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中国十大

中国十大

中国十大杰出母亲(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是谁)

bj0012023-09-25中国十大0

中国古代优秀母亲有哪些

最早应是周朝三位杰出的母亲:太姜、太任、太姒,称周室三母。

太王姬亶的妻子太姜,(君子谓大姜广于德教)生下三个儿子:泰伯、仲雍、王季。前二个儿子把王位让给了第三个儿子王季;王季的妻子太任生下周文王,(大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太任可谓是古代胎教的先驱。周文王的妻子太姒,太姒仰慕长辈之德,效法太姜(周太王正妃)、太任(周王季正妃),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其儿子武王与孙子周成王,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这三位母亲的儿子,无论是否做君王,都非常贤德。

2.战国时期“孟母教子”的典故,应是的母亲文化雏形。

她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三迁其家,孟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如果说孟母是用“言传”和“身教”的方法影响了孟子的一生,教子成圣

3.北宋时期“寇母遗诗”的故事,则告诉我们母亲的思想及训导也能影响人一生,教子成贤

寇准是北宋时期政治家,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为人织布度日,但在寇准做官后,寇母就病逝了,临终前亲手绘制了一幅《寒窗课子图》并在上面题诗一首:“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儿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让仆人刘妈在适当的时候交给寇准,寇准仕途顺利,一直做到了宰相。有一次,他为了庆贺自己的生日,请来了两台戏班子,准备大宴群僚,刘妈见时机已到,就将这幅图交给了寇准,寇准边看图边读诗,不觉泪如泉涌,于是立即撤去了寿宴,辞掉寿礼,从此清正廉洁,勤于正事,终成一代名相。

曾经看过《列女传》里面有很多分类记载关于女性的,可以自己买本书看看。

[img]

