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
中国十大潜力城市(中国十大潜力城市排名)
美国智库发布了中国十大最具潜力的城市,这10个城市分别是什么?
序言:美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了中国十大最具潜力的城市,在这个榜单上都有哪些城市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杭州、深圳、广州
排在首位的竟然不是北上广深,而是杭州。杭州是中国的技术中心之一。我们熟悉的阿里巴巴就在杭州。这几年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杭州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好,也成为了宜居城市。小编的很多朋友都去了杭州发展。排在第2位的是深圳,改革发展,推动城市发展,从一个小渔村到现在的创意大城市,深圳的发展将越来越好。排在第3位的是广州,广州以汽车、电子和化工为支柱。虽然广州与其他的一线城市相比创新力比较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广州也会成为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城市。
二、上海、珠海、北京
上海一直都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大都市,它是中国经济的心脏。未来有希望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未来也会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城市。沿海城市珠海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好,成为了中国最具潜力的城市之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这一优势成为了主要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未来将成为创意之都。这几个城市都为年轻人提供了无数的机会。
三、苏州、合肥、南京、宁波
在这个榜单上的后面4位城市分别是苏州,合肥,南京,宁波。苏州是园林城市,这座城市有美好的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人前往该城市发展和定居。虽然这几个城市听起来不是非常的有名,但是它们是中国十大最具潜力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它们的经济将会腾飞发展,帮助中国经济发展,成为大国。
[img]未来中国十大城市是哪些?
1、新上海:上海新5城,绝对是最有潜力的,给新一批财富拥有者上车机会,将来价值会逐步接近上海城区,并实现一体化。上海会成为中国第一大国际型产业和经济都市,长三角将成为全国第一大城市群,从而让整个长三角受益。
2、合肥。安徽融入长三角,长三角全力帮扶安徽发展,在城镇化发展的前几十年都是安徽人力物力流出支持长三角发展,现在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长三角的外溢需求已经远大于聚集需求。再加上合肥是未来中国科技中心,符合时代趋势,所以时也运也,合肥成为增长潜力第二位也是实至名归。也正因为此,我认为南京非常遗憾只能排第11名。
3、杭州。杭州经济发展已经相当不错了,真正的网红城市,虚拟经济先导城市,似乎有向一线城市冲击的底气了,但杭州未来发展受限于离上海太近,在如何处理与上海关系方面杭州策略并不十分得当,未来可期,但需要观察。
4、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由于省会优势,和浙江的民间财富,近些年被杭州赶超,但是其城市底蕴,无论是宜居角度还是产业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紧随杭州之后还是没有问题的。
5、成都。成都是西部城市中发展得非常耀眼的城市了,无论是城市吸引力,还是城建、产业、人口基础,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城市。
6、重庆。重庆是直辖市,这点好像大家都快忘记了,西部地区的发展还是需要中心城市带动,西部几省到重庆交通方便,重庆自然成为地理中心,未来一线城市的地位也会预留一席给重庆。
7、新深圳。深圳未来前途一定是在和香港的融合发展,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全球一线城市,深圳必然向其看齐,有可能香港部分功能还会转移到深圳,只要中国改革开放继续走下去,深圳未来就不可限量,让我们拭目以待。
8、郑州。世界政治形势正在经历从陆权逐步取代海权,大陆经济时代,中西部崛起,便利的交通区位和河南省巨大的人口优势,郑州在潜力榜上一定是有一席之位的。
9、西安。理由同上,大陆经济时代,中西部崛起,西北唯一重镇,必定有其优势,不过发展后劲稍显不足,只能屈居第9。
10、武汉。是中部崛起和大陆经济发展的代表,九省通衢的地理区位就是其傲视一切的底气,时代已来,舍我其谁。未来一线城市的位置应该会留一个给武汉。也正是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似乎谁都挨不着,验证了那句“金角银边草肚皮”,在城市群发展中非常吃亏,但是其未来空间还是有的。
哪个城市潜力大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
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十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武汉、天津已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深圳、南京、杭州未来或有望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建设目标为全球城市。十大城市土地面积合计1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8%;2018年经济总量20.6万亿元,占全国的22.9%;常住人口1.4亿,占全国的10.3%;A+H股上市公司市值76.6万亿元,占全国的72.3%。
NO1.深圳:从仰视香港的小渔村到引领全国的创新创意大都市。1)改革开放推动深圳腾飞,从1979年GDP仅为香港1/172的小渔村到2018年超过香港成为活力四射的一线城市,2015年以来年均人口增量超50万、居全国之首。2)深圳从“制造工厂”迈向“硬件硅谷”、“创新之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支柱,占GDP比重达到38%。3)深圳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人地关系紧张、产业外迁、城市更新、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短缺等问题。4)深圳将携手珠三角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打造全球创新创意之都。
