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的短视频)
刮目相看的典故是指的谁 刮目相看写的是谁
1、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吕蒙,字子明,刮目相看的故事是吕蒙对鲁肃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2、刮目相看的出处: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原来是个大老粗,只懂厮杀,不爱读书,鲁肃因此看不起他.后来孙权说服吕蒙多读书,鲁肃再去看吕蒙,吕蒙密献对付关羽的计策,鲁肃大喜,说:“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答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从此二人结为好友.这就是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和“吴下阿蒙”的出处。
3、刮目相看的意思是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原来的眼光看他。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酸县(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年少时期,因为中原大乱,就跟母亲渡过长江,依靠姐夫邓当生活。
[img]刮目相看的主人公
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吕蒙
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吕蒙说道:“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的成语解释:
【成语】: 刮目相看
【拼音】: guā mù xiāng kàn
【解释】: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处】: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举例造句】: 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 ★朱自清《这一天》�
【拼音代码】: gmxk
【近义词】:另眼相看、另眼看待
【反义词】:视同一律
【歇后语】: 乌鸦照镜子
【灯谜】: 割除白内障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取得显著成绩
【英文】: look at somebody with new eyes
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
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吕蒙,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刮目相看典故
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
吕蒙从此开始学习,专心勤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
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
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
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
主人公介绍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
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