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知网

首页 > 奇闻异事

奇闻异事

眼镜蛇图片的简单介绍

bj0012023-09-25奇闻异事0

眼镜蛇图片

眼镜蛇是爬行纲有鳞目的有毒蛇类是冷血食肉动物。

眼镜蛇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爬行纲有鳞目的有毒蛇类爬行动物陆生动物肉食性。

眼镜蛇为眼镜蛇属动物的通称,是眼镜蛇科的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虽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类的名字包含“眼镜蛇”,眼镜蛇有眼镜王蛇、水眼镜蛇、唾蛇,但它们因演化亲缘性不足而并不归为此属。

眼镜蛇属目前约有20多个已确认物种,但分类学上经常就物种的独立性问题而存有争论,因此某些资料也可能有所出入。此属的成员主要分布于中东、东南亚、非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形态特征:

眼镜蛇科主要特征:上颌骨较短,前端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系前沟牙类毒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本科蛇类不爱活动,头部呈椭圆形,从外形看与无毒蛇不易区别。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

中国只有4属8种左右,如银环蛇、金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主要剧毒蛇。剧毒蛇的颜色多种多样,从黑色或深棕色到浅黄白色。与无毒蛇不同,毒蛇的尖牙不能折叠,因而相对较小。多数眼镜蛇体形很大,可达1.2-2.5米长眼镜蛇毒液为高危性混合毒液。

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颈部皮褶。该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皮褶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事实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颈部,而眼镜蛇只是更为典型而已。

这是什么蛇

根据图片显示,这蛇叫银环蛇,在农村亦称百步蛇,如下图所示:

银环蛇(学名: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

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事实上,它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银环蛇的LD-50为0.108,为欧亚大陆上最毒的毒蛇。但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

银环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两种神经毒素,患者被咬时不会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轻微中毒时身体局部产生麻痹现象,若是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交接位置,则会阻绝神经传导路线,致使横纹肌无法正常收缩,导致呼吸麻痹,作用时间约40分钟至2小时,或长达24小时。在抗蛇毒血清应用以前,银环蛇咬伤死亡率极高,可以用神经性抗毒蛇血清治疗,但仍十分危险。

人被咬伤后,起初感觉不是很明显,疼痛感较小,数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银环蛇成体供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药,称金钱白花蛇,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疥癣、梅毒等症。银环蛇胆可治小儿高烧引起的抽搐。

[img]

请问各位这是什么蛇?

这是剧毒的眼镜王蛇的幼蛇。眼镜王蛇属于眼镜蛇科眼镜王蛇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大型剧毒蛇(这是小蛇,长大了的眼镜王蛇体长可达 3 ~ 5 米,你见着就知道有多可怕了)。眼镜王蛇的幼蛇的正常体色就是如图所示是和银环蛇相似的——一圈黑一圈白,但比起银环蛇要危险得多,因为银环蛇相对还算温顺,而眼镜王蛇就凶猛得多。

据说在过去蛇伤医疗技术还没有当今那么发达的时候,被眼镜王蛇咬伤一个死一个,死亡率几乎高达 100% 。就是在如今,被眼镜王蛇咬伤并中毒的话,半小时内得不到正确且有效的救治也必死无疑。眼镜王蛇的毒性并不是中国所有毒蛇中最强的(中国毒蛇毒性最强的是银环蛇),但它的注毒量实在多得可怕。用数据说话:眼镜王蛇的毒液大约 12mg 就够致死一个成年人,而一般眼镜王蛇咬人大约会注入 100mg 的蛇毒,足够死8回了,所以死亡率如此高。而且成年眼镜王蛇的性情凶猛,会主动袭击人畜,遇人会追且速度快,在野外若遭逢了它,相当危险。综合这些来看,可以说眼镜蛇是中国毒蛇中的毒蛇之王。

眼镜王蛇的食性很特别,专门吃蛇。蛇王盘踞的领地很难看到其它蛇类的踪迹,不是逃之夭夭,就是全成了蛇王的腹中餐了。人类并不是眼镜王蛇的食物,所有眼镜王蛇攻击人的情形都是出于自卫目的。

看到这种毒蛇我也不知该说什么好。虽然这是一种对于人类来说相当危险的剧毒蛇,但,大自然的每一种物种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不应因对人类有巨大威胁就被人类肆意杀害。野生的眼镜王蛇目前主要因食用目的而被捕,数量锐减,若再不控制捕杀,岌岌可危。见到这种蛇时,若是幼蛇,或者在遇见成年蛇但没有威胁到你的话,还是尽量网开一面吧。

成年眼镜王蛇的图片。图中眼镜王蛇摆出的姿势就是典型的攻击前的警告威胁姿势。

眼镜王蛇的幼蛇:

黄颜色的是什么蛇

黄金眼镜蛇(学名:Naja Nivea)又称海角眼镜蛇,体长:全长1.2-1.4米,是造成非洲蛇伤最多的毒蛇之一。黄金眼镜蛇的活跃时间是在每天的日间与傍晚,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亦会捕食青蛙、蜥蜴。

印度黄金蟒是缅甸蟒蛇的白化突变种,是一种十分稀少的变异品种。

黄金眼镜蛇也就是一个眼镜蛇的一个变种,说白了就是一种皮肤病态的变化,这种金黄眼镜蛇分成的漂亮,但是,他们的皮肤抵抗力还是比较差,比较是黄色化的病态皮肤吗?下面我们就来 看看黄金眼镜蛇图片:

请问这是什么蛇?截图有点糊,蛇脖子两边两个白圈,身上感觉有一圈圈白花纹

脖子两边有白色圈图案,那估计是眼镜蛇。

眼镜蛇(学名:Naja)为眼镜蛇属动物的通称,是眼镜蛇科的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

眼镜蛇科主要特征:上颌骨较短,前端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系前沟牙类毒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本科蛇类不爱活动,头部呈椭圆形,从外形看与无毒蛇不易区别。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多数眼镜蛇体形很大,可达1.2-2.5米长。眼镜蛇毒液为高危性混合毒液。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颈部皮褶。该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皮褶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

眼镜蛇长什么样子?

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

眼镜蛇属(学名:Naja)为眼镜蛇科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虽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类的名字包含"眼镜蛇"(Cobra)一称(如眼镜王蛇、水眼镜蛇、唾蛇)。

但它们因演化亲缘性不足而并不归为此属。

眼镜蛇属目前约有2多个已确认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