挖,普通士大夫的墓也要挖,估计那些有钱的土财主家的大墓也难以幸免。爰盎是汉景帝时期的大臣,生前清贫,死后薄葬。然而不到100年,他的墓竟然就也被刘去挖掘了(可惜只出土了一枚铜镜),足智多谋的爰盎地下有灵不知作何感想;三是行为乖戾,贪婪成癖。广川王国属于比较富庶的的封国,刘去盗墓很大程度上是闲极无聊,带有猎奇、好玩的心理。所以凡是他认为好玩的东西,都要放在身边享受一番。根据记载,魏襄王墓似乎被盗墓贼光顾过(可见盗墓一行,源远流长),出土的只有两把铜剑和少量金玉杂物,刘去便将铜剑作为自己的佩剑使用。晋灵公墓也曾经被盗,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一个玉蟾蜍,拳头大小,腹内中空,可盛少量水,光润如新,刘去就把这个玉蟾蜍用作磨墨的水盂使用。

广川王究竟盗掘了多少古墓根本无法考证,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却是真的。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刘去与王后昭信因滥杀无辜东窗事发,被朝廷削去封爵,流放偏僻的上庸(今湖北竹山县附近)。刘去于路上自杀,王后昭信被绞杀弃市。正应了那句话:恶有恶报!

史上最牛的盗墓者是谁呢,死前的话让专家难堪?

史上最牛的盗墓者是谁呢,死前的话让专家难堪?这个人就是姚玉忠 。

姚玉忠出生在一个古墓埋葬最多的地方——内蒙古。在那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些古董和奇珍异宝,姚玉忠便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长大的,于是他慢慢的对古文物开始感兴趣了,后来他知道了盗墓这一行很赚钱,于是就打起了小心思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因为他的父亲对这一行也是很感兴趣,于是就把自己所知道的技巧全部传给了他儿子,就是这样才成就了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 但是这个事情终究会败落,很显然的他被抓了。落网后他说自己每次盗墓的时候首先会用罗盘来辨别古墓的精准位置,然后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进行盗墓。

姚玉忠从事这个盗墓工作已经有近30年了,可以说是一个大佬级别的人物,在哪个行业非常受人尊敬。他曾经还放言说自己下一个目标便是要去盗取秦始皇的陵墓,只不过还没执行这个计划时就已经被抓了,经过法院的评判决定给予他死刑的惩罚。

但是最终姚玉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他由于偷盗转卖文物构成犯罪,他一共偷盗了2000多件文物,总价值超过5亿元人民币,最终被判处死刑,在他人生的最后,他留下一句话说: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去过秦始皇陵看看,而且在中国,一百个考古专家也不如他。这番话说出来不仅让人生气还让专家觉得难堪。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可见他有多狂妄,最后的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