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

是的世界上最(是不是世界上最)

bj0012023-09-24世界之最0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家是哪个国家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国名来自其主体民族哈萨克族。

截止2012年,全球共有44个内陆国,其中包括2个双重内陆国。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地跨亚欧的哈萨克斯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遭遇史上最大衰落,不仅卫星国全部叛离,就是曾经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也相继反水。从波罗的海三国,到格鲁吉亚,再到乌克兰,昔日手足,而今都成寇仇。

不过也不是一个兄弟都没有。像哈萨克斯坦与白俄罗斯。这两个综合国力仅次于乌克兰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就依然坚定的站在俄罗斯身旁,是俄罗斯“欧亚联盟”构想的最重要基石。

白俄罗斯倒也罢了,其与俄罗斯人文特质高度趋同,小国寡民,还跟俄罗斯东欧核心区紧密相依,这样的格局决定了,除非俄罗斯彻底衰落,不然它很难被其它势力撬动。

但哈萨克斯坦不然。哈萨克族尊奉伊斯兰教,人种出身与俄罗斯族毫无瓜葛;而且哈国地处俄罗斯边疆,与东欧核心区地缘关系非常梳理。就综合国力而言,尽管哈国现实国力不强,不过幅员辽阔,国土面积高达272万平方千米,是当之无愧的中亚区域性大国。这样的国家,在俄罗斯元气大伤后,依然愿意对他不离不弃,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img]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哪个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什么?下文是我收集的资料,欢迎阅读!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

太平洋(The Pacific Ocean)意为“平静的海洋”,由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命名,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积1亿5,555万7千平方公里,而在南冰洋成立前,原面积1亿8,130万平方公里,它从北极一直延伸至南极,其西面为亚洲、大洋洲,东面为美洲,覆盖着地球约46%的水面及约32%的总面积,比地球上所有陆地面积加起来还要大 。

   范围

太平洋,北到白令海峡,北纬65°44′,南到南极洲,南纬85°33′,跨纬度151°。东到西经78°08′,西到东经99°10′,跨177个经度。南北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900千米。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海岸至亚洲的马来半岛,东西最长21300千米。包括属海的体积为71441万立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69618.9万立方千米。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939.5米,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4187.8米,已知最大深度11033米,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内。北部以宽仅102千米的白令海峡为界,东南部经南美洲的火地岛和南极洲葛兰姆地(Graham Land)之间的德雷克(Drake)海峡与大西洋沟通;西南部与印度洋的分界线为:从苏门答腊岛经爪哇岛至帝汶岛,再经帝汶海至澳大利亚的伦敦德里(Londonderry)角,再从澳大利亚南部经巴斯海峡,由塔斯马尼亚岛直抵南极大陆。

   历史

在史前时期太平洋地区发生过多次重要迁徙,最显著的一次是南岛民族(更明确地应是波利尼西亚人)从亚洲海边迁至大溪地,然后到达夏威夷和新西兰,后来还到了复活节岛。欧洲人于十六世纪早期见到了太平洋,最早的是曾横渡巴拿马地峡的西班牙航海家巴尔沃亚(Vasco Núñez de Balboa)(1513年)及以后在环球航行中横渡太平洋的麦哲伦(1519年-1522年)。太平洋之名称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为"平静的海洋",是由一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命名。麦哲伦于1520年10月,率领5艘船从大西洋找到了一个西南出口(此后称为麦哲伦海峡)向西航行,经过38天的惊涛骇浪后到达一个平静的洋面,他因称之为太平洋。

地理——赋名

1513年,瓦斯科·努涅斯·巴尔波发现太平洋。太平洋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20年代,它是由大航海家麦哲伦及其船队首先叫开的。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270名水手组成的探险队从西班牙的塞维尔启航,西渡大西洋,他们要找到一条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12月13日船队到达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湾稍作休整后,便向南进发,1520年3月到达圣朱利安港。此后,船队发生了内讧。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麦哲伦镇压了西班牙船队发起的叛乱,船队继续南下。他们顶着惊涛骇浪,吃尽了苦头,到达了南美洲的南端,进入了一个海峡。这个后来以麦哲伦命名的海峡更为险恶,到处是狂风巨浪和险礁暗滩。又经过38天的艰苦奋战,船队终于到达了麦哲伦海峡的西端,然而此时船队仅剩下三条船了,队员也损失了一半。