历史十大母亲都是谁?比如岳飞之母……请指教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杰出母亲1、华胥氏 传说华胥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伏羲与女娲结合才使人类得以敷衍,所以华胥氏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从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方面考证的结果来看,华胥氏是我国上古时期母系民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女首领。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假若真如传说那样外出时由于好奇用脚丈量大人的脚印而感孕,那么华胥显然是历史上最早的无性孕育的母亲,传说华胥氏制定了嫁娶之礼,使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对规范人类性关系和婚姻关系做出的贡献相当巨大。不仅如此,文献中还记载华胥氏“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熟悉大自然;“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可见华胥氏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母亲,她显然是毫无争议的天字第一号贤妻良母。2、孟母估计孟子所生的战国时代肯定还没有搬家公司,孟母三次搬家一定是一个相当浩繁沉重的工程。 孟轲,世称孟子,是战国时期大思想家。他幼年丧父,家贫如洗,全靠母亲织布维持生计。孟母很贤惠,也很善于教育、诱导孩子。她为了选择一个对儿子成长有益的环境,曾三次搬家。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啼哭的人多,影响学习,于是迁到一集市附近居住,那儿闹闹嚷嚷,孟轲又不安心求学,其母又迁往一家学堂附近住下,孟轲看见别人上学,也爱好读书了。这就是流传于世的“孟母三迁”。有一次,孟母正在织布,听见孟轲才读了一会儿书又不读了,就把他叫到跟前,当面把没织完的布割断了,说:“儿啊,你这样不专心读书,就像我把没织完的布割断了一样,是永远也不能成功的啊!”慈母的话给了孟轲很大的震动,从此他发愤学习,终于取得了成就。 3、岳母 岳飞却是实实在在的“战神”,而成就如此英雄的仍然是伟大的母亲。举世无双的千古佳话“岳母刺字”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母教经典。岳飞是南宋时的抗金英雄,小时候由于没钱上学,全靠母亲教会识字。他读书用功,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长大后又学得一身好武艺,熟读兵书。北宋灭亡后,国难当头。在这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岳母姚氏以大局为重,毅然送儿子投入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出发前,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并教导说:“不要挂念家里,要永远为国效忠,誓杀金兵!”岳飞牢记母亲教诲,英勇奋战,立下累累战功。 4、欧阳修的母亲欧阳修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据《宋史·欧阳修传》记载,欧阳修四岁时死了父亲,家境贫困,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到了入学年龄,母亲却拿不出钱来供他读书,甚至连买纸笔的钱也没有。欧阳修很想认字读书,母亲暗下决心,就是再困难,也要满足他的愿望。在冬天的夜里,将炉灰洒在雪地上,借着微亮的月光,用荻草杆当笔,在雪地上一笔一笔地教欧阳修写字、认字,有着“欧母画荻”的美谈。就这样,她教儿子学会了很多字。欧阳修识字以后,非常喜欢读书,见到书就象得到宝贝一样特别高兴。对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他都仔细咀嚼,从不马虎。他天资聪明,记忆力又强,读过的书差不多都能背下来。长到十岁的时候,他早就把家中的书熟读多遍,为满足儿子求知的欲望,母亲常常向邻居和亲友家借书给他读。有些好书,母亲还督促他动手抄写。在母亲的教育帮助下,欧阳修得以博览群书,后来成为大学问家。5、程母 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都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们又是同胞兄弟,因同是理学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二程”。“二程”的母亲侯氏,一共生过六个男孩子,只剩下程颢、程颐二人,其他都夭折了。侯氏自然非常疼爱兄弟俩,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哥俩身上。但是她深深懂得“慈母败子”的道理,从不娇惯溺爱。 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只相差1岁,在他们蹒跚学步的时候,常常摔倒在地,乳母要上前扶报,侯氏劝阻说:“不要管他们,让他们自己站起来。”然后,又对孩子说:“你们走路时,慢一点就不会摔跟头了,你们试试看。”吃饭的时候,孩子爱挑吃挑喝,乳母就想由着他们的性子来,专门给他们爱吃的饭菜,侯氏制止道:“对小孩子不能惯,你惯什么毛病就会有什么毛病。小时候养成挑吃挑喝的毛病,长大后怎么办?”在母亲的严格教育培养下,“二程”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6、漂母 在江苏省淮阴县的码头上有一座十八米高的大墓,里边埋葬的不是帝王将相,而是一名当地的汉代村妇。由于她常在码头旁边的河水里漂洗衣物,便有了漂母之名分。历史上记载着开创大汉帝国的常胜将军韩信,曾在困境中“认漂为母”。而漂母之美名,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不衰,全然在于为她激励了一个流浪少年的心志,使韩信成为载誉千古的一代军事天骄。 漂母异于孟母和岳母之处,在于她本身就是一个贫穷的村妇,和韩信既无母与子的血缘关系,又没有亲属的裙带关联——这样一个淮阴贫困村妇,居然将一个流浪乞讨的少年,激励成为灭楚兴汉的一代天骄,可谓是中国母爱史上最为绚丽的篇章。 7、徐母 明朝末年著名旅游家徐霞客,毕生用于祖国壮丽河山的考察事业,这一壮举是在他母亲的教诲、支持下实现的。徐母冲破“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传统,勉励儿子“志在四方”。徐霞客出游时,她为儿子打点行装,“为制远游冠,以壮其行色”。徐霞客归家后,徐母要儿子“第游名胜归,袖图一示我。”听着儿子讲述旅途上的所见所闻,母亲很是高兴,煮蒲烹铭,表示祝贺。 得到母亲的鼓励,徐霞客激动不已。他开始了对祖国万里河山的游历。他30多年不避寒暑,不畏艰险,靠两条腿考察了华东、华北、东南沿海、西南云贵等17个省区,对大半个中国的地理、水文、地质、动植物,特别是有关我国石灰岩地貌作了数百万字的游记记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8、诃额仑夫人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首领、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父亲也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在一次部落纷争中被人杀害了。成吉思汗的母亲只好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流浪在芒芒草原上,忍饥挨饿,备受煎熬。她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儿子成吉思汗身上。 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夫人为了教育年幼的几个孩子,经常讲自己母亲教育孩子们要团结的故事。她说:“记得有一天,你们的外婆阿兰阿豁看到五个儿子不团结,便拿出五支箭,让五个儿子分别去折,他们很容易就折断了。后来,她又拿了五支箭,捆成一束,让他们折,结果谁也折不断。这时,外婆就对她五个儿子说:‘要知道最好的摔跤手,敌不过人多;最好的马,也经不起百条鞭子抽打。只有团结起来,握成一个拳头,才有力量,才能战胜敌人!’”在母亲的教育下,成吉思汗茁壮成长,后来成了“一代天骄”。 10、孝庄皇太后 有人说,康熙的品格和智慧如“真龙天子”,那么,培养教育“真龙天子”的人则更伟大、更了不起,她就是孝庄皇太后。陪伴了三代君王的孝庄在清初的朝廷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她看好少年康熙的发展潜力,力主起用他和培养教育他。因此,孝庄让自己的侍女苏嘛喇姑伺候小康熙。要求从生活起居、吃饭、穿衣、走路等都要按照皇帝的规范去做。她还请外国的传教士和几位国内有影响的大学士对康熙进行专门教育。不管是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还是传统的琴棋书画,康熙都受过正规和良好的学习和训练。康熙少年即位,孝庄教导他“以君子之道,得众则得国”。告诉他“只有让四海成登康丰,国家才能绵天地无疆”,并要求康熙“要尚宽容慈仁,温良恭敬,慎乃盛议,谨尔出活,夙夜格勉”。 四臣辅政期间,孝庄太后经常在康熙身旁,帮助他出主意,但不预政。如蒙古布尔尼起兵反清进犯北京时,康熙感到无将可派。是孝庄太后指点江山,以非凡的魄力提出起用曾反对过撤藩的周海。结果周海果然不负重任,一举平定了外侵。当敖拜专横,一度使少年康熙一筹莫展时,又是孝庄太后支持并密布剪除了势力强大并狂妄的敖败及同伙。从而有力地帮助康熙亲政和统治地位的巩固。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母亲是谁?

