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
中国最古老的钱币(最古老的古钱币)
中国最早的钱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一种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类货币;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等地,年代为公元前19至前16世纪,距今约3500年以上。
[img]中国最早的钱币叫什么?
北宋发行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中国最早发行的纸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是北宋时期称为“交子”的货币。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起初为私营性质,由十几户富商主持发行,可以兑现,也可以流通,称为“交子”。后由官府接管,改为国家办理,且分界发行,定期回收。所谓“界”就是交子的有效使用期限,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北宋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到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前后共发行了42界官营交子。
宋代发行的“交子”,公元九世纪发行的,是历史上第一种纸币。
交子开始发行时,以本钱36万贯为准备金(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首届发行“官交子”126万贯,准备金率为28%,绝不滥印滥发,因而币值较为稳定。后来,朝廷为了弥补财政亏空便经常两界并用,延长交子使用期,或者滥印滥发,因而造成纸钱贬值。
南宋建立后,又由户部发行纸币,改为三年一界,并改称为“会子”。会子发行之初,天下就流传开这样一首民谣:“使到十八九,纸钱飞上天。”这首民谣是预言将会贬值。后来它竟果真应验了。
宋代发行的“会子”印样。中间横行大字“行在会子库”,指临时首都管理会子的部门。右上方印“大壹贯文省”;左上方印“第壹佰拾料”;中间印“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壹阡贯如不愿支赏与补进义校尉若徒中及窝藏之家能自告首特与免罪亦支上件赏钱或愿补前项名目者听”。
宋宁宗开禧以后,因应付军费开支,朝廷又滥发会子。到发行到十八界时,纸币已严重贬值,无法继续使用。于是朝廷便下令改用关子(银关),乃以十八界会子三贯当一贯使用,因而关子的价值更低,这时纸钱果真“满天飞”,应验了这首民谣了。
据《宋史.五行志四》中记载:宋朝初年,陈抟便有使用纸钱不能通行的说法,当时全国只用铜钱,没人懂这话的意思。到后来使用交子,会子,再后来的关子,价值越来越低,所以有“使到十八九,纸钱飞上天”的谣谚。
中国最古老的铜币是什么时代出产的?他的出产有什么意义?
最古老的钱币当属夏商周时期的“海贝”。海贝最早用来当作妇女的装饰品,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流通的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又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以及地理、生活条件中的不同,由实物演变出的铜币的种类也不同。当时主要流行的有四种货币形式:由铲形农具演化成的布币、由刀具转变成的刀币、由纺轮(或是璧环)引发出的环形钱,以及一种高级形式的铜贝--蚁鼻钱。 至于它出现的意义:我想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贝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价值上都无法满足需要。进入青铜时代伊始,人们便铸铜贝以充天然贝之不足。铜贝便是天然货币向金属货币过渡的最早形态。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货币是什么?
最早的货币是上古时期的天然海贝
中国古代货币演化简史
1、 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2、 金属货币:铜仿贝与钱镈(布)(黄帝后期黄河中下游开始充当等价物)。
3、 西周时期的货币。
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 。
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a、铜贝与铜块;
b、钱与布在关洛三晋地区正完成向金属货币的转化 。
4、 春秋时期的货币
空首布:流通于关洛三晋地区,“周、郑、晋、卫”主要为平尖空首布 。
刀化(货):流通于东方齐国,模仿一种生产工具。
蚁鼻钱:流通于南方楚国的铜仿贝。
5、 圜钱:圆钱圆孔、圆钱方孔。
三晋及周布币区的圜钱。
秦圜钱:以两为单位,一两钱圆形圆孔无廓,半两钱圆形方孔。
6、 战国时期黄金的流通
战国黄金流通以斤、益为单位,以南斤为主。
7、 秦朝时期的货币
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8、 西汉时期的货币
三铢钱、四铢钱、五铢钱、皮币、白金币 。
9、 东汉时期的货币
铁钱:公元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五铢钱:公元40年,光武帝从马援建议恢复五铢钱 。
10、王莽时期的货币
二年:错刀、契刀、大泉。
六年:废错刀、契刀、五铢钱发行小泉代替五铢钱,流通大 五物: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
六名:金贷、银贷、泉贷、布贷、龟贷、贝贷。
二十八品
11、汉代的货币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仍是法定货币单位,单位由镒改斤,1斤=10000钱 。
汉武帝时期模仿麒麟马蹄有麟趾金(圆)和马蹄金(椭圆)。
西汉时期主要用于赏赐和馈赠,王莽时将黄金收归国有,东汉以后黄金减少,赏赐用丝绸、布帛、铜钱。
12、三国两晋的货币
魏:曾以谷帛相交易,也曾恢复五铢钱的流通;
蜀:直百钱;
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两晋:未铸新钱,西晋主要沿用汉魏之五铢及各种古钱,东晋元帝渡江后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流通的旧钱。
十六国:河西凉州刺史张轨恢复五铢钱,汉兴钱为我国最早的年号钱。
13、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刘宋:四铢钱;
南齐、萧梁:第一次大量铸铁钱,曾铸铜钱、五铢钱、短百;
陈:大贷六珠;
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东魏:沿永安五铢;北齐:常平五铢;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
南北朝之末:冀州之北民间以绢布交易,五岭以南则以盐米布交易。
14、隋唐时期的货币
隋文帝铸统一的标准五铢钱成为境内流通中统一的货币!
