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
中国历史十大明君(历史三大明君)
中国古代十大明君是谁
1.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虽然他非常残暴,但不能磨灭他具有非常强的治国能力,作为千古一帝,他统一了六国,为随后汉族的出现奠定了巨大的基础,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
2.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十大杰出皇帝之一,他从少从军,展现了非常卓越的战略和军事能力,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治国期间,以谦卑为怀,虚心听取各位群众的意见,使得国泰民安,为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打下了丰厚的基础。
3.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在他在位的五十多年里,他不仅提拔有才能之士,还加强集权,改革币制,为汉朝建立了诸多辉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是中国十大明君之一。
4. 清圣祖康熙
清圣祖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在位期间,实现了祖国的完整和统一,为清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还采取了诸多有利于国民生存的良计,实现了康乾盛世的伟大局面。
5. 汉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也位于中国十大明君排名之列,他在位期间不仅展现了卓出的军事能力,实现来了全国大统一,在政治上,也一心为国,励精图治,以柔治国,爱戴百姓,深得百姓称赞。
6.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为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大统一有巨大的贡献,在为位期间,虚心接纳各位贤臣的意见,赢得楚汉之争,统一了天下。在政治上,励精图治,为西汉的江山社稷做出了巨大贡献,被毛泽东称为封建皇帝中嘴里含的一个。
7.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在治国期间,不仅对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还对人民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稳定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军事上也展现了卓出的才能,被北方民族称之为“圣人天可汗”。
8.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建立了宋朝,结束了长达五代十国的战乱现象,他在位期间,治国有方,不仅实现了民族大统一,还使宋朝的文化和经济达到了相对稳定繁荣的局面。
9. 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是西汉的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俭节约,实现了国家昌盛的小康局面,在各位贤良大臣上,以德服众,使西汉走向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创造了中国第一个“文景盛世”的局面。
10.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也是中国最杰出的20位皇帝之一,她不仅拥有极为传奇的一生。她在位期间,发展科举,奖罚分明,严惩贪官,纳用贤才。为后面唐朝积累了大量人才,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中国历史十大明君
关于中国历史明君,有很多说法,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很多,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说法,下面介绍两种说法。
千古一帝---秦始皇
布衣皇上---刘 邦
开疆扩土---刘彻
盛世明君---李世民
风流女皇---武则天
士兵皇帝---赵匡胤
大明太祖---朱元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开创盛世---康 熙
风流倜傥---乾 隆
中国十大明君
所谓明君,是指贤明的君主。《左传•成公二年》:"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按照时间顺序,选择了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十大明君,其主要标准不是按其名气,而是指文治武功方面的作为,是否爱戴百姓,以及对历史上影响。因此,很多名气很大的人物则并未入选,而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人物则进入了该榜。历史上对中国十大明君一说,众说纷纭。可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般认为是:大禹、秦始皇、刘邦、刘彻、杨坚、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朱元璋、康熙。
夏代--大禹
大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秦始皇--赢政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始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姓嬴氏,名政,出生于邯郸。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登基,"亲理朝政",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后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出身平民阶级。成为皇帝之前又称沛公、汉中王。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前157--前87)一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于用人的盛世君主。汉初,因连年争战人口减少,生产力不足,但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后,中国的国力已达巅峰.汉武帝继位后,著手开始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重用名将,霍去病,卫青,李广等,加上张骞的外交,经三十年的经营.基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威胁.而且已俨然成为东亚的霸主。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公元541-604年)名:杨坚,汉族人士,鲜卑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初唐的李延寿在《北史》中赞美隋文帝,"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中华民族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及精神财富,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贞观王朝是李世民建立起来的。李世民是唐帝国实际上的开国皇帝。他胸襟开阔,文武全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在当政期间创立了盖世绝伦的文治武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繁荣盛世。
宋太祖--赵匡胤
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中国元朝的创建者。
元世祖,蒙古语称作薛禅(sechen,译言贤明)合汗。拖雷正妻唆鲁禾贴尼的第二子。忽必烈为藩王时,便热心于学习汉文化。1251年,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忽必烈又在这里任诸儒臣兴立屯田,兴复吏治,恢复农业,建立学校,进一步取得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对他的拥护,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月,忽必烈率师抵淮河,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的消息传来,忽必烈仍挥军自阳逻堡渡长江,围鄂州(今湖北武汉),并以军接应从云南北上的兀良合台军。这时,得悉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擅自征兵图谋汗位,忽必烈立即采纳汉人郝经的献计,与宋约和,轻骑北返燕京。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1661-1722)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俗称清圣祖为康熙帝。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抵抗了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一百五十多年的边界和平。康熙在收复台湾后在开放了海禁但是不久没有继续。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
[img]历史上君王众多,哪些君王能上榜十大明君?
