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
中国十大财团(中国十大财团是国企吗)
请问中国当代十大财团是哪些?
1.郭炳湘兄弟(新鸿基地产、九龙巴士控股、数码通)
期内透过适当的市场策略,成功出售珀丽湾、维景湾畔等楼盘。香港地产市道虽未如理想,但仍有相对良好的表现。自更换旗下数码通和九龙巴士的管理层后,其业绩显著好转。但油价回升和公众要求减价的压力,使九巴前景面对阴影。有见数码通股价长期偏低,新地有意将其私有化,而英国电信出售持股令未来这一行动的阻力大减。
2.李嘉诚(长江实业、和黄、长江基建、香港电灯)
日本NTTDoCoMo推出3G后的反应未如理想、加上投资伙伴先后为3G投资撇帐,长和系股价去年急挫。和黄将于今年正式在意大利和英国正式推出3G,对这项逾千亿元的投资成败有重大启示。
去年和黄在内地港口的拓展似乎也停滞不前,即使向来稳健的香港电灯,也受政府可能调整利润管制机制的困扰。较佳的消息是,长江基建去年股价稳步上扬,其海外投资价值和稳定之派息似开始被投资者接受。至于去年上市的长江生命科技,其价值仍待考验。
3.李兆基(恒基地产、恒基发展、中华煤气)
目前,土地储备充裕,足够应付业务发展,租金收入逐步上升,预计2003年可出售项目单位共9000个,涉及总楼面面积达550万平方尺,估计可套现130亿港元至150亿港元。欲私有化旗下的恒基发展,可精简企业架构使恒基地产转型为综合型企业。而中华煤气正积极参与内地供气项目,但相信须数年时间方可取得回报。
4.嘉道理家族(中电控股、大酒店)
由于广东省广电集团的电力需求庞大,令中电售予内地的电量增加46.1%。但香港业务则平稳发展,未来数年售电量增长仅维持在2%至3%。此外该公司收入来源较分散,受港府可能检讨利润管制的冲击较少。而酒店业虽略呈复苏,但美国业务的表现持续受压,纯利尚未见复苏。
5.汪穗中(德昌电机)
为全球第二大的微型马达生产商。透过整合新收购业务,把厂房陆续迁到内地,使上半年度纯利上升34%。预料未来能继续受跨国企业把业务外判的增加以及美元转弱等因素所惠及。
6.郭鹤年(香格里拉、嘉里建设、南华早报)
香格里拉业绩显著复苏,但未来增长动力不大。可喜的是在香港楼市疲弱下,嘉里建设去年上半年纯利仍录得29%增长,而嘉里物流现时在亚太区成为增长最快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之一。南华早报仍未见复苏迹象,且面对读者流失压力,进行多次回购也未为股价带来起色。
7.郭令灿(国浩集团)
自从出售道亨银行后,对如何运用手持133亿港元巨资未有定案。曾传出欲收购若干中小型银行,但均不了了之。
8.施怀雅(太古集团、国泰航空、香港飞机工程)
太古旗下的零售物业有不俗之出租率。香港的航空业复苏较强,加上良好的成本控制,国泰航空和香港飞机工程业绩显著改善。但本年须面对政府开放第五航权和油价高企的挑战。
9.冯国经兄弟(利丰)
利丰在去年上半年业绩较市场预期为佳,它已与多个新客户签订新合约,拟进一步打入欧洲市场,管理层对今年盈利增长维持乐观。去年以3200万美元收购香港采购商Janco,仍须继续寻觅收购目标方能保持高增长。
10.黄延方(信和置业)
去年度全年纯利倒退47%,主要是因证券组合投资亏损和利息开支增加。在2002年最为积极吸纳土地储备,若政府支持楼市措施收效,料对其未来盈利有显著刺激。
以上是香港的财团,但是中国有些国有企业远比这些财团大的多,就拿中国石化来说,总资产比微软多200倍,是李家诚的将近3000倍,也没法用这些国有企业来排名的
顺便告诉你,微软比三星,DELL,苹果,惠普小不知道多少倍,可照样在中国如此牛,微软和可口可乐两个集团加起来也没有海尔集团大,你看这两个公司在中国不是一样被认为是超级财团吗!!!
公司越大越不出名
[img]中国五大财团是哪5个?