又经过3个月的艰苦航行,船队从南美越过关岛,来到菲律宾群岛。这段航程再也没有遇到一次风浪,海面十分平静,原来船队已经进入赤道无风带。饱受了先前滔天巨浪之苦的船员高兴地说:"这真是一个太平洋啊!"从此,人们把美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这片大洋称为"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深的洋,原面积1亿8130万平方千米,在南极洋成立后,面积调整为1亿5555万7千平方千米,平均深度4028米,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从赤道南北分为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它从美洲西岸一直延伸到亚洲和澳洲的东岸,它同时是岛屿、海湾、海沟和火山地震分布最多的海洋。与众不同的演化史,如环太平洋的地震火山带、广泛发育的岛弧--海沟系、大洋两岸地质构造历史的显著差异……这就使许多人相信,太平洋可能有着它与众不同的成因。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提出过许多关于太平洋成因的假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世纪中叶,乔治·达尔文(1879年)提出的"月球分出说"。达尔文认为,地球的早期处在半熔融状态,其自转速度很快,同时在太阳引力作用下会发生潮汐。如果潮汐的振动周期与地球的固有振动周期相同,便会发生共振现象,使振幅越来越大,最终有可能引起局部破裂,使部分物体飞离地球,成为月球,而留下的凹坑遂发展成为太平洋。由于月球的密度(3.341克/立方厘米)与地球浅部物质的密度(包括地幔的顶部橄榄岩层在内的岩石圈的平均密度(3.2-3.3克/立方厘米)近似,而且人们也确实观测到,地球的自转速度有愈早愈快的现象,这就使乔治·达尔文的"月球分出说"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然而,一些研究者指出,要使地球上的物体飞出去,地球的自转速度应快于4.43弧度/小时,亦即一昼夜的时间不得大于1小时25分。难道地球早期有过如此快的旋转速度吗?这显然很难令人相信。再者,如果月球确是从地球飞出去的,月球的运行轨道应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事实却非如此。还有,月球岩石大多具有古老得多的年龄值(40亿-45.5亿年),而地球上已找到的最古老岩石仅38亿年,这显然也与飞出说相矛盾。终于,人们摒弃了这种观点。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由于天体地质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地球的近邻--月球、火星、金星、水星等均广泛发育有陨石撞击坑,有的规模相当巨大。这不能不使人们想到,地球也有可能遭受到同样的撞击作用。

综上所述,太平洋是在地球早期形成的巨大撞击盆地。但在漫长的地史时期中,它经历了多次的改造。

位置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美洲、北美洲之间。

   面积

南北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900千米,面积16624.1万平方千米(不包括属海)

。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占地球总面积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岛屿、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深度

平均深度为4187.8米(不包括属海),最大深度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内,深达11033米,是目前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点。

范围

平均深度为4187.8米(不包括属海),最大深度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内,深达11033米,是目前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点

分区

太平洋海盆可划分为3个区。1、东区:美洲科迪勒拉(Cordillera)山系从北部阿拉斯加起,向南直抵火地岛,除了最北、最南段峡湾海岸的岛群以及深入大陆的加利福尼亚湾之外,海岸平直,大陆棚狭窄,重要海沟北有阿卡普尔科海沟,南有秘鲁-智利海沟。2、西区:亚洲部分结构复杂,海岸曲折,大陆东缘有突出的半岛,岸外有一系列岛弧,形成众多的边缘海。从北向南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岛群外缘有一系列海沟,北有堪察加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南有东加海沟、克马德克(Kermadec)海沟等。3、太平洋中部是面积宽广的海盆,是地壳构造最稳定的地区,海水深度一般在4570米左右。西经150°以东为东太平洋海盆,从中美地峡经科科斯(Cocos)海岭至加拉帕戈斯群岛一线以南是秘鲁-智利海盆和东南太平洋海盆。再向南越过东南太平洋海隆即为太平洋-南极洲海盆。这一海盆与西经150°之间的地区为太平洋-南极洲海岭。西经150°-180°,自东而西有太平洋中央海盆、马里亚纳海盆和菲律宾海盆;在新西兰与东澳大利亚之间为塔斯曼(Tasman)海盆,向南为麦加利(Macquarie)海岭,即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水下界线。