唐法定货币流通制度时钱帛兼行
武德四年废五铢铸开元通宝钱,规定了成色标准脱离量名钱体系,以重量作为钱币的名称。
15、唐末五代的货币
会昌开元钱(背面有文字的开元通宝钱,后来各州都将州名铸在钱的背面)。
五代十国总体比较混乱,周世宗铸周元天宝为铸钱最多的一次。
白银开始进入流通(铜钱减少,绢帛较小的可行性,白银逐渐进入流通),但在唐代主要作为器饰或财富收藏(银饼、银铤)、贿赂、谢礼、军费供应、地方进献,五代十国之后公私蓄积白银的风气逐渐形成。岭南道、江西道产银最多。
16、两宋时期的货币
宋代的年号钱:在通宝钱规定之外,加上皇帝的年号。北宋初发行的货币为宋元通宝与开元通宝无差别,之后还有太平通宝、淳化通宝,历代皇帝每次改元都会重铸新的年号钱。文字都是通宝、重宝、元宝等但是字体有所变化,真、草、隶、篆、行都有。
北宋铜钱区:开封府、京东西、河北、淮南、江南、两浙、福建、广东西等地。
北宋铁钱区:四川
北宋铁钱并用区:陕西、河东
南宋铜钱区:东南、
南宋铁钱区:两淮、京西、湖北
南宋铁钱并用区:荆门等地
交子:完全客兑现的信用凭证、货币,只能在四川使用。
钱引:不用作货币,只用来兑换,可以在四川之外使用(宋徽宗改交子为钱)
南宋会子:最初在东南地区民间发行,后来政|府设立会子库,完全仿照川引的方法发行会引。
地方性货币:淮交、湖会、川引、银会子 。
17.元代的货币
中统钞时期:奠定元纸币制度的基础,元朝不铸铜钱。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钱以贯、文为单位 。
至元钞时期:元朝最重要的货币,与中统钞并行流通。
至正钞时期:元代在制度上严禁白银流通,但在民间已有不少使用,纸币与白银相联系。
18、明清时期的货币
大明宝钞:钞面以 来计,发钞没有准备金,允许人民持金银换大明宝钞,支付有限制,旧钞可换新钞;1481年纸币崩溃,1581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19、近代的货币
铜铸币从制钱到铜元
银币从银两到银元(流入中国最早的外国银元是西班牙银元,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奏请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元,光绪十六年正式批准开铸)。
中国最古老的钱币是什么。
新华网银川6月3日电 记者近日来到素有“华夏古币收藏第一县”之称的宁夏西吉县,在宁夏西吉钱币博物馆里看到了“海贝”这种中国最古老的钱币。
西吉钱币博物馆成立于1996年,目前已经收藏古钱币20余万枚。这里藏有上至货币起源的商周,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历代相连、品类齐全的古钱币。钱币博物馆创始人、原馆长李怀仁介绍说,最古老的钱币当属夏商周时期的“海贝”。海贝最早用来当作妇女的装饰品,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流通的货币。西吉县在商周时属雍州,居住着以游牧为主的狄戎部落,商品交换中使用贝币。
李怀仁向记者介绍说,地处中原与游牧过渡地带的西吉县,自汉代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东段北道,商贾游人,南来北往,留下了大量的钱币。
在所有馆藏钱币中,“老家”最远的是一枚古波斯银币,据考证为古波斯沙珊王朝第15个皇帝统治时期铸造。西吉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东陲重镇,曾发掘出大量的外来钱币。
最小的钱币是西汉高祖年间(公元前206年)的“榆荚半两”铜币。铜币如小指甲盖大小,圆形方孔。虽说个头小,但钱币上所刻文字在放大镜下清晰可见。最“值钱”的钱币是出土于西吉县将台乡等地的汉代“一刀平五千”刀币。这是迄今为止馆藏面值最大的古钱币。该钱币是王莽摄政14年中进行第一次币制改革时的产物,1枚“一刀平五千”刀币大约可抵5000枚汉代时期的“五铢”钱币。
最“珍贵”的钱币是一枚清代新疆制币局的“乾隆宝”母钱,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母钱是用来铸币的模型,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
最“重”的钱币是一枚重约350克的清代银锭。而在西吉县一次性出土最重的一批古钱币中也是清代“银锭”,总重量达到2公斤。
最“好看”的钱币是馆内珍藏的“压胜钱”。“压胜钱”又称“花钱”,起源于汉代。但它不流通,是古人随身携带用于祈福避祸的。根据钱币所刻花纹,“压胜钱”可分为十二生肖类、花卉、鸟兽类等。收藏中最“来之不易”的钱币属汉代有标记的“五铢”钱。1996年,西吉县一农民在自家耕地中发现20余枚刻有“五”、“△”、星点等各种标记的汉代“五铢”钱币,文物部门多次登门“求币”,并获得了这些宝贵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