中国五大财团是保利集团、华润集团、招商局集团、中信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
中国虽然有129家企业入榜世界500强,成为全球第一,但是却没有美日韩这样的私人财团。不过,中国倒是有一些超大型的多元化集团,他们的业务遍布在各行各业,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企业就是保利集团、华润集团、招商局集团、中信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等。
具体介绍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成立于1993年2月,前身为1984年1月根据时任军委主席指示总参和中信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保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军事装备进出口业务。
华润集团成立于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以贸易起家,凭借资本实力和并购手段,在中国产业界驰骋纵横,转型为集团化、多产业的大型控股集团。
招商局集团,始创于1872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先行者和探索者。总部设在香港,跨越三个世纪,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
中信集团,中国行政级别最高的企业,直属于国务院,国家授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机构。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
中国四大财阀是什么?
01、招商局
四大超级财团中首屈一指的当属招商局。这家企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时代。
鸦片战争后,中国遭遇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变亦变,不变亦变”的局面深入人心,一些洋务派官员更是大力提倡兴办民族企业,从而对抗洋人在商业领域的蚕食。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1872年,李鸿章创办了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就是现在招商局的前身。
一开始,招商局的作用是改变洋人在我国内陆运河及海上横行无忌,几近垄断河道运输的一家独大局面,但招商局成立后,清政府突然发现这家企业不但能“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被洋人占尽”,还能圆满完成运送南方漕粮到京城的任务,同时这家企业还是李鸿章创办的,等于是朝廷的“亲儿子”,用起来格外称心应手。
如此一来,招商局就成了国家重点扶持企业,快速成长为能够与外资运输公司分庭抗礼的巨无霸企业。可惜,招商局坐大后,并没有反哺中国商人,反而与外资联手垄断,“息争均利”,令中国商帮继续承受运送迂缓,运价奇贵之苦。
中国商帮的血泪中,招商局华丽丽地数起了自己赚来的第一桶金。此后近百年间,招商局将触角伸向香港,成为华商里最早一批驻港企业,赚取无数财富,时至今日仍是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
不过,赚钱归赚钱,招商局爱国的底线却一直守得很到位。1950年,招商局顺应历史潮流,毅然发动“香港两航起义”,突破港英政府设置的重重阻碍,回归新中国的怀抱。
此后,招商局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2018年,招商局响应“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参与“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中白工业园的开发,还在“一带一路”沿线的18个国家投资建设35个港口,极大地推进了中外物流高速发展。
不仅如此,如今招商局的业务还涉足到金融、航海、房地产等各行各业。比如著名的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金融巨头,都与招商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因如此,招商局坐拥的财富也足以令人惊叹。在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招商局集团以459亿美元的营收和44.68亿美元的净利润排名244位,而它旗下的招商银行,也以550亿美元的营收和121.8亿美元的净利润排名第188位,助力招商局成为拥有两家500强企业的超级巨头。
02、华润
招商局靠着悠久的积累跻身中国四大财团之林时,另一个超级财团也揭下神秘面纱,向世人展露它数十年间经历的风霜雨雪。
这便是四大财团之一的华润。如今说起华润,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商业地产。毕竟在房价屡创新高的时代,华润地产的掘金能力很难被人们忽视。
诚然,如今房地产已成为华润集团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此华润集团甚至还专门成立了华润置地。然而在数十年前华润诞生之时,它的使命并非是发展商业,而是作为香港一处地下交通站。
谁料作为华润掩护身份的商业,竟然在那个烟火纷飞的岁月里发展得极好。等到新中国成立后,华润就从香港搬到内地,一心一意做起商业来。
如今,华润旗下的生意除了人们耳熟能知的房地产外,还囊括了诸多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比如各大超市中的怡宝矿泉水,就是华润旗下的著名商品。而不少人在炎炎夏日里喜欢喝上一口的雪花啤酒,也是华润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
就连人们平日里煮个饭,可能便在不知不觉间给华润贡献了利润。因为许多人使用的燃气,都来自一家名叫“华润燃气”的公司,而这也是华润旗下的产业。
有人或许会说:“那我不做饭,我逛超市买速食吃,华润总赚不到我的钱了吧?”
