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中国十大

中国十大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中国古代十大权相)

bj0012023-09-25中国十大0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相分别是哪几位呢?

赵高、司马道子 、李林甫、杨国忠 、卢杞 、蔡京 、秦桧 、贾似道 、阿合马、严嵩。

1、赵高

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 ,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2、司马道子

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字道子,河内温县人。东晋晚期宗室、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母李陵容。

初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曾担任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六条事等重要职务,司马道子在孝武帝朝是与皇室血缘最近的一支,在当时被委以朝政大任,又排挤当国的陈郡谢氏士族,皇族权力得以提升。

然而孝武帝和司马道子皆嗜酒,司马道子亦任用小人,致令朝政渐见败坏;而孝武帝信任的臣下亦有不齿于司马道子党众的人,两派之间矛盾造成主相之间的斗争。

太元十七年(392年)孝武帝司马曜被张贵人所杀,太子司马德宗即位,司马道子以皇叔之尊辅政掌权,继续任用王国宝等宠臣,招来王恭发兵讨伐。

司马道子虽然屈服,但仍以司马尚之和王愉等人试图抗衡,却招来王恭第二度讨伐,最终倚靠儿子司马元显平定。

及后政事皆由司马元显掌握,司马道子则因身体患有疾病和沉溺于饮酒中无所事事,不久其子司马元显被桓玄击败,旋即被杀。

元兴元年(402年)十二月,御史杜竹林将流放至安成郡的司马道子用毒酒毒杀,司马道子死时年仅39岁。

晋安帝闻讯在西堂为叔父司马道子哭丧三日,桓玄败亡后,大将军司马遵总摄朝政,下诏追赠司马道子为丞相。

并派司马珣之赴安成郡迎回司马道子的灵柩,义熙元年(405年),赐谥文孝王。并让司马道子与王妃合葬王妃陵。

3 、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

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

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4、杨国忠

杨国忠(约699-756)本名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

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天宝十五年(756年),杨国忠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

5 、卢杞

卢杞 (?-约785年),字子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 黄门监卢怀慎之孙,御史中丞卢奕之子 。唐朝宰相、奸臣。

建中初年,征入任御史中丞。因家门的庇护出仕任清道率府兵曹。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征召他为朔方掌府掌书记等职,因病免去官职。

召入补任鸿胪丞,升任殿中侍御史、膳部员外郎,出任忠州刺史。历任刑部员外郎、金部、吏部郎中。后出任虢州刺史。

建中二年(781年)二月升任御史大夫、京畿观察使。十天后,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宰相以后,嫉妒贤能,稍有不顺从自己的人,必定要致他于死地。

建中四年(783年)十二月被贬为新州司马。 贞元元年(785年)正月,遇到大赦令,卢杞调任吉州长史。后改授澧州别驾。 不久死于澧州。

6 、蔡京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

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年),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

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

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7 、秦桧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挞懒信用。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逃回临安,力主宋金议和。绍兴元年(1131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次年被劾落职,绍兴八年(1138年)再相。

前后执政十九年,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追赠申王,谥忠献。

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嘉定元年(1208年),史弥远执政后又恢复其王爵和谥号。

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8 、贾似道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字师宪,号悦生,台州天台县(今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南宋晚期权相。京湖制置使贾涉之子。

南宋端平元年(1234),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为宋理宗所看重。

淳祐初以宝章阁直学士为沿江制置副使,任江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再调京湖制置使,兼江陵知府。

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宝祐二年(1254)加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后晋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开庆初年于军中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宋理宗以“师臣”相称,百官都称其为“周公”。

宋理宗驾崩后,立宋理宗养子赵禥为帝,是为宋度宗,宋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

咸淳九年(1273),襄阳陷落。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率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

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9 、阿合马

阿合马 (?~1282年),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回回族,元朝大臣,世祖忽必烈时期近臣之一。

初为察必皇后之父按陈那颜的陪嫁奴隶。中统二年(1261年),出任上都同知。三年,领中书左右部,兼都转运使。

至元元年(1264年),拜中书平章政事,主要掌理财政,推行清理户口、推行专卖制度、发行钞票(时称交钞)等方式,增加朝廷收入。

元朝灭亡南宋之后,继续在江南地区实行发钞和药材限制专卖政策,大大增加财政收入。激发大臣不满,导致武将王著联络僧人高和尚,趁世祖北往上都(今内蒙古境内)时,假传真金太子之命召唤并刺杀。

众大臣纷纷上书,力言阿合马不法事宜。元世祖忽必烈调查后,历数阿合马之罪,处以没收家产、肃清党羽、剖棺裂尸。

10、严嵩

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

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63岁拜相入阁。严嵩书法造诣深,擅长写青词(实为他人代笔)。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透过戏曲和文艺作品、历史典籍,严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十大奸相

[img]

中国古代十大奸官是谁

还有个版本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一)庆夫———春秋鲁国贵族,“庆夫未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二)赵高———秦朝宦官,原系赵国贵族,“指鹿为马”者即为赵高也。

(三)梁冀———东汉大臣专横朝政、贪得无厌,所掠财产竟相当于全国半年租税。

(四)董卓———东汉凉州豪强,承帝时任并州牧掠夺白银逾百万,后被吕布所杀。

(五)来俊臣——唐武则天时酷吏,“请君入瓮”即是此人手段也是其下场。

(六)李林甫——唐朝权臣,玄宗时任礼部尚书兼中书令,位高一时。

(七)秦桧———北宋历任御史中臣等职,以莫须有罪名将名将岳飞杀害。

(八)严嵩———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书,官至太子太师。

(九)魏忠贤——明朝宦官,为害一时,最为凶残。

(十)和坤———原在清庭銮仪卫当差,因逢迎献媚,为乾隆所宠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是哪十个?