气候

太平洋由于面积广阔,水体均匀,气候有利于行星风系的形成,特别是南太平洋更为突出。北太平洋情况不同,东西两岸差异悬殊,以俄罗斯东海岸的严冬和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和的冬季对比最为鲜明。信风带位于东太平洋南北纬30°-40°之间的副热带高压中心和赤道无风带之间。中纬度地区、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辐合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两个风带气温、湿度相差悬殊,极地东风带锋面甚为猛烈,冬季尤为突出。西太平洋(北纬5°-25°)菲律宾以东、南海和东海洋面上,夏秋之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产生超低压中心,形成猛烈的热带风暴,即台风。夏季亚洲大陆为低气压,北太平洋气流向大陆运动,冬季情况完全相反,形成广大的季风气候区。北太平洋的海水温度比南太平洋高,这是因为南太平洋水域更广阔,并受南极地区冰山及冷水团的影响。信风带的海水含盐度比赤道地带低。赤道附近含盐度小于34;最北部海域含盐度最低,小于32。太平洋的洋流在信风影响下自东向西运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南、北赤道暖流之间的中轴线上产生相反的赤道逆流,从菲律宾东岸流向厄瓜多尔西岸。北赤道暖流在菲律宾附近转北流向日本东面,为著名的黑潮;北赤道暖流的支流经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称对马暖流。黑潮在东经160°附近转向东流,称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向东运动,到北美洲西海岸转向南流,称加利福尼亚寒流。这样就形成了北太平洋环流。此外,白令海海流向南流,称为堪察加寒流,又称亲潮,流向日本本州岛东面,在北纬36°附近与黑潮相遇。南赤道暖流抵所罗门群岛之后,向南流成为东澳暖流,折向东卷入西风漂流,至南美洲西面、南纬45°附近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经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另一支折向北流,即秘鲁寒流。这样形成南太平洋环流。

   资源

太平洋资源丰富。西太平洋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是重要的渔场,出产鲱鱼、鳕鱼、金枪鱼、蟹等。北美西海岸的哥伦比亚河以出产鲑鱼著名。海底有大量的锰结核,海水可提取海盐、溴、镁等。大陆棚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如加利福尼亚南部海域、黄海、东海以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南部等海区。西太平洋沿岸很早就是具有高度文化的地区。但是欧洲人直到16世纪才开始对这一大洋进行探察。他们寻求所谓"南方之地"--澳大利亚,从而进入太平洋岛屿。1513年,西班牙占领者巴尔沃亚(Vasco Nunez de Balboa)在巴拿马地峡的达里恩(Darien)山顶看到浩瀚的太平洋。之后,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横渡太平洋。17世纪时,荷兰航海家塔斯曼(Abel Tasman)发现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和斐济。18世纪时,英国航海家科克、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Louis-Antoine de Bougainville)等在太平洋航行考察。19世纪时,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于1831~1836年乘"比格尔号"(Beagle)环球航行,他在太平洋地区进行考察,在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伟大的贡献。

太平洋南起南极地区,北到北极,西至亚洲和澳洲,东界南、北美洲。约占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其面积,不包括邻近属海,约为16525万平方千米。是第二大洋大西洋面积的2倍,水容量的2倍以上。面积超过包括南极洲在内的地球陆地面积的总和,平均深度(不包括属海)4187.8米,西太平洋有许多属海,自北向南为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东亚大河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和湄公河均经属海注入太平洋。西经150°以东的洋底较西部平缓。西太平洋水下600米以上的海脊在有些地方形成群岛,自西北太平洋的阿留申海脊向南延伸到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雅浦和帕劳;自帕劳向东延伸至俾斯麦、所罗门群岛和圣克鲁斯;最后由萨摩亚群岛向南至汤加、克马德克、查塔姆和麦夸里。由于北部陆地与海洋的比例高于南部,以及南极洲陆地冰盖的影响,北太平洋的水温高于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无风带和变风带海水的含盐量低于信风带,对太平洋垂直海流影响最大的是南极大陆周围生成的冷水。极地周围密度大的海水下沉,然后向北蔓延构成太平洋大部分底层。深层冷水在西太平洋以比较鲜明的洋流自南极洲附近向北流往日本,该深海主流的支流以携冷水流向东然后在两半球均流向极地。深海环流受邻近洋流会聚区表层海水下沉的影响。在太平洋热带会聚区分别在南北纬35°至40°之间。距赤道越远海水下沉的深度越大,最重要的会聚区在南纬55°至60°之间。