余太君

岳母(最爱国的母亲)

孟母(最知书达理的母亲)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乾隆的妈:最享福的母亲)

张皇后(最贤德的母亲)

孝庄文皇后(最睿智的母亲)

全国十大杰出母亲的故事有哪些呢?

1993年7月23日,宁夏银川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飞机失事事件,年仅12岁的王嘉鹏与父亲一起遭受了这场灾难,父亲腰椎受伤,小嘉鹏却腰椎暴裂骨折,双下肢瘫痪,大脑积水受损,生命垂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作为母亲和妻子的沈丽萍同志没有被灾难和痛苦所击倒,而是选择了与命运进行顽强的抗争。正是这种抗争,走出了后来被誉为“中国英雄”的优秀少年王嘉鹏和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沈利萍。沈利萍、王嘉鹏母子的感人故事曾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首先,我们要学习沈妈妈那种“在绝望中寻求希望”的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小嘉鹏的抢救与康复过程中,有过太多的艰难与绝望,但沈妈妈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不抱任何希望的人,也就不会绝望”。即使在绝望之中,她仍然没有放弃与命运的抗争,并企图从绝望处寻找出一线希望来。正是因为“只要有百分之零点一的希望,就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才有了后来的“中国英雄”与一系列奇迹的发生。

其次,沈妈妈的母爱不仅仅停留在情感和信念上,而是转化成了科学细致的护理与康复训练。正如沈妈妈自己所说:“妈妈的眼泪和溺爱,是救不了刚刚离开死亡线的孩子的。”除了抱着“坚持,坚持,再坚持”的信念外,还必须给孩子以科学细致的护理,为孩子制订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并不折不扣地执行。

而恰恰就在这一点上,很多母亲做得不够,她们就像文章中的那位矿工母亲一样,只知道唉声叹气,或者像祥林嫂一样不断地向人哭诉,却偏偏把最应怜悯、最应护理的孩子放在一边不管,等待孩子的只能是更加悲惨的命运。

有些母亲虽然也意识到了护理、康复工作的重要,但要么不知道如何去进行科学护理和康复训练,要么因为护理和康复工作太艰难、太烦琐、太遥遥无期而逐渐懈怠下来。

但沈妈妈不一样,即使在那种绝望、复杂、身心俱疲的情况下,她还尽可能地抓紧时间学习大量的医学护理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从身心两方面给孩子以最精心、最耐心的护理,通过五年如一日的努力,终于帮助孩子战胜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残疾。

第三,在生理和心理康复的同时,沈妈妈带着孩子适时地开始了学习上的追赶。嘉鹏在遭遇空难时,还仅仅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从此之后,他一直在医院进行艰难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沈妈妈没有像太多的妈妈那样满足于已取得的康复成绩,而是适时地鼓励、诱导孩子在学习上追赶同龄的学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准备,嘉鹏最后才脱颖而出,获得了到挪威学习的宝贵机会。

最后,沈妈妈不仅帮助孩子康复了身心,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回归了社会,从而创造了这一连串的奇迹。

在2004年由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办联合举办的“关注未来,关注孩子”十大杰出母亲思想道德教育传播行动中。沈妈妈的报告同她的电视剧一样,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家长们.