当然不是。别忘了华润旗下还有一家叫做“华润万家”的超市,刚好符合不爱做饭的懒人一族的诉求。可以说无论是一线城市的企业家,还是十八线小城的打工人,谁的生活都离不开华润。
无处不在的华润世界里当然少不了金融的身影。如今,华润旗下的华润置地、华润电力、华润医药、华润水泥、华润啤酒、华润燃气纷纷上市,助力华润集团在2019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以919亿美元的营收和34.74亿美元的净利润排名第80位。
03、保利
华润高调在金融业与商业领域大展拳脚之际,四大财团中的保利集团却悄然隐藏在暗处,坚定不移地走着它“闷声发大财”的路线。
或许有人会说:“保利哪里低调了,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保利地产呀?”
诚然,保利的房地产项目近年来确是发展强劲。一开始,保利地产不过是广州当地的一家小型房地产公司,但保利地产的运气实在太好,草创阶段就遇上了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
借着地产业的东风,保利地产轻轻松松发展成全国知名公司。截止2020年,保利地产的年营收额接近4000亿元,可谓是广州房地产行业之光。
然而,保利地产赚钱能力虽强,但这点钱对于保利集团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因为保利集团真正赚钱的项目,是与军方合作进行军事设备进出口。
这些神秘又赚钱的项目,主要由保利旗下保利科技来完成。这保利科技素来有“国家一手带大的亲儿子”的称号,谁让保利科技虽然是保利旗下的企业,但却是由中信集团和原总参谋部共同出资创立的。
而保利科技最初的一批元老身份更是惊人。他们不是一般商人,而是当年在“百万大裁军”号召下退伍的军职人员,难怪保利科技对各种武器了如指掌,完全超越了一般企业的认知。
懂武器,不差钱,让保利科技买起武器来也专挑好的买。国外先进的黑鹰、苏-27战机、S300俄制驱逐舰等等高精尖产品,都是经保利之手进入部队。当然,偶尔遇到流失在外的国宝,保利买起来也毫不手软,比如2000年,保利就豪掷2800多万元,买回了当年被八国联军掠走的圆明园瑰宝。
如此霸气侧漏的一幕,也让不少网友纷纷感慨道:保利到底多有钱?
这一“千古之谜”在2019年终于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揭晓了谜底,当年保利集团以年营收额462亿美元,净利润14.95亿美元,问鼎第242名,而保利集团的总资产,则突破1万亿元,真算得上是富可敌国。
04、中信
超强的实力,不禁让网友感慨保利“闷声发大财”的同时,愈发对保利科技背后的“高人”中信集团充满了好奇。
诚然,中信能成为保利科技的创办者之一,自己又哪能没两把刷子。虽然中信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它的业务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诸多领域。
更让人惊叹的是,中信集团还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企业集团,旗下仅一级子公司就有175家之多,这其中不乏中信银行、中信证券、华夏基金等知名企业。
可以说,只要有国人生活的地方,就有中信。而极强的渗透度也让中信以超过6万亿总资产,影响着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阿里的年收入约为7000亿。照此看来,四大财团中的任何一家拿出来,都能狂甩阿里三条大街。
这种差距,想来马云再怎么大谈“福报”也望尘莫及,毕竟在这些顶级国企面前,像阿里这样的民营企业,哪里算什么“大厂”,顶多就是个“暴发户”。
中国大陆十大财团家族是什么?
1984年45岁时第一次创业,成立了慈溪无线电元件九厂,靠的是从慈溪章盒福利厂分拆出来的6台小冲床。到1992年,他将慈溪无线电元件九厂更名,创立宁波飞翔电子工贸总公司,出口点火枪产品,事业越做越大,到1994年的时候,飞翔生产的点火枪市场占有率达90%。
上世纪90年代初,茅理翔的飞翔集团的点火枪可以做到一年5000万元的业绩。
当时的茅理翔被称为“世界点火枪大王”。
1995年55岁时二次创业,和儿子茅忠群创办方太厨具。
茅忠群,与其说是富二代,不如说是个创二代。
(方太集团董事长茅忠群,来源:第一财经)
1996年,不愿接父亲火枪事业的茅忠群投资3000万进入油烟机行业,生产方太牌油烟机。
2017年的胡润百富榜中,茅理翔家族以130亿元的财富成为厨电行业第二大富豪。
梁庆德家族(第九名)
小编家里用的微波炉是格兰仕,而格兰仕是梁庆德家族的。
在创业之前,梁庆德曾先后在多家国营企业任职。1978年,梁庆德带领十几个人在顺德桂洲镇的一处荒滩上搭了几个窝棚,成立了一家羽绒厂,开始了创业之路。从扎鸡毛掸子开始,经过十余年发展,羽绒厂在1991年实现了超过亿元的产值。
然而,国际羽绒制品市场日渐饱和、贸易壁垒等困境,倒逼梁庆德开始重新思考企业的发展方向。
1992年,在参加一场家电展销会中,东芝微波炉的火爆让其瞄准微波炉市场,格兰仕由此诞生。
2013年格兰仕全球销售额约450亿元,其中海外市场占25%左右。全球市场占有率也超过50%。2018年预计全球销售额能够达到千亿。