   渔场

太平洋生长的动植物,无论是浮游植物或海底植物以及鱼类和其它动物都比其它大洋丰富。太平洋浅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各大洋浅海渔场总面积的1/2,海洋渔获量占世界渔获量一半以上,秘鲁、日本、中国舟山群岛、美国及加拿大西北沿海都是世界著名渔场。盛产鲱、鳕、鲑、鲭、鳟、鲣、沙丁鱼、金枪鱼、比目鱼等鱼类。此外海兽(海豹、海象、海熊、海獭、鲸等)捕猎和捕蟹业也占重要地位。

   矿物

资源近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煤很丰富,深海盆地有丰富的锰结核矿层(所含锰、镍、钴、铜四种矿物的金属储量比陆地上多几十倍至千倍)

,此外海底砂锡矿、金红石、锆、钛、铁及铂金砂矿储量也很丰富。

航运

太平洋在国际交通上具有重要意义。有许多条联系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重要海、空航线经过太平洋;东部的巴拿马运河和西南部的马六甲海峡:分别是通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捷径和世界主要航道,海运航线主要有东亚-北美西海岸航线、东亚-加勒比海、北美东海岸航线,东亚-南美西海岸航线,东亚沿海航线,东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航线,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东、西海岸航线等。太平洋沿岸有众多的港口。纵贯太平洋的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船只由西向东越过此线,日期减去一天;反之,日期便加上一天,在太平洋上空开始利用人造通讯卫星进行联系。

通讯设施

太平洋第一条海底电缆是1902年由英国敷设的,1905年美国在太平洋也敷设了海底电缆。加拿大至澳大利亚,美国至菲律宾、日本及印度尼西亚,香港至菲律宾与越南,南美洲沿海各国之间都有海底电缆。在太平洋上空开始利用人造通讯卫星进行联系。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什么?

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面积216.6万平方公里,被定义为世界最大的岛屿,比它大的陆地都是大陆,比它小的都是岛屿。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格陵兰是岛屿,而澳大利亚是大陆?

这个其实解释起来也不难,关键看你如何理解。凡事总得有个标准,而标准大部分都是人为界定的,于是就把岛和大陆的分界线定在了格陵兰,毕竟两者的面积相差很大,澳大利亚的面积是格陵兰的3.6倍左右,而格陵兰是第二大岛屿新几内亚岛的2.7倍,将格陵兰作为岛和大陆的分界点非常合适。

其次,岛屿是附属于大陆的,澳大利亚的独立性明显比格陵兰强很多。澳大利亚孤悬海外,周围没有比它更大的陆地,离亚欧大陆也很远。格陵兰离加拿大很近,北美洲的面积远大于它。所以我们从地图上就能看出,格陵兰就好像站在北美洲旁边的一个小弟,而澳大利亚则具有大哥的“气质”,四周都是小弟,以它为中心组成了大洋洲。

标准大部分都是人定的,人在定标准的时候也难免带有主观偏向,格陵兰在近代是丹麦的殖民地,而澳大利亚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近代拥有巨大的话语权,以英法德为主的西欧则是世界的霸权中心,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很多地理标准都是西欧规定的,比如0°经线就是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岛屿和大陆的概念多半也是英国的地理学家规定的,明显会更偏向自家的殖民地。而丹麦没啥话语权,也无法反驳,由于英国的影响力太大,渐渐的这个标准就被世界所公认。

所以,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很多国家标准都是这么来的,很多都是西欧国家约定俗成的,没必要去深究它们到底是怎么来的。

最后再来聊一聊格陵兰岛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它为什么不算入丹麦的领土面积。

格陵兰在丹麦语中意为“绿色的土地”,其英文名Greenland也是这个意思,格陵兰一词就是它英文名的英译,为何这个被冰雪覆盖的极地荒岛有如此绿意盎然的名字呢?因为在1千多年前,格陵兰岛确实很绿。