NO2.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创新中心,未来首都或与北京分开。1)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虽然没有经济中心职能,但携政治中心优势成为了事实上的主要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未来首都或与北京分开,北京是北京,首都是首都。2)北京从工业城市逐步发展为服务经济城市,三产比重达到81%,金融、总部经济和科技创新成为三大名片。3)北京城市规划明显滞后,严控人口规模抬升生活成本,影响城市活力;并且,北京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不利于与北京互动形成规模效应。4)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并作为核心引擎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
NO3.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来媲美纽约。1)上海是中国经济的心脏,随着中国经济继续腾飞,未来有望媲美纽约,成为主要的全球经济金融中心。2)上海以汽车、电子、金融为支柱,三者占GDP的58%;A+H股上市公司数367家,占全国约1/10。3)上海既有与北京类似的城市规划滞后、严控人口规模进而影响城市活力问题,也面临着互联网等新经济发展不足的问题。4)上海将继续坚持开放,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NO4.广州:还是中国第三城么?1)改革开放释放广州新活力,GDP由1978年的全国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国第三,之后被深圳超越,2015年以来人口年均增量超40万、仅次于深圳。2)广州以汽车、电子和化工为支柱,三者占工业总产值的56%,目前正加速迈进产业高端。3)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广州存在创新能力弱、金融业发展落后和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的问题,第三城地位面临挑战。4)广州将携手珠三角各城市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建设活力全球城市。
NO5.成都:新一线城市的龙头?1)成都2018年GDP突破1.5万亿元,占四川全省的38%,多次在新一线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一。2)成都以电子和汽车为支柱,二者占工业增加值的50%;拥有中西部地区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金融机构资源。3)成都与重庆作为西南双雄,存在广泛的竞合关系,汽车和电子产业发展竞争激烈。4)成都将全面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带动成渝城市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
NO6.南京:六朝古都焕发新活力。1)因地理和历史因素,南京是江苏和安徽之间的纽带,2018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三,仅低于深圳和广州,新增人口10万、占江苏省的一半。2)南京以电子、石化、汽车、钢铁为支柱,致力于打造“芯片之都”。3)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强市云集,与杭苏锡常等发达地市相比,南京辐射能力有限,近期人口集聚能力明显减弱。4)南京未来将以“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为城市发展愿景,携手长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NO7.武汉: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1)武汉基本处于中国主要经济地带的地理中心,2018年人均GDP达13.5万元,雄踞中部地区前列。2)从“钢城”到“车都”、“光谷”,目前武汉拥有钢铁及深加工、汽车、信息技术、医药等完整工业体系。3)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仅43%,在十大城市中处于末位,民营经济活力不足。4)武汉将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NO8.重庆:西南双核之一,大重庆与小重庆。1)大重庆在2018年成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之后,第五个GDP突破2万亿的城市,小重庆人均GDP为9.1万元,略低于成都。2)重庆以汽车和电子为支柱,二者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2%,逐渐向智能化发展。3)重庆面临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科技创新实力不强的问题。4)重庆将加强发挥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巩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定位。
NO9.天津:双城记,地位渐低的北方第二城。1)天津是仅次于北京的北方第二城,中央一度试图以滨海新区带动天津乃至整个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发展,但未达预期。2)从“天津制造”到“天津创造”,天津正逐渐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3)天津以重工业为主,发展过于依赖投资,人口吸引力不足,连续两年经济增速仅3.6%、增长乏力。4)天津继续发挥国际航运优势,加快“一基地三区”建设,发展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NO10.杭州:电子商务中心,民营经济的天堂。1)杭州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近期人口增量高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2)杭州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1%,以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安防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3)杭州面临产业门类偏科、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轨道交通建设落后等问题。4)杭州将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建设高能级湾区平台,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