嘉鹏 他是挪威红十字挪迪克世界联合学院录取的第一位中国内地留学生;

17岁时被特邀出席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参加了第36届世界残疾人滑雪比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两枚金牌,第一次将五星红旗升起在贝托斯特拉滑雪场上空;

18岁时成为’99长城国际马拉松邀请赛最年轻的组织策划者;他的故事被拍成电视连续剧,由挪威王后和首相亲自出演,开创了国外首脑级人物在中国内地影视中出镜的最高规格;由挪威NRK国家电视台跟踪采访三年拍摄的电视专题片《穿越长城之子:马克·王》在欧美各国热播;

他如今是奥斯陆大学经济系研究生。这个系的教师队伍中,拥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这是同龄人中少有的经历。经历,是人生的一个放大镜。有所作为,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他没有任何大背景。他母亲是一位执著的画家,他父亲的单位已经破产;

他没有任何特殊的天赋。童年时曾和许多男孩子一样无忧无虑,淘气贪玩到几乎无所不能的地步,经常被人误以为是多动症;

嘉鹏确实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与众不同的是,他在12岁时经历了一场惨不忍睹的空难,就在发生灾难的可怕瞬间,他顿然失去了孩子们应该享受的美好少年时光,医生们不断送来的病危通知书,残酷地改写了他的一生。

2007年十大杰出母亲的故事

1、守边的“冬古拉玛大妈”——布茹玛汗·毛勒朵

布茹玛汗·毛勒朵 64岁, 柯尔克孜族,小学,中共党员。克州乌恰县吉根乡沙孜村牧民护边员。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柯尔克孜族牧民。从19岁踏进平均海拔4290米的冬姑拉玛山沟成为守边员来,43年无怨无悔,她默默地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守边事业。她执着的守边信念和对边防官兵博大的母爱,谱就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情感人生。布茹玛汗自己有六个子女,可她有数不清的兵儿子,她爱他们胜过自己的子女。几十年亲情母爱,使她成了边防官兵共有的母亲。她曾多次用自己的胸怀温暖冻伤战士的双脚,部队官兵称她家的毡房是传播母爱的“兵站”,用她的话说就是:“我把战士当成自己的孩子,为他们做事我心里高兴!”她曾多次被评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全国双拥模范先进个人”。

2、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孩子们——王瑷丽

王瑷丽 51岁,汉族,大专,工程师。“天津爱婴儿童服务中心” 创办人。从事婴幼儿早教、服务等工作,深受社会欢迎。2003年开始,为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服刑人员子女,她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顶住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社会上的偏见,克服种种困难,创建了“天津太阳村儿童之家”。收养了23个在押犯的孩子,用母亲无私的爱心、善良和智慧为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们建立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让他们过上了和正常家庭孩子一样的有阳光、有母爱、接受教育、受到保护的家庭生活。以她的善良感动了身边所有人,以她的责任心带动着认识她的每一个人。

“太阳村儿童之家”从成立至今已经走过5个年头。王瑷 丽的义举为特殊家庭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也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肯定。

3、医学尖兵 生命的保护神——韩雅玲

韩雅玲 55岁,汉族,博士,主任医师,中共党员。是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领导心血管病研究所和科室率先开展了慢性完全闭塞性(简称CTO)及无保护左冠脉主干病变、高龄、心肾功能不全等复杂、高危、疑难冠心病的介入及药物治疗,她亲手完成的1万多例心脏介入手术,无一例术中死亡,被冠 心病患者 和他们的亲人亲切誉为“生命的保护神”;完成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数量及成功率、存活率等数质量指标连续10年居军内第一、国内前列。主编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获军队或省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30余次应邀作为主席团成员出席美国TCT、日本CCT、新加坡等国际会议。精心育女,女儿在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皇学院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获得“英国教育部海外研究学者奖学金”和“褐彻尔·史密斯研究学者奖学金”,博士第一年撰写的论文就被2006年欧洲知识产权年会收录并应邀到大会作报告。爱人与其感情和睦,是其事业发展的最大支持者。

4、兵 妈 妈——乔文娟

乔文娟 54岁,汉族,中共党员,河南柴油集团公司退休工人。30多年前,两位解放军战士的鲜血挽救了她的生命,从此 “一辈子拥军爱兵”成为她的坚定信念。30年来,乔文娟坚持义务为解放军官兵排忧解难, 把战士们的需要当作对自己的召唤,有力地加强了官兵的思想建设,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她自费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战士心理咨询辅导站”,又在04年自费创办网络中的第一个“中国拥军网”公益网站。她有186个“兵儿子”,他们都喊她“妈妈”,更多的人叫她“兵妈妈”。她爱国拥军、无私奉献的情怀得到了军内外领导的高度赞扬,先后荣获全国情系国防十佳家庭、全国爱国拥军新闻人物荣誉奖,并荣幸地当选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洛阳地区的接力火炬手。