大约在公元750-1300年间,地球进入一个相对温暖的时期,尤其是在欧洲和北美洲高纬度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发生了冰川后退和植物生长界线北移的现象,北欧地区开始繁荣起来,人口迅速增长,航海活动极为频繁,于是丹麦、挪威、瑞典等国开始乘船四处掠夺,获得了“北欧海盗”的称号。

最早探索格陵兰岛的是一个绰号红胡子埃里克的挪威人,它因杀人被冰岛剥夺公民权3年,无奈带着家人和奴隶向西航行,在982年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岛屿,由于红胡子埃里克登陆的地方在当时确实长满了植被,所以它给这个地方取名“绿色的土地”,并在此定居。还有一种说法是,红胡子埃里克回到冰岛后为了向人们炫耀以及吸引更多人前去,就把那里称为“绿色的土地”,还真有不少人跟着他去了,986年红胡子埃里克带着第一批冰岛人前往格陵兰,最终有约4000人移入格陵兰岛,开发了那里。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格陵兰岛为什么不计入丹麦领土?

我们搜索丹麦的词条,就会发现标注的领土面积为4.3万平方公里,为何216.6万平方公里的格陵兰岛不算入?

因为通常所称的丹麦是指丹麦本土,也就是位于德国北部的那部分,而丹麦王国有三个构成国——丹麦本土、格陵兰岛、法罗群岛,这三部分都拥有高度自治权,面积、人口和GDP都是分开计算的,连国旗都不一样。2009年格陵兰公投之后改为独立的自治区,但外交、国防与财政相关事务仍由丹麦负责。所以丹麦本土、格陵兰岛、法罗群岛就相当于一个家庭里的三兄弟。格陵兰岛虽然人口只有几万,但是资源丰富,说话还是有分量的。

相同的,荷兰王国(尼德兰)也有四个构成国——荷兰本土、阿鲁巴、库拉索、荷属圣马丁,一般用荷兰本土来代表荷兰。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哪个洲

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是4400万km2,该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下面就由我带你一起去学习一下吧。

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

其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传统上被定义为非洲-亚欧大陆的一部分。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2000年人口达36.72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5%。

名称由来

亚洲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同时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地”。Asia一词是由腓尼基语Asu演化来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确的,范围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纪Asia已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的名称,以后才逐渐扩大,包括现今整个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洲名。

亚洲的地理位置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大陆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洲。多半岛和岛屿。半岛总面积约1000多万平方千米,是半岛面积最大的大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最大的半岛。岛屿总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东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则濒临印度洋,西面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面隔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面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地形

亚洲地形的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东部有一列纵长的花彩状岛弧。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平原占总面积的1/4,计1000多万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脉向四方辐射伸延到大陆边缘。主要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托罗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等。在以上主干山脉之间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的外侧分布着面积广大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脉和山峰(珠穆朗玛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洼地(死海)。亚洲不仅陆上起伏极端,且大陆东缘的弧形列岛与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样表现出起伏极端,列岛上的山脉与极深的海沟伴生。亚洲最高峰与邻近海域最深海沟高低相差约20千米。河流和湖泊: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腊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亚洲湖泊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闻名世界。如亚欧界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咸水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内陆咸水湖;巴尔喀什湖是一个同时存在着淡水和咸水的内陆湖。

水文

亚洲的河川大都发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长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条,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其次是以额尔齐斯河为源的鄂毕河。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古的湖泊,湖底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1295米。阿姆河全长2540公里,是亚洲最长的内流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黄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恒河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圣河。湄公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国家包括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亚洲的气候环境

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洲。海岸类型复杂。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巴厘海滩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脉,最高大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在各高大山脉之间有许多面积广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侧还分布着广阔的平原。亚洲有许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亚洲有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亚洲的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流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西部。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97千米;其次是黄河,长5464千米;湄公河长4500千米。最长的内流河是伏尔加河(世界最长)(3,690公里),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北部沿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属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热带森林气候。东南亚和南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气候。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候。西亚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西伯利亚东部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达摄氏-71度,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自北到南为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这三种季风气候。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亚洲的岛屿主要集中在东南海面。约有几万个大小岛屿,总面积为320万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大岛有6个(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几内亚岛、苏拉威西岛、爪哇岛和本州岛)。

亚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大陆,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条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条(长江、黄河、湄公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和黑龙江)。

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哪个洲?

