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世界珍稀动物仅剩一只(世界珍稀动物仅剩一只 灭绝)
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动物在地球上只剩下了一只
她或是地球上惟一的雌斑鳖 2006年11月28日,长沙市动物园盘龙苑,老“鼋”小心地伸出头,看看边上的游人.它的背上还有人丢的硬币.日前,据动物专家的判断,它竟然是一只非常珍稀的雌斑鳖(资料图片)记者 田超 摄 ■记者 王文 实习生 任银哲 生活在长沙市动物园盘龙苑的一只百岁老鳖一直被误认为是一只鼋.1月28日,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WCS)、国际龟鳖生存联盟(TSA)专家在现场勘察后,认定它是世界仅存5只的活斑鳖之一,而且很可能是惟一的雌性.根据专家的建议,这位“迟暮美女”极有可能在今年与苏州动物园的雄斑鳖结成连理,担负起延续物种的责任.它成了世界第五 这只雌斑鳖背甲长约80厘米,宽约50厘米,体重达40公斤左右,符合斑鳖特征.据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它来自上海黄浦江,已在园内生活了50余年,如今已经100岁了.1月28日上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与专家一同探望了它.因目前斑鳖已进入冬眠状态,人们只能隔着玻璃一睹“芳容”.尽管如此,动物专家还是凭借专业眼光为其验明了正身.“斑鳖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极其珍贵,是比中华鲟更濒危的‘水中大熊猫’.”WCS两栖爬行类物种项目协调员吕顺清介绍,斑鳖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目前全球已知存活的斑鳖只有4只,全在人工饲养状态下,其中苏州动物园1只、苏州西园寺2只、越南还剑湖1只.此次长沙动物园发现的这只雌斑鳖,将使全球已知存活的斑鳖数量达到5只.“她”可能是世界惟一 据了解,去年9月20日,农业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协会、中国动物园学会专门为斑鳖举行研谈会,以求发现和鉴定未知个体,讨论和制订保护计划,并呼吁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现存的斑鳖,尽最大努力让它们生儿育女,来挽救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1月22日至今,吕顺清等专家接连调查走访了上海、苏州、长沙等地,发现苏州动物园的斑鳖为雄鳖,而苏州西园寺和越南还剑湖的3只斑鳖雌雄暂时无法确定.专家们建议,苏州、长沙两家动物园合作,将雌雄两只放在一起,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繁殖,来挽救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虽然目前所知的5只斑鳖都步入老年,但它们却是保护斑鳖的最后希望.吕顺清表示,如果饲养得好,斑鳖能活两三百年.不过,斑鳖是独居动物,性情较凶猛,如果不是发情期,放在一起可能会互相残杀.目前,两家动物园正在磋商“联姻”一事.它的故事曾上本报 2006年11月,本报曾以《祈福硬币砸晕百岁巨鼋》为题报道过这只斑鳖的故事.由于生活在盘龙苑养生池里,不少游客为了祈福纷纷向它投掷硬币,结果雌鳖经常被乱投的硬币砸昏头,变得不敢靠岸.2006年,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动物园随后在养生池旁设立“警示牌”,提醒游客不要向它乱投硬币.“长沙市动物园开园时,斑鳖就已经来了.”长沙动物园兽医院院长马再玉介绍,这只雌鳖是1957年一渔民在黄浦江捕鱼时打捞上来的.当时雌鳖的身形和现在差不多大,体重比现在还要重.在他的印象中,每到产卵期,雌鳖就会下许多软壳蛋.“这家伙!一下就是四五十个,大小和野鸡蛋差不多.”不过,从1998年起,雌鳖就不再下蛋了.由于这些蛋都是无精蛋,无法孵化出小斑鳖,斑鳖一直是独居.听完专家介绍后,长沙动物园党委书记田建良表示,将把这只雌斑鳖当做“镇馆之宝”悉心照料.他还表示,要在盘龙苑斑鳖池边挂出“鼋”和“斑鳖”两块说明牌,让游客了解斑鳖被误认了50年的过程.