十大明君第一名: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公元626~649年在位。在位期间,善于纳谏,厉行节约,对内重视农桑,对外扩充疆土。他统治期间,唐朝非常繁华,史称贞观之治。
第二名:汉武帝刘彻。
刘彻,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他最为出名的,便是他的武功。能够打破匈奴的屡屡侵犯,但是也因此损失了巨大的财力。
刘彻在政治上也略胜一筹,实行推恩制,实现了皇权的绝对集中。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也加强了思想统治。
第三名,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他八岁登基,智斗鳌拜,为后人所知。康熙在位期间,能够励精图治,也精于学术研究,为后人敬仰,康乾盛世便是对他功绩的肯定。
第四名,明太祖朱元璋。
他出身贫寒,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皇帝。在位期间,虽然对臣子多疑,但爱民如子。对内重视生产,对外加强交流,重新兴科举。从政期间,被称为洪武之治。
第五名,秦始皇嬴政。
无论这个人多么凶狠残暴,但是他的雄才韬略影响了中华文明2000多年。
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修筑长城,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这种魄力是其他皇帝无法企及的。
除了以上五位外,史上明君还有大禹治水的夏禹,推翻商纣统治的周文王,统治东汉实现光武中兴的刘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唐玄宗李隆基等。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明君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明君:
1、嬴政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即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施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2、刘邦
布衣皇上---刘邦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沛郡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集合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3、刘秀
允冠百王——汉光武帝刘秀
汉世祖,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字文叔,东汉开国皇帝,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人。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汉书》作者范晔论曰:“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司马光也说:“帝每旦视朝,日昃乃罢……虽以征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故能恢复前烈,身致太平。”他们对于光武帝在统一全国后的政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光武晚年,宣布图谶于天下;用这种思想加儒家思想加深对国人的统治。始终保持谨慎,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在封建帝王中还是难能可贵的。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对光武帝评论,说他: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夏、商、周,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说他超过历史上所有的皇帝!
毛泽东盛赞汉光武帝“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一代君王!
4、杨坚
圣人皇帝——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公元541-604年)杨坚,汉族,鲜卑姓是普六茹。杨坚为华阴人,是西魏随国公、北周柱国、大司空杨忠之子。隋朝开国皇帝,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了全国,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千万世为圣朝典牛马。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其创造的“开皇盛世”大家都知道的。
5、李世民
盛世明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唐朝第二代皇帝,唐王朝创建者唐高祖李渊的次子。
李世民生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16岁从军,雁门关护驾,18岁随父起兵进占关中,24岁平定天下。唐初统一战争的六大战役,李世民亲自指挥了其中的四个,对唐王朝的统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被杀,唐高祖李渊亦被迫退位,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李世民亲历了隋王朝被农民战争所埋葬的过程,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李世民统治时期,勤于理政、从谏如流,人民安居乐业,尤其是贞观一朝“主明臣贤”的风范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效法,史称“贞观之治”。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6、武曌
千古女帝---武曌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7、赵匡胤
士兵皇帝---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汉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8、勃儿只斤·铁木真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勃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埋葬在蒙古肯特山起辇谷。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9、朱元璋
大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 明朝开国皇帝。幼时贫困,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于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10爱新觉罗·玄烨
开创盛世---爱新觉罗·玄烨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名君分别是?
1、周时期的周武王(姓姬名发):武王继承父志推翻商王朝腐朽统治,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2、古一帝的秦始皇(姓赢名政):前221年,秦始皇彻底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称雄割据的混战局面,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历史正式步入封建制度的新纪元;
3、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姓刘名彻):在中国历史画卷中,汉武帝的杰出贡献是不可泯灭的。他在位的50多年里,中国社会的政治、以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他开通和西域各地的联系,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对促进世界文明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4、大唐英主唐太宗(姓李名世民):唐朝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是唐朝高祖李渊的二儿子。太宗登基时,隋末以来的边年战争已经使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唐朝太宗面临的正是百废待兴的局面,由于他的雄才大略,使唐代贞观年间是后人称道的盛世;
5、开元天子唐明皇(姓李名隆基):唐明皇李隆基在执政的43年时间里,既有大唐帝国“开元盛世”的顶峰,也有“安史之乱”后李氏王朝江河日下的衰落。唐明皇执政前期,广纳谏言,重用贤相,不断改革整顿政治机构和体制,但后期,任用奸臣,日益骄惰而导致社会大动乱也是事实。尽管如此,以唯物史观看待唐明皇,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6、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即宋太祖):太祖在位仅16年,在这16年中,除驰骋南北,为结束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局面奠定基础外,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都是卓有成效的;
7、名震中外的忽必烈:忽必烈从灭掉南宋到1294年死去,这一时期是元朝统治最昌盛时期,不但国家政治、经济都得到了一定改善和发展,而且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8、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做过和尚,讨过饭,正因为如此,使他对元朝的黑暗统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除其伟大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外,他勤奋好学、重视教育、注意节剑的品德在古代帝王中也是十分突出的;
9、文治武功的康熙(姓爱新觉罗,名玄烨):康熙继承皇位的那一年(1661年)才8岁,作为清朝的第二代皇帝,他在位共61年,他对我国经济、文化和民族的统一都有着杰出的贡献;
10、 长寿明君乾隆(姓爱新觉罗,名弘历):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除康熙外,就是乾隆。乾隆自小在皇宫内学于名儒大师,通览《易》、《书》、《诗》、《春秋》、《戴礼》及历代名文,使得他对知识和人才特别重视。乾隆执政60年基本履行了其宽严相济的治国方针。在政治上,他严惩贪官,摒除朋党,上至皇亲,下到功臣,一经发现,必严惩不怠。在军事上,他奖惩分明。在用人方面,他重在实际,只要是有益于国家的人才,他都大胆重用。1799年,88岁的乾隆寿终正寝,结束了文治武功的一生。
中国十大明君
千古一帝---秦始皇
布衣皇上---刘 邦
开疆扩土---刘彻
盛世明君---李世民
风流女皇---武则天
士兵皇帝---赵匡胤
大明太祖---朱元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开创盛世---康 熙
风流倜傥---乾 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