世界上有七大洲,那么哪个州最大呢?我来给你们介绍下世界上的最大州!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亚洲。

亚洲(字源古希腊语:Alpha;sigma;?alpha;;拉丁语:Asia)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其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传统上被定义为非洲-亚欧大陆的一部分。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面积为4400万平方千米。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其他气候类型都有。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2000年人口达36.72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5%。亚洲分为48个国家,其中只有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发达国家。

1 概况

亚细亚洲(字源古希腊语:Alpha;sigma;?alpha;;拉丁语:Asia),简称亚洲, 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4%(或者总陆地面积的30.4%)。人口总数约为40多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

亚洲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其传统上被定义为非洲-欧亚大陆的一部分。非洲-欧亚大陆的西部则为欧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岛(东经103度30分,南纬11度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欧亚大陆。

亚洲东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则濒临印度洋,西面以乌拉尔山脉、乌尔拉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面隔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北面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细亚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名称,希腊人称呼他们的东方(一说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为亚细亚,可能是来源於亚述人的名称,亚述一词在亚述的语言中也代表东方,原来只指希腊东方的小亚细亚半岛,後来扩展到包括所有东方地区。

洲名释义: 古代腓尼基语,意为“东方日出之地”,与欧洲“西方日落之地”相反。

面 积: 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

人 口: 2010年人口达38.5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8.4%。

种 族: 黄种人约占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种人,黑种人很少。

语 言: 分属于汉语、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系、日本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

宗 教: 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____三大宗教发源地。

气 候: 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影响范围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自然资源: 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石油、铁、锡等储量居各洲首位;森林总面积约占世界可开发森林总面积的13%;可开发水力资源年可发电量达26000亿千瓦时,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量的27%;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

经 济: 除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外,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及经纺工业占主要地位。

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滨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经度为除南极洲外最广的洲,东西距离最长的洲,东西时差达11小时。

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黑海、大高加索山脉、 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东北隔宽仅86千米的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毗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mdash;mdash;亚欧大陆, 总面积约5071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大陆约占4/5。

亚洲名称的由来

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地”。Asia一词是由腓尼基语Asu演化来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确的,范围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纪Asia已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的名称,以后才逐渐扩大,包括现今整个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洲名。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亚细亚洲”该词来源于古代西亚等地古人的闪米特语。亚细亚的意思是指东方日出的地方。亚洲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巴比伦的所在地,又是佛教、伊斯兰教和____的发详地,对世界 文化 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滨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

北纬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纬度第二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经度亦最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宽仅86千米的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毗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mdash;mdash;亚欧大陆,总面积约5071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大陆约占4/5.欧洲(Europe)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共45个国家和地区。西临大西洋,北靠北冰洋,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 ,东与亚洲大陆相连。地形以平原为主,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约7.28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2.5%,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

2 居民

截止2007年上半年,亚洲人口35.13亿,世界人口65.67亿。人口1亿以上的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国东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印度半岛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达300人以上。

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第二是印度。

3 各国的面积、人口

了解一下亚洲的各国:(中国2007.1.1-131 425万人 2007.4.3-131 719万人 增加294万人)7.2(131 908)

国家名称 首都 人口(万) 面积(平方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1,362,044,605 9,584,492

巴林 麦纳麦 75.6397 665

韩国 首尔 4,832.4000 98,480

黎巴嫩 贝鲁特 367.7700 10,452

东帝汶 帝力 106 14,874

尼泊尔 加德满都 2,587.3917 140,800

泰国 曼谷 6,235.4402 514,000

巴基斯坦 伊斯兰堡 14,766.3429 803,94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布扎比 230 83 600