1、贪脏纵敌 害贤祸国——伯喜

伯喜,春秋晚期人,生于楚国。因躲避父难投奔吴国,在伍子胥的引荐下,但任吴国太宰(大夫),与子胥一起共谋国事。起初,由于尚未在吴国站稳脚跟,他与伍子胥同舟共济,出谋划策,为吴国出了不少力。得志后,便利用权力和地位,贪财纵敌,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拿人钱财,替人免灾。他助勾践引美女西施入吴,把夫搞得神魂颠倒,忘了杀父之仇,放过勾践一马,最终落得国破身死的下场。吴国既灭,他也完成使命,勾践毫不犹豫送他上了断头台。

2、祸国奸雄——安禄山

安禄山生性狡诈多智,深得唐玄宗宠信,兼任范阳、卢龙、河北三镇节度使,带甲二十万,遂生反心,755年他同史思明自范阳起兵,发动叛乱,攻占了洛阳、长安。昔日威风八面的大唐天子,也惶惶逃离长安,直奔成都。安禄山攻陷洛阳后,纵军烧杀抢掠,好酒好色,不得人心。内部纷争日甚一日,一代奸臣死于亲生儿子安庆绪刀下,其人虽死,其毒犹存,好端端一个大唐帝国,从此江河日下,盛世不在。

3、盛世奸相——杨国忠

杨国忠主杨贵妃堂弟,因杨贵妃得宠而入朝为官,李林甫死后,拜为右宰相,封魏国公。他本是一位无赖之徒,入朝之初,与李林甫臭味相投,狼狈为奸,后又相互争斗,代李而为相,一时权倾天下。杨国忠无能就不容能人入朝。他广收贿赂,纳一批贪劣者入朝,致使朝纲败坏,愚蠢者当道。他与安禄山争宠,加速了安史之乱的暴发,也把自己逼上黄泉路。

4、卖国求荣 屈身事敌——张邦昌

张邦昌在金兵南侵,大宋王朝处于危亡之际,畏敌如虎,尤其害怕战争一起,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因此力主议和,向金人屈膝投降。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被作为人质,送到了金营中,被外来征服者表面上的强大和气势,吓得手脚无措,痛哭流涕地向金人求饶,他的丑恶表演,丢尽了大宋王朝的脸面。张邦昌被金人推举为大楚皇帝,定都南京。虽登位时间仅仅只有三十三天,但他丝毫没有敷衍金人,徐图后举的打算,而且心甘情愿地卖国求荣,为敌效命。成为千古遗臭的民族败类。

5、乱政专权 误国害民——蔡京

蔡京有才无德,乱政专权,长达二十年。他打击迫害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被卷入这次政治漩涡之中达309人之多。他引导宋徽宗尽情享乐,大兴土木,国库财富耗费似流水,致使东南地区许多人倾家荡产;他胡作非为,把北宋拖到了灭亡的边缘。蔡京为官期间,贪脏枉法,收刮民脂民膏,在南逃时,家中的金银财宝装了满满一大船。途中为防不测,还将四十余担金银珠宝放在族人家里。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落得个死后没有棺材的可耻下场。

6、通敌卖国 残害忠良——秦桧

秦桧之奸,一是害人太多,二是甘为金贼,三是私惠亲旧,贪得无厌。他杀岳飞,残害忠;阻挠抗金,倡议和,跪拜金人;屡施手段,破坏北伐。秦桧之阴,尽显其于政治清洗之中,制造党祸,打压政敌,赵鼎、李光、王庶、胡铨、张浚被整,党祸、文祸、言祸令人胆颤心惊。秦桧厚颜,掩盖罪恶,为己立碑树传 ,欺世盗名,其做官权谋,可谓独特。

7、狂征暴敛 心黑手毒——阿合马

阿合马步入政坛后,一手遮天,植党专权,把持朝政二十余年,干了不少坏事。他一方依靠自己的地位和职权,采用花样翻新的敛财手段,狂征暴敛,民不聊生,致使天下怨忿;一方面植党专权,诬杀异己,损公肥私强占民田,挟权经商,获利归己,同时运用各种手段,把良家妇女据为己有,妻妾达四百余人。阿合马被杀死之后,在他家中收出两张人皮,生活腐配,心狠手毒,令人发指。

8、巨奸大恶 贪贿误国——严嵩

严嵩出身平寒,中进士入仕后,直到四十八岁,才悟出窍门:要想当官就得说假话,巴结权势,。于是,他变计逢迎,多方运动,入京做了礼部尚书,得到了明世宗宠信,登上了首辅宝座。发迹后,他贪权残暴,恩将仇报杀恩人,陷害同僚,置死地而后快。专权乱政,导致了明王朝蒙受外敌入侵的奇耻大辱,祸 国殃民却让别人充当替罪羊。革职抄家后,他死在墓舍中。

9、欺主乱政 专横跋扈——鳌拜

鳌拜出身将门,自幼弓马娴熟,技艺高强。他力大难制,性情凶暴,驰聘疆场,战功赫赫,有勇士之称号,得以封官晋爵。在皇太极死后,他为顺治帝幼年继位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得顺治帝信任。康熙即位,为四辅大臣之一。他广植私党,滥施权力,后被 少年康熙智擒,革职拘禁,病死幽所。

10、惊世巨贪——和珅

和珅 ,满洲正红旗人,世袭三等轻车都尉,巧附机缘而得乾隆宠信,渐次升为御前侍卫、护都统、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兵部尚书、大学士、以至封为公爵,位极人臣,独揽大权。他精于观测揣摩谄媚逢迎,皇帝的一言一行都被观之于心,极尽讨好之能事。在他当政二十年间,其私人财产超过国家十年财政收入,为“天下第一号大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