世界上仅存一只的是什么龟
这个吧
■唯一的幸存者
这只笨重的大龟有着一个近似于英国绅士的名字———乔治,它现在生活在厄
瓜多尔附近加拉帕戈斯岛上。
它的与众不同在于它是它这一种属龟中仅存的一只。瞧它,正从已被人类保护
起来的窝中慢慢爬出来,头昂着,孤独地前行。
加拉帕戈斯龟是上个世纪的50年代由外岛引进的,但后来被人大量猎杀,数量
越来越少,以致到目前就剩乔治这个唯一的幸存者了。
■宁做“孤家寡人”
乔治有1米来长,重达90多公斤,年龄大约在50至80岁间,对于人来说,这个年
纪已届迟暮,可对龟来说这个岁数还相当年轻,仍算青壮年。为了不使乔治绝后,
科学家试图把它与另外两只相近种类的母龟放在一起,希望能够延续加拉帕戈斯龟
的香火,即使血统不够纯正,那也比眼睁睁看着这个物种一步步走向灭绝要好。那
两只母龟与乔治虽不是一个种属,但却属于一个亚种,相互结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乔治根本不与女友亲近,也就更谈不上共浴爱河了。
这让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枉费了一番心机。有时候,人类所做的事情仅仅
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龟之咒语”和灾难相随
乔治是30年前被人在厄瓜多尔的平塔岛上发现的,后来人们把它和另外一些龟
一同放到加拉帕戈斯岛上。
多少年以来,岛上的居民一直看到孤独的乔治爬来爬去,他们就希望能为它找
个伴儿,但是给乔治找到一个“门当户对 的异性是不可能了,或许它也无法逃脱
传说中的“龟之咒语 。
这个传说始于达尔文岛,意为某种灭顶之灾。加拉帕戈斯岛也有“龟之咒语 ,
任何到岛上试图破坏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捕捉珍稀动物的人都会遭受灾难,此外,
岛上居民说有许多灾难与“龟之咒语 有关,今年1月中旬在群岛附近发生的轮船漏
油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时一只名叫“杰西卡 的油轮在经过那个群岛附近时突然裂了一个洞,半沉
在海水中,船上24万加仑的柴油和燃油几乎全漏到海里,厄瓜多尔海军前去求援,
但无法把油轮拖走。今年22岁的圣克鲁斯岛居民吉瓦尼·莫雷诺对此深信不疑,他
从小男孩儿时就在他们家的地里把大龟当马骑,但他从不伤害龟。他说:“我们本
岛的人对龟都很友好,也很敬畏,如果有人对龟做出伤害的事,他就会遭难,我们
这里时常发生怪事,有的人突然失踪了,有的船会莫明其妙地沉了底,现在我们又
受到轮船漏油的伤害,这都是‘龟之咒语’在显灵。但不管怎么说,乔治不应遭此
不测,否则,我们就将永远失去这个物种了。”
■悬赏一万美金为乔治找配偶
值得庆幸的是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龟繁殖的努力。索兰达·雷是一位专门研究
龟的科学家,他在圣克鲁斯岛上的“查尔斯·达尔文研究站 工作,20多年来他一
直在喂养巨型的龟并进行研究,希望增加龟的数量,因为近几十年来,大型龟的数
量越来越少,不少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乔治与其它龟不能成功结交让他心急如焚,
他说:“我们真的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它老是一副性味索然的样子,好像力不从
心似的。我想,它一直这么孤独地生活了多年后,会不会已经失去了那种功能,也
许只有与它同样种属的异性龟会让它重振雄风。 索兰达·雷和他的同事想过许多
办法,包括克隆以及人工授精等,但都没有成功,如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找到
与乔治一样的种类,为此他们悬赏1万美元,希望找到一只这样的母龟。
加拉帕戈斯群岛离厄瓜多尔有几百公里,以前有成千成万的稀有的巨型龟生活
在那里,号称“龟岛 。后来,人们对那里的龟大举屠刀,不仅吃肉还熬制龟油,
对这一温驯而有灵性的动物赶尽杀绝而后快。再后来大量的游人到那里看龟,破坏
了生态环境,如今那里的龟数量已所剩不多了,乔治的同类就只剩下它自己,至少
目前还没有发现第二只。
■幻想与无奈
达尔文基金会希望在未来的10年里把那里的龟数量增加一倍。科学家早就有计
划地开始在岛上寻找龟蛋,再把蛋放到特别的孵化器中进行孵化,因为在野外的龟
蛋经常被其它动物吃掉。可是科学家的努力收效并不大,因为人工孵化的成功率很
低,且过程艰苦复杂。小龟出生后科学家要在其黑黑的背上注写编号,并把它们放
在特别的保护区内喂养。大约经过3年后,小龟长大了,就可以放归野外,回到它们
原先生活的岛上。几十年来,科学家一共才人工孵化出2500只小龟,这远远比不上
被人偷杀的数目,所以形势仍不容乐观。孤独的乔治如今依旧独来独往,过一天算
一天。科学家眼下对它既心存幻想又万般无奈,他们只能说,这个物种离灭绝还有
一段时间。尽管没有人说得清一只成年巨龟的寿命有多长,但其至少可以活到150岁
至200岁,就是活上300岁也不希奇。乔治现时最多也就80岁,在它寿终正寝之前人
们也许会找到它的同类,也许会有一种科学的方法使其传宗接代。
也许只是也许。
[img]世界级保护动物