不丹 廷布 80 46 000

阿曼 马斯喀特 309 500 240

阿塞拜疆 巴库 86 600 770

朝鲜 平壤 122 762 2 280

菲律宾 马尼拉 299 700 7 070

柬埔寨 金边 181 035 1 050

卡塔尔 多哈 11 43757

吉尔吉斯斯坦 比什凯克 195 500 466

马尔代夫 马累 298 27.3

马来西亚 吉隆坡 329 733 2 117

蒙古 乌兰巴托 1 566 500 260

沙特阿拉伯 利雅得 2 240 000 1 915

文莱 斯里巴加湾市 5 765 30.7

老挝 万象 236 800 520

日本 东京 377 800 12 560

土库曼斯坦 阿什哈巴德 488 100 466

哈萨克斯坦 阿斯塔纳 2 724 900 1 680

巴勒斯坦国 耶路撒冷 164,741,924

塔吉克斯坦 杜尚别 143 100 600

格鲁吉亚 第比利斯 69 700 540

科威特 科威特城 17 818 170

叙利亚 大马士革 185 180 1 500

印度 新德里 2 974 700 96 020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1 904 443 20 350

亚美尼亚 埃里温 29 800 378

阿富汗 喀布尔 652 300 2 210

乌兹别克斯坦 塔什干 447 400 2 370

斯里兰卡 科伦坡 65 610 1 830

伊拉克 巴格达 441 839 2 120

越南 河内 329 556 7 650

伊朗 德黑兰 1 645 000 7 100

也门 萨纳 531 869 1 610

约旦 安曼 96 188 458

缅甸 内比都4] 676 581 4 680

孟加拉国 达卡 143 998 12 200

新加坡 新加坡 647 340

以色列 特拉维夫 [2] 580

日本 东京 12800 377800

土耳其 安卡拉 769 360 6 280

塞浦路斯 尼科西亚 788,457 9 251

一共48个国家。

注:[1] 根据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面积为1.15万多平方千米,后诶以色列占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但未确定疆界。

[2] 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千米。

[4] 缅甸于2005年底由仰光迁都至彬马那

[5]荷兰移民在1949年撤离台湾,把台湾归还中国,现在中国的实际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4 自然环境

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一洲。海岸类型复杂。 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脉,最高大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在各高大山脉之间有许多面积广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侧还分布着广阔的平原。亚洲有许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 4 4.43米。亚洲有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 9 2 米),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亚洲的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流区主 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西部。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97千米;其次是黄河,长5464千米;湄公河长4500千米。最长的内流河是锡尔河(2991千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北部沿 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属

亚洲地形图

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热带森林气候。东南亚和南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气候。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候。西亚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西伯利亚东部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达摄氏-71度,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亚洲的岛屿主要集中在东南海面。约有几万个大小岛屿,总面积为320万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大岛有6个(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几内亚岛、苏拉威西岛、爪哇岛和本州岛)。

亚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大陆,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条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条(长江、黄河、湄公河、和黑龙江)。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上气候差别最大的一个洲。 亚洲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大。主要有煤、铁、石油、锡、锑、钨、铜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西亚的石油和东南亚的锡。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稻谷和天然橡胶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棉花、椰子、胡椒、木棉、柚木、黄麻、茶叶的产量也名列前茅。

亚洲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和巴比伦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____的发源地。亚洲人民为世界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5 自然资源

亚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富集区多。主要矿藏有煤、铁、石油、锡、钨、锑、铜、铅、锌、锰、菱镁矿、金、石墨、铬等。石油、锡、菱镁矿、铁等的储量均居各洲首位,锡矿储量约占世界锡矿总储量60%以上。亚洲的森林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3%。 可利用的水力资源也极丰富。亚洲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著名的渔场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沿海,有中国的舟山群岛、台湾岛和西沙群岛渔场,以及鄂霍次克海、北海道、九州等渔场。

6 经济概况

在古代,亚洲人民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科学发明创造,对世界经济 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相继侵入,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遭到了严重摧残,民族经济发展缓慢。致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目前,亚洲除日本外,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在亚洲各国中占重要地位。稻谷、天然橡胶、金鸡纳霜、马尼拉麻、柚木、胡椒、黄麻、椰干、茶叶等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80%--90%以上,原油、鱼、大豆 、棉花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30%--40%,锡精矿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60%左右,钨精矿、花生、芝麻 、烟草、油菜籽的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45%,木棉 、蚕丝、椰枣等的产量和牲畜总头数也居世界前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较先进,重工业正在发展。中国东半部、日本、韩国、爪哇岛、斯里兰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发达。 东南沿海海上运输发达。广大内陆地区和沙漠地区以畜力为主。