5、选择坚强因为爱——任菲莉

任菲莉 45岁,汉族,本科,高级会计师。湖南省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会计师。作为一位单亲母亲, 19年来,她坦然面对家庭磨难,用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爱,战胜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和精神压力,含辛茹苦照料着一双患有“脑瘫”的双胞胎女儿;她努力工作,多次获得国防科技大学业务评比嘉奖; 她积极投入公益事业,为了帮助更多同命相连的家庭,2001年创办了湖南省第一个全方位为残疾人服务的网站“菲莉雅爱心屋”。聘请康复专家为“脑瘫”患者及家庭提供免费康复咨询12000多人次。每天晚上当照顾完孩子入睡后,她还要花二、三个小时精心维护网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高尚品德,曾被评为“感动2005中国十大真情故事人物”。

6、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奉献社会——喻朝芬

喻朝芬 63岁,汉族,高中,助理会计师,中共党员,贵州省黔西县城关镇水西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母亲她严格教育子女,四个孩子分获博士、硕士学士,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做出卓越贡献。她全力投入社区工作,出资创办宣传专栏,长期无偿为百姓写诉讼状、答辩词;帮助流动人口和移民子女解决就近入学问题,帮教吸毒人员使他们走上致富路。她还自己出资,为五保户修补房子,抓好失业下岗人员岗前培训,使10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她多方努力修好社区下水管,大街小巷装路灯,按照消防要求装消防栓,实现了社区和谐兴旺。她积极对社区辖区内的网吧进行管理,有效预防了不良环境对未成年人的侵害。社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纠纷调解率达100%。

7、母亲是儿的生命——熊 丽

熊 丽 29岁,汉族,初中。湖北省仙桃市剅河镇双河村村民,花鼓戏“花旦”。2006年12月26日她遭遇一场特大车祸,致使全身大面积重度烧伤,当时,她已身孕6个多月。必须接受抗生素治疗烧伤,而前提条件是必须放弃肚子里的胎儿。她抱定生命至圣的信念,承受了炼狱般的痛苦拒绝使用抗生素,毅然承受血肉剥离的痛苦,生命绝境中几乎无所不能的母爱每分每秒都在泣血而歌。在经历长达37天与死神的顽强博弈后,一个健康的男婴呱呱落地。她用常人难以想像的超凡勇气和坚定毅力,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母爱之歌。据记载,重度烧伤孕妇分娩健康宝宝全世界极为罕见。熊丽以她母爱的坚强情怀,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诠释了什么是伟大的母爱。

8、山 里 娃 的 妈 妈——刘 霞

刘 霞 42岁,汉族,大专,甘肃省华亭县马峡学区代课教师。为了山里娃能有学上,她放弃了自己上大学的希望,留在山区当了民办教师,默默奉献22年。她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心血倾注于山里孩子的 教育事业,就地取材,制做了大量的直观教具,其中“扑克牌的方式 识字组词”教学方法赢得广泛好评。在母亲病重期间,她忙于学生教育未能及时照料,承受了失母之痛;面对她的付出极不对称的微薄工资,她说:“够得很了,我基本不花钱。”她是山里孩子们心中最美的母亲。用执着谱写着一位母亲博大宽广的情怀。她撰写的教学论文《化作春泥更护花》获“农村复式教育教学国际研讨会”一等奖,她还被中国教育学会复式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评为“优秀复式教师”。

9、大 爱 无 声——费国琴

费国琴 48岁,汉族,小学。福建长乐市文岭镇郑朱村村民,“中国杰出青年卫士”郑忠华烈士的母亲。

作为一个贫困家庭的主妇,她相夫教子、孝敬父母、帮助邻里,始终以自己良好言行影响教育孩子们,使他们养成爱国爱家、乐于助人的好品格。她深明大义,在儿子牺牲后,又把女儿送到部队服役。为完成儿子未尽心愿,她走进儿子生前资助过的一个又一个家庭,先后为贫困孩子和孤寡、残疾人捐款6千多元,并赠送价值数千元的物品。她定期回到儿子生前所在中队看望慰问战士们,叮嘱他们安心服役。她多次参加由省委宣传部、政法委、妇联、公安厅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展示了一名英雄母亲特有的博大胸怀与无私大爱。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十大英模母亲”。

10、两种责任一肩挑——马一民

马一民 43岁,汉族,研究生,副教授,中共党员。武警工程学院基础部制图教研室主任。她以德育人,科学施爱,女儿在她的教育下,绘画和书法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中二时就通过了全国 英语等级三级考试。她立足本职努力工作,自强不息,热心妇女工作,大力宣扬新时代母亲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在学院举办了“创建新岗位,再创新辉煌”活动,参与完成了陕西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2项,先后在全国性刊物及会议上发表交流论文50篇,主编、参编、专著10部,被武警部队评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并当选第九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在她的带领下,学院涌现出大批妇女先进单位和优秀妇女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