世界级保护动物
世界级保护动物,自然界的生物多种多样,人们能见到的也只是少数,每种动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的生活习性,随着近些年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动物的生存空间在缩小,国家也为此出台了许多保护政策,下面来了解一下世界级保护动物。
世界级保护动物1
1、大熊猫
大熊猫被称为中国的国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保护的旗舰物种。
2、华南虎
华南虎仅分布在中国,属于中国特有的虎种,在1981年就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属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外已经灭绝。
3、白犀牛
目前世界上仅剩下一只白犀牛,属于全球的一级保护动物,这意味着白犀牛这种生物将面临着消失,位列世界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之首。
4、长臂猿
长臂猿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和老挝,由于人类的猎杀,目前全世界数量在500只左右,在中国的海南仅剩下13只,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将成为灭绝的动物。
5、美洲狮
美洲狮是最凶猛的野兽,它是猫科动物中最大的。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保护物种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非常稀少的物种。
6、山地猩
山地大猩猩给人一种金刚的感觉,它有着庞大的体型和凶猛的面孔,看起来非常的吓人。这种猩猩主要分布在维龙加山脉的艾伯丁裂谷山地森林,战争时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只有500只左右。
世界级保护动物2
一、北部白犀牛,全球仅剩一只
目前世界上仅剩下了最后一只白犀牛,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饲养的都已经没有了,这意味着白犀牛这种生物将随着最后一头的.死亡而永远的从地球上消失,位列世界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之首。
白犀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宽吻犀等,体大威武,形态奇特,是现存体型第二大的犀牛,也是仅次于非洲象、亚洲象、非洲森林象和印度犀的现存第五大陆生动物。
白犀牛可分为北部白犀和南部白犀,截止2013年,地球上还有有大约20405只白犀牛,但是北部白犀牛的数量仅剩最后一只,40名武警24小时全副武装的保护着它,然而由于这头北部白犀的年龄太老了,已经没法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
二、华南虎,野生种群已灭绝
周正龙的野生华南虎照片造假事件让更多人的了解到了这一动物种群,开始关注它们的状况。华南虎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是中国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
华南虎个体较小,是虎类中个体最小的几个亚种之一。体型修长,腹部较细。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华南虎被捕杀,其中仅1956年全国收购虎皮1750张。1990年后就再也没发现过野生华南虎,有关组织曾多次发起寻找野生华南虎的行动,均没有任何发现。很多专家都认为,华南虎的自然种群已经灭绝。
截至2010年10月,全世界人工饲养华南虎数量共有110只左右。
三、黑冠长臂猿
黑冠长臂猿多数分布于中国云南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中型猿类,体长45-64厘米,平均体重5.7千克,最高可达8千克。雄性毛色为黑色,雌性毛色为黄灰色或淡棕色,它们头的顶部和腹部有一黑斑。由于人类的猎杀,黑冠长臂猿的种群被隔离成岛装分布,生境已经丧失了75%,加上繁殖率低,目前全世界的黑冠长臂猿的数量在500只左右,其中中国特产的海南黑冠长臂猿仅剩13只。
黑冠长臂猿不断被迫迁移到海拔更高的地方,但这也没能阻止非法盗猎者的步伐,或许不久后它们就将从世界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中消失,成为灭绝动物。
四、红狼
红狼1980年就已经在野外灭绝,目前还有大约220只在美国被圈养。红狼是一种生存在北美洲的犬科动物,上体的颜色主要是肉桂红色和黄褐色,灰色或黑色组成的混合色彩,背部则是黑色,吻和四肢黄褐色,尾巴尖黑色,眼睛很亮。