南存辉家族(第八名)
曾经的小鞋匠,如今的电气巨头正泰集团掌门人。
南存辉,从昔日温州城内辛苦操劳的小小修鞋匠,几经奋斗终成资产超过亿万美元的年轻富豪,连续三度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其中的跨度之大,变迁之巨,其实就是一部传奇。
张荣发家族(第七名)
张荣发一生从海运起家,年轻时从船员开始做起,41岁自立门户、创立长荣海运,短短17年就让长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船型 船厂 买卖)队,成为世界集装箱船王,62岁又创立长荣航空,正式跨足海空运,企业版图横跨海运空运饭店业物流业,总资产超过150亿美元。
2016年过世,身后百亿财产全数捐慈善。
蔡万霖家族(第六名)
中华第一神秘家族、台湾最大的金融资本家族。
从1989年到2002年,蔡万霖一直被《财富》杂志评为台湾首富,台湾国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霖园关系企业集团核心人物,有“聚财之神”的美名。
据说,个人财富超过60亿美元,整个家族的资产总值则高达3000亿美元。
刘永行家族(第五名)
刘永行,194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新津县。1982年,与其另三个兄弟各自辞去公职共同创业。1986年,刘氏兄弟创办专门研究饲料的希望科学研究所。1991年,刘氏兄弟在成都组建东方希望集团,刘永行任董事长。
在2005年《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上,刘永行以11.6亿美元排在第5位;
200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 排名第一;
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7名;
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0名;
2016年胡润百富榜,刘永行家族以470亿财富排名第24位;
包玉刚家族(第四名)
包玉刚,宋代包公的后人。是的,没错,就是那个“铁面无私包青天”。
世人公推的华人世界船王。
世界上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12位华人富豪之一。
1978年,包玉刚的海上王国达到了顶峰,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居香港十大财团之一,并创立了“环球航运集团”。1976年,他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和日本天皇,都曾授予他勋章或奖章。
包玉刚没有儿子,有4个女儿,个人船王事业主要由二女儿继承,二女婿吴光正也是个人物。
与董建华竞争过香港特首,目前以34亿美元的身价稳居香港富豪榜第十一位。
王永庆家族(第三名)
华人“经营之父”、曹德旺偶像、“抠门富豪”、郭台铭奉为人生导师。
王永庆家庭困难所以从小就担起生活的重担。1954年筹资创办台塑公司,发展成为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
台塑集团大家长王永庆在2008年去世后,2010年国税局核定王永庆的国内遗产约600亿元新台币,遗产税被课徵119亿元新台币。
李嘉诚家族(第二名)
李嘉诚这名字估计大家都听烂了,没办法,还得唠唠。
单说数字或许缺乏画面感,根据彭博社亿万富翁榜,截至2017年7月24日,李嘉诚共有329亿美元的资产,位列世界第20位。
其资产相当于2066万盎司的黄金、6亿8千万桶原油、香港2016年GDP的10.2%、58万倍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
(李嘉诚历年资产走势图,来源:搜狐财经)
李嘉诚现在担任多个集团董事局主席,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能源业、网络业、电讯业、金融业以及传媒业等多个行业。
李嘉诚的投资渠道多,资产的实际值每天都在变化,咱们看下面的图感受下。
(李嘉诚资产分布表,单位:美元)
(长和系长和系近年重大(出售或减持)物业交易)
(长和系近年重大海外收购项目)
不少香港人戏称一辈子都在为李嘉诚打工,因为住的房子是李嘉诚盖的,用的电话网络也是李嘉诚提供的,就连去超市买东西也与李嘉诚有关。
有钱二字真不能概括李嘉诚家族啊!
荣氏家族(第一名)
百年来,“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的洛克菲勒”,这样的王牌称号一直围绕着荣氏家族,他们在商场上纵横驰骋、独领风骚。
曾经毛主席这样评价: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 上一篇:中国十大画室(中国前十的画室)
- 下一篇:中国十大百货(中国十大百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