7 地理区域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人口13亿多。 地势西高东低,分四个阶梯。中国西南部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东南半部为季风区,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森林气候;西北部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沙漠气候;西南部属山地高原气候。5-10月东部沿海受台风影响。矿物资源以煤、铁、石油、铜、锑、钨、钼、金、菱镁矿、石墨等最丰富。东亚是稻、薯蓣、糜子、荞麦、大豆、苎麻、茶、油桐、漆树、柑橘、桂圆、荔枝、人参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稻谷占世界稻谷总产量40%以上,茶叶占世界总产量25%以上,大豆占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蚕丝等的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面积约448万平方千米。人口45000多万。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两大部分。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之一。 群岛区和半岛的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半岛北部山地属亚热带森林气候。矿物以锡、石油、天然气、煤、镍、铝土矿、钨、铬、金等为重要。东南亚是柠檬、黄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槟榔、木菠萝、马尼拉麻等热带栽培植物的原产地,盛产稻米、橡胶、香料、柚木、木棉、金鸡纳霜及热带水果。

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面积约437万平方千米。人口10亿以上。本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地区,南部印度半岛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与德干高原之间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北部和中部平原基本上属亚热带森林气候,德干高原及斯里兰卡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印度半岛的西南端、斯里兰卡南部和马尔代夫属热带雨林气候,印度河平原属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矿物资源以铁、锰、煤最丰富。 南亚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莲藕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黄麻、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1/2左右。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胶、小麦和椰干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西亚:也叫西南亚,指亚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 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面积约7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20000多万。高原广布,北部多山脉。北部山地高原与南部阿拉伯半岛之间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气候干燥。南部沙漠面积广大。本区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区和西部山地属地中海式气候,东部和内陆高原属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石油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的地位。西亚是胡萝卜、甜瓜、洋葱、菠菜、苜蓿、椰枣等栽培植物和阿拉伯骆驼、阿拉伯马、安哥拉山羊、安哥拉兔等著名畜种的原产地。

中亚:指中亚细亚地区。狭义讲只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的全部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本区东南部为山地,地震频繁,属山地气候;其余地区为平原和丘陵,沙漠广布,气 候干旱,属温带和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矿物以天然气、石油、煤、铜、铅、锌、汞、硫黄和芒硝较重要。 中亚是豌豆、蚕豆、苹果等栽培植物以及卡拉库尔绵羊的原产地。出产棉花、烟草、稻米、蚕丝、羊毛和葡萄 、苹果等。

北亚:指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和山地,东部为远东山地。极圈以北属寒带苔原气候,其余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河流结冰期六个月以上。矿物以石油、 煤、铜、金、金刚石较重要。出产麦类、马铃薯、亚麻和木材等。

8 最中心的点

亚洲最中心的点,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乌鲁木齐县永丰乡的包家槽子村境内。地理座标为北纬43deg;40lsquo;37",东经37deg;19lsquo;52"。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是指亚洲大陆范围内处于均衡位置的点,它距大陆周边海岸线最远,大陆性最强。经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两年多的测算和实地考察,勘定为北纬43deg;40prime;37〃、东经37deg;19prime;52〃,实地在天山 北麓冲洪积扇上的永丰乡包家槽子村境内,东北至乌鲁木齐市中心约30公里,有公路可达。 一座高18米,代表性极强的具有典型亚洲区域特色的“亚心”标志塔巍巍耸立在“亚心”点上。

9 宗教

亚洲是世界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____的发禅地。此外还有犹太教、印度教及锡克教等亚洲宗教。

(1)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形成于亚洲的印度和尼泊尔毗邻处。创立者为古印度乔达摩middot;悉达多(约公元前566~486年),属释迦族,后被称为释迦牟尼。

(2)伊斯兰教起源于亚洲阿拉伯半岛,于公元7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公元前570~632年)创立,为一神教。麦地那和麦加是伊斯兰教圣地,《古兰经》为最高经典。

(3)____起源于西亚巴勒斯坦的伯利恒。创始人是犹太拿撒勒人耶稣基督(公元元年12月25日生于伯利恒)。耶路撒冷是基督____地,《圣经》为最高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