主要分布于美国东南部,以松鸡,浣熊,兔子,老鼠,腐肉和家畜中的动物为主要食物,也会吃腐肉。由于数目稀少,红狼常找不到同类繁殖,而与北美大草原的灰狼交合,令纯种红狼的数量极具下降,野外已经无法寻得它们的踪迹。
五、白头叶猴
从它的名字就能知道它的头部的毛发是白色的,加之以树叶为食,因而得名白头叶猴。白头叶猴体长为50-70厘米,尾长60-80厘米,体重8-10千克,头部较小,躯体瘦削,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白头叶猴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
目前白头叶猴仅分布在中国广西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而其该地区地形难以储水,时常发生干旱,给白头叶猴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六、北方毛鼻袋熊
世界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第六位,北方毛鼻袋熊是袋熊的一种,它们生活在澳大利亚,是一种最罕见稀有的怪异哺乳动物。作为一种新增物种,十年前才被人们所发现,然而现在北方毛鼻袋熊却只剩下100只。由于澳大利亚引进了野狗等捕食者,导致其几乎灭绝。而现存的北方毛鼻袋熊仅剩3个种群,只有其中1个种群在保护之中。
七、佛罗里达美洲狮
说起佛罗里达美洲狮大家肯定是有所耳闻的,这是猫亚科动物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凶猛的野兽之一。佛罗里达美洲狮是美洲狮的亚种之一,体长188-220厘米,体重32-72千克,栖息于除热带雨林外的各种环境。但是就是这样的猛兽也逃不过赏金猎人的猎杀,20世纪80年代末期,佛罗里达美洲狮的数量急剧下降,只剩下30只幸存,经过联邦政府的保护,现在的数量也不超过100只,在野外已经很难见到。
八、犁头龟
犁头龟是马达加斯加国内本地特有物种,只生活在马达加斯加西北部安哥洛卡内。与其他稀有动物种类一样,人类活动致使栖息地的范围缩小是造成犁头龟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另外人类的偷猎、非法动物贸易以及南非野猪对幼龟和龟卵的猎食都使犁头龟的数量在不断减少,现在野生的犁头龟数量在400只左右,只有在马达加斯加岛的一小块地区才能找到它们,他们正在受到严格的看守保护。
九、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无论从长相还是体形都给人一种“金刚”的感觉,虽然它们有着凶猛的面庞和巨大的身材看起来非常的吓人,它们实际上是非常温和的草食性动物。由于其体型巨大,所以需要大量的食物,它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除了睡觉都是在进食中度过的。
山地大猩猩栖息在维龙加山脉的艾伯丁裂谷山地森林,分布在海拔2225-4267米,由于人类的过渡砍伐和连年的战争使得山地大猩猩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食物短缺,现在野外山地大猩猩的数量在500只左右。
十、白鳍豚
白鳍豚是世界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中唯一的海洋动物,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别名白鳍、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属于鲸目,白鳍豚科。白鳍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中国濒危动物之一。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2004年人们在长江南京段发现一具白鳍豚尸体,是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白鳍豚。
世界级保护动物3
6.爪哇犀牛
又称小独角犀,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与印度犀牛是近亲。爪哇犀比印度犀牛小,通体长2.5-3.5米,肩高1.6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2300千克。有一支角,角长少于20厘米,皮肤为灰色。
爪哇犀牛曾在亚洲广泛分布,包括中国南部以及中原地带(汉朝以前),栖息于低地雨林和红树林沼泽中。但如今,爪哇犀牛三个亚种已经有两个灭绝了。目前只有35头爪哇犀生活在印尼的国家公园里。
5.远东豹
远东豹是北方寒带地区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毛被黄色,满布黑色环斑;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
东北豹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种群一直未超过100只,中国约有10只左右,在俄罗斯大概有30多只,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其濒危状况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已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受到俄罗斯、朝鲜和中国政府的严格保护。
4.白鳍豚
亦称:白鳍鲸、白鳍、白旗、白夹、青鳍、江马、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白鳍豚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少的一种,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
白鳍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目前,长江里还有少量白暨豚残存,然而仅凭这最后几只个体,已经无法延续种群,预计白鳍豚会在十年内彻底灭绝。
3.加州海湾鼠海豚
世界上最珍贵的海洋哺乳动物,鲸豚类中体型最小者,体格粗壮。背鳍显著,似鲨鱼鳍。头部浑圆,几乎没有嘴喙。眼睛四周有深色眼圈。身上复杂且黯淡的灰色图案,在某些光线下看起来接近橄榄色或黄褐色
观察者们通常将这种印象概括描述为“深色”。由于栖地范围狭小,再加上容易被渔网困住,这些都是其致危的主要原因。它们只生活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最北端,目前只剩下 30 只,2017 年最后一个拯救它们的项目宣告失败。
2.麋鹿
又名“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
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
1.华南虎
又称厦门虎,南中国虎,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
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
世界珍稀动物仅剩一只
世界珍稀动物仅剩一只的就是北部白犀牛。
据说在2018年,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苏丹已经去世,在2015年时,人们还曾为了拯救这一亚种,将苏丹的角割掉,还派了40个武装人员24小时守护,就怕盗猎分子为了犀牛角来杀害苏丹。
白犀牛高大强壮,被称为犀牛之王,最大体长可达到420厘米,目前最大的野生白犀牛能达到3600千克,圈养的甚至能达到4000千克,白犀牛的角在所有犀牛中是最长的,最高纪录达到了158厘米,所以人类对于犀牛角的执着,在它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由于白犀牛逃不过非法猎杀者的枪,导致它们的数量一直在急剧的减少。白犀牛的品种分为两种,一种是数量较多的南方白犀,另一种则是奄奄一息的北方白犀,截止到1997年的调查,全世界现存的北方白犀只有8只。截止到2009年,全世界的北方白犀只剩下最后的四只,生活在捷克的动物园内,之后被送往原生存地区受到特殊保护,2014年,其中一头叫做“苏尼”的雄性白犀牛去世,直到2015年,全世界只剩下最后一头雄性北部白犀牛,他的名字叫做“苏丹”,之后为了拯救这一亚种,将他的犀牛角切割,即使这样还是怕偷盗分子起贼心,于是还派了40个武装人员24小时守护。
世界珍稀动物仅剩一只?
仅剩一只当然算是珍稀动物,更确切的说是功能性灭绝,毕竟只剩一只是基本没有可能自然生存繁衍下去的。
比如人们所熟知的 孤独的乔治,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他就是平塔岛象龟的最后一只,最后也难逃灭绝的命运。
世界珍稀动物仅剩的一只是什么?
世界珍稀动物仅剩的一只是白犀牛。世界上最后一只幸存的雄性北部白犀“苏丹”已经被切除犀角24小时守护起来,守护它的是4名全副武装的武装警察,这一做法是为了挽救这一亚种。 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
白犀的角也是所有犀牛中最长的,最高纪录为158.7厘米,细长如鞭,高高耸立,极为特殊,而通常前角较长而稍微向后弯曲,长度为60-90厘米,后角较短,长度为50厘米左右,雌兽的角较雄兽的更长。它的角不是骨质的,而是上皮组织的衍生物,由角质纤维堆积而成。
扩展资料:
白犀性情温和,喜群居,群中通常是母犀牛与小犀牛,每群3—5只或10—20只,成年的雄犀牛则多半是独居。它们在一处埋头吃草,7—8个小时也移动不了一公里,吃过的草地,如剪草机剪过一样整齐。它们会撒尿及散布粪便的方式来标识自己的领域,在争夺领域时,会互相用角攻击。
但它们比黑犀温和,较不具攻击性。雄性白犀占领的地域小于雌性,但允许处于次主导地位的雄性和成年雌性在它们的领域中活动。 占主导地位的雄性会将受孕期的雌性留在身边。交配的雌雄白犀会在一起生活约20天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犀